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按值物学分类,南瓜属于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蔓生草本植物,应用广泛的主要有3个裁培种,分别是中国南瓜(Cucurbita moschata Duch.)、印度南瓜(笋瓜)(C.emaxima Duch.)、美洲南瓜(C.epepo L)。中国南瓜品种繁多,形状各异,国内主要以食用老瓜肉质粉甜的蜜本南瓜类型和食用嫩瓜的一串铃南瓜类型为主,目前嫩南瓜的种值面积已占南瓜种值面积的30%以上,大有替代西葫芦之势。  相似文献   

2.
笋瓜     
张德纯 《中国蔬菜》2008,1(10):30-30
笋瓜(winter squash)学名Cucurbite maxima Duch.exlam.,别名印度南瓜、玉瓜、北瓜等,葫芦科南瓜属中的栽培种.  相似文献   

3.
南瓜属三个种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漆小泉  东惠菇 《园艺学报》1989,16(4):299-304
本文分析了南瓜属(Cucurbita)的三个主要栽培种:美洲南瓜(C.pepoL.)、中国南瓜((C.moschata D.)和印度南瓜(C.maxima D.)的子叶过氧化物酶和种子酯酶同工酶酶谱,过氧化物酶分离出17条酶带;酯酶共分离出20条酶带,分属五个酶区。每一栽培种的4个品种间酯酶同工酶谱带非常接近,而三个种表现出较高的种间特异性。Est-Ⅲ3是美洲南瓜的特异性酶带。Est-Ⅳ3在中国南瓜的品种内表现一致,并且有较高的活性,而高活性的Est-Ⅴ4酶带是印度南瓜的特色。从酶谱分析亲缘关系结果为:印度南瓜、美洲南瓜与中国南瓜的关系较近,而印度南瓜与美洲南瓜之间的关系较远,这与前人利用种间杂交和细胞学研究的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4.
正印度南瓜耐低温,抗病性较强,生产效益可观。浙北地区通过改进蔬菜生产设施和提高栽培技术,越冬茬栽培注意保温,夏秋季进行避雨栽培,从而实现了印度南瓜的周年栽培。印度南瓜为葫芦科南瓜属栽培种,学名Cucurbita maxima Duch.ex Lam,生产上又被称为西洋南瓜、日本南瓜、栗南瓜和笋瓜等。叶片肾形或圆形,花萼裂片披针形,果柄不具棱和槽,瓜蒂不  相似文献   

5.
南瓜属葫芦科南瓜属(Cucurbita)。常见的栽培类型有三种:南瓜,又名中国南瓜(C.moschata D.);笋瓜,又名印度南瓜(C.maxima D.);西葫芦又名美洲南瓜(C.pepo L.)。嫩早1号南瓜属中国南瓜,植株生长势强,抗病能力强,产量高,品质好。在生产上,嫩早1号南瓜施农药少,污染少,可认为无公害...  相似文献   

6.
为了获取印度南瓜与中国南瓜的"种间自交系",为印度南瓜与中国南瓜的种间杂交提供桥梁亲本,在获得印度南瓜与中国南瓜种间F1的基础上,以印度南瓜作为回交亲本,通过2次回交后再连续5次自交,获得了可育的BC_2F_6种子。种间自交系BC_2F_5可与印度南瓜正反交,也可用中国南瓜花粉对其授粉得到正常数量F1种子,但用其花粉对中国南瓜授粉仍难获得杂交种子。种间自交系与印度南瓜杂交获得的F1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科学评价南瓜,促进南瓜产业健康发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园艺学的分类来看,南瓜包括南瓜(中国南瓜)(Cucurbita moschata D.)、笋瓜(印度南瓜)(C.maxima D.)、西葫芦(美洲南瓜)(C.pepo L.)、黑籽南瓜(C.ficifolia B.)和灰籽南瓜(C.mixta P.)等五个栽培种.  相似文献   

8.
京欣砧3号是用印度南瓜种05-88自交系作母本,中国南瓜系04-36自交系作父本配制而成的远缘南瓜(Cucurbita maxima×Cucurbita moschata)杂交种,主要用于甜瓜和西瓜嫁接栽培。采用京欣砧3号等不同砧木嫁接甜瓜和西瓜试验结果显示:与其他参试葫芦砧木和各类南瓜砧木相比,京欣砧3号发芽率高,出苗整齐,苗壮。与甜瓜、西瓜嫁接亲和性好,共生力强,结合面致密,成活率高。嫁接苗耐低温弱光。抗枯萎病,耐盐碱,叶部病害轻。嫁接后增产效果明显,对果实品质影响小。  相似文献   

9.
南瓜属蔬菜细胞与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恒戬 《北方园艺》2006,(6):127-129
南瓜属(Cucurbita)蔬菜是葫芦科的重要作物,主要包括南瓜(C.moschata Duch)、西葫芦(C.pepo L.)、笋瓜(C.maxima Duch)和黑籽南瓜(C.ficifolia Bouch),除黑籽南瓜外,都是传统蔬菜,特别是中国南瓜曾是粮食短缺时期的重要补充食品,但是对南瓜属蔬菜的研究相对滞后.近几年来,随着南瓜属蔬菜在营养和保健方面[1]、医疗方面的美好前景[2]以及特有的观赏价值[3]等方面的突出进展,以及含有抗病性基因资源[4],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南瓜栽培和常规蔬菜育种[5]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但南瓜的常规育种无法满足生产需求,许多南瓜的优良基因资源得不到利用,特别是在抗性育种等方面.生物技术的快速进展,为南瓜基因资源的利用和育种提供了较好的途径,但相关研究还较少.组织与细胞培养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多数情况下,也是进一步进行基因工程的重要基础.现对研究南瓜属蔬菜作物方面的成果进行概述,为南瓜属蔬菜的未来科研和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我国利用的南瓜栽培种主要有中国南瓜(Cucurbita moschata D.)、印度南瓜(C. maxima L.)和美洲南瓜(C.pepo L.)。试验利用中国南瓜中皮色、果形及黄酮含量等性状互补的2份亲本材料构建了基于F2代分离群体的分子遗传图谱,包含87个分子标记、2个形态标记、18个连锁群,覆盖基因组1 038.9 cM,平均遗传距离为11.67 cM;并对南瓜果实长棒形(longstick,ls)、全黄性状(yellowfull,yf)及果实黄酮含量(flavonoids,fl)进行了遗传定位。  相似文献   

11.
本文所指的黄籽南瓜品种(C.moschata D)是中国南瓜与中国南瓜的杂交种,种子呈土黄色,较小,不同于以前的白籽南瓜(印度南瓜与印度南瓜或印度南瓜与中国南瓜的杂交种,种子呈白色,较大),故称其为黄籽南瓜。  相似文献   

12.
中国南瓜无蔓性状发现及利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中国南瓜无蔓性状发现及利用李海真贾长才菜用南瓜主要有三个栽培种,即中国南瓜(CucurbitamoschataD.),俗称倭瓜;印度南瓜(CucurbitamaximaD.),俗称笋瓜;美州南瓜(CucurbitaPepoL.),即西葫芦。以上三种南...  相似文献   

13.
西洋南瓜特征特性及大棚南瓜无公害早熟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全世界的南瓜属植物,包括栽培及野生近缘种共有27个.其中栽培种有5个,在我国常见的有中国南瓜(南瓜)、印度南瓜(笋瓜)、美洲南瓜(西葫芦),此外还有黑籽南瓜、灰籽南瓜.黑籽南瓜多用作瓜类的砧木或饲料用,食用价值不大.灰籽南瓜在我国极少应用.  相似文献   

14.
南瓜属(Cucurbita)作物包括中国南瓜(C.moschata D.)、印度南瓜(C.maxima D.)和美洲南瓜(C.pepo L.)等许多重要蔬菜,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栽培,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目前,南瓜属作物遗传转化技术普遍存在转化效率低、重复性差、假阳性和嵌合体干扰等诸多问题。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南瓜属作物遗传改良和基因功能验证亟需建立高效稳定的遗传转化体系。前人在南瓜离体再生、花粉管通道和农杆菌介导等转化方法上做过不少探索,普遍认为以农杆菌介导的子叶节离体再生是最具潜力的转化体系。笔者对现有的研究基础进行综述,为促进其在南瓜属作物遗传改良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SSR标记在南瓜亲缘关系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份分属10个品种群的中国南瓜、印度南瓜和美洲南瓜材料及1份印度南瓜和中国南瓜的种间杂交种为试材,采用390对SSR引物对21份材料进行了多态性及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之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美洲南瓜与中国南瓜亲缘关系较近,二者与印度南瓜的亲缘关系较远;同一亚种内及同一品种群内材料之间具有更近的亲缘关系;利用SSR分子标记做出的聚类结果基本可以将供试材料按照不同品种群分开.  相似文献   

16.
南瓜,学名Cucurbita moschata(Duch.ex Lam.)Duch.ex Poiret,是葫芦科南瓜属的一个种,为一年生蔓生草本植物。南瓜果实可作肴馔,亦可代粮食。全株各器官可供药用,南瓜种子含氨基酸,可清热除湿、驱虫,控制和杀灭血吸虫;藤清热;瓜蒂可安胎;根可治牙痛。然而,普通南瓜已不能满足人们的味蕾享受以及市场的需求,近年来,一种个头不大的新型小南瓜,以其可爱特色外观、质优、软糯口感和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等优点渐渐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在我国各地的栽培面积逐步扩大。  相似文献   

17.
<正>南瓜属葫芦科南瓜属,广泛栽培的有中国南瓜(Cucurbitamoschata)、笋瓜(C.maxima)、西葫芦(C.pope)、黑籽南瓜(C.icifolia)和灰籽南瓜(C.mixta)5个种。我国作为蔬用栽培的是中国南瓜、笋瓜、西葫芦,其中以中国南瓜分布最广,嫩果、老果兼食;其次以食用嫩果的西葫芦,北方早春广为栽培;笋瓜因其含水量高,味淡,主要作饲料或籽瓜栽培,但从  相似文献   

18.
以印度南瓜(母本,FP)、中国南瓜(父本,MP)及其种间杂交F1(印度南瓜×中国南瓜)代幼苗为试材,采用5℃低温处理幼苗2d,分别测定低温胁迫前后幼苗根系活力、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后F1代的根系活力最强,相对电导率最低,MDA含量最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最高,其次是母本印度南瓜,父本中国南瓜最低.这些生理指标的变化与砧木南瓜的耐寒性密切相关,即F1代的耐寒性最强,印度南瓜次之,中国南瓜最弱.  相似文献   

19.
蜜本南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南瓜为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起源于美洲大陆。在我国栽培的南瓜主要有南瓜、笋瓜和西葫芦三种,而南瓜又名中国南瓜,笋瓜又名印度南瓜,西葫芦又名美洲南瓜。南瓜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可作粮食、蔬菜、籽用、观赏和饲料等,南瓜  相似文献   

20.
一、栗南瓜的瓜果特性 栗南瓜(又称西洋南瓜、小洋南瓜或栗子南瓜)是印度南瓜(北瓜、玉瓜、笋瓜,种名为Cucurbita maxima Duch)的一个优质品种群。这群品种的最大特点是瓜果较小,扁圆形,瓜型美观,单瓜质量1500g左右,瓜果粉质度高,食味优良。据化验分析,栗南瓜果肉营养丰富,尤其富含类胡萝卜素,其食味和营养品质均属南瓜之冠。这类品种的育成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