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微量元素是植物正常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当前由于氮、磷、钾化肥的大量使用,作物高产品种的选育栽培,单位面积产量不断提高,造成农作物对土壤中养分无限度地索取,使土壤中有效态微量元素相对贫乏,个别地区因微量元素严重缺乏而出现作物抗性下降,品质变劣等缺素症状,在一定限度上抑制了作物稳定高产。  相似文献   

2.
李佩胜 《新农业》2001,(11):42-43
近年来,由于氮、磷、钾化肥的大量施用,作物高产品种的选育推广,单位面积产量的不断提高,有机肥和微肥的施用量明显减少,使得土壤中大量营养元素与微量营养元素的不平衡日益突出,在某些土壤上,微量元素的缺乏已成为作物获得高产的障碍因素.有些农民常常把作物生长中由于某些微量元素的缺乏而引起的生理病害的症状与病、虫害症状混在一起,分辨不清,而盲目用药,不但延误了治期,甚至还会导致药害,造成减产.为了帮助农民朋友如何根据作物外观来判断微量元素的缺乏,下面将作物的缺素症与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土壤中的主要元素和中、微量元素是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营养元素的丰、缺直接制约着作物的质量和产量。而随着我国种植业结构的调整,高产作物品种不断涌现,施肥结构和数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土壤养分库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通过开展土壤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养分测试,依据种植作物对象及预期的产量目标,通过土壤化验分析后,了解土壤供肥状况。从而确定经济有效的配方施肥方案,既达到了高产又节省了开支,因此土壤化验分析是现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氮、磷、钾化肥的大量施用,作物高产品种的选育推广,单位面积产量的不断提高,有机肥和微肥的施用量明显减少,使得土壤中大量营养元素与微量营养元素的不平衡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5.
叶面喷施大量营养元素和微量元素是土壤施肥技术的重要补充,该技术近年来在农业生产上得到迅速推广。叶面肥施肥技术在提高大量营养元素的肥料利用率,补充作物所缺乏的微量元素,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以及减少大量施用化肥对农产品的污染等方面都表现出了较好的效果。但是目前  相似文献   

6.
作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 , 除了水分、空气、光照和温度以外 , 还需要吸收多种营养元素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及生长发育 . 如果有些营养元素缺乏就会影响作物正常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 并表现出缺素症 . 造成作物营养元素缺乏的主要原因 , 其一是土壤中向量元素含量偏低 , 这与土壤类型及酸碱性有关 . 北方中性及偏碱性土壤 , 普遍缺乏锌、锰、铝、硼、铁、铜等向量元素 . 在南方的酸性土壤上使用过量石灰也易造成缺硼、锰、钼、锌等 . 其二是农作物的复种指数与产量水平 . 随着农作物复种指数提高 , 土壤中有效利用微量元素消耗较大 , 致使产量降低 . 随着农作物亩产量水平提高 , 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更多的向量元素 , 其供需不平衡易造成缺素症 . 其三是氮、磷、钾化肥施用水平和有机肥施用量过高 . 化肥施用水平愈高 , 农作物生长愈旺盛 , 土壤中微量元素就相对缺乏 . 有机肥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 , 但近年来有机肥施用量减少 , 微量元素就不能得到归还和及时补充 , 易形成营养元素亏损循环的状况 , 此时表现为作物缺素症 . 其四是不同作物种类对不同的营养元素 , 尤其是不同微量元素需求量及敏感性存在较大差异 , 从而表现缺素症 .  相似文献   

7.
多素复肥在花生上的应用效果刘纯敏谢文绍姚健杨占平(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郑州450002)随着氮磷化学肥料的大量应用,有机肥料用量减少,土壤中的营养元素不平衡,我省不少地方的作物逐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中微量元素缺乏,严重影响作物产量的提高,且...  相似文献   

8.
<正> 微量元素包括硼、锌、钼、铁、锰、铜等营养元素。虽然植物对微量元素的需要量很少,但它们对植物的生长发育的作用与大量元素是同等重要的,当某种微量元素缺乏时,作物生长发育受到明显的影响,产量降低,品质下降。另一方面,微量元素过多会使作物中毒,轻则影响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汝南县充分整合蔬菜资源,发挥优势,建成了一定规模的有机蔬菜生产基地.随着蔬菜生产的发展,人们为了追求高产高效,大量施用氮、磷、钾肥,而忽视了微量元素的应用,造成土壤中,特别是保护地土壤中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由于微量元素的缺乏,导致蔬菜生理病害日益严重.硼是蔬菜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土壤中硼素的丰缺直接影响蔬菜的产量和品质.目前,我们已在多种蔬菜上发现了缺硼症状,通过缺硼原因分析,采取有效防治方法,对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汝南县充分整合蔬菜资源,发挥优势,建成了一定规模的有机蔬菜生产基地。随着蔬菜生产的发展,人们为了追求高产高效,大量施用氮、磷、钾肥。而忽视了微量元素的应用,造成土壤中.特别是保护地土壤中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由于微量元素的缺乏,导致蔬菜生理病害日益严重。硼是蔬菜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土壤中硼素的丰缺直接影响蔬菜的产量和品质。目前,我们已在多种蔬菜上发现了缺硼症状,通过缺硼原因分析,采取有效防治方法,对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钾锌硼肥对玉米的增产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平衡施肥来提高玉米产量,是一项投资小,效益高的重要技术措施,我市土壤中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平衡,特别是随着作物高产品种的推广,复种指数的提高,作物所需营养元素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玉米产量提高,为此,进行氮,磷,钾,硼,锌五种肥料施用对玉米产量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白洁 《农村科技》2007,(9):22-22
微量元素是指土壤中含量很低,而在作物的正常生长中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主要是锌、锰、硼、铁、钼等元素。微量元素在作物体内为多种酶或辅助酶的组成成分,对叶绿素和蛋白质的合成均有着重要的促进和调节作用。这些微量元素尽管在作物体内含量少,但作物缺乏某一种微量元素时生长发育就会受到抑制,导致产量、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13.
农作物如何科学施用微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量元素包括硼、锌、钼、铁、锰、铜等营养元素。虽然植物对微量元素的需要量很少,但它们对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与大量元素是同等重要的。当某种微量元素缺乏时,作物生长发育会受到明显的影响,导致产量降低,品质下降。另一方面,微量元素过多则会使作物中毒,轻则影响产量和品质,严重时甚至危及人畜健康。随着作物产量的不断提高和化肥的大量施用,对微量元素肥料的正确施用已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4.
正作物缺素症状是指作物因缺少某种必需的营养元素,影响体内的正常的物质代谢而在植株外观上表现出来的生理病态症状。随着氮、磷、钾等大量营养元素肥料投入的增加,根据木桶原理,中、微量营养元素缺乏的问题逐步暴露出来,通过掌握中、微量元素缺乏作物的症状,可以及时地补充中、微量元素肥料,保证作物正常生长发育。1.发病症状如症状先在老叶上出现,说明缺乏的是氮、磷、钾、镁、锌。由于这些元素在作物体内具有再度利用的特点,当作物  相似文献   

15.
作物缺素症状是指作物因缺少某种必需的营养元素,影响体内的正常的物质代谢而在植株外观上表现出来的生理病态症状。随着氮、磷、钾等大量营养元素肥料投入的增加,根据木桶原理,中、微量营养元素缺乏的问题逐步暴露出来,通过掌握中、微量元素缺乏作物的症状,可以及时地补充中、微量元素肥料,保证作物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6.
随着氮、磷、钾等大量营养元素肥料投入的增加,根据木桶原理,中、微量营养元素缺乏的问题逐步暴露出来,通过掌握中、微量元素缺乏作物的症状,可以及时地补充中、微量元素肥料,保证作物正常生长发育. 一、水稻缺素症 1、硫素缺乏症状  相似文献   

17.
作物缺素症状是指作物因缺少某种必需的营养元素,影响体内的正常的物质代谢而在植株外观上表现出来的生理病态症状。随着氮、磷、钾等大量营养元素肥料投入的增加,根据木桶原理,中、微量营养元素缺乏的问题逐步暴露出来,通过掌握中、微量元素缺乏作物的症状,可以及时地补充中、微量元素肥料,保证作物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8.
<正>前言N、P、K是作物生长发育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只有三者比例协调,才能保证作物高产、稳产,但近年来,由于土壤过量施入N、P肥,土壤中N、P、K比例失去平衡,而作物收获后又从土壤中带走大量的钾,耐肥品种的出现又需要大量的N、P、K,以满足它的生长发育的需要,而土壤中的K得不到及时补充,因此在某些地区、某种作物表现出严重缺K。目前,K已成为作物高产的主要限制因子。据资料表明,  相似文献   

19.
作物缺素症状是指作物因缺少某种必需的营养元素,影响体内的正常的物质代谢而在植株外观上表现出来的生理病态症状.随着氮、磷、钾等大量营养元素肥料投入的增加,根据木桶原理,中、微量营养元素缺乏的问题逐步暴露出来,通过掌握中、微量元素缺乏作物的症状,可以及时地补充中、微量元素肥料,保证作物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0.
夏玉米需肥规律及追肥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玉米是一种高产作物,需肥量较大,而夏玉米由于麦田套种和抢茬直播,基肥一般不施用,因此科学合理追肥就成为夏玉米获得高产稳产的关键措施之一。一、玉米的需肥量与产量构成生长过程中需要从土壤吸收大量的营养元素,其中以氮、钾元素需要量最多。据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