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马铃薯小孢子原生质体游离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马铃薯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的小孢子为材料,研究了小孢子原生质体游离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用1 % 蜗牛酶+1.2 % 纤维素酶+0.5 % 半纤维素酶的混合酶液能大量游离出经低温预处理的马铃薯四分体小孢子原生质体,原生质体的最高产率达78.05 %;2-N吗啉乙烷磺酸 (MES) 对小孢子原生质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0.1 % 的荧光增白剂鉴定脱壁完全,0.01 % 的FDA荧光检测表明原生质体具有生活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葡萄成熟花粉粒原生质体分离条件,为下一步原生质体杂交及遗传改良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使用低温—酶解法对酿酒葡萄桂葡一号花粉原生质体进行分离,探讨低温处理不同时间、不同花序位置和不同甘露醇浓度对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结果】随着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原生质体分离得率越高,在0.6 mol/L甘露醇条件下,以处理7 d的原质体分离得率最高,达18.94%,其次是处理5 d。对于不同部位花粉,以中上部花药的原生质体分离得率较高,而以中部花序的花粉原生质体分离得率最高,达19.11%;中下部花药及已开始散粉的花药原生质体分离得率较低。相对于1.2 mol/L甘露醇,以添加0.6 mol/L甘露醇作为渗透压处理的花粉原生质体分离得率较高。【结论】低温处理时间、花粉成熟度及甘露醇浓度均对酿酒葡萄花粉原生质体的分离有明显影响。选用即将开花的中上部花药为材料,经0~4℃低温预处理5~7 d,并以0.6 mol/L甘露醇作为渗透压调节剂可获得大量有活性的花粉原生质体。  相似文献   

3.
初步研究了分离水稻小孢子原生质体的条件,首次从具小萌发孔的水稻小孢子中分离出原生质体.小孢子原生质体的分离途径是:小孢子在混合酶液作用下,质膜先脱离小孢子壁,然后原生质体缓慢地从萌发孔中挤出.混合酶液中的渗透压高低和分离时的温度条件对小孢子原生质体的分离有很大影响,在24℃温度和0.6mol/L甘露醇的渗透压下分离效果最佳,此时原生质体的分离率达到9.8%~11.2%.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葡萄成熟花粉粒原生质体分离条件,为下一步原生质体杂交及遗传改良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使用低温—酶解法对酿酒葡萄桂葡一号花粉原生质体进行分离,探讨低温处理不同时间、不同花序位置和不同甘露醇浓度对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结果】随着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原生质体分离得率越高,在0.6mol/L甘露醇条件下,以处理7d的原质体分离得率最高,达18.94%,其次是处理5d。对于不同部位花粉,以中上部花药的原生质体分离得率较高,而以中部花序的花粉原生质体分离得率最高,达19.11%;中下部花药及已开始散粉的花药原生质体分离得率较低。相对于1.2mol/L甘露醇,以添加0.6mol/L甘露醇作为渗透压处理的花粉原生质体分离得率较高。【结论】低温处理时间、花粉成熟度及甘露醇浓度均对酿酒葡萄花粉原生质体的分离有明显影响。选用即将开花的中上部花药为材料,经0~4℃低温预处理5~7d,并以0.6mol/L甘露醇作为渗透压调节剂可获得大量有活性的花粉原生质体。  相似文献   

5.
初步研究了分离水稻小孢子原生质体的条件,首次从具有小萌发孔的水稻小孢子中分离出原生质上孢子原生质体的分离途径是:小孢子在混合酶液作用下,质膜先脱离小孢子壁,然后原生质体缓慢地从萌发孔中挤出,混合酶液中的渗坟高低和分离时的温度条件对小孢子的原生质体的分离有很大影响,在24℃温度和0.6mol/L甘露醇的渗透压下分离效果最佳,此时原生质体的分离率达到9.8-11.2%。  相似文献   

6.
烟草雄性核在花粉管萌发伸长过程中的形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尝试把荧光染料DAPI配入花粉萌发液作为活体观察的指示剂,在荧光显微镜下花粉萌发花粉管及伸长时雄性核的动态变化过程作光学水平的连续追踪;观察到:①烟草花粉在含DAPI染料的蔗糖萌发液中能够正常萌发伸长花粉管;②在花粉管生长延伸过程中,营养核与生殖核的移动一个有联系的过程;联系方式常见为营养核围裹生殖核,两者紧贴和两核之间有细丝相联几种情况;③生殖核与营养核在花粉粒和花粉管中移动时,其形态均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7.
以西南农业大学选育的渝黄1号和SH212个甘蓝型黄籽油菜品种为材料,切取其无菌苗的子叶和下胚轴分离纯化原生质体。种子萌发时低温处理可明显提高原生质体活力;光照处理对子叶原生质体活力有较大影响;酶液配比对原生质体产率影响较大;用“过滤-离心-漂浮法”进行纯化,用21%蔗糖,800转/min纯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不同化学因子对佛手柑花粉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花粉液体培养法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及矿质元素对佛手柑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化学因子对佛手柑成熟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表现出不同的作用效果,在6-BA、GA3、IAA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中,以20mg/LIAA的作用效果最好,佛手柑成熟花粉的萌发率和花粉管生长速率分别为53.26%和17.36 μm/h.而B、Ca、K等不同矿质元素对佛手柑成熟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作用效果则以40mg/L CaCl2最好,佛手柑成熟花粉的萌发率=和花粉管生长速率分别为58.90%和33.59 μm/h.对照组佛手柑成熟花粉的萌发率和花粉管生长速率分别为25.11%和5.25 μm/h.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低温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桃5个品种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对桃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生长影响十分明显,但品种间差异很大,白花桃花粉最不耐低温,毛桃耐低温最强;解除低温后,在室温(16℃)下能使花粉迅速恢复萌发和花粉管生长.除CaCl2和VB2外,GA3,PI,NAA,BA和IBA,均能在低温条件下显著提高花粉的萌发率,促进花粉管生长.  相似文献   

10.
采用花粉离体萌发法研究不同培养液对多种睡莲品种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睡莲品种花粉生活力差异显著,花粉萌发率从0~909%。不同培养液对睡莲花粉萌发影响显著,其中睡莲柱头液是最适宜睡莲花粉萌发的培养液;培养4 h后,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均达到一个较为稳定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蕙兰原生质体分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蕙兰无菌苗的幼叶和幼原球茎以及花蕾时的花瓣和花粉块为材料,研究了纤维素酶(商品名OnozukaR-10)浓度、渗透压稳定剂甘露醇浓度和酶解时间等因素对蕙兰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花粉块和花瓣的分离条件为1.5%纤维素酶、0.3%果胶酶、11%甘露醇、酶解时间6.5h时,其原生质体最高得率分别为4.56×106和2.12×106个/gFW。②幼叶的分离条件为1.0%纤维素酶、0.3%果胶酶、13%甘露醇、酶解时间20h时,其原生质体最高得率为3.36×106个/gFW。③幼原球茎的分离条件为1.0%纤维素酶、0.3%果胶酶、11%甘露醇、酶解时间16h时,其原生质体最高得率为1.87×105个/gFW。此外,花粉块与叶片的原生质体溶液中杂质很少,有利于提纯;花瓣原生质体溶液中碎屑较多,且有少量的针晶;原球茎原生质体溶液中的淀粉粒与针晶很多,非常不易提纯。因此,花粉块与叶片为蕙兰原生质体分离的较好材料  相似文献   

12.
一串红(Salvia splendens Ker-Gawl)花粉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4种花色一串红花粉的生活力和在不同条件下的萌发率,为一串红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获取4种花色一串红花粉,采用TTC法和培养基法研究其生活力和萌发率。[结果]在TTC浓度为0.5%时活力测定效果最好,其中紫色和红白相间一串红达到94%。适宜一串红花粉萌发的培养条件为蔗糖浓度为10%,硼酸浓度为1.5%的液体培养条件下萌发率最高,达到83%(紫色一串红)。在常温贮藏条件下,6 h左右开始萌发,12 h的时候萌发率达到最高(紫色一串红为86%),48 h以后花粉几乎丧失了萌发力。[结论]花粉的生活力和萌发规律在一串红可育性上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3.
将亚麻与红麻的愈伤组织在水解酶的作用下分离出原生质体,然后利用PEG法使这2种原生质体融合。结果表明,用2%纤维素酶+1%果胶酶+0.55mol/L甘露醇处理材料,酶解6h后,可以获得大量游离的、圆球形的原生质体;利用40%PEG6000及0.3mol/LCaCl2溶液(含9%甘露醇,pH9.5)将这2种原生质体融合,可以获得稳定的杂合细胞。  相似文献   

14.
取水仙花花葶中上部即将开放的花蕾,按常规方法消毒后,把花粉粒挤在含纤素酶0.5%、果胶酶1.5%、甘露醇12%的酶混合液中.保育5h 后离心、纯化,可获得2±0.04×10~5(个/朵)原生质体.花粉原生质体在附加 BA,2,4-D 分别为0.5mg/L,甘露醇5%,蔗糖10%的1/2 MS 或 KM8p 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3d,原生质体开始分裂.每隔10d 换培养液一次,使培养基的渗透压逐渐降低至普通培养浓度.1个月后,形成肉眼可见的愈伤组织,转入以琼脂糖作固化剂的相同培养基中培养2个月后,细胞分裂减弱.愈伤组织的增殖和分化,目前正在进一步探索之中.  相似文献   

15.
枣不同品种花粉发芽特性及人工授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4个枣品种单花不同发育阶段的花粉发芽特性、不同干燥处理方法对花粉发芽率的影响及人工辅助授粉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临猗梨枣,初开期花粉发芽率最高,‘苹果枣’、‘晋枣’、‘辣椒枣’在蕾黄期花粉发芽率最高.在烘箱35℃烘干12 h与日光灯照射干燥12 h的花粉发芽率无显著差异,均显著高于在常温放置下的花粉发芽率.人工授粉后,‘冬枣,和‘雄性不育1号,(MSN1)的坐果率(吊果率)分别达102.5%、88.1%,显著高于自花授粉和自然授粉的对照(分别为33.6%、24.3%);‘雄性不育1号’人工授粉后的含仁率(50%)亦显著高于自花授粉的对照(0);单一花粉(‘临猗梨枣’)和混合花粉(‘苹果枣’、‘晋枣’、‘辣椒枣’)的授粉效果因品种而异.不同授粉方式对‘雄性不育1号’(无花粉)的吊果率和含仁率影响很大,点授花粉后的吊果率为88.1%、含仁率为50%,均显著高于液体喷粉.花粉育性很低的‘冬枣’成熟花粉粒形状多为椭圆形,萌发孔1个;‘雄性不育1号’小孢子在四分体时期后,出现未成熟花粉粒退化消失现象.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先后采用了花粉离体萌发法、FDA染色法和I2-KI染色法测定了芒离体花粉的生活力。结果表明:在离体萌发法中,离体花粉在培养5 min后即开始萌发,培养30 min后花粉管平均长度达到了145.77 μm。芒离体花粉的平均初始萌发率为82.6 %,但花粉生活力下降很快,室温保存90 min的花粉其萌发率已下降至3.0 %。因此利用离体萌发法能够准确有效地测定芒花粉生活力的变化规律。而利用FDA染色法和I2-KI染色法测定的芒花粉初始生活力与离体萌发法的结果基本一致,分别为84.6 %和86.6 %,但这两种染色法不适合用于跟踪测定花粉生活力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真叶细胞能模拟植物内源条件,建立基于棉花真叶原生质体的高效瞬时表达体系,为快速有效研究棉花基因功能提供方法。【方法】以陆地棉TM-1真叶为材料,采用常用的纤维素酶和离析酶组合分离原生质体,探究影响原生质体分离的叶龄、渗透压、酶解液成分和酶解时间,及渗透压和酶解时间对原生质体活力的影响,并分析渗透压、PEG浓度和培养液种类对原生质体瞬时转化的影响,进而优化棉花真叶原生质体瞬时表达体系。构建GhLTP-GFP表达载体,对比融合蛋白在拟南芥、棉花原生质体和烟草表皮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验证该体系。【结果】不同于棉花子叶,酶解液中高浓度CaCl2会显著抑制真叶细胞壁的酶解,含10 mmol·L-1 CaCl2的酶解液能有效分离棉花真叶原生质体。甘露醇显著影响原生质体得率,含0.5 mol·L-1甘露醇的酶解液分离原生质体得率最高,且细胞形态维持较好,而0.4 mol·L-1甘露醇条件下原生质体活力降低一倍,表明0.5 mol·L-1甘露醇能较好维持棉花真叶原生质体渗透压。陆地棉刚展平的真叶分离所得原生质体大小合适,而展平后的嫩叶分离得到的原生质体细胞较大,得率降低一倍。酶解处理7 h前,原生质体游离缓慢,酶解9 h原生质体产量达到高峰,继续酶解原生质体将破裂,得率降低。在等渗条件下用40% PEG4000转化所得原生质体,转化效率最高,而普遍采用的低渗条件不利于棉花真叶原生质体的转化。转化后,用WI溶液继续培养原生质体,会引起原生质体的大量破裂,用含0.5 mol·L-1甘露醇的W5溶液继续培养,有利于原生质体形态的维持,转化率提高到90%。表达载体35S:GhLTP-GFP分别转入棉花、拟南芥原生质体和烟草表皮细胞,GFP信号在细胞中的定位结果一致。 【结论】建立的棉花真叶原生质体瞬时表达体系,可获得8.10×106个/mL活力在95%以上的高质量原生质体,原生质体得率提高8倍,转化效率达到90%,可用于亚细胞定位、蛋白互作,以及代谢调控网络研究等。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静电场对水曲柳花粉生命力的作用,研究设计了2个距离梯度(10cm和20cm)和3个电压梯度(1.0、1.5、2.0kV)对花粉进行处理,每个处理进行30min。分别记作:处理1:对照;处理2:1.0kV,10cm;处理3:1.0kV,20cm;处理4:1.5kV,10cm;处理5:1.5kV,20cm;处理6:2.0kV,10cm;处理7:2.0kV,20cm,统计经不同处理后花粉的萌发率,并对其产生变化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情况的静电场影响效果有所差异。试验处理2、3、4、5、6、7中有5个处理提高了花粉萌发率,最高值达到94.7%,比对照高出19.7%。在电压相同的条件下,两电极金属板间较小距离处理的花粉具有较高的萌发率;在两电极金属板之间距离一定的条件下,较大电压处理的花粉具有较高的萌发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推广种植时板栗授粉品种的遴选及生产中制定花期喷硼的促果技术提供依据。[方法]以0203、0204、0205等8个板栗新品系花粉为试材,采用固体培养基发芽法,进行了培养时间(0、6、12、18、24、30、36h)和硼酸浓度(0.0%、0.1%、0.2%、0.3%)两个因素的板栗花粉生活力测定试验,并在最佳培养时间和硼酸浓度条件下比较不同品系花粉的生活力。[结果]0.2%的硼酸浓度和30-36h的培养时间最有利于优系花粉粒的萌发,萌芽率为44.9%-89.0%。不同品系间花粉生活力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以0213最强,达89.0%,其次为0203、0204、0205、0207、0208、0212和0213,达60%以上,0211最低,仅44.9%。[结论]固体培养基中加入0.2%的硼酸溶液对花粉生活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