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于中国奶牛养殖企业来说,需要解决制约行业发展的三个问题:第一是如何保证牛奶品质;第二是集约化奶牛养殖;第三是如何提高奶牛单产。只有不断提高牛奶品质,不断提高集约化水平,才能够使得我们生产出优质的牛奶。"安徽省畜牧兽医局局长董卫星近日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相似文献   

2.
<正> 为了满足家畜集约化生产对饲草的需要,印度最大限度地扩大饲草种植面积,这是由于其他可以直接被人类利用的作物不可能再增加而产生的压力,而且这些作物的产量将来很可能有下降趋势。 为了集约化种植达到最大效益和最满意的系统,应该达到如下目的: (1)最大潜力,以所要实现的单位面积和单位时间内新鲜牧草和干物质来表示;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的养猪业正以集约化生产方式逐步取代传统的家庭饲养方式。在传统饲养方式与规模化养猪相互渗透的过渡时期,传统的兽医防治已经不能适应集约化养猪生产的需要。如何将被动型防治转为主动型预防已经是集约化养猪的系统工程。笔者就集约化养猪场如何进行全方位疫病防疫提出以下建议,仅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4.
周俊忠 《中国猪业》2011,6(7):34-35
目前,江苏省海安县的养猪业正以集约化生产方式逐步取代传统的家庭饲养方式。在防疫观念和手段相对落后的传统饲养向防疫措施和技术日益完善的规模化养猪过渡时期,传统的兽医防治已经不能适应集约化养猪生产的需要。本文就集约化猪场如何进行全方位疫病控制提出以下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集约化养猪场与传统的饲养方式相比具有规模大、数量多、密度高、生产工艺先进等特点。近年来,我国集约化猪场发展迅猛,2004年我国集约化猪场提供的出栏猪约1亿头,占出栏总数15%左右;专家预测,到2015年,中国将每年出栏8亿头猪,其中约50%以上来自集约化猪场,集约化猪场将占据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的养猪业正以集约化生产方式逐步取代传统的家庭饲养方式。在防疫观念和手段相对落后的传统饲养方式与要求防疫措施日益完善的规模化养猪相互渗透的过渡时期,传统的兽医防治已经不能适应集约化养猪生产的需要。如何将被动型防治转为主动型预防已经是集约化养猪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的养猪业正以集约化生产方式逐步取代传统的家庭饲养方式。在防疫观念和手段相对落后的传统饲养方式与要求防疫措施和技术日益完善的规模化养猪相互渗透的过渡时期,传统的兽医防治已经不能适应集约化养猪生产的需要。如何将被动型防治转淡主动型预防已经是集约化养猪的一项系统工程本文就集约化猪场如何进行全方位防疫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集约化猪场种公猪对猪群品质的改良起巨大作用。俗话说:“母猪好,好一窝;公猪好,好一坡。”这就充分体现了种公猪在猪场生产中的重要性。集约化猪场每年种公猪的淘汰率为25%-30%。因此如何及时地培育优良后备公猪,保持公猪群的高繁殖性能,延长其使用年限,提高其经济价值,就需要对后备公猪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的养猪业正以集约化生产方式逐步取代传统的家庭饲养方式。在防疫观念和手段相对落后的传统饲养方式与要求防疫措施和技术日益完善的规模化养猪相互渗透的过渡时期,传统的兽医防治已经不能适应集约化养猪生产的需要。如何将被动型防治转为主动型预防已经是集约化养猪的一项系统工程。本文就集约化猪场如何进行全方位防疫提出以下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李有超  程茂基 《饲料广角》2006,(8):22-23,37
集约化舍饲的畜禽接触不到阳光,无法获得天然来源的VD3以满足自身的需要.而缺乏VD3会降低动物体钙、磷的吸收,进而影响其免疫机能和生产性能.因此,必须对集约化的舍饲畜禽补充足够量的VD3.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随着各地对蚕桑生产的重视,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养蚕大户、业主的大量涌现,大规模栽桑后,一年一度桑树剪伐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与目前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的矛盾日渐突出,在桑树剪伐上开发出一种高效、  相似文献   

12.
刘德旺 《猪业科学》2006,23(6):68-68
近年来,我国集约化猪场发展迅猛,2004年我国集约化猪场提供的出栏猪约有1亿头,可占出栏总数的15%左右;专家预测,到2015年,也就是10年后,中国将每年出栏8亿头猪,其中约有50%以上来自集约化猪场,集约化猪场将占据主导地位。然而,也应该看到目前我国集约化猪场的生产水平很低,笔者从事集约化养猪生产多年,整理了一套适合我国集约化猪场的“健康快乐”生产方法,并在许多猪场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3.
<正>目前,我国的养猪业正以集约化生产方式逐步取代传统的家庭饲养方式。在防疫观念和手段相对落后的传统饲养方式与要求防疫措施和技术日益完善的规模化养猪相互渗透的过渡时期,传统的兽医防治已经不能适应规模化养猪生产的需要。如何  相似文献   

14.
1958年“大跃进”运动如火如荼,新生事物不断涌现。我国畜牧战线也不例外,当时曾出现所谓的“养猪自动线”和“养鸡自动线”,实际上这就是中国集约化饲养业的最初尝试。由于集约化饲养的需要,出现了早期的配合饲料。“大跃进”失败后,集约化饲养和配合饲料也随之销声匿迹。30年之后,亦即上  相似文献   

15.
为了发展经济和出口创汇需要,我场养猪正在从家庭饲养、分散经营、生产自给半自给的小农经济向着集约化、商品化生产转化。农场养猪生产得到较大发展。传统的兽医防疫模式已不能适应集约化饲养的要求。集约化养猪疫病的防制已成为一项系统工程,将被动型防疫转为主动预防型是集约养猪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现将我场养猪情况作一回顾,并提出防制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当前猪养殖是根据饲养规模、生产技术参数、生产节律及生产工艺流程等元素高度融合设计而建设的高度集约化的猪场。人们为了追求高度的集约化,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栏舍的周转率和科学的饲养密度,缩短母猪的哺乳期等,因此猪场生产流程阶段划分及其饲养管理需要更加精细化。本文主要讨论现代集约规模化猪场中母猪的阶段划分和饲养管理。在现代规模化养殖中,根据生产环节将母猪的一个生产周期分为三个阶段:空怀阶段、怀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国际集约化畜牧展览会(VIV China)是中国入世后在境内举办的最高水平的国际性畜牧业展览会。2012年展会的主题依旧是集约化畜牧业,这既是世界畜牧业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畜牧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融入国际经济自由贸易体系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8.
<正>钙是动物骨骼、甲壳、鳞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蛋白质的合成与代谢、碳水化合物的转化、细胞的通透性、染色体的结构与功能等均有重要影响。螃蟹等甲壳类动物的生长要通过不断地蜕壳和硬壳来完成,因此需要从水体和饲料中吸收大量的钙来满足生长需要。集约化的养殖方式常使水体中矿物质  相似文献   

19.
<正>作为一个集约化、规模化的养殖场,疾病历来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随着集约化饲养的发展,家禽饲养规模逐渐增大,疫病的发生越加频繁,据报道,饲养规模增加一倍,疫病的风险增加4~6倍,家禽疫病所造成的损失也愈加巨大。在密集的饲养环境中,家禽对传染性病原很易感,从而暴发疾病。为了使禽群能抵抗环境中的病源微生物感染,需要接种多种疫苗,有些疫苗还需要多次重复免疫。疫苗的保护率决定于免疫系统对疫苗的反应强度。免疫接种已经成为预防家禽疫病的重要手段之一。除了要求健康的鸡群、优质的疫苗、合理的免疫程序,免疫  相似文献   

20.
维生素在家禽营养中的作用,不仅在于预防典型缺乏症的发生,更重要的表现在调节动物的免疫机能,为集约化养殖动物提供最佳抗逆能力.关于维生素对家禽的免疫机能,尤其是黏膜免疫方面的影响,研究资料尚存在许多空白.将脂溶性维生素分散成水相稳定的纳米微乳制剂,是适应现代家禽集约化养殖维生素补充剂需要的热点之一,但其吸收机制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