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瘤胃亚急性酸中毒是目前困扰奶牛生产的一大难题。高精、低粗的饲粮结构会引起瘤胃微生物区系结构改变,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升高,瘤胃液 pH下降,从而引起瘤胃亚急性酸中毒。奶牛发生瘤胃亚急性酸中毒时瘤胃液细菌内毒素浓度升高。高浓度的内毒素转运至血液引发急性期反应,血浆中矿物质和代谢物水平发生改变,从而使奶牛生产性能下降。本文对高精饲粮下瘤胃中内毒素的产生和转运以及内毒素引发的急性期反应进行综述,同时,根据近年来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一些减少内毒素产生和转运的新方法,旨在为更好地控制或减少瘤胃亚急性酸中毒时内毒素对奶牛的危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瘤胃亚急性酸中毒是目前困扰奶牛生产的一大难题.高精、低粗的饲粮结构会引起瘤胃微生物区系结构改变,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升高,瘤胃液pH下降,从而引起瘤胃亚急性酸中毒.奶牛发生瘤胃亚急性酸中毒时瘤胃液细菌内毒素浓度升高.高浓度的内毒素转运至血液引发急性期反应,血浆中矿物质和代谢物水平发生改变,从而使奶牛生产性能下降.本文对高精饲粮下瘤胃中内毒素的产生和转运以及内毒素引发的急性期反应进行综述,同时,根据近年来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一些减少内毒素产生和转运的新方法,旨在为更好地控制或减少瘤胃亚急性酸中毒时内毒素对奶牛的危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脂多糖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外膜的主要组成成分,奶牛饲粮中精料比例过高或有效中性洗涤纤维含量过低均会显著增加胃肠道脂多糖含量。脂多糖可与pH等胃肠道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损伤胃肠道上皮,一旦胃肠道上皮受损,脂多糖便会易位进入机体外周循环系统,导致奶牛机体发生一系列免疫代谢反应,进而影响奶牛健康及生产性能。本文从脂多糖的结构及来源、胃肠道脂多糖对奶牛健康及生产性能的影响及其缓解方法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现代化奶牛生产中保障奶牛健康、提高奶牛生产性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高精低粗的饲粮结构会引起奶牛瘤胃内乳酸和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升高,瘤胃液pH降低,导致瘤胃内微生物区系发生改变,从而引起瘤胃内异常代谢产物(细菌内毒素、组胺等)增加,甚至引发亚急性瘤胃酸中毒。其中,组胺是机体内重要的炎性介质,高浓度的组胺转运至血液后可引起机体炎症反应,引起奶牛多种疾病,并使奶牛生产性能下降。本文对奶牛瘤胃异常发酵时组胺的产生和转运以及组胺诱导炎性反应的机制进行综述,同时,介绍一些限制组胺生成和转运的方法,为控制和减少组胺对奶牛的危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调查我国当前主流饲喂方式下奶牛静脉血内毒素浓度的范围及内毒素浓度与产奶量的相关性,本试验首先验证了应用鲎试剂法定量奶牛静脉血中内毒素浓度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分别检测了安徽牧场1(60头,饲粮精粗比45∶55)、江苏牧场(15头,按产奶量高低精粗比分别为20∶80、45∶55、50∶50)和安徽牧场2(14头,饲粮精粗比70∶30)共89头奶牛的尾静脉血中内毒素浓度,并进行了内毒素浓度与产奶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鲎试剂法可有效检测奶牛静脉血中内毒素浓度,3个牧场奶牛静脉血中内毒素浓度高低不等,在0~ 1.50 EU/mL范围内.奶牛静脉血中内毒素浓度与产奶量之间的相关性皆不显著(P>0.05),但安徽牧场2的相关系数(0.195 2)大于安徽牧场1(0.020 5)和江苏牧场(0.037 6).结果提示,鲎试剂法可用于定量检测奶牛血中内毒素浓度,在我国当前的饲喂方式下,奶牛血液中普遍含有内毒素,静脉血内毒素浓度与产奶量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为调查我国当前主流饲喂方式下奶牛静脉血内毒素浓度的范围及内毒素浓度与产奶量的相关性,本试验首先验证了应用鲎试剂法定量奶牛静脉血中内毒素浓度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分别检测了安徽牧场 1(60头,饲粮精粗比 45∶55)、江苏牧场(15头,按产奶量高低精粗比分别为 20∶80、45∶55、50∶50)和安徽牧场 2(14头,饲粮精粗比 70∶30)共 89头奶牛的尾静脉血中内毒素浓度,并进行了内毒素浓度与产奶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鲎试剂法可有效检测奶牛静脉血中内毒素浓度,3个牧场奶牛静脉血中内毒素浓度高低不等,在 0~1.50EU/mL范围内。奶牛静脉血中内毒素浓度与产奶量之间的相关性皆不显著(P>0.05),但安徽牧场 2的相关系数(0.1952)大于安徽牧场 1(0.0205)和江苏牧场(0.0376)。结果提示,鲎试剂法可用于定量检测奶牛血中内毒素浓度,在我国当前的饲喂方式下,奶牛血液中普遍含有内毒素,静脉血内毒素浓度与产奶量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当奶牛处于热应激的高温环境下,机体易发生氧化应激损伤和各种炎症反应,进而表现出产奶量和乳品质的降低,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硒是反刍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参与机体抗氧化、抗炎功能的调控,具有缓解奶牛热应激的能力。本文综述了热应激对奶牛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饲粮添加硒对奶牛的影响及其对热应激的缓解,并从机体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免疫功能三方联动的角度总结了硒缓解奶牛热应激可能的作用机制,以期为生产中奶牛热应激的防治及硒产品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实验旨在探究等能和等氮饲粮条件下碳水化合物来源(淀粉或糖)对肉牛瘤胃功能的影响。试验采用3×3因子试验设计,选择6头带瘤胃插管的成年泽西奶牛,试验周期9周。在每3周试验期的前2周,保持奶牛正常饲喂,在最后一周分别饲喂三种不同饲粮:对照饲粮组(CON)、高淀粉饲粮组(HSt)、高糖饲粮组(HSu)。在整个研究期间记录肉牛瘤胃p H值和蠕动性。在每次饲养周期的第1天(TP-1)、第2天(TP-2)和第7天(TP-7)采集血液和瘤胃食糜样品。每天需记录四个临床变量:腹泻、食欲不振、抑郁和瘤胃鼓膜,使用线性混合效应分析处理组间及其饲粮处理后肉牛临床参数的时间变化规律。结果发现,和对照组相比,两种饲粮处理组均引起肉牛瘤胃p H值下降且p H 5.8保持时间增加;但HSt饲粮组提高了肉牛全身炎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两种饲粮处理组均改变网状管腔收缩的幅度和周期,其可能与腹泻率增加有关。由于试验饲粮中淀粉和糖类均来自天然饲料原料(分别是大麦和糖蜜),所以上述影响不能都归因于饲粮中淀粉和糖浓度的差异,大麦中非淀粉成分或糖蜜中非糖成分同样可能是影响因素。综上所述,用糖替代大部分淀粉不会改善肉牛瘤胃酸中毒情况,但其炎症反应降低。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性能,满足其营养需求,实际生产中生产者常常使用高精料饲粮饲喂反刍动物。反刍动物长期饲以高精料饲粮会导致瘤胃微生物区系改变,引起瘤胃发酵和代谢紊乱,进而影响动物健康。植物提取物具有调节瘤胃微生物区系、改善瘤胃发酵和代谢的作用。本文综述了植物提取物对高精料饲粮下反刍动物瘤胃功能、微生物区系和炎症反应的影响及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性洗涤纤维(NDF)水平对泌乳高峰期奶牛生产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血清指标的影响。选用8头泌乳天数为(50±15)d的泌乳高峰期荷斯坦奶牛,按照4×4拉丁方设计,4个处理分别饲喂NDF水平为25.05%、28.05%、31.22%和34.19%的4种饲粮;共进行4期试验,每期21 d,其中预试期14 d,正试期7 d。结果表明:1)随饲粮NDF水平的升高,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乳糖产量、乳蛋白产量和氮利用效率线性降低(P0.05);乳脂率和乳尿素氮浓度线性增加(P0.05);饲料转化效率和乳脂产量呈线性增加的趋势(P=0.05);乳蛋白率呈线性降低的趋势(P=0.08);但4%标准乳产量、乳糖率变化不显著(P0.05)。2)随饲粮NDF水平的升高,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表观消化率线性增加(P0.05)。3)随饲粮NDF水平的升高,血清葡萄糖、胰岛素浓度线性降低(P0.05);血清非酯化脂肪酸、β-羟丁酸及尿素氮浓度线性增加(P0.05);血清甘油三酯(P=0.06)和皮质醇(P=0.07)浓度呈线性增加的趋势;但血清总胆固醇浓度无显著变化(P0.05)。综合得出,饲粮中25.05%和34.19%NDF对泌乳高峰期奶牛生产性能和能氮利用都有不利影响,28.05%NDF比31.22%NDF的饲粮能氮利用更为合理,生产性能更佳,建议泌乳高峰期奶牛饲粮NDF水平为28.05%。  相似文献   

11.
饲粮阴阳离子平衡(DCAB)是指饲粮1 kg干物质中所含阳离子和阴离子毫摩尔之差(mEq/kg DM),其可用于全面研究饲粮中矿物质的相互作用。DCAB水平可以影响奶牛机体酸碱平衡、采食量、生产性能、能量代谢和健康。本文主要综述了DCAB的发展背景、生理功能及其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现状,以期为DCAB在奶牛生产中的进一步应用和相关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奶牛乳腺炎在临产和泌乳期奶牛中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乳腺健康和牛奶生产,对世界范围内的奶牛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微量元素硒可降低奶牛乳腺炎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本文从硒与奶牛乳腺炎的关系、硒在炎症中对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调节作用以及硒对炎症相关信号转导机制的调控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为通过饲粮补硒以改善奶牛乳腺健康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饲粮阴阳离子平衡(DCAB)是指饲粮1 kg干物质中所含阳离子和阴离子毫摩尔之差(mEq/kg DM),其可用于全面研究饲粮中矿物质的相互作用。DCAB水平可以影响奶牛机体酸碱平衡、采食量、生产性能、能量代谢和健康。本文主要综述了DCAB的发展背景、生理功能及其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现状,以期为DCAB在奶牛生产中的进一步应用和相关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当奶牛饲粮中精饲料水平提高时,瘤胃液pH下降,奶牛常会发生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ARA),瘤胃内产生大量异常代谢产物,其中主要是细菌内毒素脂多糖(LPS).在SARA时期,外周血液中的LPS浓度升高,可导致奶牛发生一系列免疫应答,奶牛代谢也发生相应的变化.血浆葡萄糖、非酯化脂肪酸浓度升高,血浆氨基酸、β-羟丁酸、胆固醇和矿物质的浓度发生变化,血浆中的各种激素水平也会发生变化.这些代谢变化进而影响奶牛产奶量、乳脂和乳蛋白含量.本文对LPS对奶牛血浆代谢产物和激素水平的影响进行综述,并就其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减缓热应激的营养调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马玺  赵玉华 《中国家禽》2001,23(10):32-34
饲粮营养调控 1提高饲粮能量浓度   能量摄入量降低是热应激期间鸡生产性能下降的原因之一。因此提高日粮营养浓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热应激造成的不良影响。在实际生产中常添加脂肪以提高日粮能量浓度。脂肪热增耗较低,能量在体内的储留量增加,同时,日粮中添加油脂能改善适口性,降低饲料在胃肠道的流通速度,从而提高家禽的生长率。在高温条件下用脂肪代替等能量的碳水化合物,明显改善热应激家禽的生产性能。不过在高温气候下,更要注意防止脂肪的氧化。 2调整蛋白质、氨基酸水平   提高蛋白质水平虽然可弥补采食量降低导致蛋白…  相似文献   

16.
奶牛主要以粗纤维含量较高的植物茎叶等粗饲料为主要饲料.通过瘤胃微生物发酵产生的纤维素酶将纤维素降解为易吸收的低分子糖,但是由于瘤胃微生物产生的纤维素酶是有限的,外源补充可提高瘤胃中纤维素酶含量,达到提高降解纤维素的目的.有试验证明,在奶牛饲粮中添加酶制剂尤其是纤维素酶可明显提高饲粮中粗纤维的利用率。在奶牛饲粮中添加真菌纤维素酶,可使泌乳量提高17.5%,饲料利用率提高14.5%。日粮中粗纤维水平与瘤胃液中乙酸和丙酸的比例呈线性相关。高纤维日粮促进乙酸的生成.而低纤维日粮则促进丙酸的生成。因此乳脂含量高的牛乳,对应的奶牛日粮中纤维索的含量也高。在奶牛等反刍动物营养上,传统的观念认为。饲料中不必添加纤维素酶和其他饲用酶制剂。这种观点认为.反刍动物瘤胃内和肠道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足以完全降解饲料中的纤维素。但最新的研究结果以及在实际生产中Ⅲ现的问题对这一观点提卅了异议。研究发现,在日粮中添加纤维素酶能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这表明,目前高产奶牛胃肠道中微生物可能不足以降解高纤维日粮中的纤维素,从而使得奶牛不能达到最佳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比较饲粮中添加纤维素酶和丙二醇对产后奶牛能量负平衡相关血清指标、尿液酮体浓度的影响。试验选择24头处于围产前期奶牛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另设置丙二醇组(基础饲粮+0.5%丙二醇制剂)和纤维素酶组(基础饲粮+0.1%纤维素酶制剂),测定产后第1、20、40、60和100天奶牛能量负平衡相关血清指标、尿液酮体的浓度。结果表明:在产后第1天丙二醇组血清葡萄糖和胰岛素浓度显著高于其余2组(P<0.05);在产后第1、20、40和60天,丙二醇组血清游离脂肪酸和尿液酮体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第20天显著低于纤维素酶组(P<0.05);甘油三酯等与肝脏脂肪代谢相关的血清指标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且以丙二醇组更好。综上,饲粮添加丙二醇及纤维素酶对奶牛产后能量负平衡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且以添加0.5%丙二醇制剂效果相对更好。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瘤胃能氮释放同步化对泌乳奶牛瘤胃发酵、生产性能及氮平衡的影响.试验采用4×4的拉丁方试验设计,试验动物为4头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试验处理为4种瘤胃能氮释放同步化指数(SI)不同的等能、等氮饲粮(饲粮Ⅰ,SI=0.95;饲粮Ⅱ,SI =0.90;饲粮Ⅲ,SI =0.83;饲粮Ⅳ,SI...  相似文献   

19.
奶牛饲粮物理有效中性洗涤纤维对于维持奶牛最佳瘤胃功能、减少代谢失调发生、预防生产性能下降等具有重要作用。奶牛瘤胃可降解淀粉含量与谷物类型、谷物加工处理方法、奶牛瘤网胃中食糜流通速率有很大关系。本文主要就奶牛饲粮物理有效中性洗涤纤维和瘤胃可降解淀粉的平衡关系及其对奶牛瘤胃液pH和生产性能的影响做一综述,以期为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奶牛生产中,由于饲喂高精料饲粮引起的代谢性疾病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传统的营养代谢病研究仅从一个或几个生物标志物角度来探讨高精料饲粮相关代谢性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所得结果往往不够全面,甚至还可能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代谢组学作为组学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奶牛营养研究中,能全面、系统地分析特定环境下奶牛的代谢状况,对于阐明生命复杂系统的变化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就高精料饲粮引起泌乳奶牛瘤胃液代谢组的变化及其对奶牛健康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