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4 毫秒
1.
黄颡鱼是一种淡水小型底层鱼类,是市场上的畅销水产品,近年来,由于过度的人工捕捞,黄颡鱼的天然资源量已很低,开展人工养殖势在必行。下面介绍黄颡鱼的人工养殖技术。 一、黄颡鱼的苗种培育 1、池塘准备 鱼种培育池每口以0.27hm~2—0.4hm~2为宜,水深1.5m左右。3月底开始清塘消毒,挖去  相似文献   

2.
黄颡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大。随着黄颡鱼人工繁殖的成功.人工养殖黄颡鱼越来越多。以往黄颡鱼夏花培育大都在水泥池中进行,设施、技术要求较高,导致黄颡鱼夏花价格偏高,限制了黄颡鱼的人工养殖规模。湖南洞庭鱼类良种场2005年6月进行了黄颡鱼夏花池塘培育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淡水渔业》1976,(1):10-14
这项试验的目的是利用流水条件达到高密度培育鱼种以节省池塘.为水库等大水面放养解决苗种供应问题.并改革养鱼生产工艺.实现鱼类苗种培育工厂化,逐步达到操作机械化.管理自动化、饲养科学化。1975年的试验是在1974年由鱼苗养成夏花初步成功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解决由夏花(寸鱼)养成鱼种问题。  相似文献   

4.
草鱼一龄苗种培育是草鱼养殖过程中的最关键环节,其成活率的高低、规格的大小,直接影响着草鱼商品鱼养殖的效益。本试验针对过去草鱼一龄苗种培育阶段成活率低、养成规格小的问题,在试验中采取二级培育的方法,同时在夏花至鱼种阶段投喂草鱼鱼种全价配合饲料,草鱼一龄鱼种成活率达到73.6%,平均规格达到156g,池塘亩产达到1099.28kg,亩利润2572.2元,投入产出比1:1.34,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5.
春暖花开,又到了鱼种放养的季节。对大多数水产养殖户而言,一般都是春季放鱼,冬季售鱼。尤其是无公害水产品养殖,由于对鱼品质要求严格,不赞成当年夏花养成鱼,鱼类至少应当有一年半到两年的生长期。不论是在哪个季节放养鱼种,都要掌握要点,把握关键。  相似文献   

6.
曾国清 《内陆水产》2000,25(7):24-25
3.2鱼种培育1龄鳜鱼种的培育可以用专池 ,也可以套养 ,专池培育一般成活率较高 ,但技术要求也高。而套养虽然成活率低些 ,但由于放养量较少 ,因而生长速度也较快 ,因此 ,生产者可因地制宜选择使用方法。3.2.1专池培育专池培育以小型池子为好 ,面积1000m2左右 ,水深1.5m以上 ,夏花放养密度3000~4500尾/1000 。在鳜鱼下塘前10d左右先用药物清一次塘 ,再用鱼种网把塘内较大的凶猛鱼类清除 ,然后将麦穗鱼、虎鱼、鱼等野杂鱼引进鱼塘中 ,也可放养罗非鱼、鲫鱼或家鱼夏花 ,以便鳜鱼下塘有足够的饵料鱼…  相似文献   

7.
王毅 《水产养殖》2006,27(4):33-34
丁[鱼岁]鱼Tinca tinca原产于欧洲,在我国只见于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丁[鱼岁]鱼是欧洲各国淡水主要经济鱼类之一,有来自皇家宠鱼之称。该鱼具有肉质鲜美,对环境适应范围广,抗病力强,生长快,养殖技术简单特点,深受国内养殖者的青睐。辽宁省锦州市海洋与渔业科学研究所于2003年从湖北省引进欧洲丁[鱼岁]原种5000尾夏花(原种来源于捷克),经过2年的人工养殖,于2005年春成功进行人工繁殖培育夏花上百万尾,同年成功进行了苗种培育,于2006年开始成鱼养殖。  相似文献   

8.
<正>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 Richardson)俗称嘎鱼、嘎牙子、黄腊丁等,是我国江河、湖泊中常见的小型底栖鱼类。因其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已成为我国淡水养殖的重要鱼类之一。近几年来,随着黄颡商品鱼出口的拉动,黄颡苗种供不应求,由于黄颡鱼种的培育技术还不是十分成熟,黄颡秋片鱼种的成活率参差不齐,一些养殖户不了解其培育方法,导致成活率很低,因此有必要对这几年在生产中的养殖实践进行总结,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9.
鱼苗、鱼种,是食用鱼养殖的物质基础。苗种培育,对整个养鱼生产有根本性的影响。主要养殖鱼类的苗种培育,一般分鱼苗和鱼种两个阶段,即:将孵化后数天的鱼苗,经15~20余天养成1寸左右的夏花;将夏花经3~5个月养成3~5寸以上的当年鱼种。对草、青鱼鱼种,也可再经1~2年培育成体重0.5~1.5斤的2~3龄鱼种,以养  相似文献   

10.
翘嘴红铂又称大白鱼,是深受消费者欢迎的名优鱼类,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翘嘴红鲌也是受欢迎的养殖鱼类,养殖前景看好。苗种培育是翘嘴红鲌生产的关键技术环节,以下分别介绍翘嘴红鲌鱼苗培育和鱼种培育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1.
黑尾近红鲌鱼种培育和成鱼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安徽省引进黑尾近红鲌的可行性,探索该鱼的鱼种培育和成鱼养殖技术,从武汉鲌鱼良种场引进夏花鱼种进行冬片鱼种培育和成鱼池塘养殖试验。试验结果:夏花鱼种育成冬片鱼种,培育成活率达到91.7 %,鱼种培育收益为2 191元·亩-1,投入产出比为1∶[KG-*1/2]1.58。成鱼养殖收益为7 658元·亩-1,投入产出比为1∶[KG-*1/2]2.91。试验结果表明,黑尾鲌能较好地适应安徽的养殖环境,鱼种培育、商品鱼养殖均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也是垂钓的好品种。综合评价认为,黑尾鲌养殖在安徽省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2.
太湖白鱼学名翘嘴红鲌,自2002年以来,太湖白鱼在海盐县人工养殖的产量一直较高。池塘养殖方式主要有三种:放养白鱼夏花培育一龄鱼种、放养白鱼冬片鱼种养成鱼(搭养鲢、鳙、鲫鱼或混养花鱼骨、黄颡鱼)、白鱼与河蟹混养。现将这三种方式的养殖技术总结如下:1白鱼一龄鱼种培育池塘  相似文献   

13.
鳜鱼养殖(三)苗种培育鳜鱼苗种培育包括夏花培育和一龄鳜鱼种培育。一、夏花培育刚出膜的苗体柔软细嫩,体长仅4毫米左右。经50—60小时的培育后,体长即达4—5毫米,心动次数平均为3次/秒,此时的鳜鱼苗开始摄食,便进入夏花培育阶段。目前生产中常采用流水和...  相似文献   

14.
彭泽鲫是江西九江市水产育种专家、高级工程师付永进同志选育研究出的优良品种,1990年获农业部二等成果奖。该品种目前已在全国各地推广养殖,普遍受到好评。现将彭泽鲫的养殖技术简介如下: 一、夏花培育:4月底买进的鱼苗(4—5分)养成1寸以上的夏花鱼种。 1、选育面积1—5亩的鱼种池,清塘消毒,培肥水质,如同养殖常规家鱼,但透明度须在30cm左右,不能太肥。亩放乌仔5—10万尾。 2、鱼苗下塘后前10天主要  相似文献   

15.
洪峰 《科学养鱼》2002,(2):15-15
暗纹东方(obscurusfugu)是长江中下游特有洄游性淡水名贵鱼类,俗称河豚。由于酷渔滥捕,其天然资源已严重枯竭。随着人工繁殖技术普及应用,苗种来源更加丰富,如何因地制宜开展鱼种培育,降低残苗率,提高养殖成活率,现总结以下几点养殖技术要点。1.鱼种池的准备注排水方便,面积20~500米2,不渗漏,光照充足,水源清新,排污方便。2.苗种放养苗种下池前,用苗种浸泡剂消毒,温差控制在±2℃之间。池水氧气充足,不低于5毫克/升,放养密度在60~100尾/米2。3.转食驯化及残苗率河豚是肉食性鱼类,自然界以鱼、虾…  相似文献   

16.
刺鲃(Barbodes caldweli)别名光倒刺鲃,俗称光鱼、洋鲪。食性杂、抗病强、生长快、好集群、易养殖、易捕捞。特别适合网箱养殖和池塘主养,是近年发展的高效养殖新秀,也是赣江上游的重要经济鱼类,各地市场价每公斤40元左右。笔者从2001年开始培育刺鲃苗种,现将刺鲃夏花培育技术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美国大口胭脂鱼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美国大口胭脂鱼又名巨口牛脂鱼 ,原产于北美洲 ,是一种大型经济鱼类。因其体型似鲫鱼 ,故俗称美国鲫鱼。该鱼适应范围广、繁殖力强、食性杂、个体大、生长快、肉味鲜美、耐低温、易捕捞 ,是一个优良的养殖品种。目前已有许多国家引进并将其作为淡水养殖的主要品种 ,我国湖北、浙江两省的水产研究所于 1993年首先引进试养 ,1996年繁殖成功。上海市嘉定区于 1997年从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引进夏花鱼种进行养殖试验 ,经三年实施 ,试养取得成功 ,并通过了有关专家的鉴定。现将试养中的主要技术经验介绍如下。一、鱼种培育1.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  相似文献   

18.
这项试验的目的是利用流水条件达到高密度培育鱼种以节省池塘,为水库等大水面放养解决苗种供应问题,并改革养鱼生产工艺,实现鱼类苗种培育工厂化,逐步达到操作机械化、管理自动化、饲养科学化。1975年的试验是在1974年由鱼苗养成夏花初步成功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解决由夏花(寸鱼)养成鱼种问题。  相似文献   

19.
加州鲈的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技术加州鲈鱼是近几年从美国引进的一种新型淡水肉食性鱼类,它具有生长快、单位产量高、易捕捞、肉食鲜美、适应性广等特点。现将本人养殖中的实践总结如下:苗种培育池要求面积小,一般2~4亩为宜,在没放鱼之前,先采用生石灰干法清塘,再...  相似文献   

20.
鱼种培育是一项基础工作,是夺取成鱼养殖高产、高效的重要保证。一龄鱼种是指将3cm左右的夏花,经过4-5个月的培育,使其长成体质健壮、规格达10-20 cm的鱼种,以供商品鱼养殖之用。现将相关技术简介如下,供参考。1培育池条件培育池呈东西向的长方形,面积以(3-5)×667 m^2为宜,水深为1.5-2.0m,土质以壤土为佳,池埂坚固,池底平坦,保水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