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淤地坝的建设成果进行了回顾,概述了淤地坝坝系规划布设、坝系工程建设、淤地坝效益和坝系相对稳定理论探讨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建设黄土高原坝系物理比尺模型的重要性,并阐述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对已成坝系小流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定义了坝系和坝系单元。分析了目前坝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坝系规划的重要性和坝系规划的概念,坝系规划要体现整体防护性,功能互补性和功能转换性。并对坝系规划中有关技术问题,如沟道分级方法、坝系空间布局、大中小淤地坝的配置、坝系单元的布局、工程设计标准的确定、坝系初建阶段时序安排与间隔时间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临汾市地处山西省西南部黄河中游地区,沟谷纵横,水土流失严重,打坝淤地历史悠久。目前已建成骨干坝40座,中小型淤地坝1.5万座,坝系建设初具规模,不但效益十分显著,而且积累了丰富的坝系建设经验,为当地今后的坝系建设奠定了坚持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黄土高原淤地坝工程运行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沟壑中筑坝淤地,变荒沟为良田,是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保持水土,制止沟浊。充分利用水沙资源,发展农业生产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一项有效措施。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黄土高原地区的淤地坝建设得到迅速发展,但是由于设计、施工、管理等多方面的原因,目前多数坝已经淤满,库坝设施老化失修,滞洪拦沙能力大幅度降低,病险状况日趋严重,急需对现有中、小流域的坝系进行一次大规模改造加固,提高坝系的利用率,增强坝系滞洪拦蓄能力;进一步加强沟道坝系的科学研究,按坝系相对稳定理论指导坝系建设;加强对淤地坝工程的管理、养护,建立坝系发展基金,促进坝系建设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坝系建设中已广泛采用机械施工,大大加快了坝系建设的步伐,提高了坝系建设的质量。但在管理、规划、设计、施工及管护等各个方面,与坝系建设机械化还不十分适应。应进一步提高机械化作为坝系建设重要措施的认识,加大改革力度,加强坝系建设机械化的试验研究,尽快制定出相应技术规范,以保证坝系建设高速、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子洲县小河沟流域属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坝系建设从50代初开始,已经有近50年的历史。现存淤地坝47座,其中小型坝大多已淤满,流域防洪拦泥主要靠主沟中的骨干控制工程。调查分析认为,由于坝工程分布不均衡,造成骨干工程负荷过大,不利于坝系安全。为了充分利用流域内的水沙资源,进一步发挥坝系的拦泥、防洪和生产功能,小河沟流域的坝系建设,必须进行必要的调整和补充,以完善坝系的整体功能。  相似文献   

7.
总结了吕梁市多年来淤地坝的建设效益,针对坝系设计、建设、运行、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强化对坝系建设的认识、完善坝系工程的前期规划、加大坝系建设的投资力度、保证生物配套措施的实施、实行坝系运行的后续管理等对策。  相似文献   

8.
1986年以来,山西省黄河流域以治沟骨干工程为龙头的小流域坝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至2001年底,已有136条沟道形成了坝系,淤成坝地6007hm^2,预计年产值可达2800余万元,坝系建管的主要经验是:领导重视,科学规划,产权制度改革,管理措施完善。  相似文献   

9.
浅谈坝系建设单元控制论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坝系内洪水控制等问题,作者根据多年坝系建设实践经验和近几年对陕、晋、蒙、甘、宁、青、豫7省(区)坝系形成过程的深入调研,提出了坝系建设单元控制论,即:小流域坝系可分为若干个坝系单元,在每个坝系单元下游建设控制性骨干工程,在单元内实现大、中、小型淤地坝合理配置,可使各单元内洪水泥沙得到有效控制,从而实现整个坝系的安全运行。分析了单元控制论在淤地坝建设中的意义,并介绍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0.
关中地区小流域坝系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关中地区淤地坝建设起步晚,缺少经验,往往参照甚至套用陕北地区淤地坝建设模式,不但造成资金浪费,而且影响工程安全运行。结合陕西省小流域坝系建设实际,从项目可行性、坝系及工程安全角度出发,提出了关中地区坝系建设在坝型配置、坝系设计标准、工程枢纽组成等方面应该注意的若干问题,为该地区坝系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拖拉机阻力控制系统为对象,进行了大量的室内模拟实验,测定出系统存在三个不同的响应频段以及低幅阻力扰动的不响应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系统性能。最后提出一套新的系统性能指标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2.
以政府为主导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构建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的构成以及政府主导地位的研究,分析了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构建的主要障碍,并对其构建途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利用面向对象方法和OLE技术,以国产GIS通用软件Citystar和数据库管理VisualFoxpro为基本支撑系统进行了土地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以期提高程序开发水平和系统的流化程度,并使系统易于在基层土地管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农业专家系统生成工具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应用面向对象思想和方法,设计并实现了农业专家系统生成工具,使农业专家无需知识工程师的帮助就能直接开发自己的专家系统。使用本工具已生成了黄瓜病害、苹果病害、苹果虫害、苹果树施肥、棉花病害等专家系统。  相似文献   

15.
采用Windows98操作平台,利用Visualf FoxPro5.0作为开发语言。重建了农业气象数据库系统。新系统保留了原来规范的数据库结构和合理的查询,统计功能,增加了全省分区管理功能;首次实现了将AB报旬资料自动添加到历史逐旬资料库中的功能,并可进行实时特定的统计分析;完善了数据库的建立,文件格式转换功能,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张哲  刘洋 《计算机与农业》2012,(6):119-122,132
在Windows XP操作系统环境下,选用SQL Server 2000和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作为开发工具,设计开发了一个学生成绩信息管理系统。系统的主要模块包括用户管理、学生信息管理和成绩管理等8个功能模块,创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生基本信息的方案,在系统设计部分主要介绍了系统功能设计和数据库设计及代码设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有效提高学校管理学生的效率与准确性,操作简便且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17.
张洪民 《计算机与农业》2010,(3):105-106,130
电子报税是我国税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电子报税的具体要求确定了系统的功能模块、开发及运行平台和网络拓扑结构,并按照系统工程原则,用现代软件技术设计了纳税申报电子信息采集系统。  相似文献   

18.
间作系统中作物种间距离的变化直接影响着系统的生产力,因此,合理的种间配置是间作获得高产的前提。本研究总结归纳了2010年甘肃武威和2014年甘肃张掖的小麦/玉米、蚕豆/玉米间作系统玉米行距试验,旨在探明间作玉米在不同种植行距下对间作体系生产力的影响及玉米生长的差异。试验设置5个间作玉米的种植行距处理(D0:10 cm、D20:20 cm、D40:40 cm、D60:60cm、D80:80 cm),测定了作物产量、产量构成、生物量累积。结果表明:间作玉米行距变化对间作配对作物产量无显著影响,主要影响间作玉米产量;2010年,两间作体系间作玉米产量、体系混合产量、系统生产力(system productivity)均以D60最高,2014年均以D40最高;随玉米行距增大,系统生产力先增加后减小,拐点均出现在D60;玉米行距变化显著改变了玉米的穗粒数、百粒重、单株粒重;小麦/玉米体系,两年单株粒重峰值分别出现在D60(132 g·株~(-1))和D40(216 g·株~(-1));蚕豆/玉米体系均出现在D40,分别为158g·株~(-1)(2010年)和220 g·株~(-1)(2014年);不同行距处理下玉米共生期和单独生长期生长速率均存在差异,共生期各处理生长速率显著低于单独生长期,无论哪个时期,D40和D60处理的生长速率均占优。河西灌区小麦/玉米和蚕豆/玉米间作中玉米种植的最佳行距为40 cm和60 cm,此行距下间作系统可得到最大系统生产力。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工作流技术产生的背景、工作流技术的概念、工作流管理系统的系统结构及与信息系统的关系,最后分析了工作流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在线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气象减灾的用户和气象信息产品进行管理。阐述了在线管理系统的数据表结构和设计、手机移动气象减灾系统运行的流程以及在线管理系统的主要模块和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