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将健康的围产期奶牛 3 0头随机均分为 3组。其中Ⅱ组为对照组、Ⅰ组和Ⅲ组分别为试验组 ;Ⅰ ,Ⅱ ,Ⅲ 3组于产前 2 8d开始分别饲喂NRC标准减少 2 0 %日粮组 (能量摄入 80 %)、NRC标准日粮组 (能量摄入 1 0 0 %)、NRC标准增加 2 0 %日粮组 (能量摄入 1 2 0 %) ,产后各组奶牛均饲喂标准日粮 ,至产后 5 6d结束 ,观察不同干物质摄入水平对奶牛血浆瘦素浓度及产奶量、体重等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奶牛产后干物质摄入量、血浆瘦素浓度和产奶量为Ⅰ组高于Ⅱ组、Ⅱ组又高于Ⅲ组 ,经统计分析组间差异极显著 (P <0 .0 1 )或差异显著 (P <0 .0 5 ) ;但产前2 8~ 1 4d瘦素浓度组间差异均不显著 (P >0 .0 5 ) ,此后Ⅰ组和Ⅲ组差异显著 (P <0 .0 5 )。此外 ,Ⅰ组体重消耗最小 ,Ⅲ组体重消耗最大 ,各组间差异极显著 (P <0 .0 1 )。可见 ,围产期健康奶牛不同干物质摄入量与血浆瘦素浓度、产奶量、体重等生产性能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将围产期奶牛3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头。其中Ⅱ组为对照组,Ⅰ组和Ⅲ组分别为试验组;Ⅰ、Ⅱ、Ⅲ3组于产前28d开始分别饲喂NRC标准减少20%日粮(能量摄入80%组)、NRC标准日粮(能量摄入100%组)、NRC标准增加20%日粮(能量摄入120%组),产后各组奶牛均饲喂标准日粮,至产后56d结束,观察不同干物质摄入水平对奶牛血浆酮体浓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奶牛产后干物质摄入量和产奶量均为Ⅰ组高于Ⅱ组、Ⅱ组又高于Ⅲ组,经统计分析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或差异显著(P<0.05);此外,Ⅰ组体重消耗最小,Ⅲ组体重消耗最大,各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产后Ⅲ组血酮浓度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而Ⅰ组和Ⅱ组之间差异不明显。可见,围产期奶牛不同干物质摄入量与产奶量、体重等生产性能及产后血酮浓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将健康的围产期奶牛30头随机均分为3组。其中Ⅱ组为对照组,Ⅰ组和Ⅲ组分别为试验组;Ⅰ、Ⅱ、Ⅲ3组于产前28d开始分别饲喂NRC标准减少20%日粮组(能量摄入80%)、NRC标准日粮组(能量摄入100%)、NRC标准增加20%日粮组(能量摄入120%),产后各组奶牛均饲喂标准日粮,至产后56d结束,观察不同干物质摄入水平对奶牛产乳量及乳成份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奶牛产后干物质摄入量、产奶量为Ⅰ组高于Ⅱ组、Ⅱ组又高于Ⅲ组,经统计分析组间差异极显著(<0.01)或差异显著(<0.05);乳中蛋白质、乳脂率和非固体物质为Ⅰ组高于Ⅱ组、Ⅱ组又高于Ⅲ组(>0.05)。可见,围产期健康奶牛不同能量水平与干物质摄入量、产奶量、乳成份等生产性能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将健康围产期奶牛24头随机分为3组,分别于产前28天开始饲喂NRC标准日粮(能量摄入100%组)、NRC标准增加20%日粮(能量摄入120%组)和NRC标准减少20%日粮(能量摄入80%组),产后各组奶牛均饲喂标准日粮,至产后56天结束,观察干奶期不同能量摄入水平对产后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能量组奶牛产后干物质采食量和产奶量均显著低于其它2组,并且体重消耗明显,各组间乳成分的变化差异不显著。因此,干奶期能量摄入水平是影响和调节产后干物质摄入量﹑产乳量和能量平衡状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干奶期不同能量摄入水平对产后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将围产期健康奶牛30头随机分为3组.分别于产前28d开始饲喂NRC标准日粮(能量摄入100%组)、NRC标准增加20%日粮(能量摄入120%组)和NRC标准减少20%日粮(能量摄入80%组).产后各组奶牛均饲喂标准日粮,至产后56d结束,观察干奶期不同能量摄入水平对产后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能量组奶牛产后干物质采食量和产奶量均显著低于其他2组,并且体质量消耗明显。由此认为,干奶期能量摄入水平是影响和调节产后干物质摄入量、产乳量和能量平衡状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将30头围产期健康奶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均为10头,其中Ⅰ组为对照组,Ⅱ组和Ⅲ组为试验组;Ⅰ、Ⅱ、Ⅲ组分别于产前第28d开始饲喂标准日粮(能量摄入100%组)、标准日粮增加20%能量(能量摄入120%组)和标准日粮减少20%能量(能量摄入80%组),产后各组奶牛均饲喂标准泌乳日粮,至产后第56d结束,观察不同能量摄入水平对产后奶牛产乳性能及血液中瘦素(Leptin)和神经肽Y(NPY)浓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产前饲喂低能日粮不仅提高了产后奶牛产乳性能,而且提高了产后奶牛血液中Leptin和NPY浓度。可见,奶牛不同能量摄入水平与产奶量及血液中Leptin和NPY浓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将30头健康的围产期奶牛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于产前28d开始饲喂NRC标准日粮(能量摄入100%组或Ⅰ组)、NRC标准增加20%日粮(能量摄入120%组或Ⅱ组)和NRC标准减少20%日粮(能量摄入80%组或Ⅲ组),产后各组奶牛均饲喂NRC标准泌乳日粮,至产后56d结束,观察干奶期不同能量摄入水平对产后奶牛千物质摄入量(DMI)、泌乳量及生殖激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围产期生殖激素的剧烈变化影响奶牛的DMI,泌乳量,糖、脂和蛋白质代谢,并主要通过调整NEFA的去路,适应机体的各种生理变化。干乳期能量摄入水平很可能是通过生殖激素对奶牛的DMI、泌乳和能量平衡进行影响和调节的。  相似文献   

8.
将年龄、胎次相同,年产奶量大于5000kg的围产期健康奶牛3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头。Ⅰ组饲喂中国奶牛饲养标准(2000)减少20%日粮(能量摄入80%组)。Ⅱ组饲喂中国奶牛饲养标准(2000)日粮(能量摄入100%组),Ⅲ组饲喂中国奶牛饲养标准(2000)增加20%日粮(能量摄入120%组)。试验从产前28d开始至产后56d结束,产后各组奶牛均饲喂标准泌乳日粮。采用内对照RT—PCR方法,检测了干乳期摄入不同能量的围产期奶牛肝脏活体组织载脂蛋白B100(apoB100)mRNA丰度。结果表明。apoB100mRNA相对表达量,产前至产后Ⅰ、Ⅲ组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Ⅲ组产后apoB100mRNA丰度降低了61.45%,Ⅰ组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各组均在产后28d达最低值(Ⅰ组,P〈0.05;Ⅱ、Ⅲ组,P〈0.01)。产前14d至产后1d,apoB100mRNA相对表达量Ⅲ组高于Ⅰ组,Ⅰ组高于Ⅱ组,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产后28d。Ⅰ组高于Ⅱ、Ⅲ组(P〈0.05)。由此可见,围产期奶牛能量摄入水平对肝脏载脂蛋白B100mRNA丰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将健康围产期奶牛30头随机分为3组,分别于产前28 d开始饲喂NRC标准日粮(能量摄入100%组或Ⅰ组)、NRC标准增加20%日粮(能量摄入120%组或Ⅱ组)和NRC标准减少20%日粮(能量摄入80%组或Ⅲ组),产后各组奶牛均饲喂标准日粮,至产后56 d结束,观察干奶期不同能量摄入水平对围产期健康奶牛血清总胆红素、蛋白及转氨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围产期是机体生理状况处于剧烈变动的时期,奶牛产后的蛋白代谢活动、转氨酶活性较产前明显增强,但健康奶牛均能通过调整糖代谢、脂代谢和蛋白质代谢,促进能量与营养物质间的相互转化,适应机体的各种生理变化。  相似文献   

10.
旨在研究瘤胃保护葡萄糖(Rumen-protected glucose,RPG)对围产后期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将28头健康、胎次、体重与体况相近的待产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每组7头。其中,Ⅳ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Ⅰ组、Ⅱ组、Ⅲ组奶牛自分娩后第1天起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每天每头添加200、300和400g RPG。试验期28d。结果表明:(1)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产后体重分别减少61.99、43.20、42.83和62.66kg,与Ⅳ组体重减少量相比,Ⅱ组、Ⅲ组差异极显著(P0.01)。(2)Ⅱ组、Ⅲ组产奶量为26.68和26.84kg·d-1·cow-1,极显著高于Ⅳ组24.49kg·d-1·cow-1(P0.01),Ⅰ组产奶量为25.66kg·d-1·cow-1和Ⅳ组差异不显著(P0.05)。(3)试验组提高了乳蛋白和乳糖含量,但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4)试验组提高了血清葡萄糖浓度,降低了血清中非酯化脂肪酸(Nonesterified fatty acids,NEFA)和β-羟丁酸(β-hydroxybutyric acid,BHBA)浓度,尤其Ⅲ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在围产后期奶牛日粮中添加RPG可有效减缓体重损失,提高产奶量,提高血清中葡萄糖浓度,降低血清NEFA和BHBA浓度。表明RPG有利于奶牛产后体况维持,降低奶牛围产后期能量负平衡发生机率。  相似文献   

11.
将健康围产期奶牛30头随机分为3组.预产前28d按奶牛营养需要分别饲喂100%、120%、80%能量日粮,产后各组奶牛均饲喂标准的产奶日粮,至产后56d结束,观测干奶期不同能量摄入水平对围产期健康奶牛血中神经肽Y和生长激素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干奶期低能量日粮饲喂,奶牛血中神经肽和生长激素浓度均高于其他2组,从产前14d至产后28d组间差异显著(P〈0.01;P〈0.05),提示低能量饲料饲喂干奶期奶牛,产后能量负平衡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12.
将年龄、胎次相同,年产奶量大于7000kg的围产期荷斯坦奶牛3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头,低能量组(Ⅰ组)按中国奶牛营养标准2000年版减少20%日粮(能量摄入80%),高能量组(Ⅱ组)则按此标准增加20%日粮(能量摄入120%),对照组(Ⅲ组)按标准日粮(能量摄入100%)饲喂,试验从产前28d到产后56d结束,分娩后各组均按标准配制相同的泌乳日粮。分别于产前28、14d及产后1、14、28、56d采取肝活体组织。应用内对照RT—PCR方法检测肝脏组织MTPmRNA丰度。结果显示,各组奶牛肝MTPmRNA丰度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产后均高于产前,且产后1~28d差异显著(P〈0.01或P〈0.05),而后回降,至56d趋于平稳(P〉0.05);Ⅲ组肝MTP mRNA丰度在产后1d达到峰值,而Ⅰ组和Ⅱ组在产后14d达到最大值(P〈0.01);Ⅱ组产后1~28d显著高于I组。产后14d显著高于Ⅲ组(P〈0.01);Ⅲ组产后1d和28d显著高于Ⅰ组(P〈0.01或P〈0.05)。这些结果表明,围产期奶牛能量摄入水平对肝MTP mRNA丰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将年龄、胎次相同,年产奶量大于5000kg的围产期健康奶牛3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头。按照中国奶牛饲养标准(2000),低能组饲喂减少20%日粮(能量摄入80%组),对照组饲喂标准日粮(能量摄入100%组),高能组饲喂增加20%日粮(能量摄入120%组),试验从产前14天开始至产后28天结束,产后各组奶牛均饲喂标准日粮。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了不同能量摄入对围产期奶牛脂肪组织胰岛素受体(InsR)mRNA丰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组脂肪InsRmRNA相对表达量从产前14天至产后28天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产后14天达到最大值,且产后高于产前;低能组产前InsR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高能组和正常组,产后1天至产后28天高于高能组和正常组,产后14天显著高于高能组(P<0.01)。可见,干乳期低能饲喂奶牛,产后脂肪InsRmRNA表达增加,提示产前适当降低能量摄入水平,有利于胰岛素抑制泌乳初期脂肪动员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4.
将围产期健康乳牛30头随机分为3组,分别于产前第28d开始饲喂标准日粮(能量摄入i00%组)、标准日粮增加20%的日粮(能量摄入120%组)和标准日粮减少20%的日粮(能量摄入80%组),产后备组乳牛均饲喂标准泌乳日粮,至产后第56d结束,观察干奶期不同能量摄入水平对围产期健康乳牛血液葡萄糖、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产前低能饲喂可以增加围产期乳牛血浆葡萄糖浓度,干奶期不同能量摄入水平对围产期健康乳牛血液葡萄糖、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浓度起重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将健康围产期奶牛30头随机分为3组,预产前28 d分别饲喂奶牛标准日粮(能量摄入100%组)、标准日粮增加20%日粮(能量摄入120%组)和标准日粮减少20%日粮(能量摄入80%组),产后各组奶牛均饲喂标准的产奶日粮,至产后56d结束,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观测干奶期不同能量摄入水平对围产期健康奶牛肝脏胰岛素受体(IR)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干奶期低能饲喂奶牛,产后肝脏IR mRNA表达增加,提示低能饲喂有利于调节奶牛产后血糖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