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盆景与中国山水画都是具体和形象地反映某种自然景观,创作的题材都来自于大自然。画家作画要饱览自然、风景,“胸有丘壑”,盆景创作亦然。盆景这一古老的艺术,长期以来受着中国山水画及其画论的影响。譬如山水画中有“高远”、“深远”、“平远”的画法。盆景中也有“三远”的做法。中国山水画中的若干构图法则,诸如“主次分明”、“细节  相似文献   

2.
南京是六朝古都,历史文化名城。早在六朝时期,盆景的发展就己初具面貌,加之其地处长江中下游,气候宜人,植物资源丰富,盆景的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基础。金陵盆景正是在这种环境条件下,吸取了古老丰富的地方文化艺术营养和金陵画派——“密笔短皴、积墨重渲”“平中求奇、拙中寓巧”的艺术传统后发展起来的。南京玄武湖公园是金陵盆景的创作和专业化生产基地。在著名盆景作者华柄生的带动下,经过长期摸索,在“浅盆薄土、裸根露干,自然飘逸、苍劲古朴”上发掘和表现自己的艺术个性,创作了一大批独具风格的作品。其中,真柏《横绝碧空》、刺杉《锦泊云雨》、雀梅《石城逸老》等在全国盆景展览中荣获一等奖。今天,这里已成为融树木、山石各类大、中型盆景几千盆、小型盆景上万盆的综合型商品盆景生  相似文献   

3.
盆景是以“缩龙成寸”的手法,将自然山水搬入庭院,又从庭院转入室内,置之几案,产生一种景小如盆、胸怀如海的“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由此,现代人们创作、鉴赏盆景艺术作品的基本原则是:“自然”(高于自然)、“写意”。这是当今盆景艺术发展的主要特征。离开了这一基本原则而制作的,拿今天的眼光来看,只  相似文献   

4.
盆景艺术与传统绘画、书法、诗词、戏曲等都是以形象思维进行创作的艺术活动。创造美是其劳动特征,也是构成艺术价值之所在。作为艺术的盆景,虽说与书画艺术同源,但其艺术品位、文化层次和社会价值,似还处于弱势地位。感到未人艺术主流。其实,盆景之美千姿百态,异彩纷呈。当我们对盆景美学有较普遍的深层的认识和运用时,也就是盆景艺术昂首走入主流艺术殿章之日!  相似文献   

5.
人性是爱美的。从事艺术工作的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对美的渴望和追求便逐渐进入了高层次。诗歌、音乐、绘画、书法、舞蹈……各种艺术都蕴含着丰富的美的语汇,都是人们渴望美和追求美的真情流淌,都是艺术家对人生、对社会、对自然发自内心的真实表露。盆景呢?同样讲究韵律美、格调美、节奏美,讲究丰富、流畅、自然的艺术语汇。好的盆景作品贵在个性突出,经得住咀嚼,令人回昧无穷。当中国盆景艺术的发展进入公元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时,一位身着绿色军装、有着高深艺术修养的元帅,曾经迷恋地喜爱过盆景,称“盆景是综合性的高等艺术”。这位元帅就是赫赫称著、屡立奇功的陈毅同志。从那时起,“人民军队爱人民,爱绿色,也爱祖国的一草一木”便传遍了大江南北。接下去,便涌现出许多解放军指战员业余创作盆景的故事。驻香港部队司令员刘振武、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政委周永友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6.
吕坚     
吕坚,1952年生于江苏南通。1979年开始业余从事微型盆景创作。1984年转入专业盆景艺术的创作与研究,是近年来颇有成就的年轻盆景艺术家之一。他曾遍游黄山、峨嵋山,到过世界屋脊西藏,饱览祖国名山大川,为盆景艺术的创作奠定了基础。他的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参展,并获大奖,被人们誉为“指尖上的园艺”、“掌中诗画”。 1985年7月,吕坚赴西藏参加拉萨饭店的建设。他创作的大型山  相似文献   

7.
盆景艺术与传统绘画、书法、诗词、戏曲等,都是以形象思维进行创作的艺术活动。创造美是其劳动特征,也是构成艺术价值之所在。作为艺术的盆景,虽说与书画艺术同源,但其艺术品位、文化层次和社会价值,似还处于弱势地位,未入艺术主流。其实,盆景之美千姿百态,异彩纷呈。当我们对盆景美学有较普遍的深层的认识和运用时,也就是盆景艺术昂首走入主流艺术殿堂之日!这里介绍一些较有个性美的山水盆景佳作,以供同道鉴赏。  相似文献   

8.
大自然这位神奇的雕塑师,雕出了无数精美绝妙的奇峰怪石,象“神女峰”、“望夫石”、“金鸡岭”等等。这些风景名胜,以其对自然界人物或动物的酷肖而得名,引起了群众的莫大兴趣。许多盆景制作大师们,对于大自然的启示心领神会,他们运用自己的精湛技艺,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相媲美。象形这一艺术手法在盆景高手中正被作为一种重要的创作手段而运用着,无论是在山水盆景或树桩盆景中,都创作出了  相似文献   

9.
盆景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因材施艺、因形赋意的造型艺术。盆景就其词意而论,可理解为:盆中有树(或石料等),树(或石料等)能成景,景中有情,情中寓境,而且这些环节一脉相承,一气呵成。只有这样才合艺术法度,得自然真趣,才能算为名副其实的盆景。简言之,即是由景——情——境。一、盆景艺术中的“工”这是相对于“意”而言的。就象国画中的工笔画对于写意画一样。盆景中“工”的艺术特点是整齐划一,法度严明,姿态端庄,具有鲜明的具像美、装饰美和通俗之美(见右上图)。人们在盆景创作过程中常常有意识  相似文献   

10.
赵庆泉     
赵庆泉,1949年2月生于江苏扬州。从小受父亲酷爱花卉盆景的影响,他对盆景艺术造诣颇深。除此之外,他对音乐、美术、文学、园艺亦十分喜爱,在工艺厂担任盆景配件设计员时,曾设计新颖配件60余品种,产品行销国内许多城市并出口西德等国。1974年拜著名盆景艺术家徐晓白为师。此后,一直得到徐教授的指导,艺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他创作的山水盆景“长城”、“延安颂”等于1977年春节在扬州瘦西湖展出一举成功,并被港商以高价购走。1978年调入扬州红园专门从事盆景创作。从此他  相似文献   

11.
一、风格的形成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由于各地区的地理环境不同,气候差异大,植物生长和自然生态都各有特点,所用作盆景的树种各异,因而创作的题材和手法就各不相同;而且盆景艺术是通过作者对“源于自然”的客观认识转化为“高于自然”的主观意趣,结合作者的文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画和中国盆景都是源于自然,源于生活的,它们都是造型艺术。中国画是以毛笔、墨汁,根据作者构思在宣纸上任意挥洒,比较自由。而盆景则以盆为纸,以树石为绘,经过培育、剪、扎等,制作出“有生命的艺术”。中国画的许多理论、创作实践都可以作为盆景创作的理论指导和借鉴。 盆景与中国画的关系,试从三个方面阐述。 生境(写意): 中国画和盆景艺术是追求对象  相似文献   

13.
讲究意境美是中国盆景艺术的一大特色。由于中国盆景受中国古代诗词、绘画、书法、造园等艺术的影响,很重视对意境美的追求。这一点也是中国盆景一个可贵的值得继承并发扬的好传统。吕坚以创作小型、微型盆景见长。尤其是他的小型盆景,很好地继承了中国传统盆景讲究意境的特色,创作了不少具有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在《中国花卉盆景》和《花木盆景》中,不时有一些有关“文人树”的文章和所谓“文人树盆景”作品出现。应该说是中国盆景艺术创新中出现的大喜事,或者说是中国盆景文化自然进化的必然。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和中国花卉盆景编辑部在北京举办的第七期盆景、园艺培训班上,赵庆泉先生为学员们讲述了水旱盆景的制作过程,使我这个喜爱水旱盆景创作的工作者从实践中又提高了一步。现将赵先生的讲述,按我的学习体会记录下来,与喜爱盆景的同道共享。中国盆景与优美的自然景致有着密切联系。可说是微型的造园艺术,可以表现树木的景象,亦可表现山水的景象。水旱盆景是其中的一种形式,它是树木盆案和山水盆景的有机结合,是以植物、山石、水、土为主要材料,在浅口水盆里表现水、旱、树、石兼而有之的自然景象。赵庆泉先生在继承中国传统水旱盆景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创新,并逐渐形成了清新、秀丽的个人风格。他创作的水旱盆景以树木为主,山石为辅,表现大多为比较“完整”的自然号观。  相似文献   

16.
有人提出“对景造意”的创作原理。对此,我有些不同看法,在此略述已见。“虽由人作,宛若天成。”这是盆景艺术力求达到的最佳境界。只有充分体现出自然美,这门艺术方能使人们随时随地流连于大自然之中的欲望得到补偿。对自然美,任何一个有意涉足盆景创作的人都不能不铭记心中。在创作过程中。充  相似文献   

17.
在艺术领域里,可以欣赏到各种各样的“空白美”,亦称“空白艺术”,比如书法中的飞白、绘画中的“画外有画”等等。本文所说的“空白艺术”是盆景创作中所特指的“思维空间”,它可以开拓丰富的多层次内涵,达到无声胜有声的境  相似文献   

18.
由审美实践创造了盆景艺术从盆景的发展过程来看,我们祖先在长期劳动生产中,逐步认识了花早树木的自然之美,并把它作为审美对象,以满足自己精神生活的要求。这已有悠久的历史了。自魏晋以来,文坛上的山水诗、山水画以至山水园林,都有着高度的发展。在园林艺术发展中,派生出直接以自然树石为创作素材的些子景,纳山野景观于居室之内,即现在的盆景。又进一步以树木为主构成了树桩盆景,成为带普遍性的群众审美对象。而岭南盆景,在南方气候环境中,形成别开生面的地方风格,于晚近自成流派。仅这些事实,历史地说明树桩盆景与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古典美学始终紧密联系,形成了自己的审美习惯以及“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特色。所以鉴赏盆景艺术,必须  相似文献   

19.
盆景艺术的核心在于情景交融,并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创造新的意境和新的自然景观。的确,如果一位盆景艺术工作者不知作山、理水、布树之道,不善于从现实生活与大自然中摄取美的营养,不善于从艺术大家族(包括诗歌、音乐、绘画、书法、舞蹈……)中吸收艺术章法,舍弃或忽略了中国盆景诗情画意的艺术特性,那么,其作品充其量只能称之为“自然反映”,而绝不能进入撼人心魄的艺术殿堂。  相似文献   

20.
盆景享有“高等艺术”之誉,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我对制作盆景的浅见,供园艺爱好者探讨。一、制作的手法制作一件盆景,可粗分为两种手法: 1.“因材立意”制作法自然衍生的老椿头,是不会按人们意志去生长的,但它的苍老之态,颇具古朴之趣,故可依它的姿态而名为“枯木逢春”、“劲松”等。可在这样的立意上去做进一步加工布置。自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