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豆行间机械覆膜技术是提高地温、抗旱保墒、保肥、控制杂草、改善品质、提高产量、降低生产成本的一种增效十分显著的农机化新技术。这一技术是继大豆垄三栽培、大豆窄行密植技术后又一重大增产技术,是大豆种植技术上的革命。大豆覆膜栽培新技术打破了传统和垄上覆膜方式,采用“平播行间覆膜”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介绍大豆行间机械覆膜技术的概念、优势、技术要点及大豆行间覆膜机械。  相似文献   

3.
一、增产机理 1.抗旱保墒效应保墒作用是大豆行间覆膜栽培的最重要的优点,特别适用于旱作农业地区。采用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机械化技术的地块,其膜宽70—80cm,膜间露地宽度40~50cm,地膜覆盖占60%~70%之间,大豆生长在膜的两侧,抗旱保墒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北安市农机推广站成立于2000年8月,至今已承担农机新技术推广项目10项,其中:承担的省科委万亩大豆高产科技公关项目,通过三年实施使项目区农户曾收300多万元。2003—2010年推广大豆行间覆膜机械化技术5000亩。  相似文献   

5.
针对行间覆膜和三垄栽培两种大豆生产模式,从栽培特点、生产工艺流程、机械配备、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行间覆膜有明显的增温、保水作用,减少了机器作业次数,机械作业费用降低96.6元/hm2;由于地膜费和肥料费的增加,其生产成本比三垄栽培高204.45元/hm2,但产量却高出557.75kg/hm2,经济效益提高了1134.15元/hm2。因此,行间覆膜栽培模式比三垄栽培模式有更好的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6.
坡耕地玉米滴灌节水技术集成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大垄双行覆膜+膜下滴灌+垄向区田"和"行间覆膜+露地滴灌+垄向区田"两种集成模式条件下的玉米产量、经济效益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垄双行覆膜+膜下滴灌+垄向区田"集成模式从产量、经济效益和水分利用效率均好于"行间覆膜十露地滴灌+垄向区田"集成模式;利用RAGA-PIC模型对集成模式进行评价,各个指标的贡献率大小顺序依次为:产值,经济效益,水分利用率,玉米产量和投入费用,其中B2处理表现最好,为抗早节水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行间覆膜对玉米根系层土壤水分动态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7年在黑龙江省甘南县进行了行间覆膜对玉米根系层土壤水分动态及玉米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在玉米全生育期,采用时域反射仪(TDR)对土壤水分指标进行观测,分析了玉米全生育期农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过程。在收获后对玉米进行测产分析。结果表明:行间覆膜与常规耕作比较,有效地提高了土壤含水量,具有较好的节水作用;玉米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浅谈小麦覆膜穴播机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覆膜穴播是目前农业重点推广的技术之一。为推动该项技术的广泛应用 ,甘肃、内蒙等地相继研制出几种小麦覆膜穴播机 ,但在使用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共性的技术问题 ,主要是孔穴错位、覆膜质量差、播种管堵塞、土地利用率低等 ,邯郸市农机技术推广站在总结分析以上问题的基础上 ,经过两年多的潜心研究 ,使上述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下面就以上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办法及使用效果作简单的介绍 ,仅供大家参考。一、提高覆膜质量覆膜质量是小麦覆膜穴播技术成败的关键 ,农艺上要求覆膜一要平展 ,二要紧贴地面 ,三要压紧膜边。造成覆膜…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沧州市地处黑龙港流域 ,属旱作农业区 ,旱地小麦种植面积 2 3 3万hm2 ,占整个麦田面积的一半 ,由于干旱、盐碱、雨量不足 ,使旱地小麦产量低而不稳。从1997年开始 ,沧州市先后从邯郸引进推广小麦覆膜穴播机 190台 ,推广机械覆膜小麦面积 0 6万hm2 。小麦机械覆膜穴播新技术在沧州干旱及盐碱地上表现出极大优越性 :可以增温、节水、保墒、抑制盐碱和杂草、防止冻害 ,能实现增产增收。通过两年的试验推广 ,我们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 ,为使农民朋友们尽快了解和掌握这门新技术 ,在此介绍一下小麦机械覆膜穴播和覆膜麦管理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小麦覆膜穴播技术,是利用覆膜穴播机,按小麦生长的农艺要求种好小麦,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一、覆膜穴播小麦新技术应用情况覆膜穴播小麦试验成功,已有七八年的时间,但推广面积并不大,河北省1999年播种面积仅几十万亩(1亩=667,下同),仍属起步阶段。影响该项新技术推广的原因主要是:①习惯于旧的播种模式,对新技术认识不足;②推广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未能及时解决;③用膜、下种等方面处理不当,投入大,效益不好。1覆膜穴播小麦新技术的含义 覆膜穴播小麦栽培技术是用厚度极薄的聚乙烯地膜覆盖地面,而后用鸭嘴式播种器扎孔播种,借以达到节水保…  相似文献   

11.
水稻覆膜插秧技术是在乘坐式高速插秧机上配装覆膜功能部件,从而实现覆膜、插秧一体化机械作业,实现节能、省时、省力的目标。水稻覆膜具有保水保温、控制杂草生长、减少农药和除草剂使用、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水稻质量、产量的特点,是水稻培育的新技术。对水稻覆膜插秧技术优点、缺点、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对水稻绿色栽培新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帮助。  相似文献   

12.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水分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东北半干旱区保护性耕作措施的节水和增产效应进行试验研究,试验区位于黑龙江省杜蒙县,保护性耕作措施包括行间覆膜、行间覆膜与垄向区田的集成,垄向区田、秸秆覆盖,以常规耕作处理作为对照,分析各节水方案对土壤水分及产量的影响,目的在于找到提高水分利用率的有效方法,提高黑龙江大庆地区的玉米产量.研究结果表明4种保护性耕作措施均可提高土壤含水率,且对地表以下0~40 cm的土壤含水率影响较明显,产量与对照相比除秸秆覆盖处理外均有增产效果.其中行间覆膜与垄向区田的集成措施可使土壤水分利用效率较对照提高24.88%,产量提高26.38%,其节水增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不同水土保持耕作下大豆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水土保持耕作下的叶片在整个生育期内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结荚期净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其中振动深松+行间覆膜+垄向区田和免耕秸秆覆盖的净光合速率明显高于常规耕作的净光合速率,分别是常规耕作的1.63和1.36倍;大豆叶片的蒸腾速率在花期达到最大值,最大值为9.56 mmol/(m2.s),振动深松+行间覆膜+垄向区田叶片比常规耕作的叶片蒸腾速率高1.15倍。从苗期到花期,由于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都以相近的速度增长,因而水分利用效率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4.
该机是由黑龙江省850机械厂生产的采用双圆盘气吸式排种器的多功能播种机具。主要由机架、种肥箱、风机、覆膜播种部分以及中耕起垄部分等组成,可一次完成侧施种肥、膜前平地、开覆膜沟、展膜、覆膜、膜边压土、膜际单行播种、覆土、镇压及膜上压土等作业。更换部件后,可进行垄上单、双行精量点播和穴播大豆、玉米、高粱、甜菜、白瓜子以及红小豆等大田作物,也可进行中耕作业。主要技术参数:配套动力覆膜11.0 ̄18.4kW,垄上8.1 ̄18.4kW拖机机;整机质量覆膜298kg;行距覆膜60 ̄70cm,垄上65 ̄75cm;作业幅宽覆膜130cm、垄上140cm;作业效率覆膜0.…  相似文献   

15.
2BF-1400型水稻覆膜播种机整地覆膜机构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水稻旱作覆膜直播技术的铺膜播种机所采用的覆膜机构进行了设计.针对简易覆膜机、加强型覆膜机、作畦覆膜机、旋耕覆膜机、播种覆膜机、覆膜播种机,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并根据农业技术要求进行了覆膜机构结构和参数设计.该机可实现开沟、覆膜、播种、覆土、镇压作业一次完成.理论研究和生产试验证明:该机实现了旱整地铺膜播种,达到保墒、保水、保肥、提高地温和抑制杂草生长的目的,为水稻旱作直播、减小用水量、节约营养土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农业装备技术》2014,(4):11-11
<正>秋覆膜玉米种植技术一直是困扰着宁夏回族自治区玉米发展的难题,最近,自治区研发成功"秋覆膜玉米种植多功能变形机",有望打破这一生产瓶颈。秋覆膜技术是国家鼓励和重点支持的惠农项目之一,也是我国黄河中上游地区近几年重点推广的一项旱作农业新技术。据了解,该机械有4个显著特点:一是由安装在该机前端的刮土器将覆膜带刮成中间高两边低的"人"字型,正好刮去了种植带上的干土,起到了拨干覆湿效果。覆膜后有利于雨水均匀的集中到种植带,大大提高了覆膜的集雨功能;二是在覆膜的同时将肥料深施于压膜沟内,不仅节省了  相似文献   

17.
通过水稻旱作全程覆膜与半程覆膜、旱作不覆膜及水栽对比试验,研究其耗水规律,计算其节水量与增产量,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提出了适合本地区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我国棉花机械化种植发展现状,设计了一种棉花覆膜播种机.同时,分析了棉花覆膜播种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重点对其主要部件进行了设计计算,确定了主要结构.棉花覆膜播种机主要由开沟器、施肥装置、播种装置和覆土装置组成,可以实现棉花播种过程中的开沟、施肥、播种、覆膜、覆土等作业的一次性完成.其工作可靠、生产率高,可为进一步研究棉花覆膜播种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针对陕西黄土高原旱地雨养苹果园季节性干旱缺水严重的实际问题,以9年生信浓红苹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集雨保墒措施对苹果园土壤水分、温度和叶片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60 cm土层,起垄覆膜+行间秸秆覆盖、起垄覆膜和秸秆覆盖措施可分别提高土壤水分含量11.78%~20.94%、7.90%~13.52%和5.86%~8.24%;60~200 cm土层,起垄覆膜+行间秸秆覆盖、起垄覆膜和秸秆覆盖措施可分别提高土壤水分含量9.22%~10.87%、5.63%~7.76%,和4.12%~4.89%;在苹果生育期,起垄覆膜提高土壤温度2.1℃,起垄覆膜+行间覆盖秸秆措施提高0.9℃,秸秆覆盖则使土壤温度下降1.8℃.起垄覆膜+行间覆盖秸秆措施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最高,起垄覆膜次之,秸秆覆盖再次之,对照最低,不同处理的叶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差异不显著.建议陕西黄土高原苹果生产中采用起垄覆膜+垄沟覆草的集雨保墒措施.  相似文献   

20.
小麦机械覆膜精少播种技术是小麦早作开发的一项新技术,主要适用于水浇条件差的中低产田地块。运用深耕犁、驱动滚齿耙等机械深耕整平土地,小麦覆膜播种机完成小麦地膜覆盖和精少量播种。应用该技术可提高产量15%~35%,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推广价值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