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正>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是一种高产、高效的种植方式,具有提早播种,增温保墒,抗旱避灾,抑制杂草,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促进壮苗早发、多花多果、提早上市、增加产量等优点,种植效益较露地花生有显著提高。近几年随着国家油料倍增计划的实施,农民种植花生的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地膜花生种植面积也逐渐增加。现结合南阳市花生生产实际,将地膜花生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王彦霞 《河北农业》2019,(11):11-12
<正>新乐市是河北省花生种植大县,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是主要栽培方式。花生地膜覆盖最突出的特点是不仅提高地温、确保墒情、抑制杂草,而且雨后由于根部没有积水,比露地花生大大减轻了枯萎病、果腐病的发生,另外可促进花生提前发育,提高饱果率,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且提前7~10天播种,约提早7~10天成熟,可增产25%左右,增加效益,实现花生优质高效。笔者从事农业生产管理多年,现将地膜花生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以大粒花生品种湘花2008为材料,设以下处理:A,地膜覆盖+打孔播种+遮阳;B,地膜覆盖+打孔播种;C,地膜覆盖+遮阳;D,地膜覆盖;E,露地播种+遮阳;以露地播种为对照(CK),研究不同栽培方式对秋花生土壤温度、出苗率、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打孔播种+遮阳、露地播种+遮阳、CK的出苗率分别为81.9%,90.4%,85.7%,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播种至出苗期,地膜覆盖处理的温度高于露地处理;结荚期和饱果期地膜覆盖+打孔播种+遮阳处理垄面、土层深5、10 cm处的温度显著高于CK;成熟期,地膜覆盖+打孔播种+遮阳处理白天土层深5、10 cm处的温度分别比CK高1.1~1.6、1.1~1.9℃,夜间土层深5、10 cm处的温度比CK高0.7~1.4、1.1~2.0℃;地膜覆盖+打孔+遮阳处理的主茎高和侧枝长与CK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其单株结果数、饱果数分别比CK提高了38.4%、113.5%,产量提高了15.2%,且籽仁脂肪含量和油酸含量均高于CK,秋季繁殖系数达到15.8。综合分析,地膜覆盖+打孔播种+遮阳为湖南省秋繁花生较适宜的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4.
西瓜一栽多熟是指一个生长季节种植1次,收获多次,是与常规栽培的一苗一瓜相对而言.西瓜一栽多熟比常规栽培产量提高了1~2倍,消除了上市集中下市早的弊端.早春双膜覆盖西瓜一栽多熟高产技术,利用小拱棚加地膜覆盖,把地膜覆盖和小拱棚栽培的优越性结合起来,在早春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可以提早播种和定植,使西瓜成熟期更加提前,对保证西瓜一栽多熟栽培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5.
春播花生覆盖地膜能提高地温,利于提早播种,促进花生的生长发育,可提早上市,增加效益。提高饱果率.达到既增产又改善品质的目的。为了更好地推广春播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实现花生的优质高效,现将春播花生地膜覆盖栽培的关键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东丰县地处吉林省东南部,近两年实施推广了香瓜、西瓜无公害节本增效栽培技术,露地地膜覆盖栽培;露地地膜加扣小拱棚覆盖栽培;大棚内扣小拱棚加地膜覆盖栽培。经济效益是种植玉米的几倍、十几倍,深受农民的欢迎。  相似文献   

7.
徐淮地区双膜花生的生育特点及主要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膜花生是涂淮地区近几年发起来的一种花生种植新方式,它具有鲜果上市早、种植效益高的优点,研究表明,与常规地膜花生相比,双膜花生因其生长季节处于早春气候不稳定期,表现出单株自动调节能力差,个体发育小,开花结果少,鲜果产量低的生育特点,栽培上要采取适期早稻,提高播种质量,增加种植密度等措施,加强开孔理苗,防虫浇水,尤其是拱棚的通风降温,练苗揭膜等田间管理,并视市场行情适时收获,才能进一步获得双膜花生的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8.
西瓜是静宁县重要的经济作物,年均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1 500 hm2左右,年产量约7万t,产值2 100万元,为当地农民增收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静宁县中南部仁大、李店、治平、余湾等乡(镇)的瓜农从抓西瓜早熟栽培、早上市,增加经济收入入手,探索总结出了适合当地生产的投资小、收益高、操作简单易行的小拱棚地膜西瓜栽培技术,并逐年扩大种植,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采用小拱棚加地膜栽培技术,在早春气温较低的情况下,能有效提高地温,据测定,小拱棚地膜覆盖较普通地膜覆盖0~20 cm土层的地温提高1~3 ℃,而且在西瓜苗期具有增温、防止霜冻的作用,播期较普通地膜西瓜提前10~15 d,成熟期提前7~10 d.小拱棚地膜西瓜一般产量6万kg/hm2左右,较普通地膜西瓜售价提高0.2~0.4元/kg,增收1.80万~2.25万元/hm2,具有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截至2005年,全县小拱棚地膜西瓜种植面积达400 hm2,占全县西瓜种植面积的26.7%.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地膜覆盖栽培春花生(以下简称地膜花生)是近年来推广的一项高产栽培措施。地膜花生由于播期比露地花生早,生育期提前,因而受金龟子危害的情况以及对金龟子的防治要求也与露地花生不同。1983~1985年,我们对地膜花生金龟子的发生危害特点进行了调查研究,并进行了防治试验。 一、地膜花生的生育特点  相似文献   

10.
滕州市马铃薯常年种植面积大,产量高,通过试验、示范总结出一套一年三熟高产高效的种植模式。其中,春马铃薯(二膜)—夏花生—秋马铃薯一年三熟栽培模式纯收益达149 763元/hm2、春马铃薯(三膜)—夏花生—秋马铃薯一年三熟栽培模式纯收益达177 363元/hm2。该文分析了这种栽培模式的生产效益,分别介绍了早春拱棚马铃薯、地膜花生、秋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春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播期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花生光解除草专用膜对泉花10号进行覆膜栽培不同播期试验(3月5日、3月20日和4月5日),结果表明,早播(3月5日)产量最高,比4月5日播种增产极显著,增产的主要原因是早播延长了营养生长期,苗期至花期花生植株较高、叶面积系数大、干物质积累多,而且花期长,后期光合产物转移快,分配到生殖器官多,果多、果大、果饱,因而V/R值小,经济系数高。本试验条件下,花生覆膜栽培播期以3月上旬为宜。  相似文献   

12.
利用莘县气象局1981—2016年地面观测气象资料及莘县董杜庄镇西瓜种植基地大棚内的小气候观测资料,分析了莘县早春(2—5月)西瓜种植生育期内气候特征、三层膜大拱棚和四层膜大拱棚的增温效应和西瓜种植期内常见气象灾害影响,找出早春大拱棚西瓜种植适宜的定植时间,根据各种气象灾害特点给出合理的防御对策。结果表明,近11年莘县早春月平均气温均在0℃以上,年份之间气温变化幅度较大,尤其2、3、4月份变化幅度达5℃以上,多寒潮大风天气,但总体来说,莘县的气候能满足西瓜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需求。大拱棚的增温效果明显,四层膜覆盖比三层膜覆盖效果更显著,尤其晴天日照充足增温效果特别显著。建议根据当时天气情况,三层膜大棚2月中旬或下旬定植,四层膜大棚可提前到2月上旬或中旬定植,有利于西瓜提早成熟上市,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花生地膜覆盖栽培对两个播期下花生(Arachis hypogaea Linn.)生殖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方法]以花育22花生品种为材料,设置4个处理,处理Ⅰ:地膜覆盖栽培,5月13日播种;处理Ⅱ:露地栽培,5月13日播种;处理Ⅲ:地膜覆盖,5月20日播种;处理Ⅳ:露地栽培,5月20日播种.[结果]与传统露地栽培方式相比,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可提前7d播种,显著提高出苗率;增加有效开花数、有效果针数;促进荚果发育,显著增加单株结果数和荚果产量.地膜覆盖栽培适当提前播期,较正常播期露地栽培增产925.9 kg/hm2,较正常播期地膜覆盖栽培增产209.1 kg/hm2.[结论]吉林省花生采取地膜覆盖栽培,适期播种,能有效解决气温低影响花生生长的问题,取得较好的增产效果,是一项重要的增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在茶树的常规育苗技术体系中,都需要建立遮阳拱棚,故扦插苗圃都应适当遮阳。统计了采用高网地膜、低网无膜、低网双膜(天膜+地膜)、低网天膜4种遮阳拱棚育苗的出圃数量,并分析了苗圃管理技术的管理强度和成本投入。结果表明:在西南山地茶区茶树良种繁育技术中,采用低网天膜型遮阳拱棚技术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覆盖物对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为推广花生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提供依据。【方法】以福建花生主栽品种泉花7号、泉花8号为材料,研究普通膜、光解膜、稻草3种覆盖物栽培和未覆盖(裸地)对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等的影响。【结果】普通地膜、光解膜或稻草覆盖均能缩短花生生育期,提高株高、茎叶干物重;覆盖普通地膜和光解膜均能提高花生出苗率、单株生产力、百仁重、单株结果数、饱果数,而覆盖稻草降低出苗率、根系干物重、单株生产力、百仁重、单株结果数和饱果数。不同覆盖处理中,泉花7号和8号产量以光解膜覆盖最高,极显著增产34.20%和19.10%(P〈0.01),其次为普通膜覆盖,极显著或显著增产27.47%(P〈0.01)和16.54%(P〈0.05);稻草覆盖分别降低产量4.29%和11.19%。与对照相比,覆盖光解膜、普通膜处理可增加产值分别为6455-11025元/ha和5575-8790元/ha,而覆盖稻草经济效益减少1640-4430元/ha。【结论】不同覆盖物栽培方式各有优缺点,在花生实际生产中,可根据不同环境采用适宜的方式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可降解地膜对花生生长发育影响及残留情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作为治理白色污染主要手段之一的可降解地膜虽然推广面积逐年扩大,但是各种类型可降解地膜性能参差不齐,针对可降解地膜对作物生长发育及残留情况的系统研究更可谓是凤毛麟角。笔者采用对比试验和全生育期跟踪监测的方法,在花生上开展了不同类型可降解地膜对比试验,初步掌握了不同可降解地膜对花生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地膜残留情况。结果表明:普通地膜和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在保墒性能上表现更优异,可降解地膜在诱导期内的保温效果略优于普通地膜,产量有不同程度提升,残留率明显偏低,但降解特性差别较大,诱导期长短不一,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降解不稳定、速度不一致,个别全降解地膜诱导期较短作用不明显,四种降解地膜统一呈现出诱导期越长花生产量越高和畦面部分降解较快、覆土部分降解很慢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花生高产化控栽培技术,对盆栽花生盛花初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NaHSO3溶液,结果表明:100mg/L、200mg/L、300mg/L NaHSO3处理均可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和CAT活性,亚硫酸氢钠浓度越高,叶片叶绿素含量越高;100mg/L、200mg/LNaHSO3处理较利于提高叶片蛋白质含量,而300mg/L则使蛋白质有所下降;喷施NaHSO3后,所有处理叶片POD酶活性明显上升,但以100mg/L、200mg/L处理较高。此外,单株荚果数和饱果数、有效分枝数、单株分枝数以200mg/L处理最多,单株饱果率以100mg/L处理最佳。因此,总体上以200mg/L NaH-SO3浓度处理效果最好,有利于促进花生植株生理代谢过程,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河西内陆灌区膜上灌在不同覆膜宽度和单宽流量条件下对春小麦全生育期耗水量、产量构成要素以及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得出该区春小麦膜上灌采用覆膜宽度和单宽流量分别为125 cm和1.3 L/(s.m)时节水增产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鲁东地区花生空秕原因。[方法]通过全面测定和调查花生常规地块和空秕发生地块的土壤pH、养分含量等指标及种植制度,明确造成鲁东地区花生空秕原因和空秕植株的特征特性。[结果]土壤酸化和缺钙是造成花生空秕的主要原因,连作较轮作更容易产生空秕,而花生与禾本科作物轮作较果树苗木间套轮作更容易避免空秕现象的发生。空秕植株较正常植株主茎高变高、侧枝变长、分枝数和主茎绿叶数增加,发生空秕的荚果较正常荚果粗糙,果皮变厚。[结论]该研究明确了花生空秕原因及空秕植株特征特性,可以为花生生产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20.
[目的]使鲜食花生能够早收提前上市,增加经济效益。[方法]设露地播种、地膜覆盖、双膜覆盖3个处理研究徐淮地区早春气温对鲜食花生生长的影响。[结果]徐淮地区花生采用双膜覆盖栽培法可在3月20日前后播种,6月底7月初即可收获鲜果上市,经济效益较高,在此之前播种的,则会出现不出苗或出苗率极低的现象;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法应在4月20日前后播种,7月20日以后收获鲜果上市,产量高,经济效益也好;4月20日露地栽培的出苗期需要17d以上,出苗率仅为80%左右。要使花生正常发芽出苗,其播种期应在4月底至5月上旬为宜。[结论]为徐淮地区鲜食花生的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