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光作为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环境因子,除了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外,还作为一种信号因子,在植物的形态建成和生长发育方面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从种子萌发、根系生长、茎生长、叶片生长、开花、光合作用、抗病性等方面综述光质对作物形态建成和生长发育的影响,并且在此基础上,展望光质在调控作物生长发育方面的研究方向和途径,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作物的生长是光形态建成的过程,光质在作物生长发育过程起重要的调节作用。该文综述了光质对作物形态建成、光合作用、物质代谢、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通过光受体和激素调节等方面作用机理的研究现状,展望了光质在作物方面的研究方向和途径,提出了光质对作物生长发育研究的意义和目的,以期为光质对作物生长发育影响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光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重要的环境调控因子,光质可影响种子萌发、叶面积、气孔导度、茎粗、株高、根系生长、生物量、光合色素和开花等。综述了光质对植物形态结构和生长的影响,以期为该方面的研究和植物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从叶片生长、叶绿体发育、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和光合速率等方面,综述了光质对作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并且在此基础上对光质调控作物光合作用的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植物化学物是蔬菜和水果所含有的一类重要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脂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多酚等物质,其对人类健康起重要作用。这类营养物质在蔬菜和水果中的合成受环境因素的调控,其中,光照起着重要的作用。光通过光周期、光强及光质来影响这些植物化学物质的合成。众所周知,光强能影响植物体化学物的合成,但是特定的光谱(光质)对其合成的作用则比较复杂,并且不同作物和物种的响应也不同。因此,本文主要介绍了光质对蔬菜及水果中化学物合成的影响,及其可能的调控机制,以期为人工调控植物体营养成分的合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光质是影响果树形态建成和品质形成的主导生态因子。形态建成是果实品质形成的物质基础,概述了光质对植物的叶、茎、根和花芽分化等器官的形态建成及其通过光受体和激素调节等方面的作用机理;光质与果实大小、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果实色泽及其在膜透性、色素合成过程中的作用机理,以探讨果树形态建成和品质指标的最佳光质,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光质影响植物离体再生培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植物离体再生培养中光质调控技术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光质对植物愈伤组织的生长和诱导分化、组培苗生长发育方面的影响,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光质对植物离体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植物的生长是光形态建成的过程,光质对植物组织培养的一些形态发生过程起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从植物愈伤组织的生长与诱导分化、植物离体器官培养、植物体内内源物质合成3个方面阐述了光质对植物离体培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光质作为光因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影响着植物的光合作用、种子萌发、器官形成和发育以及开花结果等。本文综述了光质对植物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光质调控植物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LED光源作为第四代新型半导体固态冷光源,具有光质纯、光效高、波长类型丰富、光强与光质可调控及节能、环保、寿命长等优点,在人工光植物工厂光环境调控和太阳光植物工厂人工补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文章阐述了植物工厂和LED光源的特性及优点,介绍了LED光源在植物工厂补光、光环境调控中的应用,并对LED光源在植物工厂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温室植物生产用人工光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光是植物光合作用的能量源。温室植物体中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分别吸收600~700nm的红光和400~520nm的蓝光进行光合作用。光同时是植物形态形成的信号源。600~700nm的红光能降低植物体内赤霉素的质量分数,从而减小节间长度和植株高度;而700~800nm的远红光能提高体内赤霉素的质量分数,从而增加节间长度和植株高度。基于温室植物对光的需求,分析了目前使用的温室传统人工光源的特性和存在的问题。发光二极管(LED)光源较传统人工光源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受限于单颗提供的光照度有限,必须组合使用才能满足温室植物正常生长发育对光的需求。尽管LED光源已成功应用于组培苗栽培,但组培室中组培苗的受光特性完全不同于温室作物,所以针对温室应用的LED成套光源有必要进一步研制。参32  相似文献   

12.
光照对蕨类植物孢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蕨类植物孢子萌发受多种环境因素影响,如:光照、重力、温度、激素等。其中光通过植物的光形态建成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光对孢子细胞分裂和假根细胞生长方向都有影响。蕨类植物的孢子萌发依赖于光,不同的光质对孢子萌发的影响存在差异。在这个过程中,植物的光敏色素和光感受器发挥着重要作用。综述了国际上一些光照对蕨类植物孢子萌发影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光对园艺植物花青素生物合成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青素是植物中一类重要的类黄酮化合物,在植物花朵、果实等器官色泽形成和抗氧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植物组织中花青素的形成依赖于光信号,但是光信号对花青素生物合成的调控机制及信号网络很大程度上还不清晰。本文简述了花青素生物合成及运转过程的研究进展,简要归纳了MYB、bHLH、WDR三类主要因子对花青素合成的转录调控作用,重点阐释光信号(光强、光质、光照时长)对植物花青素合成的调控作用。研究表明,光环境(光强、光质、光照时长)主要通过不同的光受体(UVR8、CRYs、PHOTs、PHYs)影响光信号通路重要因子COP1的泛素化能力和HY5的稳定性,以及其他光信号转录因子如光敏色素互作因子PIFs的稳定性,进而调控花青素的生物合成过程。这些光信号因子一方面直接结合到调控花青素合成的MYB、bHLH、WDR三大类转录因子上,转录激活或抑制它们的表达进而调控花青素的合成;另一方面,这些光信号因子通过与MYB、bHLH、WDR三大类转录因子蛋白互作,影响它们形成的MBW复合体稳定性,进而调控花青素的合成。此外,这些光信号因子还可以通过不依赖于MBW复合体的通路调控花青素的合成,如HY5通过调控miR858影响花青素的生物合成;另外,一些未知的光响应因子可能以不依赖MBW通路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调控花青素合成基因和液泡膜上的运转蛋白,改变液泡酸化,调节花青素的合成。同时,光信号会影响光合电子传递,光合电子传递链中的一些因子也会通过依赖和不依赖MBW的途径影响植物花青素的合成。这些途径如何协调以及哪些信号因子优先受光环境(光强、光质、光照时间)调控?本文为深入研究光信号对花青素生物合成的调控机理提供参考,以探索光调控花青素积累的有效途径及靶标分子,为利用基因工程、代谢工程和光环境调控手段改良园艺植物花青素积累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植物中碘的来源,影响植物对土壤碘吸收的因素,碘在植物中的含量与分布,不同种类蔬菜对碘的耐受性,富碘蔬菜的营养价值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人工栽培状态下3种野菜的生长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称福 《西北农业学报》2008,17(6):123-126,139
对菊花脑、人参菜、益母草3种野菜在人工栽培条件下的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菊花脑适合于密植,以10 cm×15 cm为宜;株行距加大,植株叶片数、分枝数反面变少,单株叶面积也变小。人参菜生长速度较快,生长期长,表现为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行。益母草株行距增大,株型变高,单株叶片数增多,单株叶面积加大,以20 cm×25 cm作为人工栽培株行距为宜。  相似文献   

16.
植物表皮毛作为表皮细胞的特有组织在分类、减少热量和水分散失、抵御昆虫和微生物侵害方面发挥作用,同时也是生长发育时相转换的一个重要指标.而且表皮毛在提高产量等农艺性状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如棉花纤维组织的产量和品质.SBP-box/SPL基因是植物特有的一个较小的基因家族,在生长发育多个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涉及花期、育性、果实成熟、蓝光信号传导、器官大小等性状.其中,在调控植物"年龄"相关的时相转换中作用明显.本文对表皮毛发育调控中SPL基因功能、涉及的microRNA,及它们与其他表皮毛发育调控途径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为植物表皮毛发育的深入研究及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不同光质的光照会对植物产生多种效应。本文研究了不同的农用塑料彩膜的光质特性,测定了10种彩膜及普通塑料膜(CK)的光谱透射率,从而算出它们的辐射通量的光谱密度,及其对可见光的平均透射率和可见光中各色光所占的百分比,为蔬莱的光质栽培提供了光学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8.
【背景】 近年来,植物工厂因具有可在垂直立体空间进行周年计划性、省力化和无农药、洁净安全生产等传统农业无可比拟的优势,在全球得到蓬勃发展。然而,由于植物工厂内叶菜生长速度较快,而新叶部位的蒸腾较弱等原因,较易发生干烧心,大幅降低叶菜外观和内在品质。【目的】 研究光期不同湿度对水培生菜干烧心、生长及其营养品质的影响,优化预防或减缓生菜干烧心发生的植物工厂湿度环境参数,为防控生菜干烧心发生,提高植物工厂生菜品质和运行效益提供技术和理论支撑。【方法】 选用在植物工厂环境下较易发生干烧心的‘Tiberius’生菜作为研究对象,在光环境、温度、二氧化碳等环境条件保持一致的情况下,使光期(16 h)各处理空气相对湿度分别维持在50%(RH50)、70%(RH70)和90%(RH90),暗期(8 h)各处理空气相对湿度保持一致为70%,湿度控制正负误差在5%以内。调查各处理组生菜干烧心发生情况、叶片光合参数、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差异。【结果】 与RH70和RH90相比:(1)RH50处理显著提高了生菜新叶中钙离子含量,降低了采收时干烧心发生率,并且随着相对湿度水平降低,干烧心的初次发生时间得到显著推迟;(2)RH50处理未对试验光强下生菜的净光合速率产生影响,但却显著增加了生菜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胞间CO2浓度,促进了茎叶的钙离子运输;(3)RH50处理未显著降低生菜的总叶面积及茎叶鲜重,但却明显改善了生菜营养品质,使淀粉、抗坏血酸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得到显著提高。【结论】 植物工厂高湿环境是生菜干烧心频发的原因之一,通过合理降低湿度水平能够在不显著影响生菜光合能力及产量的情况下,有效减缓生菜干烧心的发生,提高生菜的外观和营养品质,增加其商品价值,保障植物工厂优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9.
Under natural conditions, plants constantly encounter various biotic and abiotic factors, which can potentially restrict plant growth and development and even limit crop productivity. Among various abiotic factors affecting plant photosynthesis, light serves as an important factor that drives carbon metabolism in plants and supports life on earth. The two components of light(light quality and light intensity) greatly affect plant photosynthesis and other plant's morphological,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parameters. The response of plants to different spectral radiations and intensities differs in various species and also depends on growing conditions. To date, much research has been conducted regarding how different spectral radiations of varying intensity can affect plant growth and development. This review is an effort to briefly summarize the available information on the effects of light components on various plant parameters such as stem and leaf morphology and anatomy, stomatal development, photosynthetic apparatus, pigment composition, 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 production, antioxidants, and hormone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20.
光是茶树生长过程中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本研究以龙井43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比例红蓝光的补光处理,检测各处理下茶叶品质成分的含量和品质相关基因的表达量,以明确其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并初步探究其调控机理。结果显示,单一红光对茶叶品质无显著影响,但不同比例的红蓝光,尤其是红蓝光辐照度比为8∶1的处理显著(P<0.05)抑制了茶多酚的合成,促进了游离氨基酸的积累,降低了茶叶的酚氨比。研究结果为生产中利用补光的技术手段调控茶叶品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