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1 毫秒
1.
白浆土含有的五种形态Zn 中,RES—Zn 占85%以上,含量顺序依次为:RES—Zn>OM—Zn>EXC—Zn>R2O3—Zn>Ca—Zn。各种形态Mn 的含量顺序为:R2O3—Mn>RES—Mn>OM—Mn>EXC—Mn>Ca—Mn。R_2O_3—Mn 平均占Mn 总量的37%,可能与频繁的土壤氧化还原过程有关。Mn 在土壤中的变化、移动、淀积和分布主要受土壤水分的变化—氧化还原过程所控制。从养分观点看,Zn 和Mn 的有效态的含量都较高,可以大致满足植物的需要,但是否由此引起的离子颉抗作用妨碍Fe、Ca 及P 等的吸收,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土壤锌对油菜的有效性为:EXC—Zn>OM—Zn>R_2O_3—Zn。EXC—Zn含量因油菜吸收而降低,但种植油菜促进土壤中CA—Zn和RES—Zn向RO—Zn转化。OM—Zn随土壤有机质含量而变化,有机质<1.5%时降低,>1.5%时增加,除中性沙土外,土壤有效锌均增加。施10ppm水溶态锌后,锌的分布顺序,酸性上为:R_2O_3—Zn>OM—Zn≈RES—Zn>EXC—Zn;钙质土及中性土为:CA—Zn>RES—Zn>OM—Zn>R_2O_3—Zn>EXC—Zn。  相似文献   

3.
使用BCR连续提取法和重金属形态评价方法(RSP),分别对大兴安岭北部3种主要林型(落叶松、樟子松和白桦)土壤重金属Zn、Mn的形态特征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进行分析。BCR连续提取法是将重金属分为以下4种形态:可交换态及弱酸可提取态(EX)、可还原态(RED)、可氧化态(OXI)和残渣态(RES)。RSP表示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并将其分为4个等级:无污染,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其值为土壤中次生相中的重金属含量(Msec)与原生相中的重金属含量(Mprim)的比值。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全Mn含量显著高于土壤全Zn含量。3种林型中,落叶松林土壤全Mn含量最高(1169.01±0.74)mg/kg,白桦林最低(470.62±0.65)mg/kg,且3种林型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土壤全Zn含量按降序排列为樟子松林(103.09±0.40)mg/kg>落叶松林(61.02±0.14)mg/kg>白桦林(46.15±0.15)mg/kg。土壤Mn的主要赋存形态为RED-Mn,而土壤Zn的主要存在状态为RES-Zn和OXI-Zn,2种重金属的可提取态比例均大于40%,具有较高的二次释放潜力,且主要分布于表层土壤中。2种重金属的RSP指数为Mn(18.24)>Zn(1.32),均表现为白桦林>樟子松林>落叶松林,且空间分布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4.
尾矿区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分布及其生物有效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BCR连续提取法对大宝山槽对坑尾矿区周围受污染的菜园土和水稻土中Cd、Pb、Cu和Zn的形态分布及其生物有效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土壤中Cd、Pb、Cu和Zn的总量均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相应的标准。两种污染土壤中Cd、Pb、Cu和Zn的形态分布差别不大。Cd主要分布在残渣态中,占总量的60%以上,Cd各形态含量的分配顺序均为:残渣态〉酸提取态〉可氧化态〉可还原态;Pb以可还原态和残渣态为主,占总量的92%以上;Cu各形态含量的分配顺序均为:残渣态〉可还原态〉酸提取态〉可氧化态,以残渣态为主,占总量的59%以上;Zn在土壤中以残渣态占绝对优势,占总量的90%以上。菜园土和水稻土重金属生物有效性以Ph为最高,Zn为最低。  相似文献   

5.
长期施肥对砂姜黑土重金属形态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31年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基础上,分析了5个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重金属Cu、Zn、Cd、Pb的含量变化及其分级特征。施肥处理包括CK、NP、M、MNP (等N) 及HMNP(高氮)。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Cu、Zn含量差异显著,尤其NP处理大幅度提高了土壤中锌的含量。而不同处理对Cd、Pb含量影响不大。5个不同施肥处理下的Cu、Zn、Cd、Pb均以残留态的含量为主,平均占总量为44.4%、45.6%、35.4%以及80.3%。不同施肥处理影响了重金属在各个形态间的分配比例和顺序。Cu、Zn的各个形态的含量表现为残留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态>有机态含量>可交换态,Pb的各形态分配顺序与Cu、Zn完全不同,依次为残留态>有机态>可交换态>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态,不同施肥处理影响到各个形态分配的量。不同施肥处理对Cd的形态分配影响较大。在长期NP、MNP施肥下,Cd的含量高低依次为残留态>有机态>铁锰氧化态>碳酸盐结合态>可交换态,而在其它施肥处理下,Cd的含量高低依次为残留态>碳酸盐结合态>有机态>铁锰氧化态>可交换态。  相似文献   

6.
在31年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基础上,分析了5个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重金属Cu、Zn、Cd、Pb的含量变化及其分级特征。施肥处理包括CK、NP、M、MNP(等N)及HMNP(高氮)。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Cu、Zn含量差异显著,尤其NP处理大幅度提高了土壤中锌的含量。而不同处理对Cd、Pb含量影响不大。5个不同施肥处理下的Cu、Zn、Cd、Pb均以残留态的含量为主,平均占总量为44.4%、45.6%、35.4%以及80.3%。不同施肥处理影响了重金属在各个形态间的分配比例和顺序。Cu、Zn的各个形态的含量表现为残留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态>有机态含量>可交换态,Pb的各形态分配顺序与Cu、Zn完全不同,依次为残留态>有机态>可交换态>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态,不同施肥处理影响到各个形态分配的量。不同施肥处理对Cd的形态分配影响较大。在长期NP、MNP施肥下,Cd的含量高低依次为残留态>有机态>铁锰氧化态>碳酸盐结合态>可交换态,而在其它施肥处理下,Cd的含量高低依次为残留态>碳酸盐结合态>有机态>铁锰氧化态>可交换态。  相似文献   

7.
锌锰配施对小白菜硝酸还原酶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石灰性土壤上锌锰肥配施对小白菜硝酸还原酶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锌锰肥配施可显著提高小白菜叶片抗氧化酶(SOD、POD、CAT)的活性,降低丙二醛(MDA)的含量,其中Zn2Mn2SOD活性最高,Zn3Mn2POD活性最高,Zn3Mn3CAT活性最高,Zn2Mn2MDA含量最低。锌与锰肥配施可显著提高小白菜硝酸还原酶(NR)活性,降低硝酸盐含量。不同处理组合比对照NR活性分别提高19.1%~105.7%,硝酸盐含量降低2.0%~27.2%。其中Zn3Mn3处理硝酸还原酶(NR)活性最高,硝酸盐含量最低,其次为Zn2Mn3和Zn3Mn2,锰对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大于锌。综合本试验结果,小白菜锌锰配施方案为每hm2土壤施用硫酸锌75~120kg,硫酸锰75kg左右。  相似文献   

8.
金属冶炼厂区附近土壤和果树重金属元素含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金属冶炼厂排放的粉尘和废气对周边环境土壤、果树生长的影响,为该地区农业发展提供新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果树叶片中Fe、Mn、Pb、Zn、Bi、Cu和cd的含量。I结果l厂区附近果园土壤中金属元素含量大小顺序为Fe〉Mn〉Pb〉Zn〉Bi〉Cu〉CA,对照区果园土壤中的金属元素含量大小顺序与厂区附近果园土壤的顺序一致;厂区附近果园枇杷和石榴叶片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大小顺序为Fe〉Pb〉Mn〉Zn〉Cu〉Bi〉CA,对照区果园枇杷和石榴叶片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大小顺序为Fe〉Mn〉Pb〉Zn〉Cu〉B.〉Cd。[结论]厂区附近石榴和枇杷园土壤中和叶片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高于对照区;枇杷和石榴叶片中金属元素的含量与土壤中金属元素含量大小呈正相关;枇杷和石榴叶对Pb的吸收能力大于Mn。  相似文献   

9.
从安徽各地13个土类、15种母质上采集耕层土样1006个,剖面土样394个,分析了有效性B、Mn、Cu、Zn、Fe、Mo6种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1、安徽省土壤微量元素缺乏频率约为B75%、Mo85%、Zn35%、Cu25%、Mn20%、Fe10%(仅占碱性土壤10%)。2、土壤pH与B呈极显著正相关;与Fe和交换Mn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缓效Mn呈似抛物线相关;与Mo、Zn则无明显相关。3、各元素之间分布上也有一定相关性,其中Cu相关面最广,它除了与缓效Mn以外,与其他元素都有极显著正相关。4、聚类分析显示,在土壤形成和熟化过程中,Cu、Fe的有效化和移动性经常有相似的行为。  相似文献   

10.
江西毛竹主产区土壤有效Cu、Zn、Fe和Mn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江西6个毛竹主产县8个林地的土壤有效Cu、Zn、Fe和Mn含量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其含量差异变化均较大.0~10,10~30和30~50 cm平均有效Cu含量分别为0.70,0.51和0.39 mg/kg,排埠、双峰和官山林地有效Cu含量主要分布在0.5~1.0 mg/kg,分别占全部样地的77.8%,100%和88.9%;除太平山庄外,10~30 cm和30~50 cm土层有效Cu含量均低于0.5 mg/kg.有效Zn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00,1.34,0.86 mg/kg.有效Fe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9.41,15.93和13.56 mg/kg,三爪仑样地0~10 cm土壤有效Fe含量在20~25 mg/kg,占全部样地的88.9%;10~30 cm在15~20 mg/kg,占全部样地的55.6%.土壤有效Mn平均含量分别为16.37,12.13和9.20 mg/kg,太平山庄样地0~10 cm和10~30 cm土壤有效Mn含量为15~20 mg/kg,均占全部样地的66.7%.方差分析表明,不同样地土壤有效Cu、Zn、Fe和Mn含量均达极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和有效Fe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与Cu呈负相关,与10~30 cm和30~50 cm土壤有效Zn和0~10 cm有效Mn呈负相关但不显著.除0~10 cm的土壤有效Fe和Zn含量之间不显著外,其它微量元素之间均达显著差异或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土壤有机结合态锌的分级及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用 pH9.5 0.1mol/L Na_4P_2O_7和 H_2O_2有效地将土壤有机态锌区分为松结有机态及紧结有机态。松结有机态对负荷水平、培养时间及土壤 pH 等环境因子的反应较紧结有机态更为敏感;同时松结有机态锌对活性锌的贡献远远大于后者。土壤中松结有机态锌与紧结有机态锌的相互转化是直接影响土壤锌的营养供应或污染致毒程度的重要缓冲体系之一。  相似文献   

12.
冯艳红  张焱  邹强  游春梅  杨剑虹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496-6497,6543
用ASI浸提剂和pH值8.50、.5 mol/L NaHCO3溶液提取并用比色法快速测定紫色土中的腐殖酸,将其结果与0.1 mol/L Na4P2O7-0.1 mol/L NaOH提取腐殖酸比较,结果表明:对于南方紫色土壤,ASI、NaHCO3提取腐殖酸结果较碱性Na4P2O7提取腐殖酸结果偏低,约为Na4P2O7提取结果的22.4%、9.2%,但相关系数分别为0.9760、.914(n=8),呈极显著相关关系;与常规方法测得有机质结果比较,得到相关系数为0.920、0.889(n=8)的极显著关系。因此,两种方法均可较好地反映土壤腐殖酸含量。  相似文献   

13.
以4种不同浓度的 Na_2S_2O_3溶液喷施烟草,研究其对叶片光合和呼吸效应、酶活性、根系活力以及叶片干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 Na_2S_2O_3浓度的提高,光合速率、根系活力、叶片干重也相应增加,而呼吸速率、过氧化物酶和乙醇酸氧化酶活性在各种浓度下则均表现下降或受抑制,这有利于积累干物质和改善烟叶品质。用50,100ppm 的 Na_2S_2O_3溶液处理的烟草,株型较好,烟叶产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苹果为试材,采用不同的N,P,K肥配比试验,介绍了不同肥料配比对苹果产量影响研究的方法和模式,建立了产量与肥料配比之间的关系方程: Y=AN~(b1)P~(b2)K~(b3)。对方程求导确定出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N,P,K肥对产量形成的作用。同时建立了实施计算和比较分析的BASIC程序,并附实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梁新华  梁军  李春玲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4234-4236,4248
通过对吊兰和天竺葵进行不同浓度(1 5005、000和7 000 mg/L)Na2SO3溶液浸泡处理模拟大气SO2污染胁迫,比较处理2、4、68、h后吊兰和天竺葵叶片的超氧自由基(O2.-)产生速率、过氧化氢(H2O2)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发现,随Na2SO3溶液浓度的升高,吊兰和天竺葵叶片中O2.-、H2O2的含量呈逐渐上升的变化趋势,但吊兰的增幅小于天竺葵。各处理浓度下2种植物SODP、OD活性均高于对照,但SOD随处理时间延长而降低,而POD活性在处理2~6 h上升,6~8 h下降。CAT活性只有在1 500 mg/L Na2SO3处理下高于或接近对照,各处理CAT活性随处理时间延长逐渐下降。吊兰叶片中这三种酶活性高于天竺葵。研究还表明,高浓度Na2SO3处理后期吊兰和天竺葵叶片内活性氧清除酶类活性下降,不能及时清除体内大量的活性氧,从而引起MDA的大量积累,引起膜损伤。  相似文献   

16.
采用Na284O7,Na2SiO3,有机羧酸盐及有机胺等组成的环保型碱性电解液,对AZ91D镁合金的阳极氧化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这种无铬、无氟、无磷的环境友好电解液中,镁合金表面可形成一层光滑致密、具有较高硬度和优良耐蚀性的阳极氧化膜.探讨了电解液中各组分在成膜过程中的作用及电解工艺参数对成膜过程和膜层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Na284O7为促进成膜、增加膜层厚度的主要物质;Na2SiO3具有细化膜层、改善膜层耐蚀性的作用;有机羧酸盐可以有效提高膜层的硬度;有机胺可有效抑制阳极发生弧光放电.另外峰值电流密度、电解液温度以及pH值对成膜过程和膜层性能也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南疆全立架露地栽培甜瓜平衡施肥参数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新疆南疆全立架露地栽培甜瓜的平衡施肥参数.[方法]进行两年多点的田间肥料缺素试验.[结果]施用化肥能使甜瓜产量提高21.55;~ 47.05;,氮肥、磷肥、钾肥全施处理的两年平均产量为71 591 kg/hm2,较对照(不施肥)增加47.05;,化肥对甜瓜产量的贡献大小顺序为氮肥>钾肥≥磷肥.全立架露地栽培甜瓜的养分吸收系数分别为:N 207.0 g/100 kg、P2O5 43.1 g/100 kg、K2O 536.6 g/100 kg(N∶P2O5∶K2O为1∶0.21∶2.59).研究区土壤有效养分与有效养分校正系数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分别为:碱解氮1.87 kg2/( mg·hm2)、速效磷1.02 kg2/(mg·hm2)、速效钾1.30 kg2/(mg·hm2).肥料当季利用率分别为:氮肥26.2;、磷肥3.7;、钾肥47.8;.[结论]当全立架露地栽培甜瓜的目标产量为75000 kg/hm2时,氮、磷、钾肥的施用量分别为:N 310.04 kg/hm2、P2O5 135.44 kg/hm2、K2O 154.35 kg/hm2.  相似文献   

18.
1986年晚季选取秧田播种量,本田基本苗数和 N,P,K 施用量5个因子,采用旋转回归设计在莆田埭里等农科站对汕优63进行试验.结果表明:(1)总粒数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和净作用系数最大,而总粒数是通过主攻有效穗来实现的.(2)产量高于7.5t/ha 的栽培技术方案是每公顷稻田播种量240~265kg,本田基本苗数96.06~99.96×10~4;闽中南土壤肥力较高的稻田,每公顷施用 N,P,K 分别为131.25~141.75,54.75~57.00和84.00~92.25kg;中等肥力为159.45~164.25,72.60~88.05和108.45~121.05kg.1987年在莆田进行可行性论证,产量为6.87~7.74t/ha.  相似文献   

19.
隆玉2号玉米干物质积累与养分吸收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等土壤肥力下对隆玉2号玉米的干物质积累与养分吸收特性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植株干物质和养分吸收量随着生育期延长而持续增加,动态变化可用Logistic方程拟合;干物质积累速率前期上升快,至高峰后缓慢下降;氮、钾吸收速率高,上升快,下降也快。磷吸收速率低,上升慢,下降也慢;养分最大吸收速率出现的时间,钾最早,氮次之,磷最晚,但均早于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出现时间;抽雄吐丝后N、P2O5主要分配在籽粒中,而K2O在籽粒中的分配量很少;干物质、N、P2O5、K2O的转移率分别为14.28%、40.41%、47.47%、37.04%;每100 kg籽粒吸N 1.65 kg、P2O50.56 kg、K2O 1.40 kg;较佳的施肥方法是:氮肥要多次分期施用,“适量种肥、前轻、中重、后补”;磷肥作基肥或种肥一次施用;钾肥要求“适量种肥,前轻中重”,最好在抽雄吐丝前全部施完。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长穗小麦新品系86(306)对密度和肥力变化的反应,试验设置了4种密度和4种肥力水平。结果表明,在密度为345万/hm2下,施肥N:315 kg/hm2,P2O5:240 kg/hm2的处理可以使长穗小麦86(306)的产量达到最大值;产量构成因素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分别在密度345万/hm2,施肥N:315 kg/hm2,P2O5:240 kg/hm2;密度120万/hm2,施肥N:415 kg/hm2,P2O5:240 kg/hm2和密度345万/hm2,施肥下N:315 kg/hm2,P2O5:240 kg/hm2达到极大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