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以前,我省大白菜杂交制种中的病害以霜霉病、菌核病、病毒病为主,大白菜根肿病很少.在1999~2000年大白菜杂交制种过程中,三个制种基地的大白菜在幼苗期和花期都发生不同程度的根肿病为害,一般田块感病率10%~20%,重病田块感病率高达80%~90%,对制种产量影响很大,现将其诊断与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延边地区位于吉林省东部山区,有着独特大白菜杂交制种适宜气候和地理条件。大白菜是当地消费最高的蔬菜。但当地大白菜制种技术缺乏,种子不饱满、产量低等问题,严重影响大白菜制种产业发展。本文对延优521大白菜品种杂交制种技术进行总结,主要从小株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除杂和采收等方面进行概述,为延边州大白菜杂交制种技术水平提供参考与指导。  相似文献   

3.
<正>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决定了品种的品质和育种单位、制种企业、制种户的利益。集中育苗、现代化和机械化等制种技术的改进和应用不仅可以确保生产出高产、优质的杂交种子,而且提高了制种户的收入,有助于实现制种的可持续发展。白菜类蔬菜属于十字花科芸薹属,主要包括大白菜、普通白菜、乌塌菜、菜薹和薹菜等。  相似文献   

4.
大白菜制种中气象因素的探讨江尊远,王瑞芳(江苏省徐州市农业气象试验站221006)徐州市是全国重点蔬菜基地之一,每年有5万kg大白菜的制种任务。为了进一步提高大白菜制种的产量,笔者试图通过试验探讨影响大白菜制种的气象因素及可能的补救措施。-、材料与方...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冀北地区为例,通过对大白菜小株杂交制种的播种适期、父母本比例以及不同药剂对病虫害防治效果等关键环节的田间调查,对大白菜杂交制种关键技术进行系统总结,为综合提高大白菜杂交制种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无霜期较短,春季大白菜制种的收获期与秋季大白菜的播种期相同或偏晚,当年繁育的大白菜种子不能够当年秋季播种应用,因此,黑龙江省大白菜的商业制种都采用异地制种、当年销售的方法.辽宁省西部地区,日照充足,气候干燥,保护地设施发展较为完善,简易土木结构日光温室建造较容易,成本低,灌溉设施完备,是大白菜春化采种的良好地区.  相似文献   

7.
大白菜制种通常是利用自交不亲和系繁殖杂交1代种子,采用人工蕾期自交,用工量大,制种成本高。为了降低繁种成本,探索提高种子产量的方法,以大白菜新品种‘郑白65’为例介绍了大白菜的常规制种技术,并从亲本花期一致试验、初花期摘心试验、末花期打顶试验和亲本栽培密度试验4个方面,初步探索了提高大白菜单位面积种子产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西藏地区由于独特的地理和气候,大白菜对当地蔬菜的供应意义重大。近几年在西藏大白菜制种过程中存在的病虫害危害严重、制种技术缺乏、种子质量不高等问题,直接影响了制种的成本和效率。本文对藏育1号的杂交制种技术进行了总结,从育苗、苗期管理、繁种田准备、定植管理、花期管理、雄蜂和壁蜂的投放、病虫害防治和种子采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为提升西藏地区大白菜杂交制种技术水平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山东地区大白菜杂交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立国 《蔬菜》2012,(7):8-10
山东省是我国大白菜良种主产区,当地农民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积累了丰富的制种经验,从事大白菜繁种经济效益显著。从播种育苗、移栽定植、授粉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收获时机等方面总结了山东地区大白菜杂交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0.
赵美华  逯保德  赵俊 《蔬菜》2005,(7):15-16
大白菜的杂种优势十分显著,尤以抗病、丰产、优质倍受人们的青睐。大白菜的杂交制种在我国北方地区多采用春季育苗法进行制种,一般采用塑料膜夜间加盖草帘阳畦育苗或不加温温室育苗,制种产量高、成本低,易推广。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几个新大白菜制种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大白菜课题组于1987年5月26日主持召开了大白菜制种观摩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近郊的四季青乡、东升乡、卢沟桥乡、南苑乡的主管科技干部和中心领导共25人。  相似文献   

12.
"十二五"期间,我国大白菜遗传育种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选育出一批优、特、异育种材料,进一步完善了双单倍体育种技术体系,高通量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初步应用于育种实践,实现了杂交种全程机械化制种,培育出一批满足生产和消费需求的大白菜新品种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应用基础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本文系统总结了过去5年大白菜应用基础和育种技术研究、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等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讨论分析了存在问题和今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有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方式即将被集约化的种子生产方式所取代的趋势,2010年度开展了机械化育苗、插秧、赶粉等技术的探索,结果初步表明:杂交水稻制种生产全程机械化是可行的。制种生产全程机械化比目前大面积的常规生产每667m2节约成本421.5元,同等条件下增产6%~10%。  相似文献   

14.
<正>豫西山区利用育苗春栽进行大白菜杂交制种,平均每667 m2种子产量达100 kg,效益达4 000元。近几年,我国大白菜每年种植面积稳定在200万hm2(3 000万亩)左右,按照每667 m2用种量150 g计算,种子年需求量约450万kg。随着大白菜杂交制种技术的进步,豫西山区从以南阳地区露地越冬为主的制种方式,逐渐发展到济源等西部山区的育苗春栽杂交制种方式。济源等西部山区属暖  相似文献   

15.
影响大白菜杂交制种产量的因素很多,其中亲本种株壮苗率、栽培密度、花枝数量、授粉好坏是影响产量的几项重要因素。作者结合大白菜87-114杂交制种,进行了双膜覆盖育苗、栽培密度试验、主苔摘顶试验、人工辅助授粉及放养蜜蜂授粉试验等试验研究,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在实践中加以应用,产量有了明显提高,已经成为大白菜杂交制种必不可少的几项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大白菜雄性不育系是具有100%不育株率的稳定系统.大白菜雄性不育系杂交种制种,就是在空间隔离区内,用不育系做母本,用自交系做父本,人工放养蜜蜂使其授粉杂交,最后从不育系上收获种子.这些种子就是杂交种籽.  相似文献   

17.
大白菜杂交制种在山西省已有20多年的历史,制种产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制种户的经济收益。以太原二青、晋菜3号为例,到2010年底制种量已达25万千克。  相似文献   

18.
人工放蜂、人工辅助授粉都是大白菜杂交制种的增产技术,但其增产效果的比较试验一直未见报道。试验证实了人工放蜂、人工辅助授粉技术在大白菜杂交制种中的增产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大白菜作为异花授粉作物,在制种过程中极易与油菜、青梗菜等十字花科作物杂交,小株亲本材料甚至在田间网棚制种时受风媒、虫媒授粉而掺杂,不但影响亲本材料纯度,而且导致所配制杂交种在生产中不能正常应用。为保证亲本材料的纯度,一般采用母株制种法繁殖大白菜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20.
正我国大白菜生产机械化水平较低,除耕整地、播种、基肥撒施、灌溉、植保、采后冷藏环节在部分区域实现机械化作业外,收获以及采后加工环节机械化生产技术装备基本为空白。大白菜生产具有面积大、产量高、单价低的特点,其机械化作业装备市场远未饱和,应当得到更多关注。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我国大白菜生产典型种植模式及关键环节机械化水平,从土地流转、农机农艺融合、产学研推结合等方面提出推进大白菜机械化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