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指出了猕猴桃果实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有较高的商业价值,在我国得到迅速的发展,成为世界猕猴桃产业化面积及产量最大的国家。从猕猴桃的各种逆境,如低温、干旱、高盐、高温、重金属、病害等条件下对其生理的影响研究进展方面进行了综述,为猕猴桃抗逆性分子机理研究及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宜昌市猕猴桃引种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种栽培试验表明:武植三号、魁蜜、金魁、三峡一号4 个猕猴桃品种(系)在宜昌市栽培条件下都能正常地生长、发育,具有较高的成枝能力、结实能力和较强的抗高温、干旱的能力,较好地保持该品种果实的优良习性。猕猴桃武植三号、魁蜜2个品种对低山丘陵的生态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故适宜在低山推广发展。而金魁和三峡一号则应向二高山地区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江西是黄肉猕猴桃野生资源的主要分布区与产业优势区,针对不同黄肉猕猴桃品种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可为该地区合理布局发展黄肉猕猴桃及产业结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7个黄肉猕猴桃品种的叶片、果实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生长发育期叶片营养、果实外观及内在品质指标的变化规律,研究软熟过程中果实的品质形成特征,利用主成分分析与感官评价方法对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供试猕猴桃品种叶片氮含量均低于0.23 mg·g-1,加强氮素水平管理。猕猴桃的果实发育期存在1个快速生长期,但不同品种的快速生长期出现时间与持续时间存在差异。果实硬度与可滴定酸随果实成熟呈下降趋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持续升高;在软熟过程中变化更为明显,果实风味品质进一步体现。果肉颜色在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共同作用下发生“绿色—黄绿色—黄色”的转变,其转色时期主要发生在软熟期。抗坏血酸、总酚、类黄酮3种抗氧化物质在果实发育早期含量较高,随果实不断发育、成熟呈下降趋势。对果实品质进行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与感官评价后认为,‘奉黄1号’‘G3’在奉新种植能够较好地体现品种特性。【结论】加强氮素管理可提高黄肉猕...  相似文献   

4.
硒对猕猴桃叶片光合生理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1年3~10月在陕西户县蒋村的猕猴桃种植园,对其猕猴桃植株作了施用浓度分别为0.15 mg.kg-1、0.3 mg.kg-1、0.5 mg.kg-1的Na2SeO3溶液的试验,以研究硒对猕猴桃植株叶片光合生理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硒增强了猕猴桃植株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但降低了叶片水分的利用率。在猕猴桃植株的生长后期,其叶片的各光合指标变化呈现下降趋势。在果实采收期,一定的施硒浓度范围,提高了猕猴桃植株的单果鲜重、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及Vc含量,而果实中的硒含量却随着施硒浓度的增大而升高。研究得出:适宜的施硒浓度(≤0.5 mg.kg-1)可以增强猕猴桃植株叶片的光合作用,改善猕猴桃果实的品质。  相似文献   

5.
对布鲁诺猕猴桃在浙江北部地区的果实形态变化及主要营养成分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布鲁诺猕猴桃果实体积与鲜质量变化曲线为“双S”型,果实发育期主要营养成分(有机酸、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等)含量呈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6.
影响中华猕猴桃生产发育的主要因子是温度、土壤、湿度、风和光照。武汉地区引种中华猕猴桃首先要克服高温干旱和土壤通透性差两个主要限制因子。武植3号等五个优良品系在华中地区表现出优良经济性状。  相似文献   

7.
干旱胁迫对油茶叶片内源激素及果实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干旱处理中油茶叶片内源激素、果实生长的变化规律以及地表覆盖、土壤翻耕2种措施对缓解干旱胁迫的效果。[方法]以6年生长林4#油茶为试验材料,设置自然状况、干旱胁迫、地表覆盖及土壤翻耕4个处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测定油茶叶片内源激素,并分析果实的生长状况。[结果]研究表明:(1)干旱胁迫开始两周后,即当土壤含水率低于24.0%~26.8%,油茶叶片内源激素开始启动对干旱的响应机制。(2)干旱胁迫使油茶叶片IAA含量下降,ABA含量上升,GA含量先上升后下降,ZR含量下降并维持在较低水平,ZR/IAA值下降;地表覆盖及土壤翻耕可以有效缓解干旱对叶片IAA、GA、ZR含量的影响,而对叶片ABA含量、ZR/IAA的影响不显著;油茶通过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来应对干旱胁迫的影响。(3)干旱胁迫使油茶果实横径减小,果实纵径出现负增长,而地表覆盖及土壤翻耕相对于干旱胁迫使得果实横径生长量分别增加了73.20%、75.58%,可以有效缓解干旱胁迫对油茶果实纵径生长的影响。[结论]生产上通过地表覆盖及土壤翻耕可以有效缓解干旱对油茶果实生长的影响,地表覆盖技术措施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林业科学》2021,57(5)
【目的】研究气象因子对油茶产量的影响,确定油茶关键生长时期的高温干旱指标及其影响关系,为油茶高温干旱灾害预警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湖南省不同区域油茶标准化产量数据和2007—2015年气象资料,包括油茶果实膨大高峰期和油脂转化期的平均气温、降水、日照时数、降水日数以及≥30℃热积温和≥30℃高温日数等气象指标,对油茶标准化产量进行回归分析,确定可指示高温干旱出现的因素和阈值,并建立产量预测模型。【结果】在果实膨大高峰期,降水日数与油茶标准化产量呈显著负相关;在果实膨大高峰期和油脂转化期,≥30℃热积温和≥30℃高温日数均与油茶标准化产量呈显著负相关。油茶果实膨大高峰期≥30℃热积温达到36.7℃或≥30℃高温日数达到26天,以及油脂转化期≥30℃热积温达到13.6℃或≥30℃高温日数达到10天,为高温干旱出现的阈值。采用果实膨大高峰期≥30℃日热积温预测油茶标准化产量的模型效果最好。【结论】可将导致高温干旱灾害的果实膨大高峰期和油脂转化期的热积温或高温日数阈值作为油茶产量降低的预警信号,并提出防灾减灾措施;采用果实膨大高峰期至油脂转化期≥30℃热积温和≥30℃高温日数建立油茶产量预测模型,可较好进行油茶产量预测预报,为油茶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猕猴桃果实软化衰老过程中糖类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研究了猕猴桃果实软化衰老过程的糖以及与糖类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钙处理的猕猴桃果实对蔗糖合酶、蔗糖磷酸合酶和转化酶作用均明显,但猕猴桃果实糖类代谢中起主要作用的酶是蔗糖合酶和转化酶,而蔗糖磷酸合酶对果实软化衰老阶段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10.
胡杨是极端干旱区天然分布的唯一成林高大乔木树种,具有重要生态和经济价值。胡杨在适应干旱区环境中表现出很多特殊性。采用样方调查法,分析胡杨叶片形态和果实分布对其特殊的生境形态适应特征。结果表明,胡杨叶形态及空间分布、果实形态及分布格局、小枝结构均表现出一定的适应特点,以提高胡杨水分有效利用、抗高温干旱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对黑龙江省东南部林区野生狗枣猕猴桃[Actinidia kolomikta(Maxim.﹠Rupr.) Maxim.]资源性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区间植株存在较大的形态变异,以果实和1年生枝的形态差异较为明显。果实性状在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变异幅度,变异系数在7.26%~27.04%,以平均单果质量和Vc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黑龙江省东南部林区狗枣猕猴桃果实单果质量的频度分布大体上呈正态分布,单果质量平均值在3.0~3.5 g出现的频度最高。不同地区野生狗枣猕猴桃果实在纵径、横径、果形指数、单果质量、V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和有机酸含量等性状方面差异均显著,以磨刀石、三道关、牡丹峰和方正地区的果实单果质量较大,营养成分含量较高,综合表现较优;迎春和清河地区的综合表现较差。  相似文献   

12.
中华猕猴桃属猕猴桃科,猕猴桃属植物,株形优美,叶片面绿底白,果实椭圆,浅绿而带棕色茸毛,花色由乳白而变鲜黄,不仅适应庭园观赏,而具有才良高的经济价值和广泛的医药用途,其果实营养丰富,特别富含维生素C,成为当今世界的新兴住果。乐业县位于广西西:!匕部,属亚  相似文献   

13.
利用人工气候箱模拟高温干旱环境,研究了高温干旱处理对10个常绿阔叶树种叶片细胞膜透性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高温干旱胁迫强度的加剧,各树种叶片的细胞膜伤害率(MIP)和游离脯氨酸含量(FPro)均呈快速上升趋势;供试树种的抗高温干旱能力不同,半致死温度在3846℃之间;以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各树种的抗高温干旱能力,结果表明10个树种的抗高温干旱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枇杷、广玉兰、女贞、石楠、香叶树、桂花、黑壳楠、深山含笑、香樟和云南樟。试验结果与引种地实地观察结果具有良好的对应性。  相似文献   

14.
为促进猕猴桃果实发育,提高果实品质,以中华绿肉猕猴桃为试验品种,叶面喷施0.5%磷酸二氢钾铵,研究喷施叶面肥磷酸二氢钾铵对猕猴桃果实发育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叶面肥磷酸二氢钾铵可促进果实果梗长度、粗度以及果实横径、纵径的发育;显著提高猕猴桃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但对猕猴桃果实重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可滴定酸含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不同抗病诱导剂对猕猴桃褐斑病田间防治效果、叶片养分含量及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情况,以筛选出防治猕猴桃褐斑病的最佳抗病诱导剂,为猕猴桃褐斑病的绿色防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红阳’猕猴桃为研究对象,单施与混施不同抗病诱导剂开展田间试验,药后调查测定田间褐斑病的发病率、病情指数、防治效果及叶片养分含量,并于果实成熟期对其果实的相关指标进行了测定与综合评价。【结果】不同抗病诱导剂对褐斑病防治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处理6(阿泰灵+禾一海之星)的防治效果最好,其在药后10、20、30 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2.72%、78.39%、73.28%,其次是处理5(氨基寡糖素+禾一海之星)的防治效果。与CK(甲基托布津)相比,药后10 d抗病诱导剂各处理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叶片中氮(N)、钾(K)的含量。药后10、20、30 d叶片N含量的变化较大,其含量整体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其中,处理6(阿泰灵+禾一海之星)的叶片N含量最高。药后10、20、30 d叶片K含量的整体变化幅度较小;药后10 d,处理5(氨基寡糖素+禾一海之星)的叶片K含量最高;药后20、30 d,处理6(阿泰灵+禾一海之星)的叶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野生软枣猕猴桃资源评价、优良种质挖掘和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98个野生软枣猕猴桃资源为研究对象,对其13种质量性状和16种数量性状进行观测和描述,采用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并结合多样性指数,对其表型性状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黑龙江野生软枣猕猴桃种质资源在叶片、果实、枝条等方面变异类型多且...  相似文献   

17.
不同产量猕猴桃园叶片营养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宜昌夷陵区雷家畈村不同产量金魁猕猴桃叶片营养状况的调查与分析,得出P、Ca、Cu、Zn、Mo为影响猕猴桃园果实产量的主要元素;当地猕猴桃园叶片严重缺乏Ca、Fe,部分果园缺乏N、Mg,P、Cl含量丰富。Fe-Zn-Mo之间、N与Fe之间存在相互协助关系,Fe与Cu之间存在相互拮抗关系。Fe与Zn、Mo的关系符合逻辑斯特模型,Mo与Zn、Cu的关系分别符合Richards和二次曲线模型,Fe与Cu关系符合韦布尔函数,Cl与K和Mg关系分别符合多项式和JohnsonSchumacher模型。  相似文献   

18.
柑桔高温落果防治技术吴社全夏季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可使柑桔减产20-30%,严重的可达50%以上。主要原因,是高温干旱干扰了树体正常的生理代谢,果实不能充分得到发育所需的营养而脱落。据我们近几年的实践证明,在高温季节采取以下综合措施,可有效地预防柑桔异...  相似文献   

19.
苹果日灼病是由于强烈日光直接照射 ,使果实及枝干等部位组织坏死 ,产生坏死斑。多发生在树冠南面 ,果实或枝干的向阳面上 ,以西南方向发病较为突出。在果实上发生烫灼状红褐色圆形斑 ,逐渐扩大 ,使受害果实阳面失水焦枯 ,最后形成黑褐色病斑 ,严重影响了苹果商品价值。正定县 2 0 0 0年夏季 6、7月份高温干旱少雨 ,致使日灼病发生较重 ,损失很大。日灼病的病斑易引发枝干腐烂病 ,果实烂果病 ,必须引起足够重视。1 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树体抗性( 1 )果园灌水。夏季干旱时 ,要在叶片明显萎蔫前浇水 ,尤其苹果秋梢旺长与果实膨大期 ,必须及时灌…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生长素诱导猕猴桃果实产生抗性的规律,为明确植物生长素诱导果实抗性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方法】使用不同种类生长素(IAA、IBA、NAA和2,4-D)处理猕猴桃果实,然后接种灰霉菌,并统计发病率和病斑面积,筛选具有最佳抗灰霉菌侵染效果的生长素,并用其进行下一步试验。以不同浓度生长素处理不同时长的果实为材料,研究生长素诱导猕猴桃果实灰霉病抗性的作用规律;以生长素处理不同时长的果实为材料,分别采用愈创木酚法、紫外吸收法和氮蓝四唑(NBT)光化还原法检测POD、CAT和SOD的活性,研究生长素对猕猴桃果实防御酶活性的影响;以生长素处理不同时长的果实为材料,采用qRT-PCR技术检测抗病相关基因PR1、PR4和PAL的表达量,探索生长素对猕猴桃抗病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IAA、IBA、NAA和2,4-D均可诱导猕猴桃果实对灰霉菌产生抗性,但同等条件下以2,4-D处理的果实发病率最低且病斑面积最小。采用不同浓度2,4-D对猕猴桃果实进行不同诱导时长处理,其中以50 mg/L 2,4-D处理12~36 h时可显著诱导猕猴桃果实产生抗性。2,4-D处理可显著增强POD、CAT和SO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