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针对水稻田间育秧播种的要求,设计了同步驱动轮与机械振动排种相结合的2TYB 450型水稻田间育秧播种机,试验结果表明:以取秧面积为1.96 cm^2、3-7粒/取秧面积为合格时,播种合格率为66.2%,空穴率为3.8%;且排种稳定性较好,能够满足水稻田间育秧播种的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现有水稻育秧方式存在的用工多、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悬挂式水稻田间育秧播种机,参考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要求等相关行业标准开展试验测试,分析育秧播种机的铺土均匀性、播种均匀性和机具的整体作业质量。结果表明,该机在播种作业过程中只需驾驶员和辅助人员两人即可完成,每小时可播种4 000盘以上,具有用工少、生产效率高、播种质量高等特点。该机采用直径为160 mm的大直径外槽轮式排土辊和直径为110 mm的大直径、大窝眼式排种辊,满足了水稻育秧底土量和播种量较大的要求。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育秧盘内不同点的底土铺土厚度变异系数均小于6%,每盘播种均匀度和总播种均匀度均在90%以上,按插秧时对应切块位置测得的每格播量合格率均≥85%,作业流畅、性能稳定,各项指标符合相关标准和实际生产要求。研究表明,悬挂式水稻田间育秧播种机挂接在插秧机底盘后,可一次完成在水稻育秧盘内均匀铺底土和播种作业。  相似文献   

3.
2ZBZ—600型水稻穴盘育秧设备简介水稻抛秧要求采用穴盘育秧,目前主要是人工作业,采用混土播种或人工撒播等方法播种育秧。由于穴盘育秧不同于常规平盘育秧,它要求每穴播种3粒~5粒种子,而人工作业时均匀度较差,致使空穴率一般高达20%左右,合格率仅为6...  相似文献   

4.
对自走式大田水稻毯状秧育苗播种机的整机结构、"1泵5马达1油缸"液压传动系统和排种作业机构等进行设计,并采用Pro/E对整机进行虚拟仿真,得出较合理的设计方案。对研制的播种机样机进行大田育秧播种试验,结果表明播种合格率最高为93.89%,能满足机插秧育秧播种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5.
半机械化水稻育秧播种设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丘陵山地育秧播种的特点和农艺要求,设计出一种手动半机械化育秧播种机.该机具有播种和覆土的功能,试验结果表明,能满足南方水稻育秧1 cm2播2~5粒稻谷,覆土厚度3~5 mm的要求.生产试验中播种合格率达到73.8%,空穴率为3%.播种和覆土都满足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6.
基于图像处理的水稻育秧播种质量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研究出一套适用于水稻播种质量检测的算法。通过投影、差分等方法处理采集到的静态图像从而得到处理目标,然后用自行设计的检测算法判断每穴水稻粒数,最终可计算得到水稻育秧播种的空格率、合格率等。详细介绍了该套算法的具体思路及实现方法,同时通过试验验证了软件检测空格率的相对误差最大为0.2%,合格率最大相对误差为-1.5%,论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2ZBZ600型水稻钵(穴)盘育秧设备。一次可完成钵盘的输送、铺底土、播种、覆土和洒水等整个育秧播种作业。该套设备每小时播种可达600盘,播种量和铺土量均可调整,每钵(穴)播种3-5粒,播种均匀,合格率〉90%、空穴率比人工作业减少15个百分点,适用于宽度不超过340mm的各种软(硬)塑钵(穴)育秧盘的水稻播种作业。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水稻育秧过程中,播种设备采用人工逐盘供秧导致工人劳动强度大、易疲劳等问题,在448穴水稻钵盘育秧播种机研究基础上,设计一种机械式自动分盘装置。该装置通过托手承接钵盘、拨指分离钵盘、凸轮控制托手与拨指运动规律配合方式,可将成摞钵盘逐个自动分离并连续供给育秧播种设备,以人工逐摞供盘取代人工逐个供盘,大幅度降低人工供盘劳动强度。结果表明,在作业效率300~420盘·h-1,每次按每摞秧盘数目10~20盘供盘条件下,分盘成功率为100%,达到设计要求。为水稻钵盘育秧播种机自动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膜下滴灌旱作水稻播种机排种器参数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提高膜下滴管旱作水稻播种质量,该文分析了膜下滴灌旱作水稻播种机排种器结构和工作原理,并通过试验研究了排种器工作参数和结构参数对播种质量的影响.【方法】以播种机前进速度、容种腔长度和种面高度为影响因素,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的试验方法,建立各因素与穴粒数合格率的数学模型,分析各因素对穴粒数合格率的影响规律.【结果】各因素对穴粒数合格率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播种机前进速度、种面高度和容种腔长度.在前进速度为3.6km/h,容种腔长度为14mm,种面高度为100mm的条件下,排种器穴粒数合格率(6~8粒)最优94.47%.【结论】研究成果可以为膜下滴灌旱作水稻播种机排种器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针对当前玉米机械播种单粒性差、播深不一致、作业质量不稳定等问题,设计不同播种机具播种试验,以减少作业工序,降低作业成本,提高作业效率,为山东省德州市玉米稳产高产提供参考.[方法]使用勺轮式、指夹式2种类型的精量播种机进行贴茬免耕播种,各播种机设置5、7、9 km/h 3种播种速度.[结果]从产量来看,指夹式播种机的播种效果明显好于勺轮式播种机,且在播种速度为7和9 km/h时玉米产量较高.[结论]综合考虑播种效果及播种效率,推荐指夹式播种机,播种速度为9 km/h.  相似文献   

11.
2BMFDC-6型稻茬麦半旋播种机设计与性能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西南地区稻茬小麦面临的粘湿生态环境和秸秆还田技术问题,进行了适宜播种机具的设计研制与性能试验.①研制的2BMFDC-6型半旋播种机,由手扶拖拉机驱动,整机重量轻,动土量少,能耗低,一次作业即可完成播种、施肥、盖种等工序,省工高效.作业时只对播种带进行浅旋开沟,种子撒落于播种沟内,泥土、根茬和碎草混合盖种,较好地解决了播种质量和稻草还田问题.②田间性能试验表明,无论稻草是否还田,2BMFDC-6型半旋播种机都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播种效果.无稻草还田条件下,播种质量、产量和效益均显著高于SCTNB-180Z4/8型全旋机播和免耕人工撒播处理.稻草还田条件下则以"半喂入"收割机收获水稻并切割抛洒稻草的播种效果更好.③播种阶段耕层土壤含水量适宜范围25%~40%,适宜播种量120~180kg/hm2、施氮量150~180kg/hm2.  相似文献   

12.
基于PID算法的水稻直播机播量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决现有的机械式水稻直播机镇压轮传动播种导致的漏播以及播量无法同步均匀调节的问题,实现水稻直播机播量自动精准调节。【方法】对现有苏南地区传统机械式水稻直播机进行自动化改造,设计了基于PID调速算法的水稻直播机播量控制系统。该系统在田间播种作业时,由设计的测速轮采集机具作业速度,结合设定的目标播种量和机具作业速度,依据播量控制策略得到排种轴理论转速;利用PID调速算法和编码器测到的排种轴反馈转速对直流电机进行闭环控制,可在线无极调节播量,从而实现精准播种。【结果】该系统排种电机空载时转速调整时间小于0.63 s,最大超调量8.21%,施加12.5 N·m负载时,排种电机最长回调时间为0.32 s。目标设计播量对应转速范围内,转速控制误差最大值小于7.21%,转速误差小于5.21%,田间播量误差小于4.92%。田间车速阶梯变化时,排种转速跟随响应及时,具有较高的排种同步性,与传统机械式水稻直播机相比播量调节性能显著提高。【结论】该系统自动化改造简便,重点改进了播量调节机构,提高了传统播种机播种性能,对传统机械直播机具有较高适配性。  相似文献   

13.
Dry direct-seeded rice(DDR) sown using a multifunctional seeder that performs synchronous rotary tillage and sowing has received increased attention because it is highly efficient, relatively cheap,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However,this method of rice production may produce lower yields in a rice–wheat rotation system because of its poor seedling establishment. To address this problem, we performed field experiments to determine the rice yield at five seedling density levels(B1, B2, B3, B4,...  相似文献   

14.
施水沟播机的试验研究与结构设计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施水沟播机可在起垄施肥播种的同时进行施水作业,从而解决了干燥和半干旱地区的播种保苗问题。为研究此类机具的作业方式、施水位置及施水系统,设计研制了2BFG(4)-8型小麦施水沟播机,对施水沟播作业中的施水位置、施水深度进行了分析,设计了影响施水均匀性的工作部件。田间试验和室内测试结果证明,该机具是抗旱保苗的理想机具。  相似文献   

15.
气吹式防堵大豆免耕播种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秸秆全量还田大豆免耕播种机常出现秸秆堵塞、架苗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气吹式防堵大豆免耕播种机,此播种机采用风扇与浅旋刀配合方式,利用气流场将秸秆吹散,达到洁区免耕目的。利用EDEM和fluent软件,仿真验证机具三维模型,仿真结果均满足设计要求。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播种机前进速度0.8 m·s~(-1),浅旋刀转速200 r·min~(-1),入土深度50 mm,风扇转速2 500 r·min~(-1)时气吹式防堵大豆免耕播种机秸秆清洁率为80.55%,晾籽率为0.95%,机具通过性良好。利用气流场解决播种过程秸秆堵塞、架苗等问题,填补大豆免耕播种机在该研究方向空白,为大豆免耕播种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杨星钊  张飞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829-13830
[目的]对玉米的精量播种装置进行改进。[方法]分析现有精量播种装置中存在的问题,对排种盘的排种孔距离进行调整,并进行田间播种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播种机可以达到预期要求,排种顺畅、安全可靠,无漏种现象,种子排列均匀,从整体考虑可以满足农艺要求。在间苗期,麦苗生长均匀度有明显提高,小苗、弱苗减少28%以上;间苗强度明显降低;玉米苗间距更加均匀合理,利于玉米生长。[结论]改进的播种机具有省种、省间苗工时、增产等优点,也可用于玉米外其他作物的播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邗江区有利于实现直播稻高产稳产的播种时期和适宜基本苗数.[方法]采取对典型水稻田块调查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比较直播稻不同播种时期、不同基本苗数对直播稻生育进程、植株与穗部性状、群体指标、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播期试验水稻品种选用南粳44和扬粳4038,基本苗分别为112.5万和135.0万株/hm2,播期分别为6月1、7、13日.基本苗试验品种选用南粳44,基本苗分别为82.5万、94.5万、112.5万、136.5万和157.5万株/hm2.[结果]麦收后及早播种有利于延长生育期,增加水稻生长量,改善水稻产量构成因素,提高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最终实现较高的产量.直播稻基本苗在112.5万株/hm2左右、单株成穗3.O~3.5个时,产量构成因素间协调与平衡,可实现高产稳产.[结论]该研究可为集成适宜邗江地区的水稻直播规范化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秧龄和播量对水稻机插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秧龄和播量对水稻机插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优质粳稻品种南粳46为材料,研究不同秧龄和播量对水稻机插秧苗苗高、叶龄、成苗率、成苗数、素质、茎蘖动态、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秧龄和播量对机插秧苗素质及产量有显著影响。其中,20 d秧龄和80 g/盘播种量时机插秧苗素质最好,实测产量最高,达10 263.45 kg/hm~2。[结论]该试验为进一步完善机插育秧技术,加快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杂交早稻两优302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秧龄在移栽和抛栽方式下的生长特点、生育特性及产量表现.结果表明,移栽和抛栽表现趋势相同,适龄早栽具有早发和早熟优势,秧龄20 d时大田营养生长期延长3~10d,早熟2~6 d;秧龄与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和产量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