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讨在黄河滩区植棉减量施用控释氮肥的方法,以转基因抗虫杂交棉中棉所75为试验材料,设计了棉花基肥和花铃肥均减量(180 kg·hm-2)施用控释氮肥,基肥施用普通尿素、花铃肥施用控释氮肥,基肥、花铃肥均施用普通尿素和控释氮肥的掺混肥,基肥和花铃肥均常量(225 kg·hm-2)施用控释肥氮肥(CK)的试验,研究了减量施用控释氮肥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基肥和追肥均使用普通尿素和控释氮肥的掺混肥能促进棉花生育,增加叶面积和营养器官、生殖器官的干质量,提高单株结铃数和铃重,子棉和皮棉产量分别增加5.33%和4.33%;但将控释氮肥的使用量由225 kg·hm-2降至180 kg·hm-2时,子棉和皮棉产量分别减少7.34%和7.28%,子棉减产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
氮磷钾平衡施用对大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应用311-A拟饱和最优回归设计和{3,2}单形格子饱和设计,通过氮磷钾肥配比和氮肥分期施用田间试验,拟合大葱施用氮磷钾肥对经济产量、施肥利润及氮肥分期施用比例的效应函数,寻优结果表明:大葱最高产量施肥量分别为N 317.25 kg.hm-2、P2O5kg.hm-26.26和K2O 93.34 kg.hm-2,最佳经济施肥量则分别为N 310.76 kg.hm-2、P2O51.53 kg.hm-2和K2O 89.93 kg.hm-2;氮肥各时期(基肥、前期追肥、后期追肥)较佳施用量分别74.08 kg.hm-2、112.24 kg.hm-2和124.68 kg.hm-2。在相同的肥底下,大葱品质受氮磷钾施用量及氮肥施用时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高效硅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水稻专用肥配方,以水稻为供试作物,在建三江研究所试验地进行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环境资源研究所研制的高效硅肥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硅肥不仅促进了水稻植株的提前成熟,增加了抗倒伏能力,而且提高了叶绿素含量。更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和籽粒的充实,降低了空秕率,从而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其中硅肥Ⅰ(基肥施用高效硅肥225kg·hm-2,追返青肥30kgN·hm-2,追穗肥30kgN·hm-2+30kg K2O·hm-2)和硅肥Ⅱ(基肥施用高效硅肥375kg·hm-2,追返青肥16kgN·hm-2,追穗肥24kgN·hm-2+24kg K2O·hm-2)两个处理比常规施肥分别增产14.5%和10.1%。  相似文献   

4.
猪粪沼液施用对稻麦轮作系统土壤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9,他引:0  
以典型的猪粪尿发酵沼液为对象,探讨了沼液施入量和管理方式对以中国东部稻麦轮作农田系统土壤N2O排放规律和排放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化学氮肥相比,沼液施用未影响稻麦轮作系统土壤N2O排放的季节变化规律,但影响其排放量的大小。稻季100%施用沼液的处理(N100%DPS)其累积排放量为0.71kg·hm-(22008年)和1.38kg·hm-(22009年),显著高于100%施用化肥的处理(N100%Ure)a,即0.68kg·hm-2和1.06kg·hm-2。麦季N100%DPS处理N2O的累积排放量分别为6.56kg·hm-(22008年)和5.05kg·hm-2(2009年),与N100%Urea处理(2008年:5.89kg·hm-2;2009年:3.93kg·hm-2)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稻季各处理。随着沼液替代化学肥料用量的降低,稻田N2O排放量呈降低趋势,而沼液一次性施入和分次施入对稻田N2O排放的季节动态和累积排放量均无显著影响;但沼液不同的管理方式对麦季累积N2O排放量更为复杂。稻、麦两季N100%DPS处理中N2O排放系数(f)均最大,分别达到0.3%和1.6%,但沼液分次施入和一次性...  相似文献   

5.
氮磷钾肥配施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品种吉单27为试材,针对目前农田施肥增产能力降低问题,进行了氮磷钾肥不同用量配比施用试验,旨在探索玉米氮、磷、钾养分施用最佳用量,为指导大田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氮磷钾肥不同配比施用对玉米的产量和肥效有明显的影响。最佳施肥量为N 135kg.hm-2、P 75kg.hm-2、K 90kg.hm-2,N∶P2O5∶K2O=1.00∶0.56∶0.67。试验亦得出氮肥是决定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而钾肥、磷肥也是不可缺少的。所以科学施肥,合理搭配N、P、K肥不仅可以提高化肥利用率,同时也是玉米增产增收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化肥农药投入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随机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了山东省桓台县唐山镇、陈庄镇、果里镇1996、2003年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投入及粮食产出的现状,分析探讨了该县化肥、农药投入的合理性以及对农村环境存在的潜在威胁。调查结果表明,桓台县施用的化肥品种以碳酸氢铵、尿素磷酸二铵和各种复混肥为主;农药以各种高毒、高残留杀虫剂为主,如敌敌畏、对硫磷等。其中2003年的化肥单位耕地面积施用量1233.93kg·hm-2,纯N施用量718.96kg·hm-2,农药(商品量)12.39kg·hm-2,粮食产量14690.40kg·hm-2,分别比1996年增长了44.87%、16.15%、63.24%、3.89%。经分析,桓台县目前化肥、农药投入水平过高,化肥对粮食的增产效应已经不显著,且投肥结构不合理,N用量过高,P2O5投入较为合理,K2O用量严重不足。化肥、农药的过量施用对环境存在着严重的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7.
以京郊番茄为对象,研究了聚合物包膜控释肥不同用量与有机肥配合施用对设施生产体系产量和品质、硝态氮淋洗和N2O排放的影响。试验设对照(CK)、有机肥(N 134kg·hm-2,OM)、控释肥低量(控释N300kg·hm-2+有机肥N134kg·hm-2,N1)、控释肥中量(控释N 450 kg·hm-2+有机肥N 134kg·hm-2,N2)、控释肥高量(控释N600kg·hm-2+有机肥N134kg·hm-2,N3)、习惯施肥(速效N600 kg·hm-2+有机肥N 134 kg·hm-2,N4)共6个处理,用土壤溶液提取器测定淋洗液硝态氮浓度,静态箱法测定N2O排放。结果表明,与习惯处理(N4)相比,3个控释肥处理(N1、N2、N3)氮素淋洗损失明显减少,60 cm和100 cm土层的提取液硝态氮平均浓度降幅分别为15.4%~24.0%和17.8%~30.0%,拉秧后0~100cm土壤剖面硝态氮残留降低21.0%~59.8%。各处理N2O平均排放通量为60~144μg N·m-2·h-1,实际排放量为2.47~5.33kg·hm-2,施肥造成的N2O排放损失率为0.08%~0.39%;与习惯处理相比,控释肥处理平均减排38.1%~47.0%。番茄产量介于113~132 t·hm-2,N2处理产量最高,但处理间未见显著差异;N4处理的番茄硝酸盐含量最高,与对照差异显著。与习惯处理的多次施肥相比,控释肥与有机肥混配一次性基施显著降低了硝态氮淋洗量和N2O排放损失,控释肥高氮水平下氮素损失风险有增加趋势。试验结果显示施用中低量控释肥为协调番茄高产、高效与环保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8.
基于稻草还田的氮肥优化管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田间试验比较研究了在水稻秸秆还田环境下不同施氮模式对土壤N素供应、氮肥利用率及其对水稻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还田改善了土壤的供氮能力,不论在背景氮较低的砂性土壤上还是在背景氮较高的粘性土壤上,稻草还田配施减量氮肥(N1、N3处理全年施氮量180kg.hm-2,其中桃江主试验中N1处理早稻施氮80kg.hm-2,60%为基肥,40%为分蘖肥施用;晚稻施氮105kg.hm-2,50%为基肥,40%为分蘖肥,10%为穗肥施用;桃源氮替代试验中N1、N3处理早稻施氮81kg.hm-2,晚稻施氮99kg.hm-2,N1处理早、晚稻氮肥施用分配比例为基肥30%,分蘖肥30%,穗肥40%,N3处理早稻氮肥50%为基肥,50%为分蘖肥施用,晚稻氮肥50%为基肥,40%为分蘖肥,10%为穗肥施用)处理,相对于移走稻草 高量氮肥(N2处理其中桃江主试验早稻施氮量115kg.hm-2,晚稻施氮量为150kg.hm-2,分别以60%为基肥,40%为分蘖肥施用;桃源氮替代试验早稻施氮量为108kg.hm-2,50%为基肥,50%为分蘖肥施用,晚稻施氮量为132kg.hm-2,50%为基肥,40%为分蘖肥,10%为穗肥施用)处理之间稻田系统生产力无显著差异,但每年节约60~80kg纯氮化肥的投入,提高了其边际成本报酬率。分次施氮的效果表明,稻草还田下等量氮肥不同施氮模式(N1、N3)处理之间,水稻产量差异不显著,但水稻吸氮高峰集中在分蘖旗至孕穗期,N1模式减少了基肥施氮量,防止了因作物未能及时吸收导致的土壤速效氮的损失,而适当增加作物后期施氮量又能有效缓减作物后期生长大量吸氮的要求与微生物分解稻草固持矿质氮之间的矛盾,改善了土壤的供氮状况,其效果最优。因此,在全年稻草还田量为7500kg.hm-2的红壤稻田系统,根据投入氮肥的边际收益,全年适宜配施氮量为180kg.hm-2,且各时期施氮量优化比例为基肥30%、分蘖肥30%、穗肥40%。  相似文献   

9.
为减少养猪场废弃物排放和化肥使用,降低环境污染,最大限度将猪粪肥料化,采用盆栽试验方法,在自然降雨条件下模拟研究了亚热带红壤丘陵区花生-萝卜轮作体系下红黏土红壤对猪粪的安全消纳能力。试验设在江西鹰潭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试验站,供试土壤肥力水平中等(有机碳5.16g·kg-1,Olsen-P28.34mg·kg-1)。试验以3组化肥水平为基础(不施化肥,常规化肥减半,常规化肥用量),常规化肥年施肥量为:N100 kg·hm-2,P50kg·hm-2,K100kg·hm-2。每个化肥用量基础上分别设置7个猪粪施肥梯度(以P计):0、25、50、100、200、400、800kgP·hm-2。通过监测两年土壤渗漏水中铵态氮、硝态氮和总磷浓度变化,结合作物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变化,初步确定了花生-萝卜轮作体系下红黏土红壤对猪粪的安全消纳量。结果表明:(1)从地下水和土壤环境角度分析,在不施化肥情况下,猪粪施用量应低于200kgP·hm-2,常用化肥用量减半时,猪粪安全用量为不高于100 kg P·hm-2;常规化肥用量下,即使不施猪粪,渗漏水硝态氮浓度已经有引起污染的风险。(2)从作物产量角度考虑,猪粪和化肥配合施用时猪粪用量超过100 kg P·hm-2时不能使作物显著增产。因此,在保证经济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的同时,确定年化肥用量为常规用量减半水平,花生-萝卜轮作体系下红黏土红壤猪粪最大安全消纳量为100kgP·hm-2,相当于每年施用鲜猪粪24000kg·hm-2。  相似文献   

10.
贵州省化肥施用时空分异及环境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择贵州省地市(州)为研究区域,采用化肥施用环境风险模型,分析贵州省1996—2015年间化肥施用的时空分析特征,定量评估化肥施用存在的潜在环境风险,确定化肥施用存在环境污染风险的重点区域。结果表明:以中国的化肥施用生态安全阈值250kg/hm-2来看,近20年来,贵州省化肥施用长期处于过量施用状态,施用量呈上升趋势,化肥施用年均增长率达3.5%。2015年贵州省的化肥施用强度为587.98kg/hm-2,是同年全国化肥平均施用强度446.12kg/hm-2的1.32倍,为化肥投入高水平区域。其中,贵州的化肥投入空间差异明显,贵阳的化肥施用强度最高为679kg/hm-2,而黔东南州的化肥施用强度最低为429kg/hm-2,两者化肥施用强度差异达1.58倍。2015年贵州省的化肥施用的环境风险程度为中度风险,但是贵阳市和安顺市处于重度风险。同时,贵州各地区存在重度的氮肥污染环境风险,贵阳市与六盘水市氮肥施用的环境风险指数达严重风险,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1.
平衡施肥对芥蓝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3414"设计和{3,2}单形格子饱和设计试验方案,开展芥蓝平衡施肥田间试验,模拟出芥蓝氮、磷、钾肥料施用量与产量、施肥利润及氮肥分期施用比例的回归数学模型。结果表明:芥蓝最高产量施肥量为N183.1kg·hm-2、P2O542.2kg·hm-2和K2O120.6kg·hm-2,最高产量为27764.3kg·hm-2;芥蓝最高利润施肥量为N 176.6kg·hm-2、P2O541.8kg·hm-2和K2O 110.2kg·hm-2,芥蓝最高施肥利润为31926.9元·hm-2;阶段施氮结构比例为0.391∶0.371∶0.239,期望较高的经济产量可达27191.1kg·hm-2。在相同肥底水平下,维生素C和可溶性总糖与施氮量之间呈一定程度的负相关。而硝酸盐含量与施氮量之间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可溶性总糖与磷、钾用量之间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硝酸盐含量与施钾量之间呈一定程度的负相关。在磷肥和钾肥用量相同的情况下,氮肥后期施肥比例越大,芥蓝的维生素C和可溶性总糖含量越低,而硝酸盐含量则越高。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沸石潜在的应用价值,在设有遮雨棚的测坑试验条件下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节水灌溉时不同沸石与氮肥水平对水稻理论产量、干物质积累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理论产量随氮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趋势变缓;中低水平沸石5~10t·hm-2对水稻的增产效应显著,高水平沸石15t·hm-2增产趋势变缓。随着氮肥的增加水稻各器官的干物质积累量和含氮量增加;适量沸石的投入也有利于提高水稻的干物质积累量和含氮量。沸石和肥都能显著提高氮肥利用率,不同氮肥水平对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表现为:N3(105kg·hm-2)N4(157.5kg·hm-2)N2(52.5kg·hm-2)N1(0kg·hm-2),沸石的影响为:Z2(5t·hm-2)Z3(10t·hm-2)Z4(15t·hm-2)Z1(0t·hm-2)。节水灌溉时适量的肥与沸石混施于土壤,不仅可以提高水稻的理论产量,也可减少氮肥流失。  相似文献   

13.
一次性施肥稻田田面水氮素变化特征和流失风险评估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为评估单季稻一次性施肥模式中氮素径流损失风险,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一次性施肥模式中缓释氮肥类型、施用比例和氮肥施用量对田面水氮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尿素分次施肥处理(225 kg N·hm-2)相比,不同缓释氮肥(180 kg N·hm-2)一次性施肥后田面水铵态氮浓度为稳定性肥料(NIU)常规分次施肥(Urea)树脂包膜尿素(RCU)聚氨酯包膜尿素(PCU);氮肥施用量为180 kg N·hm-2时田面水铵态氮浓度随缓释氮肥施用比例增加而下降,但180 kg N·hm-2和144 kg N·hm-2处理间田面水铵态氮含量没有明显差异。尿素分次施肥和一次性施肥处理的稻田氮素径流损失风险都在施基肥后5 d。研究表明,一次性施肥模式通过缓释氮肥的应用和氮肥减量等措施,虽然基肥用量大于尿素分次施肥处理,但没有增加稻田氮素径流损失风险。  相似文献   

14.
线辣椒“3414”施肥效果及推荐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氮、磷、钾肥对线辣椒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及为测土配方施肥提供依据,利用"3414"试验设计实施了青线椒1号氮、磷、钾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青线椒1号施用氮肥效果最好,最高增产6960kg·hm-2,增产率13.88%,纯增收入27064元·hm-2;磷肥的最大增产量为2484kg·hm-2,增产率5.69%,纯增收入9333元·hm-2。钾肥每公顷最大增加产量1584kg,增加纯收入5710元,增产率3.63%:通过配置三元二次和一元二次肥效模型,结合试验实际情况,确定青线椒1号N、P2O5、K2O肥的最高产量施肥量分别为72.5kg·hm-2。、69.6kg·hm-2、88kg·hm-2;最佳经济施肥量分别为70.5kg·hm-2、66.4kg·hm-2、84.6kg·hm-2。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研究为指导腐殖酸水溶肥对重金属污染农田的修复治理及其大面积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选择湖南浏阳镉(Cd)砷(As)铅(Pb)复合污染稻田,研究腐殖酸水溶肥的修复效果。【结果】施用150~900 kg·hm-2的水稻产量比对照增产6.31%~8.43%(P 0.05);低量(75~150 kg·hm-2)施用腐殖酸水溶肥显著促进了水稻Cd吸收,高量(600~900 kg·hm-2)施用则可显著降低水稻Cd含量,施用腐殖酸水溶肥75和150 kg·hm-2的稻米Cd含量分别增加了12.24%(P 0.05)和15.21%(P 0.05),施用600和900 kg·hm-2的稻米Cd含量分别降低了28.28%(P 0.05)和29.63%(P 0.05);施用腐殖酸水溶肥可减少水稻As和Pb的积累,施用腐殖酸水溶肥150~900 kg·hm-2的稻米As、Pb含量分别下降了33.96%~44.92%(P 0.05)和21.38%~27.90%(P 0.05)。【结论】水稻增产和重金属含量降低综合效果表明,施用腐殖酸水溶肥600~900 kg·hm-2可确保水稻显著增产的同时,同步降低稻米Cd、As、Pb含量。  相似文献   

16.
磷肥施用量对大豆生长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科学合理地施用磷肥,通过施用不同数量磷肥研究其对大豆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磷肥对大豆株高和叶绿素的影响差异不明显;对大豆植株干物质积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盛花期和鼓粒期,NP3K(N 10.13kg·hm-2,P2O577.63kg·hm-2,K2O 60kg·hm-2)和NP2K(N 10.13kg·hm-2,P2O551.75kg·hm-2,K2O 60kg·hm-2)处理与NP1K(N 10.13kg·hm-2,P2O525.88kg·hm-2,K2O 60kg·hm-2)处理相比均达到了显著水平;盛花期根瘤数和根瘤干重随着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固氮酶活性NP2K处理最强,能够显著增加大豆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百粒重,得到较高的产量,并改善大豆产量性状。  相似文献   

17.
生物炭施用对华北潮土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结合DGGE-cloning测序技术,研究了潮土中施用生物炭对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的处理C2(15 t·hm-2生物炭+225 kg·hm-2氮肥)、C3(25 t·hm-2生物炭+225 kg·hm-2氮肥)、C4(30 t·hm-2生物炭+225 kg·hm-2氮肥)土壤16S rDNA DGGE指纹图谱条带数较对照CK1(不施生物炭不施氮肥)和CK2(不施生物炭施225 kg·hm-2氮肥)增多4~5条,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却分别下降11.5%~13.0%和14.1%~16.5%;不施用生物炭处理的土壤细菌群落相似度高,且与施用生物炭的土壤存在差异,其中C4处理的土壤细菌群落与其他处理差别最大;选取DGGE指纹图谱中有代表性的13个条带进行测序结果显示,C3、C4处理中增加的条带p、q、r等代表的均为未分类的细菌,条带e和g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可见,生物炭施用虽然促进新的细菌生长,但同时也抑制了原有某些细菌的生长,改变了土壤细菌群落组分,最终导致土壤细菌多样性和均匀度下降。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黄芪的生态种植,本试验设空白对照(CK1)、常规施肥(CK2,N 90.75 kg·hm-2、P2 O574.10 kg·hm-2、K2 O 132.00 kg·hm-2)、常规施肥+EM(T1)、化肥减量20%+EM(T2,化肥用量比CK2减少20%)、化肥减量40%+EM(T3,化肥用量比CK2减少40%)、...  相似文献   

19.
商品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土壤养分和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指导上杭县马铃薯生产上科学合理施用商品有机肥,以减少过量施用化肥,研究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马铃薯产量、农艺性状及土壤养分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设置100%化肥(1 500kg)、减施化肥10%+有机肥4 500kg·hm-2、减施化肥20%+有机肥4 500kg·hm-2、减施化肥30%+有机肥4 500kg·hm-2处理,分析各处理对马铃薯产量、农艺性状及土壤养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能起到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肥力作用,显著增加商品薯率,但减施化肥20%+有机肥4 500kg·hm-2及减施化肥30%+有机肥4 500kg·hm-2处理的马铃薯产量、经济效益比对照均有所降低;综合比较以减施化肥10%+有机肥4 500kg·hm-2处理的效果最佳,与对照(100%化肥)相比,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2.14g·kg-1,有效磷提高0.9mg·kg-1,速效钾提高0.6mg·kg-1,pH值提高0.3,马铃薯商品率显著提高,产量增加1 666.5kg·hm-2,经济效益增加1 023元·hm-2。  相似文献   

20.
研究不同氮素调控对杂交稻京福8优77生长发育及其产量的影响,旨在为京福8优77的氮肥合理施用提供科学依据.设置常规施氮(200 kg·hm-2)和减量施氮(150 kg· hm-2)2个水平,以及不同的基肥、蘖肥、穗肥比例,采用田间试验方法比较研究不同氮素调控方式对杂交稻京福8优77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 表明: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