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草莓是陕西省眉县槐芽镇的农业主导产业,种植面积约1200公顷,是陕西省著名的草莓生产基地,年产草莓鲜果约3000万千克.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但经连续多年的种植:加之部分种植户管理比较粗放,栽种密度过大;拱棚内温度、湿度控制不合理;连茬严重;使灰霉病菌基数逐年增大.  相似文献   

2.
灰霉病是草莓较易发生的病害,发病快,暴发猛,危害重,是当前制约设施草莓生产发展的主要病害。为了寻找防控草莓灰霉病的有效方法,我们在河南省永城市草莓种植基地经过两年的摸索,总结出了一套防治经验,现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
大棚草莓灰霉病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莓大棚栽培在本地区已有十余年历史,常年种植面积约为600多hm2,由于连年种植,草莓灰霉病逐年加重,已成为常发性病害。草莓发生灰霉病后,一般减收 20%~30%,重的达50%以上,甚至绝收,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和品质。我们从1999年开始对该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调查研究,引进新的杀菌剂进行试用,积累了一些经验,初步总结如下。 一、病原及病害特点 草莓灰霉病的病原为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 Pers,属半知菌亚门、葡萄孢属。 经多年观察,我市此病始见期为12月上旬,1~3月…  相似文献   

4.
草莓灰霉病又叫腐烂病,是草莓的主要病害,大棚和露地栽培均可发生,主要危害花器和果实,对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我市浉河区、罗山县等地草莓种植面积较大,是当地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植保部门近几年调查,灰霉病在部分草莓主栽区呈逐年加重发生趋势。因此,重视灰霉病防治对减少产量损失、提高果农的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世田  张月明 《蔬菜》1998,(3):23-23
大棚草莓灰霉病的发生与防治安阳县韩陵乡大面积推广大棚种植草莓,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一般667m2纯收入7000~8000元,高产地块收入达1.5万元。现已形成规模化种植,成为安阳市最大的草莓生产基地。但是灰霉病的发生也日趋加重,此病主要侵害果实,对产量...  相似文献   

6.
一位克莱姆森大学的植物病害研究人员近日向草莓种植户发布了一条令人不安的消息。研究资料表明,引起草莓灰霉病的真菌已经可以完全抵抗某些生产中主要应用的杀菌剂了,而这些杀菌剂是种植户使用了多年的。如果在天气条件适合灰霉病传播的情况下使用了错误的杀菌剂,将会给草莓种植带来很大影响。灰霉病是一种严重的病害,影响着价值数十亿美元的作物。  相似文献   

7.
如何识别草莓病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莓被称为"第二代水果",果实鲜红形美,柔软多汁,香味浓郁,甜酸可口,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市场前景广阔。近年来,我省各地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但随之而来,草莓病害也逐渐加重,直接影响草莓的品质,所以防治工作刻不容缓。1、灰霉病1.1症状:草莓灰霉病在开花以后发生,叶片叶  相似文献   

8.
哈茨木霉对设施草莓灰霉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草莓品种"红颜"为试材,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3×10~8 CFU·g~(-1)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对草莓灰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108 CFU·g~(-1)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每667m~2施药量100~150g,对设施种植草莓灰霉病的防效最高可达75%左右。哈茨木霉可以用于防治草莓灰霉病,在草莓坐果期开始施药,每667m~2每次施药量100g,可取得较好的防治病害效果。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郓城县草莓种植面积稳步增长,栽培由过去的单一露天栽培向温室大棚栽培转化,经济效益也有了明显提升,但因棚内高温多湿,易为草莓病虫害发生创造极有利的环境条件。特别是草莓灰霉病、根腐病、白粉病等发生极为普遍,因此加强对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显得尤为重要,成为实现大棚草莓高产稳产的关键环节。1灰霉病1.1症状灰霉病主要危害果实、花瓣、花萼等,果梗、叶片、叶柄均可感染。开花时,先侵害花萼与花瓣的交界处,然后侵染花托,最后沿果柄蔓延至花序,使整个花序  相似文献   

10.
灰霉病是棚栽番茄的主要病害,露地栽培很少发病。番茄灰霉病的发生受气候影响很大,病害严重的年份,产量损失约20—30%,产值损失约30—40%,灰霉病原菌寄主范围很广,除了危害番茄,还危害草莓、葡萄和黄瓜,偶尔还危害辣椒、茄子、菜豆和莴苣等作物。现就番茄灰霉病的发生条  相似文献   

11.
草莓果实采后灰霉病的生物防治采用拮抗微生物防治采后病菌的发生已引起广泛兴趣。灰霉病是引起草莓果实采前和采后腐烂的一个重要原因。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于1994一1995年,从采自本地果园成熟草莓果实上,培养分离出两种抗灰霉病(Botrytisciner...  相似文献   

12.
随着设施草莓在我国种植面积的逐步扩大,草莓病虫害的传播为害也随之加剧,致使草莓的产量和品质下降,给农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在北方设施生产中,灰霉病和白粉病严重影响草莓产量和品质,蚜虫和红蜘蛛也是草莓生产中常见的害虫。了解草莓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为害症状,采取"早防早治"措施,可有效提高草莓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3.
50%嘧菌环胺WDG防治草莓灰霉病田间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灰霉病是草莓上发生的重要病害之一,分布广泛,是造成烂果的主要原因,一般造成减产10%~30%,重者在50%以上,严重阻碍了草莓生产的发展。为了寻求防治草莓灰霉病理想药剂,控制其危害,我们开展了50%嘧菌环胺WDG防治草莓灰霉病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郊草莓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海市郊草莓种植主要分布在青浦赵屯、金山漕泾、奉贤泰日等地 ,面积在 1666 7hm(公顷 )以上。青浦赵屯草莓主要以管棚为主 ,栽培水平最高 ,每667m2 (亩 )的净收入已经超过 1万元。但是随着栽培历史的延长、轮作困难等因素 ,病虫害日趋严重 ,给草莓的生产造成相当大的危害 ,同时给农户也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笔者从 1996年起对市郊草莓基地的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治理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结果表明 ,影响草莓最大的 6种病虫害分别为灰霉病、白粉病、炭疽病、病毒病、红蜘蛛和蚜虫。1 草莓灰霉病主要为害果实 ,严重时整个花序及叶、叶柄均受侵…  相似文献   

15.
由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引起的灰霉病是设施草莓生产的一种常见病害,危害日益严重。草莓发生灰霉病后,一般减产20%-30%,重者达50%以上,甚至绝收。草莓灰霉病主要为害花器、果实、叶柄和叶片,不同部位表现症状不尽相同。由于田间环境的多变性及品种差异,近年来草莓灰霉病不断表现出一些新的症状。  相似文献   

16.
由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引起的灰霉病是设施草莓生产的一种常见病害,危害日益严重。草莓发生灰霉病后,一般减产20% ~30% ,重者达50% 以上,甚至绝收。草莓灰霉病主要为害花器、果实、叶柄和叶片,不同部位表现症状不尽相同。由于田间环境的多变性及品种差异,近年来草莓灰霉病不断表现出一些新的症状。  相似文献   

17.
正灰霉病是冬春季设施草莓生产上的首要病害,该病主要发生在草莓扣棚以后,导致草莓产区灰霉病发生整体情况偏重。棚室草莓发生灰霉病,病菌可以危害花器、果实、茎、叶柄和叶片,应提早加以预防。1发病规律草莓灰霉病多在低温潮湿的环境下发生,该病是由灰葡萄孢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病菌从植株伤口或枯死部位侵入引起发病,蔓延到其它部位,草莓植株下部的老叶、枯叶、散落的花瓣等都会成为侵入  相似文献   

18.
木霉菌是目前应用最为普遍的生防菌,为进一步明确该药剂防治草莓灰霉病的效果、用药剂量及对草莓的安全性等,在2008年春季大棚草莓灰霉病发生期,用杭州市农科院生物所提供的木霉菌水溶剂进行小区药效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草莓是一种上市早,营养好、效益高的高档水果,福建省自80年代开始种植草莓。近十年来,草莓生产发展很快,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但栽培方式单一化,以露地栽培为主,致使春季由于低温阴雨气候引起开花结果期果实腐烂的灰霉病发生严重,造成减产。近几年笔者和当地农户采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选用6种杀菌剂进行草莓灰霉病的防治试验,并分别设1次用药和2次用药处理。试验结果表明,1次用药和2次用药处理,啶酰菌胺和啶菌噁唑防治草莓灰霉病的效果均较好,极显著高于其他参试药剂;多菌灵防治草莓灰霉病效果较差,极显著低于其他参试药剂。生产上建议使用啶酰菌胺、啶菌噁唑防治草莓灰霉病,并注意交替用药。同时,田间管理过程中应合理调控大棚温湿度,以减轻草莓灰霉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