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7 毫秒
1.
为眼子菜的药用开发提供种质资源和技术支撑,以眼子菜茎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6-糠基氨基嘌呤(KT)、萘乙酸(NAA)、6-苄基氨基嘌呤(6-BA)、吲哚丁酸(IBA)、无机盐和糖对眼子菜茎段出芽数、叶片数、根状茎节数、生根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眼子菜芽的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KT 0.05 mg/L+NAA 0.1 mg/L;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 mg/L+NAA 0.05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0.5 mg/L+无菌水;组培苗移栽存活率为98%。  相似文献   

2.
高金秋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577-11580
[目的]研究罗布麻组织培养快繁技术,为其产业化栽培提供种苗来源。[方法]通过处理罗布麻种子获得无菌苗,切取无菌苗子叶、胚轴和茎尖置于不同激素配比的培养基上,比较不同激素浓度组合对子叶和胚轴分化、茎尖快繁、再生芽快繁和快繁苗生根的影响。[结果]子叶和胚轴分化形成再生芽的最佳培养基分别为MS+2.0 mg/L BA+0.03 mg/L NAA和MS+0.07 mg/L NAA;MS+2.0 mg/LBA+0.02 mg/L NAA为茎尖快繁的最佳培养基;MS+1.9 mg/L BA+1.7 mg/L NAA为再生芽快繁的最佳培养基;1/2MS+0.6 mg/LNAA为快繁苗的最佳生根培养基。[结论]该研究筛选出了罗布麻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的培养基激素配比,为罗布麻产业化栽培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3.
以红花国槐‘姹紫1号’(Sophora japonica‘chazi 1’)组培苗为试验材料,以6-苄氨基嘌呤(6-BA)、萘乙酸(NAA)、吲哚丁酸(IBA)等植物生长调节剂,采用单因素试验、响应面分析法,分析不同质量浓度组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姹紫1号’增殖培养基的不定芽增殖率、组培苗苗高增长量的影响,遴选红花国槐‘姹紫1号’组培快繁体系。结果表明:6-苄氨基嘌呤质量浓度对不定芽增殖率影响最为显著,萘乙酸与吲哚丁酸的交互作用对不定芽增殖率影响显著;吲哚丁酸质量浓度对苗高增长量的影响最为显著,6-苄氨基嘌呤与萘乙酸的交互作用、萘乙酸与吲哚丁酸的交互作用对苗高增长量的影响显著。增殖最优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为6-苄氨基嘌呤质量浓度1.96mg/L、萘乙酸质量浓度0.45mg/L、吲哚丁酸质量浓度0.54mg/L;红花国槐‘姹紫1号’增殖培养基的不定芽增殖率为420.31%,苗高增长量为6.08 mm。实际测量值与模型预测值基本符合,应用响应面法优化红花国槐‘姹紫1号’增殖培养基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意大利生菜组织培养体系。[方法]以意大利生菜(Lactuca sativa L.var.ramosa Hort.)种子为试验材料,用不同有效氯含量(0、0.5%、1.0%、2.0%、4.0%)的漂白水灭菌,于MS培养基上培养无菌苗。取4~5 d苗龄的无菌幼苗子叶,在添加不同浓度激素的MS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并进一步诱导生芽、生根,筛选最佳诱导激素配比及激素浓度。[结果]意大利生菜种子经有效氯含量1.0%的漂白水处理,于MS培养基上培养可获得意大利生菜无菌苗。无菌幼苗子叶在MS+0.5 mg/L 6-BA+0.20 mg/L NAA+30 g/L蔗糖+7 g/L琼脂的培养基上,可以得到理想的意大利生菜愈伤组织;在MS+0.25 mg/L 6-BA+0.20 mg/L NAA+30 g/L蔗糖+7 g/L琼脂的培养基上,最有利于意大利生菜愈伤组织不定芽的发生且对后期生根有良好的诱导作用。[结论]配合使用一定浓度的6-BA和NAA可有效建立意大利生菜组织培养再生体系,为进一步建立意大利生菜遗传转化体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以铁皮石斛无菌苗的茎段作为外植体,在MS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萘乙酸(NAA)和6-苄氨基嘌呤(6-BA)诱导铁皮石斛丛生芽并观察对丛生芽增殖的影响。采用交叉分组设计的实验方法,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选用两因素分析,再采用多重比较中LSD法检验(最小显著差法)。结果表明:铁皮石斛丛生芽诱导的培养基为MS+NAA 0.5mg/L+6-BA1.0mg/L;丛生芽增殖的培养基为MS+NAA 1.5mg/L+6-BA1.0mg/L。  相似文献   

6.
高金秋 《农业科学与技术》2012,(11):2269-2272,2354
[目的]研究罗布麻组织培养快繁技术,为其产业化栽培提供种苗来源。[方法]通过处理罗布麻种子获得无菌苗,切取无菌苗子叶、胚轴和茎尖置于不同激素配比的培养基上,比较不同激素浓度组合对子叶和胚轴分化、茎尖快繁、再生芽快繁和快繁苗生根的影响。[结果]子叶和胚轴分化形成再生芽的最佳培养基分别为MS+2.0mg/LBA+0.03mg/LNAA和MS+0.07mg/LNAA;MS+2.0mg/LBA+0.02mg/LNAA为茎尖快繁的最佳培养基;MS+1.9mg/LBA+1.7mg/LNAA为再生芽快繁的最佳培养基;1/2MS+0.6mg/LNAA为快繁苗的最佳生根培养基。[结论]该研究筛选出了罗布麻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的培养基激素配比,为罗布麻产业化栽培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长寿花高繁殖的组培体系和瓶外生根技术,促进长寿花工厂化生产。[方法]选用长寿花叶片和茎段作为外植体,在加有6-BA1.00mg/L和NAA0.20mg/L培养基上培养诱导出芽丛,再将芽丛转接到继代增殖培养基,调节不同外源激素配比获得长寿花高繁殖组培体系的最佳培养基组合。[结果]在MS+6-BA0.50mg/L+NAA0.10mg/L+GA30.10mg/L的培养基组合中,诱导丛芽增殖率达到95.35%,增殖倍数达到20倍以上,试管苗生长势好。利用海绵作为载体进行瓶外生根,生根率达到95.00%以上,移栽苗成活率达到100%。[结论]利用海绵作为载体进行试管苗瓶外生根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为促进紫薯优良品种脱毒种苗的推广应用,提高紫薯产量和品质,以济薯18和济黑1号的优良种薯芽为外植体建立无菌体系,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培养基、6苄氨基嘌呤(6-BA)、萘乙酸(NAA)及蔗糖浓度对紫薯苗诱导的影响。获得苗诱导的最佳培养基后,再从无菌材料上剥取茎尖进行分生组织脱毒培养。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脱毒难度低,脱毒效果好,脱毒率达100%;济薯18茎尖脱毒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6-BA0.5mg/L+NAA0.1mg/L+蔗糖20g/L;济黑1号最佳培养基为:MS、1/2MS或1/4MS+6-BA1mg/L+NAA0.1mg/L+蔗糖20g/L。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广藿香的快速繁殖及育种提供新的方法.[方法]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6-BA(6-苄氨基嘌呤)、IAA(吲哚乙酸)、NAA(萘乙酸)等3种激素,单独或配合使用诱导广藿香试管苗再生芽的发生,共设计10个组合.[结果]除对照组的诱导率较低(19.2%)外,其他激素组均优于对照组,其中有5组诱导率达到100%,包括6-BA与IAA或与NAA组合中的4组,以及单一激素组即6-BA 0.5 mg/L组.繁殖系数及生长状态均有所不同,繁殖系数超过4.0的有2组,分别是MS+6-BA 1.0 mg/L+IAA 0.2 mg/L及MS+6-BA 0.5 mg/L 组,且这2组差异不大.[结论]以 MS+6-BA 1.0 mg/L+IAA 0.2 mg/L 及 MS+6-BA 0.5 mg/L 为较佳的诱导广藿香试管苗再生芽发生的激素组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辣木组培快繁及规模化育苗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优选辣木无菌苗的真叶为材料,采用组织培养技术对其诱导、增殖、生根等问题进行研究。[结果]新鲜种子去壳后用0.1%升汞处理6 min的消毒效果最好,成功率达85%。辣木无菌苗真叶不定芽诱导及增殖最佳培养基分别为:MS+6-BA 1.0 mg/L+KT0.1 mg/L+2,4-D 2.0 mg/L+NAA 0.05 mg/L、MS+0.5 mg/L 6-BA+0.03 mg/L NAA,丛生芽明显。辣木组培苗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0.5mg/L IBA,生根率可达100%,炼苗移栽后成活率达98%以上。[结论]辣木外植体的离体培养表明,不同的激素组合及其浓度对辣木外植体诱导效果差别大,各种激素经过优化配合,可以获得更高的诱导率,本研究为辣木的无菌快繁奠定应用基础,并为辣木基因工程育种等研究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有效的濒危药材金线莲的再生体系,为其工厂化生产奠定技术基础。[方法]选取福建金线莲的叶片、茎片、带节茎段、不定芽为外植体,建立无菌体系,而后以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优化不同外植体各阶段(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培养基中激素的种类及浓度。[结果]在试验的福建金线莲4种外植体中,不定芽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可达96.67%,其最适培养基配方为MS+0.5 mg/L NAA+4.0 mg/L BA+0.3 mg/L KT。在此培养基上,诱导的愈伤组织在分化培养基MS+0.5 mg/L NAA+2.0 mg/L BA和增殖培养基MS+0.2 mg/L NAA+2.0 mg/L BA上继代形成了无根试管苗。[结论]该研究建立的无菌繁殖体系,解决了前人所指出的金线莲愈伤组织诱导率极低的瓶颈问题,组培成苗的效率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吴茱萸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育技术进行研究.[方法]以吴茱萸的雌株嫩叶为外植体,研究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浓度配比对其诱导、增殖和生根培养的影响.[结果]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 1.0 mg/L BA +0.3 mg/L NAA,诱导率可达74.4%,且幼苗正常,无玻璃化现象;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2.0 mg/L BA +0.1 mg/L KT +0.3 mg/L NAA,增殖系数可达4.61;以1/2MS+ 2.0 mg/LNAA为生根培养基,生根率可达86%,平均生根数为5.4.[结论]该研究建立了吴茱萸的快速繁殖体系,为其优良雌性系的工厂化苗木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张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4865-4866
[目的]为单花香石竹种苗的工厂化生产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单花香石竹花茎上的腋芽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无菌体系的建立、增殖和生根培养研究其组培技术。[结果]接种10 d后的污染率为10%~20%。当BA浓度为0.5 mg/L时,30 d后基本无玻璃化现象发生。当BA浓度增加到1.0和2.0 mg/L时,30 d后单花香石竹组培苗有较严重的玻璃化现象。MS+BA0.5 g/L+NAA0.01 g/L+活性炭0.5 g/L是其适宜的增殖培养基,增殖率高、组培苗生长健壮;1/2MS+NAA0.5 g/L+0.5 g/L活性炭是其适宜的生根培养基,生根迅速、质量好。[结论]该研究为单花香石竹组织培养选择培养基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山白兰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以山白兰盆栽苗的带芽茎段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添加不同种类及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山白兰进行了组织培养试验。[结果]MS+6-BA 0.5 mg/L+NAA 0.1 mg/L为最适宜的芽诱导培养基,芽的诱导率达到88.9%;MS+6-BA 0.3 mg/L+NAA 0.05 mg/L+KT 1.0 mg/L为最适宜的增殖培养基,芽的增殖系数可达到2.6;生根诱导难度较大,在1/2 MS+NAA 2.0 mg/L上生根率达到54.5%。[结论]结果为山白兰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丰富广西林木种质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人参的快繁体系。[方法]应用MS培养基添加激素培养法,对人参的茎尖、根尖和幼芽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并进行芽分化、芽的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结果]结果表明,对诱导芽分化较好的培养基是BA与NAA的组合,最佳培养基激素浓度是MS+BA2.0 mg/L+NAA0.5 mg/L。愈伤组织诱导仅出现在MS+BA1.0 mg/L+2,4-D2.0 mg/L和MS+KT0.2 mg/L+2,4-D1.0 mg/L的培养基中,但这两种培养基对芽没有诱导。以MS+BA2.0 mg/L+NAA0.5 mg/L的培养基,其继代培养效果较好。[结论]采用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人参,可有效去除病毒,增加繁殖数,确保遗传性状的稳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长蕊万寿竹的大规模生产和进一步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依据。[方法]以长蕊万寿竹茎段为外植体,灭菌后将带芽茎段剪成1~2 cm的小段,接种于培养基中。研究外源激素的种类与配比对诱导生根和丛生芽的影响。[结果]启动培养时,外源激素为6-BA 1.0 mg/L+2,4-D 0.01 mg/L+NAA 0.1 mg/L+IBA 1.0 mg/L的培养基的效果最好,启动率达到85.20%。1/2 MS添加外源激素NAA 1.0 mg/L+AC 5 g/L的培养基的生根效果极显著地高于其它处理,生根率达到96.13%。适合丛生芽诱导的培养基是6-BA 0.5mg/L+KT 1.5 mg/L+NAA 0.2 mg/L+蔗糖30 g/L,丛芽增殖系数达到6.1。[结论]建立了以长蕊万寿竹茎段为外植体的组织培养技术体系,可有效地启动培养,诱导生根和丛生芽。  相似文献   

17.
高丽琼  林彦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5):7774-7775,7809
[目的]研究圆叶福禄桐茎段为外植体离体培养的快繁技术。[方法]以圆叶福禄桐茎段为外植体离体培养,探讨最佳培养基配比。[结果]用浓度0.1%升汞溶液对福禄桐材料进行消毒,时间8~10min效果较佳;以茎段为外植体诱导出腋芽,MS+6-BA3.0mg/L+NAA0.5mg/L的激素配比对诱导发芽有利,诱导率高达85.6%;增殖培养基MS+6-BA1.5mg/L+NAA0.1mg/L最佳;不定芽在1/2MS+IBA1.0mg/L的生根培养基上,生根率高达94.9%,根多条、粗壮,植株长势良好、有活力;生根苗移栽在泥炭与椰糠2∶1的基质中,成活率最高。[结论]该研究为圆叶福禄桐离体快繁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黑色马铃薯的组织培养及快繁技术。[方法]以黑金刚马铃薯的块茎为外植体,于附加不同激素配的MS培养基中诱导愈伤组织、不定芽和不定根,探讨增殖培养和植株再生的条件。[结果]适宜块茎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2 mg/L NAA+0.5 mg/L GA,诱导率可达95%以上;适宜丛生芽诱导的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1 mg/L NAA,诱导率达92%以上;1/2MS培养基易于诱导生根,部分外植体可产生紫黑色小块茎,生根率达100%。[结论]该研究可为人工规模化生产黑色马铃薯种苗提供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红掌工厂化育苗的关键技术。[方法]以红掌盆花和切花品种的叶片、叶柄、花苞片和花苞柱头为外植体,进行组培快速繁殖技术研究,探讨外植体的选择和消毒条件以及不同培养基对红掌愈伤组织的诱导、增殖和生根影响。[结果]叶柄为最佳外植体,愈伤诱导率最高,达78.3%;外植体采用0.1%HgCl2消毒8min的效果最好;粉冠军和MIDORI的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1/2MS+6-BA1.50mg/L+KT1.00mg/L+2,4-D0.10mg/L;最佳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基为MS+6-BA0.50mg/L+KT0.50mg/L+NAA0.10mg/L,添加10%的椰子汁或香蕉浆有利于增殖和丛芽生长,增殖率最高达2.83倍;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10mg/L+IAA0.10mg/L,生根率达100%。[结论]该结果为红掌工厂化育苗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对确保红掌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格力兜兰的无菌播种与组培快繁,探讨其最佳培养条件,以期能够商品化生产格力兜兰,实现其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方法]以人工授粉的种子为外植体,进行无菌播种试验,并对其进行幼苗形态键成和生根壮苗条件研究。[结果]210 d胚龄的种子萌发率高;种子萌发最佳培养基为1/2 RE+NAA 0.5 mg/L+BA 0.2 mg/L+CM 50 ml/L+CH 1 g/L,壮苗培养基为MS+NAA 1.0mg/L+BA 0.2 mg/L+活性碳0.6 mg/L+香蕉泥50 g/L。[结论]该研究实现了格力兜兰的快速繁殖,提高了其繁殖系数,能够进行商品化育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