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为探讨miRNA let-7b介导IGF2BP3调控鸡成肌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研究利用let-7b过表达载体转染鸡成肌细胞,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MTT、q PCR、Western blot和ELISA进行功能验证。结果表明:(1)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和突变试验证明let-7b靶向作用于IGF2BP3的3′UTR。(2)let-7b在成肌细胞中过表达后,细胞增殖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与空质粒组相比,细胞数量呈现下降趋势。(3)let-7b可使靶基因IGF2BP3 mRNA表达量下调2.33倍,差异显著(P0.05),对IGF2、IGF1 mRNA表达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分析,miRNA let-7b主要通过靶向调控IGF2BP3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从而影响鸡成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2.
miRNA是一类大小约为22 nt的内源性非编码小RNA,通过与其靶基因mRNA相结合而影响其功能,进而调控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miRNA靶基因预测软件发现,生长激素受体(GHR)基因是miRNA let-7b的候选靶基因之一。GHR基因作为生长激素基因的受体基因,在鸡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试验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对其靶向关系进行验证。结果表明:GHR mRNA 3′UTR存在与let-7b相结合的靶标位点(UACCUCA);Let-7b过表达载体与GHR验证载体共转染组的荧光素酶相对活性只有0.159,明显下降,表明miRNA let-7b靶向负调控GHR 3′UTR,存在确切的靶标关系。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揭示let-7b介导GHR基因在鸡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研究旨在探究miR-181b-5p与Ⅱ型激活素A受体基因(ACVR2A)之间的靶标关系,以及它们对鸡肌肉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过表达或抑制鸡原代成肌细胞中miR-181b-5p及ACVR2A,分析它们与鸡成肌细胞增殖之间的关系,并构建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确定miR-181b-5p与ACVR2A之间的靶标关系。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共转染miR-181b-5p和pmirGLO-ACVR2A-3′UTR-WT后,miR-181b-5p能显著抑制报告基因活性(P0.05)。在过表达miR-181b-5p后,ACVR2A的表达量极显著(P0.01)降低,抑制miR-181b-5p后,ACVR2A的表达量极显著(P0.01)上升,但无论是过表达还是抑制,对原代成肌细胞的增殖没有影响;在过表达ACVR2A后,miR-181b-5p的表达量极显著(P0.01)降低,抑制ACVR2A后,miR-181b-5p的表达量极显著(P0.01)上升。综上所述,miR-181b-5p与ACVR2A之间具有靶标关系,但是miR-181b-5p与ACVR2A对鸡原代成肌细胞的增殖都不具有促进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旨在筛选并验证调控牛增强子结合蛋白A(CCAAT/enhancer binding protein alpha,CEBPA)表达的miRNA及其对肌内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本研究综合运用多个在线软件筛选与CEBPA基因具有潜在调控关系的miRNA,运用qRT-PCR技术检测CEBPA基因在关岭牛各类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构建CEBPA-3′UTR-WT和CEBPA-3′UTR-MUT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验证候选miRNA与CEBPA基因的结合关系;分离培养关岭牛肌内前体脂肪细胞,利用qRT-PCR、Western blot、油红O染色和CCK-8探究调控CEBPA的miRNA对牛肌内前体脂肪细胞分化与增殖的影响。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bta-miR-23a、bta-miR-23b-3p、bta-miR-181a、bta-miR-181b、bta-miR-181c、bta-miR-181d与CEBPA基因具有潜在结合关系;qRT-PCR结果表明,CEBPA基因在关岭牛内脏组织、肌肉组织、脂肪、下丘脑以及部分生殖器官中均有表达,在2岁牛背最长肌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1日龄犊牛(P0.01);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结果表明,bta-miR-23a、bta-miR-23b-3p、bta-miR-181a能直接结合牛CEBPA基因3′UTR;细胞试验结果表明,CEBPA基因在牛肌内前体脂肪细胞分化中的表达水平随时间逐渐升高,bta-miR-23a、bta-miR-23b-3p、bta-miR-181a在分化0 d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其他时期(P0.01),整个分化时期bta-miR-23b-3p、bta-miR-181a与CEBPA基因表达趋势相反;过表达miR-23a、miR-23b-3p、miR-181a均能极显著降低CEBPA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量(P0.01),并降低牛肌内前体脂肪细胞中脂滴含量;bta-miR-23a、bta-miR-23b-3p、bta-miR-181a能阶段性促进细胞增殖。结果表明,bta-miR-23a、bta-miR-23b-3p、bta-miR-181a能阶段性的促进牛肌内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并通过直接负调控CEBPA的表达来间接影响该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5.
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选出调控Fzd4基因的miRNAs,且利用q RT-PCR方法检测了卷羽麒麟鸡和片羽怀乡鸡中miRNAs和Fzd4基因表达水平,进一步构建了Fzd4基因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pmir Glo载体,为后期在细胞水平验证miRNA和Fzd4靶标关系提供条件。结果显示:Fzd4基因的CDS区存在miRNA-1458(mi R-1458)和miRNA-1623(mi R-1623)靶标结合位点,与经典的调控机制有所不同,其3′UTR存在miRNA-184-3p(mi R-184-3p)结合位点;相对于怀乡鸡,麒麟鸡皮肤中mi R-1458、mi R-1623和Fzd4基因表达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而mi R-184-3p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1);构建了Fzd4基因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为细胞水平研究其具体调控机制奠定基础。研究表明Fzd4基因的关键miRNA为mi R-184-3p以及Fzd4基因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的构建为进一步研究其在毛囊生长发育过程的作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旨在研究miR-374b及其靶基因Myf6调控肌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机制。首先采集70日龄胎羊,培养成肌细胞并诱导分化成肌管,通过荧光定量PCR测定诱导分化时期(0、24、72、120 h)miR-374b、Myf6基因以及成肌细胞增殖标志基因MyoD和分化标志基因MyoG、MyHC在mRNA水平的表达量;通过转染miR-374b过表达载体(mimics)及抑制载体(inhibitor),研究各基因在细胞中mRNA水平的表达规律;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检测Myf6基因在细胞中蛋白水平表达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细胞在分化第72、120小时出现大量肌管,诱导分化成功;miR-374b的表达趋势为先上升后下降,细胞增殖标志基因MyoD在细胞增殖期(0 h)表达量较高;分化标志基因MyHC、MyoG及Myf6基因在细胞增殖期表达量较低,进入分化阶段后表达量极显著上调;转染miR-374b过表达载体(mimics)后,miR-374b表达量极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而Myf6基因、MyHC基因表达量极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Myf6基因蛋白表达量极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转染miR-374b抑制载体(inhibitor)后,miR-374b表达量极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而Myf6、MyHC、MyoD基因表达量极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Myf6基因蛋白表达量极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MyoG基因表达量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上述结果表明,miR-374b可能通过靶向Myf6基因抑制绵羊成肌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7.
旨在探索褪黑激素(melatonin, MT)对let-7家族成员及其靶基因在内蒙古绒山羊皮肤周期性表达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内蒙古绒山羊罕山型个体6只,分为埋植组(皮下埋植MT,n=3)和对照组(不埋植MT,n=3),连续12个月采集绒山羊个体皮肤组织为试验材料,利用qRT-PCR技术检测皮肤组织中11个let-7家族成员的表达变化,结合RNA-Seq技术分析let-7家族靶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1)在整个皮肤毛囊周期内,MT上调let-7b、let-7e、let-7a-3p的表达,下调let-7f、let-7g、let-7c、let-7a-5p、let-7d、miR-98的表达。2)在4月份,MT上调"let-7g、let-7i、miR-98"的表达,下调PTGS2、PLCG1等靶基因的表达;下调"let-7a-5p、let-7b、let-7c"的表达,上调TGIF2、RBL1等靶基因的表达。3)在6月份,MT下调"let-7g、let-7i、miR-98"的表达,上调PTGS2、PLCG1、SRC等靶基因的表达;上调"let-7a-5p、let-7b、let-7c"的表达,下调GDF5、TGIF2、RBL1等靶基因的表达。4)let-7家族成员的靶基因主要参与VEGF、TGF-β、Oxytocin和NF-kappa B信号通路,在细胞过程、激素调节和转录因子调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综上表明,MT可能通过改变let-7家族重要成员的表达水平,影响相应靶基因的表达,进而在皮肤毛囊的周期性生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MT介导miRNAs影响羊绒生长的分子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mi R-let-7基因广泛参与动物组织器官的发育调控,其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本研究选用70 d的金华猪和长白猪公猪(各3头),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技术检测了let-7基因家族6个成员(let-7a、let-7c、let-7d-3p、let-7e、let-7f、let-7g)在心脏、肝、脾、肺、肾、小肠中的表达量,分析它们在组织间及品种间的表达差异,重点分析了在小肠中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let-7基因家族在长白猪肝组织中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在金华猪小肠和心脏中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在小肠中,金华猪let-7a和let-7c基因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成员(P0.01),长白猪let-7a基因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成员(P0.01),let-7在小肠的表达存在品种间差异,金华猪的let-7a和let-7d-3p基因表达量极显著高于长白猪(P0.01),let-7c基因显著高于长白猪(P0.05),而let-7e基因却显著低于长白猪(P0.05)。本研究结果为探究mi R-let-7基因在金华猪和长白猪生长和脂肪形成方面的分子作用机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旨在解析牛MSTN启动子与MEF2C之间的相互调控作用,进一步探讨MSTN基因在肉牛肌肉生长发育方面的调控机制。首先,通过PCR扩增关岭牛MSTN启动子序列2 267 bp和MEF2C基因CDS区1 425 bp。其次,构建pGL3-Basic-MSTN和pcDNA3.1(+)-MEF2C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采用脂质体法共转染至小鼠C2C12成肌细胞,24 h后检测其双荧光素酶活性。最后,通过PCR扩增MSTN启动子核心片段MSTN-P1,重新构建以MSTN-P1片段替代(CMV)区的重组表达载体pEGFP-N3-MSTN-P1-MEF2C,将其分别转染至小鼠C2C12成肌细胞和大鼠下颌腺上皮细胞,24 h后观察绿色荧光蛋白发光情况,48 h后提取细胞总RNA,利用qRT-PCR检测MEF2C基因在不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在小鼠C2C12成肌细胞中,共转染pcDNA3.1(+)-MEF2C试验组较pGL3-Basic-MSTN试验组能显著增强MSTN启动子的活性(P0.05),较pGL3-Basic对照组能极显著增强MSTN启动子的活性(P0.01);MSTN启动子核心片段MSTN-P1能驱动MEF2C基因在小鼠C2C12成肌细胞中的表达量极显著上调(P0.01),且能驱动MEF2C基因在大鼠下颌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结果表明,在转录水平,MSTN启动子与MEF2C可能同时参与了牛肌肉生长和分化的调控。  相似文献   

10.
冯丽  李庆章  崔巍  丁巍 《兽医大学学报》2012,(1):103-107,129
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let-7g进行靶基因预测,构建含有与其结合位点互补序列的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将其与phRL-TK及let-7gmimics或negative control共转染小鼠乳腺上皮细胞,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试剂盒测定荧光素酶的表达;用let-7ginhibitor和let-7g mimics或negative control分别转染小鼠乳腺上皮细胞,并应用细胞活力分析技术、qRT—PCR技术、Western blotting、HPLC分析let-7g的表达变化及其对小鼠乳腺上皮细胞的影响。结果显示:经酶切及测序证实荧光素酶报告质粒构建成功;将荧光素酶报告基因、phRL—TK与let-7g mimics共转染小鼠乳腺上皮细胞,荧光素酶活性与对照组(即共转染荧光素酶报告基因、phRL-TK与Negative Control的小鼠乳腺上皮细胞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较,let-7g inhibitor转染后,TGFβ3RI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细胞活性显著增强(P〈0.05),β-酪蛋白表达量增加(P〉0.05),而let-7g mimics转染后,TGFβRI蛋白表达量显著减少(P〈0.01),细胞活性显著降低(P〈0.05),β-酪蛋白表达量显著减少(P〈0.05)。结果表明,在小鼠乳腺上皮细胞中,let-7g能够靶向结合Tgfbr1,且负调控其表达;let-7g可通过抑制靶蛋白TGFβRI的表达,进而调控小鼠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及β-酪蛋白的分泌。  相似文献   

11.
旨在筛选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猪肾上皮细胞(PK-15)后差异表达miRNA和mRNA,并探究miRNA和mRNA之间的互作关系。使用茎环定量PCR检测多个热点miRNA在PCV2感染组和未接种病毒组之间的差异表达水平以发现差异表达miRNA,分析PCV2感染后第12小时的蛋白质组学研究结果(GEO登录号:GSE71945)以获得差异表达mRNA,并分析差异表达miRNA和mRNA之间的互相作用关系。结果显示,在PCV2感染后第12小时miR-10b、miR-128、miR-155-5p、miR-21、miR-29b、miR-361-3p等表达量显著性变化,使用miRecords预测其靶基因,分别发现7 105、9 741、7 451、7 183、7 971、8 793个靶基因;PCV2感染后第12小时共有158个差异表达mRNA,分属于多种细胞结构成分并参与多条重要的细胞生物途径,且差异miRNA的靶基因和差异mRNA之间有大量的交集基因。上述结果表明,PCV2感染能导致细胞内多种miRNA差异表达,造成miRNA的靶基因表达紊乱,进而影响细胞正常的生命进程。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一个拷贝数变异区域与鸡的重要经济性状显著相关,并且该区域与Sox6编码区域重叠,提示Sox6基因对骨骼肌生长发育具有调控作用。研究首先采用RTqPCR分析Sox6基因在不同胚龄隐性白母鸡的胸肌和腿肌中的表达情况和表达差异。接着在原代成肌细胞中过表达Sox6基因,通过RT-qPCR、免疫荧光和HE染色观察Sox6对原代成肌细胞的肌纤维类型调控情况和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Sox6 mRNA表达量在不同胚龄的胸肌和腿肌上的表达趋势相近,但在胸肌上的表达量高于腿肌,并且在E14、E17和7W时,胸肌表达量显著高于腿肌(P0.05),提示Sox6可能对快肌起到重要作用。原代成肌细胞上面过表达Sox6后定量快慢肌特异基因发现Sox6能够促进MyH1B,抑制sMyHC1的表达;免疫荧光和HE染色观察发现Sox6能够促进成肌细胞的分化和肌管的形成,从而证明了Sox6对骨骼肌的分化和肌纤维类型调控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旨在研究bta-microRNA-145(bta-miR-145)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IGF1 R-PI3 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为从microRNA的角度研究奶牛的泌乳调控提供依据.以原代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转染bta-miR-145过表达模拟物(mimic)、bta-miR-145抑制表达模拟物(inhibitor),实时定量PCR检测与IGF1 R-PI3 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的15个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bta-miR-145过表达和抑制表达没有引起预测靶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β-酪蛋白(CSN2)基因的mRNA表达量发生显著变化(P>0.05);btamiR-145过表达可引起真核生物翻译起始因子4E(EIF4E)基因的mRNA表达量的显著下调(P<0.05),抑制表达引起EIF4E基因的mRNA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并且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牛EIF4E的3'非翻译区(3'UTR)上存在bta-miR-145的可能结合位点.以上结果提示,bta-miR-145对IGF1 R-PI3K-Akt/mTOR信号通路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EIF4E为bta-miR-145的潜在靶标.  相似文献   

14.
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miR-199a-3p与mTOR-3′UTR的结合位点,人工合成猪mTOR-3′UTR及突变型片段克隆至双荧光素酶载体上,构建野生型(psiCHECK-2-W-mTOR-3′-UTR)和突变型(psiCHECK-2-M-mTOR-3′-UTR)双荧光素酶报告质粒。给PK-15细胞分别转染miR-199a-3p mimics、negative control和mTOR-3′-UTR野生型/突变型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用双荧光素酶试剂盒检测荧光素酶活性,分别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TOR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将含mTOR-3′-UTR的野生型和突变型双荧光素酶报告质粒与miR-199a-3p mimic共转染PK-15细胞,野生型报告质粒表达的荧光素酶活性显著低于其阴性对照组(P0.05);转染miR-199a-3p mimics能显著下调mTOR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而转染miR-199a-3p Inhibitor组和Inhibitor-NC组相比,mTOR基因蛋白表达差异不显著(P0.05)。成功构建了猪野生型及突变型mTOR-3′-UTR双荧光素酶报告质粒,通过双荧光素酶试验、RT-qPCR及Western blot证实miR-199a-3p与猪mTOR-3′-UTR存在靶向调控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旨在探索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口蹄疫(FMD)和传染病胃肠炎(TGE)感染猪的microRNA(miRNA)变化,为疫病监测提供新途径。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可能的相关病毒miRNA,在MARC-145细胞系中转染10种miRNA mimic和inhibitor。相关实验结果发现过表达miR-125b、miR-147和miR-181降低了PRRSV的繁殖,而敲低miR-125b、miR-147和miR-181能促进PRRSV复制;感染猪口蹄病毒的样本中let-7a表达量明显上升,而miR-146b表达量明显下降;对照组中miR-142的表达量高于患有传染性胃肠炎样品。说明相关microRNAs可能参与病毒调控,可用作检测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转录因子USF1在鸡小肠上皮细胞中调控糖转运蛋白基因表达的机制,本试验在生物信息学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USF1,在鸡小肠上皮细胞中过表达转录因子USF1,用绝对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分析了USF1对SGLT1、GLUT2和GLUT5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受到USF1基因过表达的影响,糖类转运蛋白GLUT2和SGLT1 mRNA在鸡小肠上皮细胞中的表达量极显著增高(P0.01);而GLUT5mRNA表达量没有显著变化(P0.05)。结合本研究结果,经过对这3个糖类转运蛋白基因5′上游调控区USF1结合位点的深入分析,认为在鸡小肠上皮细胞中转录因子USF1对糖转运蛋白基因GLUT2和SGLT1的表达具有正向调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脂多糖(LPS)刺激后不同时间点断奶仔猪腓肠肌相关microRNA(miRNA)基因的变化规律,试验选取(7.1±0.9)kg杜×长×大断奶仔猪42头,随机分为7个处理组,每个处理6头猪,分别于注射LPS之前(0 h)和注射LPS之后1、2、4、8、12、24 h,屠宰仔猪,取腓肠肌测定相关miRNA的表达。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LPS刺激后2 h,miRNA-10b的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且于12 h达到峰值;LPS刺激后1 h,miRNA-1和miRNA-206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1),但miRNA-133a的mRNA表达量无显著变化(P>0.05)。LPS刺激早期可诱导腓肠肌相关基因miRNA-10b、miRNA-1、miRNA-206的m RNA表达量在不同时间点下调,表明这些miRNA可能参与了肌肉炎症早期相关信号通路的调控。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探究RPL38基因对狮头鹅肌肉发育进程的影响。选取15胚龄狮头鹅胚胎,分离出腿肌中的成肌细胞,并进行相关分子试验验证。采用RACE试验扩增出狮头鹅肌肉组织RPL38基因的全长mRNA,并参考mRNA序列克隆出表达载体。利用细胞周期检测试验和EDU增殖试验检测成肌细胞增殖,利用qRT-PCR检测肌肉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发现RPL38蛋白的进化保守程度极高,但mRNA序列则保守程度很低。RPL38基因在狮头鹅成肌细胞增殖期高表达,而在分化中表达显著下调,通过在狮头鹅成肌细胞中过表达和干扰RPL38基因,发现RPL38会促进成肌细胞的增殖,但不影响成肌细胞分化。结果表明,RPL38可通过调控鹅成肌细胞增殖,影响鹅肌肉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9.
试验以矮小品系S2鸡为试验素材,采用q-PCR技术以及SPSS分析软件,研究焦点黏连(Focal adhesion)信号通路中调控:小凹蛋白-3(CAV-3)、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多肽(PDGFRA)、分泌型焦磷酸蛋白(SPP1)在生长期骨骼肌发育中的表达模式及在成肌细胞增殖和分化期的表达特征。结果显示:在肌肉组织中,CAV-3在胸肌和腿肌中的表达模式相同,从4周龄开始随着发育时间的增加,CAV-3表达量逐渐降低,在16周龄时显著低于其他发育时期(P0.05);在0日龄、8周龄时PDGRFA在胸肌中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腿肌(P0.05),但在16周龄时胸肌中PDGRF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腿肌(P0.05);SPP1在胸肌和腿肌中的表达模式存在显著差异,从4周龄开始,在胸肌中随着发育时间增加,SPP1相对表达量逐渐减少,在腿肌中随着发育时间的增加,SPP1相对表达量逐渐减少。在成肌细胞中,CAV-3相对表达量在增殖期100%时显著高于其他发育时期(P0.05),并随分化时间的增加,CAV-3相对表达量逐渐减少;PDGFRA表达量在分化期的表达显著高于增殖期(P0.05),并随诱导分化时间的延长表达量逐渐升高;SPP1相对表达量在增殖期100%时显著高于其他发育时期(P0.05)。结果表明:CAV-3、PDGFRA和SPP1 mRNA表达量在鸡成肌细胞增殖分化期和鸡肌肉组织生长期分别呈现明显的差异性,3种基因可能分别以不同的方式参与调控胸肌、腿肌发育过程,为进一步研究该3种基因分别调控肌肉发育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microRNA(miRNA)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多细胞动物中的进化保守的大小为18~25nt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可以通过与靶基因mRNA的非编码区(3′UTR)结合导致mRNA降解,或阻断mRNA翻译而调节基因表达。let-7是在线虫中发现的具有转录后调节功能的小分子RNA,具有高度的保守性,研究发现,let-7参与动物个体多个器官组织的发育过程。作者综述了近年来let-7参与调控脑、神经系统、心肺系统和肌肉发育等组织器官的研究成果,初步阐述了let-7调控组织器官发育的作用机制,以期为进一步探索let-7在动物体内的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