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以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30132为材料,研究了碳源、氮源、培养基、起始pH值、接种量、温度对该菌株产植酸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黑曲霉30132的最适发酵温度为28℃,产酶pH值为5,最佳接种量为10%;在此条件下,以8%麸皮为碳源、0.5%硫酸铵为氮源时,产酶活力最高,发酵3d后发酵液中植酸酶活力高达35.5U/ml。  相似文献   

2.
采用毕赤酵母发酵制备酶液,膜超滤浓缩、硫酸铵盐析法沉淀酶蛋白,结合冷冻干燥法制得速溶型植酸酶。结果表明,对酶活力达19 500U/ml的发酵液进行浓缩后,以70%饱和度的硫酸铵进行盐析,分离后的酶蛋白经过冷冻干燥得到活力为500 000U/g的植酸酶,速溶性好,溶解后清亮透明。酶的冻干粉50℃保存90d内酶活力仍能维持96%以上的活力。为高酶活速溶植酸酶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研究了在不同磷酸二氢钙含量饲料中添加中性植酸酶对异育银鲫生长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沉积率和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配制磷酸二氢钙含量为1.5%的正对照饲料和磷酸二氢钙含量分别为1.0%、0.5%的负对照饲料,在含1.0%磷酸二氢钙饲料中分别添加400、800 IU/kg中性植酸酶,在含0.5%磷酸二氢钙饲料中添加400 IU/kg中性植酸酶,共配制成6种试验饲料,饲喂初始体重为(39.0±3.0)g的异育银鲫10周。每种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15尾鱼。结果显示:在不添加中性植酸酶的情况下,随磷酸二氢钙添加量增加,鱼体增重率,干物质、磷表观消化率,蛋白质、灰分沉积率,全鱼磷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血浆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显著降低(P0.05);在含1.0%磷酸二氢钙饲料中添加800 IU/kg中性植酸酶显著提高了增重率(P0.05),同时显著提高了蛋白质、灰分和磷沉积率,干物质和磷表观消化率,全鱼磷含量,椎骨钙含量及血浆甘油三酯(TG)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血浆ALP活性(P0.05);在含0.5%、1.0%磷酸二氢钙饲料中添加400 IU/kg中性植酸酶均显著提高了磷表观消化率和磷沉积率(P0.05);在不同磷酸二氢钙含量饲料中添加中性植酸酶对血浆总蛋白(TP)、白蛋白(ALB)、钙、磷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以上结果表明,在磷酸二氢钙含量为1.0%的饲料中添加800 IU/kg中性植酸酶可促进异育银鲫的生长,提高干物质和磷的表观消化率,800 IU/kg中性植酸酶在底物充足条件下可代替0.5%磷酸二氢钙的添加。  相似文献   

4.
《饲料工业》2017,(16):22-29
试验旨在研究含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低磷日粮中添加高剂量植酸酶对1~42日龄肉鸡生长性能、骨骼矿化和钙磷沉积率的影响。将250只1日龄肉鸡公雏随机分成5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重复10只。1个对照组:非植酸磷(NPP)含量为0.45%/0.35%;4个试验组按照2×2因子设计试验:2个NPP含量(1~21日龄,NPP含量分别为0.35%和0.25%;22~42日龄,NPP含量分别为0.25%和0.15%),植酸酶2个添加水平为1 000 IU/kg和10 000 IU/kg。结果显示:(1)与日粮中NPP含量0.35%/0.25%相比,NPP含量为0.25%/0.15%时,42日龄肉鸡体增重、血浆无机磷浓度、股骨和胫骨灰分重量、钙含量以及跖骨直径和磷含量显著降低(P<0.05),31~34日龄肉鸡钙沉积率和11~14日龄肉鸡磷沉积率显著提高(P<0.05)。(2)与日粮中植酸酶添加1 000 IU/kg相比,植酸酶添加10 000 IU/kg时,42日龄肉鸡体增重、采食量、血浆无机磷浓度、股骨重量和灰分重量、胫骨和跖骨长度显著提高(P<0.05),11~14日龄肉鸡钙磷沉积率显著提高(P<0.05)。(3)与日粮中NPP含量0.45%/0.35%相比,日粮中0.35%/0.25%NPP+1 000 IU/kg植酸酶或0.25%/0.15%NPP+10 000 IU/kg植酸酶时,肉鸡生长性能和骨骼矿化(除跖骨磷含量外)未受到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1~42日龄肉鸡日粮中NPP含量为0.35%/0.25%时,植酸酶适宜添加量为1 000 IU/kg;NPP含量为0.25%/0.15%时,植酸酶适宜添加量为10 000 IU/kg。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选取0、500、1000、1500 U/kg和2000 U/kg 5种不同浓度梯度的植酸酶,分别对豆粕、玉米蛋白粉、菜籽粕、棉籽粕和小麦粉进行植酸酶预处理,研究不同浓度植酸酶的酶效率和最佳处理浓度。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植酸酶浓度上升,植物性原料中的植酸磷含量逐渐减少,有效磷含量逐渐增大,酶效率逐渐提高。在本试验条件下,1464 U/kg是最为经济有效的植酸酶处理浓度,酶效率约为91.12%。  相似文献   

6.
固态发酵饲用植酸酶酶活的快速测定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植酸酶是近年来新出现的饲用酶制剂,在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均发挥积极的作用.植酸酶酶活的测定方法很多,但大多比较烦琐,操作时间较长.笔者通过实验发现采用FeSO4--钼蓝法测定饲用植酸酶的酶活比较快速、简便,并且具有较好的准确度 .该方法是利用植酸酶水解植酸盐释放无机磷,通过加入盐酸或10%三氯乙酸(TCA)使水解反应停止,然后加入钼酸铵和FeSO4.7H2O混合液起显色反应,在750 nm下测定其吸光度,以标准磷酸溶液为参照,间接计算被测样品中植酸酶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选取720只24周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8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8个处理分别为正对照组(PC)饲喂有效磷为0.36%的正常基础日粮,负对照组(NC)饲喂有效磷为0.16%的低磷日粮,其余试验组是在NC组日粮基础上分别添加两种植酸酶A或B各125、250、500 U/kg。其中植酸酶A是从大肠杆菌中提取,植酸酶B是从里氏木霉中提取。试验期为12周。结果表明:与PC组比较,NC和B500组产蛋率、平均蛋重和日采食量显著降低(P0.05),其他各添加植酸酶组恢复到PC组水平,各添加植酸酶组料蛋比和蛋品质无显著变化(P0.05);与PC组相比,NC组胫骨灰分、胫骨磷和血浆磷含量显著降低(P0.05),添加2种植酸酶组(除B500组外)恢复到PC组水平,B500组血浆磷含量显著低于PC组(P0.05),各试验组胫骨钙含量和血浆钙含量与PC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低磷玉米-杂粕型日粮中添加2种植酸酶都能够缓解低磷引起的负效应,但2种植酸酶的最佳添加量不同,本试验条件下日粮中添加125 U/kg的植酸酶B或250 U/kg的植酸酶A都能满足蛋鸡对无机磷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植酸酶酶活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植酸及其盐类广泛存在于植物组织和相应的粮食产品中,占其总量的1%~3%,其中磷含量占植物总磷的60%~90%,是磷和肌醇的主要储存形式。而植酸形式的磷不但不能被单胃动物所消化利用,它还抑制多种营养成分的吸收和利用。植酸酶是催化植酸水解成肌醇与磷酸的一类酶的总称,由于植酸酶的这一特点,它已在饲料和食品工业中广泛地得到应用。植酸酶的产生主要是依靠微生物发酵获得,近年来有关微生物发酵生产植酸酶为目的的研究、开发报道很多,微生物发酵法生产植酸酶取得了很大进展。植酸酶酶活性的测定主要是检测分解产物无机磷的生成量。目前植酸酶…  相似文献   

9.
苜蓿绿汁发酵液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1  
研究加工方法、制汁容器、水草比例、添加白米醋与否对苜蓿绿汁发酵液的影响,以及绿汁发酵液对苜蓿青贮饲料的影响.结果表明,切碎处理绿汁发酵液的pH为3.82,显著低于榨汁(3.97,P<0.05);添加白米醋的绿汁发酵液乳酸菌数对数值为7.90,极显著(P<0.01)低于不添加者(8.15);榨汁或切碎处理中不同水草比及制汁容器绿汁发酵液的pH和乳酸菌数都没有差异.与对照相比,添加绿汁发酵液可显著降低(P<0.05)苜蓿青贮饲料的pH(4.66对应于4.98)和丁酸含量(0.012%对应于0.016%),减少非蛋白氮含量(58.51%对应于70.11%),增加乳酸含量(2.03%对应于1.79%,P<0.05);粗蛋白质含量则以5倍汁处理组最高,为20.99%,对照最低,为20.34%,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较低,为28.83%,绿汁发酵液处理组较高,为30.21%,且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选择88头长白猪断奶仔猪,用于测定转植酸酶基因的乳酸杆菌对其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转植酸酶基因乳酸杆菌试验组粗蛋白质的消化率比未转植酸酶基因乳酸杆菌和植酸酶试验组分别提高了40.72%(P0.01)和18.59%(P0.05);添加转植酸酶基因乳酸杆菌试验组钙的消化率比对照组、抗生素、未转植酸酶基因乳酸杆菌、植酸酶试验组分别提高了29.77%(P0.01)、40.77%(P0.01)、95.31%(P0.01)、23.32%(P0.05);添加转植酸酶基因乳酸杆菌试验组磷的消化率比对照组、抗生素、未转植酸酶基因乳酸杆菌、植酸酶试验组分别提高了30.39%(P0.01)、18.45%(P0.05)、64.90%(P0.01)、22.24%(P0.05)。另外,选择32头长白猪断奶仔猪用于测定转植酸酶基因的乳酸杆菌对其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转植酸酶基因的乳酸杆菌能够显著提高血液中甘油三酯含量(P0.05),而对其他指标的影响并不显著(P0.05)。由此可知,饲料中添加转植酸酶基因乳酸杆菌能提高仔猪对粗蛋白质、钙和磷等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可提高猪对饲料中脂类的吸收效率,促进断奶仔猪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