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烟台市四十里湾海域赤潮成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迟守峰 《齐鲁渔业》2008,25(9):55-57
烟台市四十里湾是我国北方开展海水养殖最早的海域之一,位于烟台市莱山区北部海域,西北与芝罘湾相连,东邻养马岛,北面为湾口,三面邻陆,一面向海,海岸线20km。  相似文献   

2.
乳山湾东流区水文环境及其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95年6-9月进行的乳山湾生态环境调查资料和国家海洋局乳山口海洋站1960-1994年水文气象观测资料,对乳山湾东流区水文环境及其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乳山湾东流区夏季水温由湾口向湾顶递增,盐度由湾口向湾顶递减。  相似文献   

3.
鳌山湾水文要素的分布及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6年6月~1998年5月首次对鳌山湾进行了生态环境综合调查。本文利用水文要素调查资料,分析了鳌山湾水温、盐度和透明度的水平分布和变化特征,并结合历史资料,简要描述了鳌山湾潮汐、海流和水交换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春季鳌山湾水温由湾顶向湾口递减,夏季水温呈近岸高、离岸低的分布趋势,秋季水温由湾顶向湾口递增。鳌山湾水温月变化明显,8月水温最高,海区平均值为28.0℃,3月水温最低,海区平均值为6.6℃。(2)鳌山湾盐度基本呈湾顶高、湾口低的分布趋势,其月际差异较小,3月盐度最高,海区平均值为31.75;5月盐度最低,海区平均值为31.45。(3)3~9月鳌山湾海水透明度基本呈由湾口向湾顶递减的分布趋势,11月为湾顶区和湾口区低、中部高。透明度月际变化较为明显,3月透明度最高,海区平均值为1.4m;5月透明度最低,海区平均值为0.6m。  相似文献   

4.
十月上旬,农业部水产司在山东省威海市、烟台市和辽宁省大连市召开了“两岛一湾”浅海滩涂渔业综合开发现场经验交流会,研究部署“两岛一湾”浅海滩涂渔业综合开发的规划和措施。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这一宏伟工程将进入紧锣密鼓的阶段。  相似文献   

5.
为充分利用经济资源衰退留下的空缺生态位(栖息场所与天然饵料)以增加渔业资源量,我们通过在古镇口湾进行海蜇、日本对虾的增殖放流,直接向海洋补充健康的海蜇、日本对虾幼苗,增加资源量,使日渐贫乏的海洋捕捞资源得以缓和。1材料和方法1.1实施海区基本条件古镇口湾位于胶南市南部,东起湘子门,西至山东头,整体呈C型,为半封闭式内湾,湾口东西最大长度为5.2km,南北最大宽度为5km,高潮时水域面积17320 hm~2,其中潮下带浅海面积1048hm~2。该湾中心位于东  相似文献   

6.
水口水库养殖库湾季节性低溶解氧成因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水口水库雄江、湾口、樟湖等库湾养殖水体特点的监测分析,总结了水口水库养殖库湾水体发生低溶解氧的规律,并对低溶氧的产生的原因进行初步分析。本文认为低溶解氧产生的主要原因为:1.养殖库湾水体不分层;2.夏季水温高;3.泄洪引起的还原性物质耗氧是低溶氧死鱼事件的诱因。  相似文献   

7.
烟台港西港区是烟台港的新建港口,位于山东省烟台市西JL35km处,扼渤海南侧湾口,背靠山东半岛。该港远离市区,邻近经济开发区,与蓬莱市接壤,地理位置优越,成为环渤海地区理想的水运中转货物的集散地、连接东北与华东的交通枢纽、山东半岛与日韩贸易最便捷的进出口口岸。近年来西港区的迅速建设发展对海水水质产生一定影响,以往的研究多侧重于对黄渤海以及其它港口的调查,对烟台港新西港区海域水质研究较少。笔者分别在丰水期和平水期调查了该海域的海水水质情况,分析了不同水期海水重金属的含量变化,为该海域的环境质量情况提供了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8.
《渔业科技产业》2007,(3):46-46
10月11日,6000尾被注射荧光制剂作为放流回捕标志的小牙鲆鱼苗,被放流到烟台市开发区套子湾海域,这是全国首次放流荧光标志的牙鲆鱼苗,据介绍,如果渔民能够捕到这种标志鱼,可以获得每条150元的奖励。  相似文献   

9.
罗源湾水质环境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源湾位于福建省东部,水域总面积226.7km~2,湾口宽仅950m,通往湾口的可门口道宽约2km,是一典型的口小腹大的港湾。罗源湾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9.0℃,月平均气温为8.76℃(1月)—27.18℃(7月)平均极端高温为37.6℃,平均极端低温为-2.5℃,年平均降雨量为1649mm。  相似文献   

10.
杭州湾湾口与日本有明海产花鲈稚鱼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盛龙 《水产学报》2005,29(5):670-675
本文基于采自杭州湾湾口、日本有明海和四万十川沿岸碎波带的天然花鲈仔稚鱼,研究比较了三者的外部形态、脊椎骨数、背鳍和臀鳍支鳍骨数的差异。杭州湾湾口和有明海水域的花鲈样本,体侧黑色素较少;吻长、体高和体长比相对较小;脊椎骨数分别为35,35.25±0.25;背鳍支鳍骨的平均值分别为25.33,25,均比四万十川的样本脊椎骨数(36)和背鳍支鳍骨的平均值(26)为少,探明了杭州湾湾口和有明海的花鲈仔稚鱼在特征上存在着相似性,与四万十川的样本有显著的差异。根据中国产花鲈的形态特征,对中国花鲈的学名进行了探讨,认为中国花鲈的学名应该为Lateolabrax maculates(McClellan)。  相似文献   

11.
莱州湾中国明对虾增殖放流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增殖放流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生长、分布、摄食和食物竞争等状况,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在莱州湾进行了9次底拖网调查,其中仅4个航次的调查捕获了中国明对虾。体重瞬时增长系数的计算结果表明,7月份是莱州湾放流中国明对虾的快速生长期,7月底至8月初达到生长拐点,以后生长减慢。其活动和分布规律表明,中国明对虾放流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和适应后才开始溯河,8月初移出河道向深水扩展,集中分布在莱州湾西部,8月中旬主要集中在莱州湾的西部和湾口,9月初至10月中旬主要分布在莱州湾湾口和湾外。中国明对虾成虾的摄食范围较广,是偏重摄食底栖动物饵料的杂食性种类,摄食生态位宽度与三疣梭子蟹接近;与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及莱州湾渔业资源群落中的8种重要种类都存在中等程度或严重的食物竞争,食物竞争主要源自对双壳类饵料的竞食。本研究为探讨中国明对虾增殖放流的适应性管理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增殖放流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生长、分布、摄食和食物竞争等状况, 2011 年 5 月至 2012 年 4 月在莱州湾进行了 9 次底拖网调查, 其中仅 4 个航次的调查捕获了中国明对虾。体重瞬时增长系数的计 算结果表明, 7 月份是莱州湾放流中国明对虾的快速生长期, 7 月底至 8 月初达到生长拐点, 以后生长减慢。其活动 和分布规律表明, 中国明对虾放流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和适应后才开始溯河, 8 月初移出河道向深水扩展, 集中 分布在莱州湾西部, 8 月中旬主要集中在莱州湾的西部和湾口, 9 月初至 10 月中旬主要分布在莱州湾湾口和湾外。 中国明对虾成虾的摄食范围较广, 是偏重摄食底栖动物饵料的杂食性种类, 摄食生态位宽度与三疣梭子蟹接近; 与 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及莱州湾渔业资源群落中的8种重要种类都存在中等程度或严重的食物竞争, 食 物竞争主要源自对双壳类饵料的竞食。本研究为探讨中国明对虾增殖放流的适应性管理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  相似文献   

13.
海湾网箱渔场老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46,自引:4,他引:42  
以珠江口牛头岛深湾作为周年逐月监测点,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同时对大亚湾和珠江口几个开发网箱养鱼多年的海湾作季度调查。通过渔场水质、沉积物的环境要素监测,发现海湾网箱渔场使用多年以后有机污染严重,沉积硫化物含量比湾外自然沉积高10多倍,在夏季小潮期,深湾下层水体溶氧量平均值仅为3.58mg/L,最低值为1.36mg/L。认为沉积硫化物高和下层水体溶氧低是渔场老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乳山湾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及其生态危害评价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2003年对乳山湾东湾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调查结果,对重金属含量分布及富集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瑞典科学家Hakanson提出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其生态危害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乳山湾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含量,除5月的Hg、As平均含量略低于8月外,其他重金属(Cu、Zn、Pb、Cd)平均含量5月高于8月。在表层沉积物中Cd的富集程度最大,除5月1号测站外,污染指数超过1.0。水平分布除Cd为湾口处含量较低外,其他重金属基本呈湾口和湾底含量较高的分布趋势。单个重金属潜在危害系数表明,Cd的E值大于其他重金属的E;值,其他重金属的E值均小于Hakanson所提出的沉积物重金属生态危害程度的轻微危害程度的划分标准,表明重金属对乳山湾生态环境具有潜在影响的元素主要是Cd,污染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Cd、Hg、As、Pb、Cu、Zn。与历史同期调查相比,表层沉积物中Cd含量升高幅度最大。从多个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看,两次RI调查均值小于150,属于轻微的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15.
烟台四十里湾位于烟台市北部海域,西北与芝罘湾相连,东邻养马岛,北有崆峒岛、担子岛,海岸线长20km,面积约86.7km^2,属半封闭型海域,水体交换能力较差。潮流为正规的半日潮流,平均潮差为1.66m。沿岸入海河流有逛荡河、马家河、辛安河和小鱼鸟河,其中辛安河最长,达48.5km。四十里湾海水养殖历史悠久,是我国北方最早开展浅海海产养殖的海域之一,  相似文献   

16.
湖南省辰溪县仙人湾乡光明堂村年近花甲的村民赵世球靠养鱼走上了致富路,全家人均年收入达1500多元,被当地群众亲切地誉为“养鱼迷”。仙人湾乡光明堂村地处偏僻高寒山区,村里有一只4亩多水面的山塘,过去是“养鱼活不成,年年无收益”。县政协委员赵世球偏不信邪,于5年前承包了这口山塘来养鱼。他首先对山塘进行换水消毒,清除污泥,净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13年2月(冬季)、5月(春季)、8月(夏季)和11月(秋季)柘林湾拖网调查数据,分析了柘林湾甲壳类资源密度、种类组成和优势种、多样性的变化特征,并对甲壳类群落结构和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调查结果表明,甲壳类资源密度变化范围为30.094~199.048 kg·km~(–2);甲壳类出现53种,隶属于2目13科22属,主要优势种为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宽突赤虾(Metapenaeopsis palmensis)、锈斑蟳(Charybdis feriatus)和哈氏仿对虾(Parapenaeopsis hardwickii)等;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2.31~3.03,均匀度指数变化范围为0.55~0.8,物种丰富度指数变化范围为1.55~3.29。单因子相似性分析(ANOSIM)、聚类分析和非度量多维标度分析(NMDS)结果表明,柘林湾海域甲壳类群落结构存在明显的季节更替。相似性百分比分析(SIMPER)表明各季节典型种主要有口虾蛄、断脊口虾蛄(O.interrupa)等,分歧种主要有口虾蛄、红星梭子蟹(Portunus sanguinolentus)等。典范对应性分析表明,影响柘林湾海域甲壳类群落结构季节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依次为水温、p H和溶解氧。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大亚湾海域鱼类群落粒径结构特征,根据2016年底拖网调查数据构建了春、秋季大亚湾鱼类粒径谱,比较分析了两个季节鱼类生物量粒径谱特征参数异质性。结果表明,大亚湾鱼类的Sheldon型生物量粒径谱为单峰模式,鱼类粒径范围为-2~10粒径级,最高峰值均位于3~4粒径级。鱼类标准化生物量粒径谱曲线陡峭及曲率降低主要是少量粒径大的常年定居性鱼种龙头鱼(Harpodon nehereus)、二长棘犁齿鲷(Evynnis cardinalis)和季节洄游性鱼类鳗鲇(Plotosus lineatus)、金钱鱼(Scatophagus argus)出现以及粒径范围减小造成的。从沿岸、中部和湾口等3个区域来看,春季,沿岸海域曲率最大,湾中部海域次之,湾口海域最小;秋季,湾口海域曲率最大,沿岸海域次之,湾中部海域最小。沿岸海域曲率降低主要是有大量粒径小的当年生短吻鲾(Leiognathus brevirostris)幼鱼出现造成;中部海域曲率降低主要是有少数粒径较大的杂食豆齿鳗(Pisoodonophisboro)和常年定居种龙头鱼的出现造成;湾口海域曲率升高主要是有少数粒径大的龙头鱼的出现造成。可见,洄游性鱼类、当年生幼鱼和常年定居性鱼类等补充群体数量及粒径范围大小对鱼类粒径谱的峰型和曲率具有明显的影响。ABC曲线表明,春、秋季大亚湾海域鱼类群落均处于严重干扰状态。  相似文献   

19.
深沪湾海水、沉积物及贝类体内重金属的含量与评价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利用1998年5月和9月深沪湾海域环境调查资料,着重分析了深炉湾海水、表层沉积物及褶牡蛎和菲律宾蛤仔体内重金属的含量及分布,结果表明:深沪湾海水中Cu、Pb、Cd、Zn、Hg等含量均低于渔业水质标准,而表层沉积物的Pb、Zn含量大部分已超标,近岸水域海水和表层沉积物中Cu、Pb、Cd、Zn的含量明显高于湾中心水域,湾顶水域高于湾口水域。Hg的含量是湾南部水域高于北部水域。文中还根据全国海岸带污染综合调查专业组制定的海洋生物污染评价标准,对2种贝类的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深沪湾的养殖贝类体内的重金属含量均未超标。  相似文献   

20.
旧镇湾位处漳浦中部,北部毗邻龙海的九龙江口,南临云霄的漳江湾,是沟通闽南地区的渔商港口要地之一。全面合理开发利用旧镇湾的水产资源,对于促进本地区水产事业,探索开发闽南金三角的海洋渔业经济,建设和发展我省渔业基地,具有相当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