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覆盖造林对旱地土壤水热变化及成活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地膜和杂草覆盖造林,平均成活率比对照分别提高25%和9%;地膜规格以30 cm2为宜;杂草覆盖面积以60 cm2、厚10 cm2为好。侧柏覆膜造林的生长进程一直高于对照,3~4月生长较快,4~8月生长中庸,9月以后生长缓慢,10月初停止生长。不同土层含水量为:5 cm层平均提高了30.6%,10 cm提高了23.4%,15 cm提高了10.6%。不同土层温度的变化趋势为,5 cm层较对照提高了12.2%,10 cm层提高了8.7%,15 cm层提高了4.1%,30 cm层提高仅1%。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地温,首先用砖砌成净宽度为1m,高度50cm,长度依具体情况而定的育苗床,苗床下部每隔0.5cm设一排水孔,苗床内填充两层物质,最下层为基础层,是平铺的一层砖,厚度为76cm,可以提高排水性能;在基础层之上为扦插基质层,是44cm厚的粗河沙,粒径0.3—0.5cm。  相似文献   

3.
采取烘干法,对嫩江沙地不同林龄小黑杨、樟子松防风固沙林的土壤含水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黑杨林分,在0~40cm土层,各年龄段林分土壤含水率均高于该土层无林地土壤含水率;在0~20cm土层,随林龄的增加,土壤含水率表现为逐渐下降趋势,在20~40cm土层趋势相反;13年、21年、25年林地0~20cm层土壤含水率均高于同龄林20~40cm层土壤含水率,40~60cm、60~80cm呈无规律性,且均低于同龄林40cm以上土壤含水率。樟子松各林分同层土壤含水率随林龄增长均呈上升趋势,各林龄同层土壤含水率均低于无林地同层土壤含水率(0~20cm土层相反)。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南瓮河自然保护区内杜鹃落叶松林不同层次土壤温度的对比分析,研究了各层土壤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及其垂直梯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杜鹃落叶松林5~10cm、30~40cm之间的土壤温差变化较小,10~20cm、20~30cm之间的土壤温差变化较大;夏季时土壤最高温度出现在5cm层,冬季时最高温度出现在40cm层;土壤各层的年温差随深度的加深而逐渐减小,最高温度出现在7月,最低温度出现在2月。  相似文献   

5.
对桤木人工林根系-土壤复合系统中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H值等的季节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桤木根系中大量元素N、Ca、K、Mg、P含量冬季最高,春季最低,微量元素Fe、Mn、Zn、Cu、Pb、Ni、Cd含量冬季最低,春夏季较高;土壤中大量元素N、Ca、K、Mg、P含量冬季最低、夏季最高,微量元素Mn、Zn含量在冬季最低、秋季最高,Fe、Ni、Pb、Cu、Cd含量在冬季最高、春秋较低;土壤有机质含量、pH值的季节动态变化与根系大量元素变化趋势保持一致;土壤各层有机质含量大小顺序为0~15 cm层、>15~30 cm层、>30 cm层,pH值大小顺序为>15~30 cm层、0~15 cm层、>30 cm层.  相似文献   

6.
樟树人工林土壤水文-物理性质特征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樟树人工林林地不同坡向阳坡和阴坡的土壤水文-物理性质进行为期两年的观测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容重、最大持水量、最小持水量、总孔隙度逐渐减小,通气度减弱.土壤含水量呈现下降趋势、土壤水分年动态变化主要决定于降雨量和降雨的分布状况,与降水的年动态变化一致,6月份达到最高.依此确定出土壤水分消耗期、相对稳定期、积累期3个时期.阴坡0~20 cm、20~40 cm层的渗透性能均好于阳坡同层土壤,0~20 cm层达到稳渗所需时间阴坡比阳坡短,分别为56 mim和64 min;20~40 cm层达到稳渗所需时间阴坡比阳坡长,分别为48 mim和32 min,阴坡、阳坡0~20 cm层的初渗速度和稳渗速度均大于20~40 cm层.  相似文献   

7.
一、整形修剪 树形,多采用小冠疏层形,其特点为主干高50~60cm,第一层3个主枝,第二层两个主枝,第三层1个主枝,层间距为100cm和80cm,各主枝错落着生,直接着生结果枝组,不留侧枝,树高3~3.5m,冠高2.5~3.0m。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直杆蓝桉 6个种源 57个家系对比试验 ,其树高、胸径、成年态叶转化率差异不显著 ;但直干蓝桉树高胸径生长与土壤A层相关密切 ,相关系数达 0 .82 0 9以上 ,与B层、C层相关不密切 ;而成年态叶转化率与A层土壤相关不密切 ,与B层、C层土壤厚度相关密切。综合得出直干蓝桉在土层厚度 10 0cm以上 ,其中A层应在 4 0cm以上 ,树高的生长量达 2m以上、胸径生长量达 2cm以上。  相似文献   

9.
不同经营方式对杉木林采伐迹地土壤C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年定位观测的数据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湖南会同22年生杉木林采伐前,林地土壤(0~60 cm)层中的C储量为160.38 t·hm-2,100%皆伐后一年林地土壤(0~60 cm)层中的C储量损失率为35.00%,二年后损失率为44.65%,三年后损失率为43.93%;与对照林林地土壤相比,50%间伐和100%皆伐后三年,林地土壤(0~60 cm)层中的C储量损失率分别为16.14%和45.15%;4种不同经营方式的采伐迹地土壤(0~60 cm)层中的C储量有明显的差异,大小次序为:已郁闭杉木林林地(108.20 t·hm-2)>农用后撂荒地(92.68 t·hm-2)>经济林栽培地(85.80 t·hm-2)>自然更新采伐迹地(80.29 t·hm-2).未烧地土壤(0~45 cm)层中C储量为73.36 t·hm-2,比火烧地高出了15.20 t·hm-2,火烧后40天内林地土壤(0~45 cm)层中C储量的损失率为20.7%;杉木林地土壤表层(0~15 cm)的C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层次,其C储量占土壤(0~60 cm)层C储量的30.04%,土壤(0~30 cm)层中的C储量占53.52%.  相似文献   

10.
影响锥栗对栗瘿蜂抗性表达的土壤因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影响锥栗抗虫性的土壤因子有:全P含量、20~60cm层土壤的速效K含量、20~40cm层土壤的通气透水性指标(特别是非毛管孔隙度)和40~60cm层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全P含量越高,锥栗越抗虫,反之,则越易感虫。20~60cm层土壤的速效K含量对锥栗的抗虫性有显著的影响,速效K含量越高,锥栗的抗虫性越强。20~40cm层土壤的通气透水性良好.有助于锥栗抵御栗瘿蜂的危害。非毛管孔隙度小于6%,则锥栗生长受影响,易受栗瘿蜂危害。40~60cm层土壤的pH值和有机质含量对栗瘿蜂危害锥栗亦产生影响。在pH值4.5~5.0范围内,pH值小能提高锥栗的抗虫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