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建立添髓健骨散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 采用常规法测定添髓健骨散对大肠埃希菌等5种试验菌株的回收率,并验证控制菌大肠埃希菌、大肠菌群和沙门氏菌的检查方法.结果 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菌在添髓健骨散存在条件下回收率大于70%.结论 采用常规法可准确检出添髓健骨散的微生物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2.
应用拟杆菌作为水体粪源污染指示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粪源污染是水环境安全的重要威胁。传统的指示微生物在水体粪源检测中存在较多局限性,难以准确溯源水体所受粪源污染。拟杆菌属微生物因其具有在人畜肠道中的绝对数量优势和突出的粪源指示作用等优点,在粪源污染监测中日渐受到重视。该文阐述了拟杆菌作为指示微生物在应用于示踪水体粪源污染时的优势,并针对水环境中拟杆菌的检测方法及其在受污...  相似文献   

3.
水体污染指示微生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水体污染敏感微生物的指示机制。[方法]在太湖湖心处各监测点采取水样,通过培养基培养试验选出代表水样和适宜的指示微生物。[结果]菌株B在各水样中的百分比不小于50%,其数量随COD浓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当水样的COD浓度为15 mg/L时,菌株B的菌落数为6×103个/ml;当水样的COD浓度为40 mg/L时,其菌落数为1×104个/ml;当COD浓度从40 mg/L增至100 mg/L时,菌落数平稳地从1×104个/ml增至4×104个/ml;当COD浓度不小于100 mg/L时,菌落数的增幅骤然提高;当COD浓度为140 mg/L时,菌落数增至1.5×105个/ml。菌种B属于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其最高可生长温度高于37℃,最低可生长温度范围为10~17℃,最适生长温度为30℃左右,适宜pH范围为5.0~9.0,最适pH为8.0。[结论]菌种B对水体有机污染程度有很好的预警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采用甲醛灭活仔豪猪腹泻大肠埃希菌作为免疫抗原,翅静脉注射免疫140日龄桃源蛋鸡,使机体免疫应答生成血清抗体和卵黄抗体,利用平板凝集试验检测抗体滴度,研究获得含高滴度血清和高免鸡蛋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翅静脉注射大肠杆菌液最佳免疫剂量是每次1 m L,菌液浓度是1×1012m L-1。在大肠杆菌液中添加等剂量完全弗氏佐剂对免疫应答增强的程度最高。免疫强化程序能有效增强产蛋鸡的免疫应答强度,初免以后,每隔1天强化免疫1次,连续4次免疫,效果最好。体外抑菌性试验结果表明,制备的卵黄抗体对大肠埃希菌具有明显抑制其生长的作用,但是对沙门氏菌的抑制作用比较小。本研究制备的卵黄抗体滴度和血清抗体滴度变化幅度小、持续时间长、稳定性好,为临床上防治仔豪猪腹泻大肠埃希菌病提供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仔猪肠道微生物菌群调控的离体模型,并研究有机酸对断奶仔猪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方法】每次试验选取2头40日龄杜×(长×大)仔猪,屠宰后取其空肠和回肠混合食糜,按照每管300μL分装于2 m L离心管,分别添加30 mmol·L-1不同有机酸(甲酸、乙酸、丙酸、丁酸、乳酸、富马酸、柠檬酸、苯甲酸、苹果酸和山梨酸),置于厌氧工作站中,厌氧培养4 h后提取食糜中基因组DNA,应用绝对定量PCR技术测定食糜中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沙门菌属Salmonella和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的数量变化.随后进一步选择抑菌活性较强的甲酸、乙酸、丁酸、乳酸、柠檬酸研究其抑菌活性的浓度梯度效应.【结果和结论】成功建立了体外全食糜厌氧培养体系,研究结果发现,甲酸、丁酸和柠檬酸能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细菌增殖,而乙酸对总菌数量影响不大;对益生菌而言,柠檬酸能显著抑制乳杆菌属和双歧杆菌属的增殖,但低剂量的乳酸(10 mmol·L-1)能显著促进乳杆菌属和双歧杆菌属的增殖,且低剂量的乙酸(15 mmol·L-1)也能促进双歧杆菌属的增殖;所选择的有机酸在浓度达到10~15 mmol·L-1时,均能有效抑制病原菌(沙门菌和大肠埃希菌)的增殖.  相似文献   

6.
细菌菌落计数培养基TTC浓度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细菌菌落计数方法,研究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在不同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浓度的平板计数琼脂上菌落形态和数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3种菌在TTC终浓度≥0.0008%时,菌落颜色比较明显,逐渐加深;大肠埃希菌在TTC终浓度≤0.01%的平板计数琼脂上的菌落数量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TTC终浓度≥0.02%菌落数量明显减少;金黄色葡萄球菌在TTC终浓度≤0.004%的平板计数琼脂上的菌落数量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在0.04%TTC平板计数琼脂上不能生长;鼠伤寒沙门氏菌TTC终浓度≤0.01%的平板计数琼脂上的菌落数量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在TTC终浓度≥0.02%的平板计数琼脂上菌落数量减少。不同浓度的TTC对鼠伤寒沙门氏菌、大肠埃希菌的生长影响较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影响较大,故在食品(或饲料)细菌总数检测中,TTC的终浓度应选在0.0008%~0.004%之间。  相似文献   

7.
试验采用埃希氏大肠杆菌(E.coli)和鼠伤寒沙门氏菌(S.typhimurium),接种于含0.5%单糖和低聚糖的糖发酵培养基内,置于36℃培养箱内发酵6h,转入25℃室温下继续发酵,分别用0.0455 mol/L NaOH溶液滴定产酸量,用倒置产气管测量产气量作为参比试验,计算产酸量和产气量的相对比值,估算非发酵糖的相对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几种低聚糖用埃希氏大肠杆菌和鼠寒沙门氏菌测得的非发酵糖含量分别为:低聚果糖(FOS)52%-54%;低聚异麦芽糖(IMO-500)86%-89%;低聚异麦芽糖(IMO-900)92%-94%;甘露糖蛋白(MOS-Pr)92%-93%。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尿培养中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及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情况。方法用VITEK-32微生物自动分析仪鉴定菌种和药敏试验,同时对大肠埃希菌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结果2a间286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尿培养中共检出大肠埃希菌105株,检出率为36.7%。105株大肠埃希菌中共检出产ESBLs菌42株,检出率为40.0%。产ESBLs菌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产ES-BLs菌对呱拉西林/他唑巴坦、丁胺卡那霉素、呋喃妥因的耐药率较低,均为7.1%,对其它几种常用抗生素耐药率较高。所有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都敏感(100.0%)。结论泌尿系统感染中大肠埃希菌产ESBLs检出率较高,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临床应重视ESBLs的检测和耐药性分析,合理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9.
为调查浙江省杨梅微生物污染情况,在2016年5—6月对浙江杨梅主产区基地和市场样品进行随机抽样,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分析杨梅中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等卫生指示微生物,以及大肠杆菌O157∶H7、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单增李斯特菌等食源性致病菌,并运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VITEK)对分离的细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样品中未检出食源性致病菌,产品总体安全。样品菌落总数检出范围为30~4 536 000 g-1,霉菌总数检出范围为20~930 000 g-1,酵母总数检出范围为360~4 552 000 g-1,大肠菌群检出率为48.9%、检出范围为0~110 g-1,市场样品微生物检出值高于基地样品,并鉴定出大肠埃希菌等10株条件性致病菌。建议尽快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即食果蔬微生物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10.
为调查浙江省即食生鲜果蔬病原微生物污染情况,在2018年6—10月随机抽取基地和市场环节的香瓜等10种即食果蔬品种共111个样品,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分析香瓜和萝卜中大肠菌群、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单增李斯特菌4种致病菌污染情况,以及生菜、黄瓜等8种果蔬中大肠埃希菌和蜡样芽孢杆菌的污染情况。结果显示,111份样品中检出食源性致病菌16份,检出率为14.4%,其中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9%,蜡样芽孢杆菌检出率为5.6%,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4.8%。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较高的样品多为超市、农贸市场环节样品,表明即食果蔬致病菌的污染易发生在采后环节。浙江省2018年即食生鲜果蔬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对消费者健康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需加强采后流通环节交叉污染防控,保障即食果蔬食品安全,防止食源性疾病暴发。  相似文献   

11.
羊耳菊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与抑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羊耳菊总黄酮,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用所得的提取物对9种微生物的抑菌作用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羊耳菊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60%、固液比1:25、微波作用时间4min、微波火力为解冻;羊耳菊总黄酮提取物对大多数供试微生物有抑制作用,其中对藤黄八叠球菌抑菌效果最好,其最低抑菌浓度为0.0039g/mL;对粪肠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1250g/mL;对大肠埃希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最低抑菌浓度为0.5000g/mL;而对普通变形杆菌及白假丝酵母菌抑制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采用琼脂平板打孔法和试管两倍稀释法,检测了西兰花叶中硫苷酸水解产物(ITCS)对伤寒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敏感性及最小抑菌浓度(MIC);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伤寒沙门氏菌建立感染小鼠模型,观察其体内的抗菌效果.结果表明:随着硫苷酸水解产物(ITCS)的稀释抑菌效果逐渐降低、呈现剂量效应;同一浓度点ITCS的抑菌效果,其大小顺序依次是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沙门氏菌>埃希大肠杆菌;伤寒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的西兰花叶粉硫苷水解产物(ITCS)最小抑菌浓度(MIC)均为1/40,即为0.234μmol/mL;而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硫苷水解产物(ITCS)最小抑菌浓度(MIC)均为1/80,即为0.117μmol/mL;ITCS对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伤寒沙门氏菌的小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体内的抗菌效果优于伤寒沙门氏菌.试验表明,ITCS具有一定的体外和体内的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13.
微生物是引起鸡肉腐败的主要原因,为了探讨不同包装方式对微生物菌相的变化,将黄羽肉鸡胴体60只随机分成3组,分别采用无包装、托盘包装和真空包装,0~4 ℃贮藏,并在第1、3、5、7天采样分析,动态监测冷鲜鸡微生物菌相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嗜冷杆菌属亚种、粪嗜冷杆菌、沃式不动杆菌、栖海沙嗜冷杆菌、盐晶嗜冷杆菌、奥斯陆莫拉菌、产氮假单胞菌、棉子糖乳球菌、速生嗜冷杆菌和大肠埃希菌是引起冷鲜鸡低温贮藏过程中肉质腐败的前10位优势菌群,主要涉及气单胞菌科、莫拉氏菌科、肠杆菌科、假单胞菌科和乳杆菌科等菌科,尤其涉及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两个菌门。托盘包装和真空包装有助于抑制大肠埃希菌等有害菌的生长,均明显抑制了占比量最高的两大嗜冷菌(嗜冷杆菌属亚种和粪嗜冷杆菌)的繁殖速度,有助于延缓低温腐败。  相似文献   

14.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水体中微生物生理群生态分布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采样分析,于2004年对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水体中可培养微生物生理群的生态分布进行了为期1年的调查。结果表明,水体中总异养细菌年平均值高达1.64×105CFU.mL-1,粪大肠菌平均达1.16×105个.L-1,按照地表水质量标准划分属于次V类水,说明有机污染仍相当严重。硝酸盐还原菌、脱氮菌、磷利用菌等异养型细菌的数量也较大,表明除了有机污染外,无机营养盐的流入也不容忽视。远离杭州市区的义桥和塘栖大桥的微生物指标相对较好,而在市区的几个位点,特别是拱宸桥的微生物指标相对较差。许多微生物类群数量季节间差异并不显著。总体来说,水体中异养微生物数量大,而自养微生物数量小。  相似文献   

15.
沉积微生物与水体中的悬浮微生物都是构成水生态系统中食物网及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污染物的降解、迁移转化及生态系统的修复等都有重要作用。它们不仅分解水体及底泥中的有机物,而且可作为水体污染程度及受污染后治理恢复状况的指示指标。水环境质量改变使沉积微生物在数量和群落结构上发生变化,同时沉积微生物也反过来影响着水环境质量。鉴于微生物在水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笔者调查了衡水湖底泥微生物群落的数量分布。  相似文献   

16.
1989~1992年从兰州市及其邻近县6个鸡场获得送检病料766份,对获得纯培养的279株肠道杆菌进行了生理生化和初步的血清学试验.结果表明,70株为沙门氏菌,其中绝大多数(63株)是鸡伤寒-白痢沙门氏菌;179株是大肠埃希氏菌;另有30株未被分类.L种鸡场分离的大肠埃希氏菌对1~1.5月龄公鸡有致病力。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微生物活菌发酵饲料对育肥猪肠道相关菌群分布的影响,以"杜×长×大"育肥猪(29±1)kg为试材,试验组用微生物活菌发酵饲料饲喂,对照1组和对照2组用市售的两种全价颗粒饲料饲喂。采用梯度稀释平板菌落计数法对育肥猪肠道各区段相关菌群进行分离、培养和计数。结果表明,芽孢菌的最佳定殖区段为小肠3段(回肠)处,试验组芽孢菌菌落总数为(8.8×105±0.09×105)CFU·m L-1,与对照1组(5.70×105±0.32×105)CFU·m L-1相比增加了54.39﹪(P0.05),与对照2组(8.40×104±0.33×104)CFU·m L-1相比增加了947.62﹪(P0.05);乳酸菌的最佳定殖区段为盲肠,试验组乳酸菌菌落总数为(3.90×105±0.14×105)CFU·m L-1,与对照1组(1.06×105±0.22×105)CFU·m L-1相比增加了267.92%(P0.05),与对照2组(4.10×104±0.55×104)CFU·m L-1相比增加了851.22﹪(P0.05);酵母菌的最佳定殖区段为小肠2段(空肠)处,试验组酵母菌菌落总数为(1.13×105±0.10×105)CFU·m L-1,与对照1组(9.10×104±0.21×104)CFU·m L-1相比增加了24.18﹪(P0.05),与对照2组(2.31×104±0.09×104)CFU·m L-1相比增加了389.18﹪(P0.05)。由此可见,微生物活菌发酵猪饲料能有效影响育肥猪肠道菌群,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对青椒流通过程中微生物及品质的影响。[方法]测定青椒在9和20℃贮藏过程中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李斯特菌数及其品质的变化,并对9℃贮藏16 d后的青椒进行了模拟销售,同时测定了不同清洗方法对20℃贮藏4 d的青椒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9℃贮藏16 d和16 d后再在20℃条件下销售1 d的青椒感官品质、失重率、Vc含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为4.1和3.31、.79%和3.87%9、5.6和81.2 mg/100 g2、0.3和16.5 mg/100 g9、3.3和85.6 mg/100 g;9℃贮藏16 d、16 d后再在20℃下销售1 d和直接在20℃下贮藏4 d的青椒大肠杆菌数分别为46、3.2×103和3.1×104 cfu/g,整个试验过程中均未检出沙门氏菌和李斯特菌;1×10-3 ml/L次氯酸钠能彻底清除青椒中的大肠杆菌,而1滴/L洗洁精溶液和自来水清洗能清除青椒中的大多大肠杆菌。[结论]9℃贮藏能更好的保持青椒的品质并控制大肠杆菌的繁殖。  相似文献   

19.
芒果皮萃取物在抗食品病源微生物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芒果皮萃取物在抗食品病源微生物中的应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基中芒果皮的85%乙醇萃取物在浓度为2mg/mL时,常见的食品病源微生物中,沙门氏菌(NICPBP50115-12)、金黄色葡萄球菌(MIG1.55)、大肠杆菌(ATCC8739)、大肠杆菌(MIG1.42)不能生长,其中对大肠杆菌(MIG1.42)的最小抑制浓度(MIC)为0.5mg/mL;对志贺氏菌(NICPBP51592-7)生长有抑制作用;而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NICPBP32210)、毛霉菌(As3.25)没有抑制作用。在相应的浓度和培养条件下,常用的食品防腐剂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都未表现出上述食品病源微生物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究LAMP技术在水体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情况,利用该技术对环境水体常见细菌类病原体进行研究。针对水体常见病原微生物的特异基因设计引物,建立环介导等温扩增快速检测方法,选择目标病原微生物并考查其在水环境中的分布特征及丰度情况。结果表明,沙门菌存活量在所研究区域范围内达到一定丰度,且分布特点显著,各站位沙门菌浓度大致为2.39×10~2.39×10~5m L~(-1)。表明LAMP方法能够有效运用于水体病原微生物的快速检测,为环境水体中病原微生物的选择和检测提供了一种实用、便捷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