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在天然水域中网箱养鱼是我国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养鱼业。我国网箱养鱼的特点是:以养殖鲢、鳙鱼为主,不投饲料,完全利用天然饵料。1973—1979年,我们在武昌东湖不同湖区进行了网箱培育鱼种的实验和生产性试验,探讨了提高网箱养鱼种效率的几个技术问题和网箱鱼种生长与浮游生物的关系。本文着重探索网箱养鱼种中的几个生态—生理学问题。试验在室内外同时进行,网箱设置在东湖水果湖实验区。  相似文献   

2.
1987—1989年,作者对培育2龄鲢、鳙鱼种的网箱结构及培育方法进行了改进,结果表明,采用高4.5米的网箱,利用水库天然饵料,亩产2龄鲢、鳙鱼产3600余公斤,是原来低箱(3.2米高)产量的2倍以上,成活率提高24.1%,增重率提高147%。每亩网箱改进后成本仅增加866.7元,产值却增加2952元,经济效益和生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翘嘴红鲌网箱人工繁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翘嘴红鲌网箱人工繁殖技术以及夏花鱼种池塘培育技术进行了研究。在常规养鱼池塘设置小面积网箱人工催产,经池塘孵化出苗培育夏花鱼种(3—5cm)5.4万尾。  相似文献   

4.
网箱培育建鲤、丰鲤鱼种高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全 《淡水渔业》1996,26(4):21-22
<正>鲤鱼在皖北地区深受人们喜爱,市场售价也较高,近些年网箱养鲤也形成一定规模,但池塘培育的鱼种进箱成活率偏低,易生水霉.且本地鲤网箱养殖效果也不令人满意,为解决鱼种配套问题,我们5月份从无锡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和蠡园养殖场分别购进建鲤和丰鲤乌仔30万尾,利用本地池塘经强化培育成夏花鱼种,再转入网箱培育,10月底共收获建鲤鱼种4841公斤,规格119.3—131.7克,单产64.55kg/m~2,成活率36.67—47.36%.增重14.59—20.79倍.收获丰鲤鱼种1910公斤,规格109克,单产76.4kg/m~2,成活率61.48%,增重6.7倍.建鲤鱼种在网箱养殖中生长比丰鲤快9.4—20.8%.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河蟹增养殖生产的效益,采用网箱暂养培育幼蟹的方法,可使河蟹成活率和增养殖生产效益大大提高,现将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一、网箱设置 选择网目为10目的聚乙烯网布制成网箱,每只网箱的面积为5—6平方米、深1米,装在木制或竹竿制框架上,网箱上面要加盖网,以便能够随时打开投饵或检查幼蟹生长  相似文献   

6.
网箱培育鲤鱼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网箱4只,81.6平方米,试养0.9—1.8厘米的鲤鱼苗40余万尾,经20余天的培育,获规格3厘米(寸片)以上占42.6%的鲤鱼种30余万尾,成活率81.3%。本文介绍了网箱培育鲤鱼苗的技术。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水产研究所1984年在密云水库、海子水库、中南海和研究所内进行网箱养殖商品鲤、网箱培育鲤鱼种、池塘培育鲤鱼种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网霜养殖商品鲤,在三个试点共布箱437平方米。四月中旬起,陆续进箱鱼种8.6万尾,规格为18—89克。投喂颗粒饲料。至十月上旬结束,饲养150—180天,成活率近70%,共产商品鱼3万斤,平均每平方  相似文献   

8.
为就近解决网箱育种所需鲤鱼夏花的培育问题,在自然条件下网箱池塘并用,采用网箱培育亲鱼、网箱人工催产、池塘自然孵化、池塘水花培育至夏花、网箱培育鱼种的技术路线,在不增加产孵设备的情况下,进行了野鲤、松浦镜鲤人工催产、池塘育苗、网箱育种试验。试验采用规格为4m×1m×1.5m三个试验箱进行催产和孵化;两个面积同为1 300m2的池塘进行夏花培育;6个规格为6m×6m×2.5m的网箱进行网箱育种。结果表明,试验思路正确,技术路线可行。在具备条件的地方,采用此技术进行人工繁育鲤鱼苗种,可达到网箱养鲤的苗种自给,显著提高苗种入箱成活率,降低苗种采购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不同培育方式对赤点石斑鱼成熟、产卵和孵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深水网箱、传统小网箱和室内水泥池三种培育方式下,采用埋植外源激素的方法诱导赤点石斑鱼提前完成性转化,获得功能性雄鱼,并用所得雄鱼和人工驯化培育而成的雌鱼进行了亲鱼培育、产卵和孵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雌鱼性腺成熟以深水网箱培育为最好,室内水泥池培育次之,传统小网箱培育最差;转性效果深水网箱与室内水泥池培育相差无几,转性率分别为97.0%和94.6%,传统小网箱较差,转性率仅65.9%;自然雄鱼以深水网箱为最多。其中,2004年共获得亲鱼246 ind,施行转性手术100 ind,转性率达87.9%,先后获受精卵230.5×104粒,平均受精率22.4%,孵出仔鱼80×104ind,平均孵化率34.7%。  相似文献   

10.
南方大口鲶苗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昌齐  唐毅 《淡水渔业》1995,25(6):31-35
以动物活、鲜体为主要饵料,在小网箱和小面积鱼池中分两阶段高密度强化培育南方大口鲶苗种。放养密度0.7—1.0万尾/m2(网箱阶段),200—270尾/m2(鱼池阶段),每万尾投饲总量115—130kg(鲜重),水温积温1000—1200度·日条件下经50天左右饲养,可将全长10—12mm的鱼苗培育为全长70—90mm的鱼种,成活率为63—76%。在上述生产条件及技术水平下,苗种培育投入产出比为1:2.273且相对稳定,经济效益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进行了斑点叉尾鱼回鱼苗池塘强化培育、网箱养成鱼种、鱼种网箱越冬和商品鱼网箱养殖试验。鱼回鱼苗网箱培育当年个体重达 2 2 98g ,网箱越冬成活率 94 2 %。网箱养商品鱼回净产 5 1 3kg/m3 ,个体均重 34 1 9g ,饲料系数 1 70。  相似文献   

12.
正长丰鲢水花经过15天的光诱浮游生物网箱培育,最小个体体长为13mm,最大个体体长为21mm,平均体重0.066g/尾;培育成活率40目网箱为85.5%、60目网箱为65.4%、80目网箱为80.5%,光诱浮游生物网箱培育水花适宜的网目规格为40目,成活率高于池塘培育成活率,白光光源引诱浮游生物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斑点叉尾hui网箱养殖高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斑点叉尾Hui鱼苗池塘强化培育,网箱养成鱼种、鱼种网箱越冬和商品鱼网箱养殖试验。Hui鱼苗网箱培育当年个体重达22.98g,网箱越冬成活率94.2%,网箱养商品Hui净产51.3kg/m^3,个体均重341.9g,饲料系数1.70。  相似文献   

14.
进行了斑点叉尾(鮰)鱼苗池塘强化培育、网箱养成鱼种、鱼种网箱越冬和商品鱼网箱养殖试验.(鮰)鱼苗网箱培育当年个体重达22.98 g,网箱越冬成活率94.2%.网箱养商品(鮰)净产51.3 kg/m3,个体均重341.9 g,饲料系数1.70.  相似文献   

15.
网箱养鲤配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5—1988年作者在大泽山水库进行了从鱼苗到成鱼的全系列养殖体系的研究,认为网箱养鲤的养殖品种选用建鲤较好,生产流程采用从无锡运进早繁鱼苗进行池塘强化培育成大规格夏花。入网箱后再投喂配合饲料强化培育,当年培育成54克以上鲤鱼种,经越冬后次年可养成商品鱼.1986—1988年鱼种网箱面积196、224、361.6平方米,单产为56.7、33.3、42.5公斤/平方米,1988年成鱼箱325平方米,单产89.12公斤/平方米。  相似文献   

16.
一、搞好网箱配套。王家福告诉笔者,用池塘培育的鱼种进行网箱养殖成鱼,半个月内鱼种很不适应,在网箱内东冲西撞,伤亡很大,加上运输中的损伤,成活率不到80%。而网箱培育的鱼种已适应了网箱内的水环境,极少死亡。他的网箱有4种网眼规格,进行系列化配套生产。利用5号、8号网制成的网箱培育鱼种;10号网、14号网制成的网箱养殖成鱼。买进夏花先进5号网进行培育,2~3个  相似文献   

17.
我们于1995年4月在宁波市江北区洪塘镇水产养殖场进行了网箱培育幼蟹的试验。结果证明:利用网箱培育幼蟹具有水体溶氧高,蟹苗成活好,生长迅速。幼蟹规格齐。管理捕捞方便等优点。现将试验情况简述如下: —、材料和方法: 1.网箱设置地点的选择:我们将网箱设置在面积为6.40亩,池深2m,背风向阳的池边上,底为坚硬沙性土质,水质清新无污染,PH值为7.1,周围比较安静。 网箱用60目聚乙烯网布制成,面积为10m~2/只,共4只.放置箱距4~5m,成一条直线。网箱上面用盖网半封死,留一边作为观察,投喂饲料。在设置网箱时,四角  相似文献   

18.
随着规模化育苗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养殖户开始使用网箱进行苗种培育。但是在网箱培育过程特别是在春夏季,经常会出现大量附着物在网衣上滋生,给苗种培育带来极大的危害,值得养殖者注意。一、网箱附着物的危害网箱长期在水中浸泡后吸附了鱼体排泄物及水中污物,网衣上  相似文献   

19.
一、亲鱼培育是关键。亲鱼来源于冬季捕捞的体重在1kg以上的个体,或直接在网箱中选择,雌雄比3:2为宜。培育亲鱼的鱼池水质必须清新,排注水方便,或在网箱中培育。饵料鱼应与亲鱼同时进池,比例为1:1。每2—3周检查一次,及时补充适口的饵料鱼。开春后于4月上旬对亲鱼进行催熟,雌鱼剂量0.5—1mg鱼脑垂体/kg或3—5μgLRH—A/kg,雄鱼减半。条件好的单位如能结合对鱼池进行降水增温、注水保温、流水刺激等生态催熟方法,亲鱼发育会更加理想。  相似文献   

20.
为了筛选出克氏原螯虾亲虾最适宜培育方式,课题组于2008年8月下旬进行了土池塘、水泥池和网箱三种培育方式的试验.土池塘抱卵亲虾平均抱卵数为137粒,受精率93.8%;水泥池为114粒,85.4%;网箱为102粒,85.8%.结果表明水泥池和网箱培育不够理想,最适宜的培育方式是池塘培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