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南昌市红谷滩新区滨水街道空间为调查研究对象,基于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等,从空间、交通、尺度和行为四个方面展开数据采集与分析。总结出"收入低、通勤时间长、爱交往及追求环境空间"是滨水街道空间的四个基本特征,其街道尺度具有具有"宜人性、多样化和亲水性"的特点。笔者决定主要从滨水街道空间的规划设计原则和对国内外优秀的滨水区空间设计案例入手与红谷滩新区滨水空间进行纵向比较,对赣江两岸的滨水街道空间进行横向对比分析,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提升红谷滩新区滨水街道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仙桃市剅河镇主要街道景观为研究范例,以现状问题为切入点,对其街道景观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归纳、总结,并根据街道景观中景观主体、景观客体的特点,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关于剅河镇主要街道景观改造的合理对策。最后,通过该案例,提出对湖北地区乡镇街道改造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街道景观的功能,指出了我国街道景观存在的问题,阐述了街道景观设计原则,最后对城市街道景观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清代前期昆明城的街道承前代基础继续发展。城墙以内的街道已知的达四十余条,大多数分布在五华山东南面、南面和西南面的扇形地域上。城墙外街道的发展具有显著的不平衡性,有历史基础的南门外街道最多;东南城外盘龙江以东发展起了若干街道,开启了昆明城地域拓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大小西外和大小东门外也各有多少不等的街道,它们的形成和发展与交通密切相关。清代前期昆明城街道的拓展改变了城市的地域结构,使得它的商贸经济功能进一步增强,表明它的发展已在相当程度上突破了城墙的限制。  相似文献   

5.
陈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6027-6028,6070
解析了城市社会心理学与环境心理学的概念,认为城市是成千上万不同阶层、不同民族、不同性格的人们共同感受的事物,而街道和道路是城市的骨架和脉络,具有交通和空间两大功能。提出了道路景观的设计原则,以街道上的环境设施作为研究街道景观环境的切入点,针对目前城市建设中存在的单纯注重交通功能,忽视户外活动场所功能的现实问题,提出运用城市环境心理学,从人的角度去考虑设施设计、建设设施的问题,并对目前国内街道上的设施设计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机制和管理方面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街道景观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部分。以新农村社区街道景观为切入点,从街道与铺装材料、街道与建筑、街道与围墙、街道与节点景观4个方面分析优化方法:街道铺装材料在提高路面的耐磨程度上,还要增强透水性;街道最小宽度应与支配街道的建筑物高度相同,街道最大宽度不超过建筑高度的两倍;街道围墙处理成绿篱、生动的栅栏来软化墙面的生硬感;根据街道两旁面积大小、地理条件等因素,因地制宜的灵活布置街道节点景观。新农村社区街道景观优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我国协调城乡关系,建设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城市街道景观改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了城市街道景观的构成要素和研究方法,分析了现代中小城市街道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今后主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尼泊尔3座古城广场与街道的空间分析,说明尼泊尔广场与西方广场的不同以及广场与街道的功能互换对人为使用空间的影响,最后省思当前设计者的设计迷思。  相似文献   

9.
文化变迁与城市街道景观的演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街道景观是展示城市文化的窗口。全球化背景下,城市街道景观特色丧失的问题愈加严重。回顾我国城市文化变迁和街道景观演变的四个历史阶段,掌握城市街道景观演变的脉络,寻求城市街道景观个性丧失、活力匮乏等问题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0.
彩叶树种已经成为了佳木斯市街道园林绿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地彩化绿化街道环境,已经日益成为佳木斯市街道园林绿化设计的主流趋势。文章首先阐述了彩叶树种的分类,其次,分析了佳木斯市街道园林绿化中彩叶树种的应用,同时,就如何进一步加强佳木斯市街道园林绿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城市行道树选择的原则及标准.全面调查了郑州市区的行道树绿化,在对应用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变当前现状,丰富城市行道树种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依据北苑路街道建筑色彩景观规划实践,提出城市街道色彩景观规划概念,阐述色彩景观发展的国内外现状。通过对北苑路及周边环境分析,结合奥运节奏,联系北京地域特点,对北苑路的色彩景观规划设计方法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郑州市行道树综合性能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河南省郑州市自然地理状况和对城市行道树的特殊要求,制定和应用了6个一级指标和36个二级指标对建成区现有行道树进行了综合性能评价,并将其分为4类树种,为今后行道树的调整和后期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太原市行道树种调查分析与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太原市的自然概况,通过科学调查,研究了太原市行道树的选择与规划。  相似文献   

15.
南昌市区行道树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南昌市21种主要行道树及其使用的频率,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树种选择不当、配置不尽合理、养护管理粗放等,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城市街头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重要的绿色廊道,将城区内外的各类绿地连接在一起,形成城市绿色网络。笔者通过杭州市西湖区街头绿地典型群落结构的调查和测定,对其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并针对街头绿地存在的突出问题,探讨群落结构调整优化的措施。根据杭州市西湖区植物群落的类型统计结果,表明调查样地植物群落类型多样,但种类单一,群落结构简单,只是将有限的物种资源进行不同的配置。最后,根据调查地立地条件,对杭州市西湖区植物群落的景观优化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宝丰县道路绿化实际情况,指出在道路绿化建设和养护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讨和交流了切实可行的经验,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建设和管理好城市道路绿化,创造宜人的城市环境。  相似文献   

18.
夏鸿玲  唐晖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0):172-175
为了探讨街道空间的景观慢行体验设计原则,笔者以株洲市石峰特色街景观设计方案为例,介绍了研究区区位、项目背景、用地范围和经营业态,分析了现状交通、临街商业、街头绿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项目总体改造方案,确定了项目定位和改造目标,进而探讨了交通流线设计思路、空间景观结构设计思路、慢行体验关键节点设计思路。研究以街道公共空间景观提质改造为例,探讨相关的设计方法和理念,认为合理的街道空间慢行体验设计应满足功能性原则、承接性原则、节奏型原则、实用性原则。  相似文献   

19.
黄浩  张鲲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622-6625
以成都市锦里古街(Ⅰ期)为例,从锦里古街的项目背景入手,介绍了项目区位环境以及设计构思。从街道类型、空间序列、比例尺度、节点景观4个方面分析了锦里古街的街道空间形态,并通过分析建筑特征、建筑与街道的组合方式来解析锦里古街的建筑形象和空间层次。归纳出锦里古街空间形态设计特征,以期为城市特色步行街的保护和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行道树是城市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行道树结构特征的研究,有助于城市规划和建设,为正确评价城市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提供依据。本文通过对黄山市城区15条主干道路行道树的抽样调查,发现有乔木树种24种,灌木树种37种,分析行道树的组成、直径和冠幅结构及行道树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黄山市城区行道树组成优势种明显,直径在6~14cm的行道树占55.7%,街道之间行道树冠幅差异明显,新安北路的冠幅最大,为11.31m,天都大道冠幅最小,为2.4m,滨江中路树种多样性最大,H指数为2.6850,黄山东路树种多样性指数最小,H值为0.74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