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耕地变化的人文驱动力研究 --以洛宁县为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洛宁县1989~2001年耕地及相关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为依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定量分析该区耕地变化的人文驱动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该区耕地变化的主要人文因素为农业科技发展水平、社会系统压力、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2.
利用1990~2012年的耕地资源数据及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耕地资源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定量分析兵团耕地资源变化的驱动力,认为经济因素、人口因素及农业技术因素是影响兵团耕地资源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并建立了耕地面积与驱动因子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便于未来耕地数量的预测,最后针对耕地变化的驱动力从促进兵团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保护耕地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发展的驱动下,我国耕地资源持续减少,后备耕地资源不足,严重影响到我国社会经济稳定发展。以成都市为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成都市2000年到2012年12年间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后,将影响成都市耕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归结为四类:社会经济、人口增长与迁移、农业技术投入以及政策因素,其中社会经济是耕地变化的关键因素,人口的增长与迁移为主要动力,政策因素具有强制性。通过对成都市耕地利用变化的研究,为成都市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以及保护耕地不受破坏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高原山地地貌为主的云南省耕地利用作为研究对象,在收集历年与耕地利用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得出影响云南省耕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因素,主要是人口、经济、社会以及政策等方面的因素,着重针对人文驱动中的可量化的因素指标,选用相应的指标体系,建立了耕地利用变化的人文驱动力分析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合区域自然因素指标对驱动力因素进行了综合的定量分析,得出了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以及总人口和经济因素是该区域耕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提出了耕地保护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1995~2009年阿勒泰市耕地数量和质量变化的探究,分析耕地数量变化的驱动力因子,为合理利用、因地制宜管理耕地资源提供依据.[方法]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影响耕地数量变化的因素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结果]阿勒泰市近15年耕地数量呈波动变化态势,影响耕地数量变化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和社会因素.[结论]综合分析影响耕地数量变化的社会、经济因素,工业建设投资、农业建设投资、农业总产值以及城市化水平是影响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6.
骆向洁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345-15347
利用西安市1990~2007年耕地变化相关统计数据,对该市近年的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和区域耕地相对变化率2个指标进行测算,揭示该市耕地变化的时空特征;接着,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该市耕地资源变化主要驱动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建立了耕地变化的驱动模型.结果表明,西安市耕地变化总体呈现较快减少的趋势;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主要来源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和农业产出的影响2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耕地集约利用的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耕地集约利用关乎国家粮食安全及可持续发展问题.本文以河南省地级市为研究区域,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和GIS手段,定量分析了1989-2008年河南省各个地级市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及时空分布变化,并在此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重点分析了影响耕地集约利用的驱动力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989-2008年间河南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省域范围内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空同差异显著;入口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农业科技因素、自然因素、政策因素对河南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农业科技进步因素是影响河南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最重要的驱动因子.此评价结果与现实情况基本一致,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上海的耕地数量和质量不断下降,对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都构成严重威胁。根据上海市及郊区范围内1995~2004年的耕地面积数据及其他重要社会经济发展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分析了对耕地变化有重要影响的经济、社会等主要因素,并对影响耕地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研究。通过定量分析: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力可以归纳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动力、工业化和社会系统压力以及农业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9.
以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为例,利用湄洲岛1988-2007年的耕地变化相关统计资料数据,分析湄洲岛近20 a的耕地动态变化特征,包括耕地数量、质量和土地利用变化特征。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湄洲岛1988年以来的耕地变化驱动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人口系统、经济增长、农业土地生产力以及社会投资需求等因素是影响耕地变化的主要社会经济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0.
利用新疆2001~2015年耕地资源变化数据,借助SPSS 22.0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造成耕地非农化的驱动因子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以及农业发展因素等是造成新疆耕地非农化的主要动因。基于此,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新疆协调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谈兵  龙兵  宋成舜  李聪秀  柯新利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453-15455,15458
以高原城市——西宁市为例,从社会、经济、生态和环境4个方面构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定量分析西宁市1999~2008年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并进一步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驱动因子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999 ~2008年西宁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呈稳定上升的趋势,土地集约利用度由0.259 7增加到0.775 0,年平均增长率为12.90%,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经历了粗放利用、基本集约利用和较为集约利用3个阶段;社会发展是影响西宁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驱动因素.最后,对西宁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2.
苏飞  张平宇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982-11983,11986
利用统计数据和普查资料,分析了辽宁省1949~2005年耕地面积变化趋势,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耕地面积变化总体上呈现快速增长-逐年下降-波动下降的趋势;社会-经济-科技综合作用、自然灾害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等是影响耕地面积变化的三大因素,为辽宁省耕地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3.
厦门市耕地动态变化与蔬菜生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厦门市1996 ~2010年社会经济统计和调查数据,利用相关分析方法,分别对引起蔬菜总量变化的耕地面积、蔬菜播种面积、蔬菜单产等诸因素进行相关分析,提出提高蔬菜生产总量和自给率水平的对策与建议:制定更为有效的耕地保护措施,加强高标准蔬菜基地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调整蔬菜种植结构,优化蔬菜生产区域布局等.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天水市耕地面积时序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敏  李丁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6948-16950
为了更深入了解经济发展与耕地面积变化之间的关系,选择天水市1949~2007年的耕地面积及人口资料,同时根据要求选用部分数据运用SPSS主成分分析法定量分析该市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影响该市耕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相关政策。并通过Excel软件的矩阵运算实现了该市耕地面积的灰色模糊预测。结果显示,天水市耕地面积在未来10年依然逐渐减少,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面积需求的增多,耕地形势不容乐观。最后,提出天水市耕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青岛市土地利用演化驱动力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RS和GIS技术支持下,首先,以青岛市1986、2000和2006年3期遥感影像为基础,以谷歌地图为参考,对3期遥感影像进行分类处理,提取出了同时期的土地利用数据。其次,利用数学模型对1986~2006年青岛市土地利用数量变化、土地利用速度变化、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再次,结合同期青岛市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了影响青岛市土地利用发生变化的主要社会经济驱动力因子,计算得出青岛市社会经济驱动力指数,指出社会经济因素对土地利用的驱动力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建立了青岛市水域、林地、建筑用地和耕地的社会经济驱动力模型,得到了影响每种土地利用类型的社会经济因子。最后,运用Markov模型预测了2012~2030年青岛市的土地利用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强妮  陈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271-1274
为揭示张掖市耕地格局变化的驱动机制,根据张掖市1997~2005年的统计和普查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张掖市社会经济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得出,张掖市的耕地变化受经济、人口及农耕业现代化水平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危锋 《安徽农业科学》2012,(19):10279-10282
根据汉中市1978~1998年耕地数据,研究汉中市耕地面积变化,以及各区县耕地利用动态度和相对变化率;结合汉中市20年来社会各经济因素,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探讨影响汉中市耕地数量变化的驱动力因子。结果表明:1978~1998年,汉中市耕地面积共减少4.22万hm2,累计减少率为14.72%;全市人均耕地面积净减少0.019 7 hm2,累计减少率为22.34%。各区县耕地利用动态度均为负值,动态度最大和最小的分别为南郑县和留坝县;耕地利用相对变化率均大于0,留坝县耕地面积减少率为全市最大。耕地变化驱动力因子主要为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农业技术进步、粮食安全保障和畜牧业生产。  相似文献   

18.
唐丽娟  雷磊  曹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725-4728
介绍了1998~2007年中国10个主要沿海城市的耕地数量变化情况及其驱动力,认为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是导致沿海城市耕地减少的共同驱动力,其中经济发展是最主要的驱动因素。以辽宁省葫芦岛市为例,根据1998~2007年相关统计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葫芦岛市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近10年来,葫芦岛市的耕地总量不减反增,耕地面积增加主要集中于1998~2002年;葫芦岛市耕地数量变化的驱动力可以归纳为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及农业科技进步三大类。基于此,提出了耕地保护的相关对策:控制人口数量,减轻耕地压力;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稳定耕地数量和质量;严格控制耕地非农化规模,提高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水平;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力度;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引导农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