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调查南京地区猪流感流行情况,本研究于2011年2月~5月期间从南京某屠宰场采集健康猪的鼻拭子和肺脏组织样品共690份,常规无菌处理后进行RT-PCR检测,将检测为阳性的样品接种9日龄~11日龄SPF鸡胚分离猪流感病毒(STV).对分离株进行血凝试验、EID50测定、HA及NA基因测序分析和感染小鼠及猪体试验.结果有18份样品RT-PCR显示为SIV阳性,但只有一株可在SPF鸡胚中稳定增殖.该病毒分离株具有凝集0.5%鸡红细胞的活性,EID50为10-6.32/0.1 mL,基因测序显示其HA、NA基因片段均与09年H1N1型流感流行株A/California/04/2009 (H1N1)高度同源,将其命名为A/Swine/Nanjing/50/2011 (H1N1).小鼠人工感染试验表明该分离株可引起小鼠死亡(3/10),猪体人工感染实验显示该分离株还能够引发猪体明显的流感症状及肺部病变.该病毒的分离鉴定及HA、NA基因序列分析为进一步调查SIV的流行规律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猪流感病毒(SIV)黑龙江分离株的基本特性,本研究将2007年从黑龙江省某猪场采集的鼻拭子样品接种10日龄SPF鸡胚进行病毒分离,经微量血凝试验、HA和NA基因RT-PCR扩增并测序确定其病原特异性,与Gen Bank已登录的序列进行比对分别分析HA和N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进行动物回归试验确定该分离病毒对猪的致病力。结果显示,接种鼻拭子样品的SPF鸡胚尿囊液有凝集鸡红细胞的活性,经RT-PCR扩增出H3和N2目的基因片段,HA基因序列(HM765432)与A/swine/Korea/CAS07/2005(H3N2)(EU798791)的HA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8%,NA基因序列(HM765434)与A/swine/Korea/CAS09/2006(H3N2)(EU798832)的NA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8%,结果表明分离株为H3N2亚型SIV。动物回归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病毒能够使80%猪发病,且与临床发病猪的症状类似,表明该分离病毒对猪具有较强的致病力,有望成为H3N2亚型SIV疫苗效力评价用效检病毒株。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猪流感疫病的血清学及病原学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猪流感是一种高度接触的急性传染病,为全面了解该病在黑龙江省的流行情况,我们开展了对猪流感的病原学及血清学调查,从1997年开始到2002年结束。哈尔滨、大庆、绥化、牡丹江、佳木斯和黑河6个地区共采集414份猪血清样品,经猪流感血清学检查出猪流感阳性血清57份,平均阳性率为14%;采集到猪的病毒材料275例,经技术处理后接鸡胚,分离出猪流感病毒26株。表明上述6个地区有些猪场污染情况比较严重,直接影响猪场的生存及以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一株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山东某鸡场疑似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死鸡的肾脏中分离到一株病毒,经SPF鸡胚连续传代、血凝试验、鸡新城疫干扰试验、鸡胚矮小化试验、RT—PCR鉴定和动物回归试验,初步确定该病毒为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并命名为SD1105株。  相似文献   

5.
研究样本来自黑龙江省绥化市的一个生猪养殖场,分别采集疑似发生猪流感的病猪鼻拭子样本和濒死猪的肺组织样本,处理后接种到10日龄的SPF鸡胚中,分离出一株具有血凝性的病毒。采用血清学、RT-PCR、电镜、生物学特性及理化特性测定等方法对病毒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分离株的鸡红细胞的凝集价为1:256,只能够中和H1亚型猪流感特异性阳性血清;RT-PCR结果为H1、N1亚型,电镜下的病毒粒子为球形,直径约80 nm,具有囊膜,同时表面有刺突和纤突,对鸡胚的半数感染量(EI D_(50))为10(-5.17)/0.1 mL;该病毒对热、胰蛋白酶、氯仿及乙醚均敏感;从以上病毒特性的研究,可以判定分离得到的病毒为H1N1亚型的猪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6.
猪流感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广东某猪场表现发热和流鼻涕等呼吸道症状的猪群采集28份样品,用鸡胚分离到9株病毒。将病毒传代至第6代,经血清学鉴定、理化特性检查、电镜观察、生物学特性检查和人工致病试验,结果表明,4株分离株为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5株为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对猪流感病毒上海分离株进行了鉴定和病毒特性的相关研究。采用血凝试验、电镜观察、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基因测序等方法对分离株进行了病毒的鉴定,采用形态学、化学和生物学方法对分离株进行了病原特性研究。结果显示分离株为A型猪流感病毒,属于欧洲类禽H1N1亚型,病毒粒子在透射电镜下为圆形、椭圆形或多形性,病毒粒子直径大小80~120 nm,血凝素为热稳定型,病毒耐50℃,能凝集鸡、人O型和猪红细胞,对乙醚、氯仿和酸敏感,对10日龄无特定病原体(SPF)鸡胚无致死性。研究表明上海地区猪群中存在对环境具有较强耐受性,且对鸡胚低致病性的A型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研究对某肉鸡养殖场发生疑似鹦鹉热衣原体病的肉鸡群进行实验室诊断。方法:采集病鸡血清进行间接血凝试验做出初诊,将采集的病料组织接种于SPF鸡胚进行病原分离,通过特异性免疫荧光染色、姬姆萨染色观察包涵体进行鉴定。结果:血清学试验结果显示该肉鸡群感染衣原体发病率为25~30%,死亡率约为10%,病株在细菌培养基上不生长,SPF鸡胚盲传三代后4~6d鸡胚死亡,特异性免疫荧光染色,姬姆萨染色观察包涵体。结论:本研究通过血清学调查,细菌培养、病料接种SPF鸡胚进行病原分离,通过特异性免疫荧光染色,姬姆萨染色观察包涵体,初步判定该肉鸡场发病是由鹦鹉热衣原体感染所引起。  相似文献   

9.
一起猪无名高热综合征病例的病原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猪场发生以体温升高为特征的病例。笔者对其送检的内脏样本进行了病原学检测和病原的分离与鉴定,结果从其内脏样本中检测和分离到多种病原。从其内脏组织中分离到2株细菌,通过细菌学方法鉴定,一株为副猪嗜血杆菌,另一株为猪链球菌;将送检样本接种到Marc 145细胞,能观察到细胞病变,收获的病毒液经PCR检测,为蓝耳病病毒阳性;将送检的样本接种SPF鸡胚,收获的鸡胚尿囊液有血凝性,血凝试验(HA)和血凝抑制试验(HI)鉴定为猪副黏病毒。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广东地区猪流感的流行和变异情况,本研究于2013年11月~12月从广东省5个猪场中采集疑似流感症状的猪鼻拭子115份,接种10日龄SPF鸡胚,分离得到一株猪流感病毒(SIV),对其进行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RT-PCR检测及全基因测序分析,结果表明该分离株为H1N1亚型,将其命名为A/Swine/Guangdong/L2/2013(H1N1)。HA蛋白裂解位点序列为PSIQSR↓GL,具有典型的低致病性流感病毒特征。系统遗传进化分析显示,该病毒与A/swine/Shanghai/2/2005(H1N1)亲缘关系密切。小鼠的致病性试验表明该病毒株可以直接感染小鼠,导致小鼠轻微临床症状和肺脏组织病理学变化,但未在其他组织器官中分离到病毒,并且对小鼠无致死性,为低致病性SIV。该病毒的分离鉴定为广东地区SIV的流行特点和变异情况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