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柿树是太行山区主要栽培果树种类之一,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果实营养丰富,具有多种用途,是深受群众欢迎的果品。但长期以来,栽培管理粗放,从不修剪,造成树势衰弱,产量低而不稳。磁县共有结果柿树23万株,1980年总产434万斤,平均株产15.7斤;1981年总产193万斤,平均株产8.3斤。第三次河北省太行山开发研究会议,我局承担了“结果期柿树增产技术研究”的任务。经过试验,各项技术措施,均见成效,特别是柿树修剪,增产效果尤其明显。由于柿树品种繁多,对修剪反应有异,我们首先对当地主栽品种——满天红柿树,修剪技术试验研究情况,作初步总结。  相似文献   

2.
我县板栗实膛修剪经验,是西下营公社塔寺大队的共产党员王占元同志和贫下中农一起,在多年管理栗树的实践中,运用毛主席的光辉哲学思想,创造出来的。目前,已在全县栗产区广泛推广,对板栗的增产起了很大作用。塔寺大队现有栗树1.1万多株,其中结果树3,600株。建国初期栗子产量1.7万斤,自采用实膛修剪法,栗子产量逐年提高。1966年产栗子3.5万斤,近二年来,产量稳定在6.5—7万斤,比1966年增加1倍。文化大革命以来共向国家交售栗子35.7万斤。大队建立的6亩40年生(60棵)板栗丰产园1973—1974年产量分  相似文献   

3.
柿树在我县栽培历史悠久,据县志记载:“康熙四十七年间,柿树栽培已盛……”。目前,现有柿树四十余万株,每年产鲜柿三千余万斤,人均一百余斤。是多种经营的一项主要收入。我县柿树中结果树占80%左右,树令绝大部分在五十年以上。由于管理粗放,大树日趋衰老,小树发展缓慢,产量逐年下降。为了提高柿树产量,结合当地生产经验,提出以下柿树复壮更新技术,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柿餅是我县重要的木本粮食。全县有柿树31.3万株,年产柿子900万斤,平均株产仅28.7斤,产量还很低。我县广大果农和技术干部遵照毛主席关于“阶级斗爭、生产斗爭和科学实验,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三项伟大革命运动”的教导,自1965年以来,分别在万德公社的大刘大队、北紙房大队和张夏公社的上泉大队、小寺大队,先后对柿树进行了环剥試驗,均收到了显著的增产效果。一般处理的柿树較未处理的增产两倍左右,最多可增产4.2倍,并且柿子个头整齐、品質优良。如1968年5月13日在万德公社北紙房大队,对生长、結实、立地条件、撫育管理措施等基本相似的柿树进行环剥与不环剥的对比試驗。共作8組,  相似文献   

5.
核桃是一种重要的木本油料树。但由于多年来沿用种子繁殖和管理技术上的落后,造成了品种退化,结果迟,产量低。截至1981年,我区核桃树总株数464.24万株,结果树203.86万株,占总株数的44%,核桃产量622.9万斤,结果树平均株产仅3斤。为了提高核桃树产量,促进核桃生产的发展,我们从1977年开始,进行了以修剪为主的增产效果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 大城县栽培的枸杞品种多为血津枸杞,种植时间悠久。据调查1917年开始在车万灯、贾庄、豆庄、田庄等村栽培,以后普及全县各乡镇。由于经济价值高,见效快,一年育苗,二年见果,三年即可见到明显效益。当时田庄栽种四亩枸杞,造林第二年平均亩产干果181斤,因此栽种面积在全县逐年上升。到1975年全县已结果的枸杞树发展到8200亩,年产干果200万斤。仅国家收购即达150万斤。高产地块平均亩产达到500斤。由于广大果农在实践中认真探索科学的栽种和管理办法,从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将枸杞果的采收,加工和贮藏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万荣县是运城地区柿子生产区之一。柿树栽培历史悠久,大约有2000—3000年,至今孤山、桔王山周围和峨嵋台地柿树林立,郁郁葱葱。全县年产鲜柿2000—3000万斤,加工柿饼300—1000万斤,出口日本及东南亚各国大约120余万斤。高村乡冯村大队农户杨富来,有一株大柿树,树龄约300余年,树冠占地0.15亩,树高14米,最高年产2400余斤,收入150—200元,是我省罕见的“柿树王”。  相似文献   

8.
<正>柿树是易县的主要果树,现有23万株,其中结果树14万株,幼树9万株。柿树在我县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果实营养丰富,具有多种用途,是山区人民喜欢的“铁杆庄稼”。过去由于放任生长,靠天收,产量低而不稳。1982年河北省太行山开发研究会,我局承担“结果柿树增产技术研究”的科研项目。经过试验,各项技术措施,均见成  相似文献   

9.
<正> 枣树适应性强,抗旱耐涝,耐盐碱,耐瘠薄,在我县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铁杆庄稼”。但由于管理粗放,产量低而不稳。全县41万棵枣树,年产于枣190万斤,平均单株产量4.5斤。为了挖掘枣树的增产潜力,总结增产经验,我们在旱薄碱地搞了枣树增产试验。  相似文献   

10.
柿蒂虫是柿子减产的主要因素之一。据万荣县里望乡西张书调查,1969年因柿蒂虫危害减产50%以上。群众说:“五月开花,六月里(变软),九月采收留一半”。1984年由于狠抓柿蒂虫的防治,柿子总产由1980年7.5万公斤上升到20万公斤,增产两倍还多。防治办法一刮、二涂、三摘、四诱杀;一刮为冬季刮老树皮,消灭越冬的老熟幼虫;二涂是刮皮后涂抹白涂剂;三摘是6至8月摘虫果;四是于8月下旬在树的主枝基部绑草诱杀;待老熟幼虫在越冬时钻进草束时拿下烧掉。全县推广了这四项措施,即  相似文献   

11.
洛浦县地处喀喇昆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干旱、风沙、盐碱等害严重威胁着全县各族人民的劳动、工作、生活。农牧业生产长期徘徊不前,人民生活困难。1976年粮食总产只有6,815万斤,人均口粮294.5斤。 1979年党中央批准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后,全县人民在县委、县人民政府领导下,洒汗流血,艰苦创业,奋战六年,基本实现了农田林网化,提前一年完成了第一期工程规划。全县人工林面积从3万多亩发展到120,584亩,1984年粮食总产达到  相似文献   

12.
老龄柿树复壮增产综合技术试验席永华,李涛(费县林业局)赵方桂,刘元铅(山东省林科所)闵祥宏(临沂地区林业科技推广中心)柿树是我区青石山区主要的经济树种之一,但由于长期粗放管理造成产量低、病虫害严重、效益差。为挖掘现有资源的生产潜力,我们于1992~1...  相似文献   

13.
淡竹是洛宁的特产。全县竹林面积有七千余亩。为摸索淡竹丰产措施,给生产提供依据,我所六三年至八○年,先后进行了竹林浇水、施肥、培士、防治害虫等试验研究,两处试验地亩产竹,分别由180.0斤提高到4124斤和由2120斤提高到7435斤,增产129.1%和250.7%。现小结  相似文献   

14.
通过试验,探索柿树低产原因,并采用综合技术措施,如结合施基肥深翻埋草、垒堰扩穴;合理施肥浇水,增强树势;调整树体结构;控制病虫危害;喷布微量元素提高座果率等,改变了柿树低产的状况。630亩柿树试验园平均每年亩增产600公斤,增收226元。  相似文献   

15.
枣树是我县的一大干果,现有结果枣树80万株,人均7株。但是产量却很低,年总产140万至200万斤,平均株产2斤。为了探讨枣树增产的有效措施,于1980年在长泞公社南合流大队,进行了枣树增产技术措施的研究。南合流大队位于黄土丘陵区,全大队254户,1002口人,耕地2280亩,结果枣树12000株,主栽品种是榆次芽枣,树龄30至50年。1966年是最高产年,红枣总产24万斤,1979年是最低产年,总产只有1万斤,平均株产不足1斤。这里枣树产量低的主要原  相似文献   

16.
<正> 肥水管理是柿树增产的有效手段。现已引起柿产区人们的重视。1982—1984年,我们对生长在一定立地条件下的柿树的施肥种类、方法和时期,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初步结果。 一、试验地基本条件。 本试验设在我县山谷滩地的花盆柿树丰产示范园中。母质由片麻岩坡积、冲积而  相似文献   

17.
赫章县的核桃,产量居全省第二位,是多年来弛名中外的土特产品。是全县70多个乡(村)经济林木的优势。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薄壳核桃由1980年的400多万株到1985年已发展到700多万株。1978年,产量曾达250万斤,供销部门收购150万斤,其中出口就达120万斤。  相似文献   

18.
山丘瘠薄旱地花椒低产园,采用整地施肥、覆盖树盘、合理修剪、防治害虫等措施,花椒产量大幅度提高,到1988年亩产量达到104.3公斤,较试验前的1985年增产430%。该项技术经过推广,到1988年,全县花椒产量由1985年的100万公斤,提高到190万公斤,全县3年累计增产180万公斤,增加收入1440万元。  相似文献   

19.
<正> 核桃是嵩县主要经济树种之一,全县150万株,结果树35万株,年产量100—120万斤,主要集中在车村、木植街、白河三个山区乡。过去,由于经营管理落后,产量和质量都很低,为了提高产量和质量,1984年,我们根据省科委下达的山区资源开发计划,进行了核桃增产综合技术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20.
汉中地区自1962—1978年,成片栽植油橄榄达2万多亩,目前已有1,000余株开花结果,总产量8,000多斤。其中引种最早的汉中县褒河林场和城固县柑桔育苗场,在1977年分别获得亩产(鲜果)842.3斤和1,040斤高产基础上,于1978年又获较大幅度增产,前者总产鲜果,1,210.3斤(平均亩产1,286.5斤),比1977年增长34.5%;后者总产鲜果4,645.2斤(平均亩产1,720.4斤),比1977年增长39.5%。更为可喜的是1973年新栽植起来的油橄榄园(城固县油橄榄场1,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