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以含高有机质的剩余活性污泥为对象,采用低频超声波(40 kHz)短时间处理(0~5 min),研究污泥破解和微生物细胞物质释放后对污泥表面活性的影响.污泥表面活性用其离心上清液的表面张力和颗粒物Zeta电位表征.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超声处理时间增加,污泥上清液的表面张力成减小趋势,颗粒物Zeta电位先减小后增大.  相似文献   

2.
祁小丹  周丽丽  周迟骏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790-4791,4815
[目的]利用微波改性方法对起泡性能进行研究,以改善污泥提取蛋白的功能特性。[方法]以啤酒厂经过脱水压滤后的泥饼为剩余污泥样品,采用微波技术对污泥提取蛋白进行物理改性。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和蛋白质量分数对污泥蛋白起泡性的影响,得出最佳影响范围,然后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得出微波提高污泥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正交试验方差分析表明,各因素对污泥蛋白起泡性的影响依次为蛋白质量分数>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微波提高污泥蛋白的最佳条件为:微波时间3 min、微波功率540 W、蛋白质量分数5%。在此条件下,污泥提取蛋白的起泡性能和起泡稳定性分别提高53.8%和76%。[结论]改性后的污泥蛋白液在起泡性和起泡稳定性方面均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超声破解处理剩余污泥的效果。[方法]采用间歇反应器和单因子逐一变化法,对影响超声破解处理剩余污泥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和优化。[结果]低频率超声能促进剩余污泥的水解反应,改善超声破解污泥的效果,污泥的SCOD溶出率、VSS的破解率和温度随着声能密度的增大、作用时间的延长和污泥上清液pH的增大而增大。[结论]超声有利于剩余污泥的破解,减少剩余污泥的产量。  相似文献   

4.
王国卫  曹子明  杜广芬  何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555-15556,15558
[目的]对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沙棘(Hippophae fhamnoides L.)多糖的工艺进行优化。[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提取时间、微波功率和料液比对沙棘多糖得率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并与水提法、微波法和超声波法的提取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沙棘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180s,微波功率450W,料液比1∶30(W/V),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沙棘多糖得率最高为22.50mg/g。[结论]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沙棘多糖优于水提法、超声辅助法以及微波法。  相似文献   

5.
彭常安  宋玉华  李春雨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606-10608
[目的]为葛仙米的药用和食用价值研发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参考。[方法]通过微波辅助法优化葛仙米多糖提取工艺,并采用MTT法对葛仙米多糖的抑癌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葛仙米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微波功率450 W,微波辐射时间3 min,料水比1∶10g/ml,多糖得率9.1%。随着葛仙米水提液浓度的升高,对HCT-116细胞增殖抑制率不断增强,对HCT-116细胞生长抑制的IC50为18mg/ml。[结论]微波辅助提取葛仙米多糖工艺合理可信,且葛仙米多糖对HCT-116细胞的增殖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抑癌功效突出。  相似文献   

6.
岳贤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7):4062+4065-4062,4065
[目的]探讨茶叶中咖啡碱的微波提取法。[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利用微波辐射萃取法提取茶叶中的咖啡碱,考虑不同因素对咖啡碱提取率的影响,以确立微波条件下提取咖啡碱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对咖啡碱提取率影响较大的因素有料液比、提取溶剂、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微波时间、微波功率,影响不明显的因素有茶叶的粉碎度和pH值。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选用未粉碎的茶叶作为原料,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30,提取时间40 m in,提取温度90℃,pH值为4,微波功率为500 W,微波作用时间为4 m in。该条件下,茶叶中咖啡碱的提取率达到3.94%。[结论]微波应用于咖啡碱的提取,具有高效、节能、无污染、降低成本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波-活性炭法处理氨氮废水的可行性及最佳试验条件。[方法]以模拟氨氮废水为处理对象,研究了活性炭存在条件下,溶液pH、空气通入状况、活性炭投加量、微波作用功率和时间对微波辐射下氨氮废水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微波-活性炭法对氨氮具有较好的去除作用,向溶液中通入空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氨氮的去除率;提高溶液pH,增大微波作用功率、延长微波处理时间均能提高氨氮的去除率,而活性炭用量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不显著;微波-活性炭联合技术法用来处理氨氮废水有很好的可行性,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活性炭投加量为0.5 g,pH=11,微波功率为850 W,处理时间4 min时,氨氮去除率可达92.47%。[结论]该研究为氨氮废水的处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即微波-活性炭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化微波直提法和微波-索氏提取法提取芦笋老茎中多糖的工艺。[方法]以多糖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2种提取方法的提取工艺。[结果]微波直提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30,提取时间为20 min,提取温度为60℃,微波功率为600 W,在此条件下多糖的提取率为4.35%;微波-索氏提取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33,微波时间为10 min,微波功率为600W,提取温度为70℃,在此条件下多糖的提取率为2.29%。[结论]微波直提法具有提取效率高,提取温度低,能量消耗小等特点,可用于实际生产中。  相似文献   

9.
超声-微波辅助提取桦褐孔菌多糖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微波辅助技术提取桦褐孔菌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水作为提取溶剂,用超声-微波辅助提取桦褐孔菌多糖,通过响应面分析法考察微波功率、微波处理时间和料水比对桦褐孔菌多糖得率和纯度的影响,优化超声-微波提取桦褐孔菌多糖的工艺参数,并和传统水浴浸提法进行比较。[结果]超声-微波辅助技术提取桦褐孔菌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18.45~24.50 min,料液比1∶20,微波功率88.3~96.7 W。与传统的水浴浸提法相比,超声-微波提取法可大大缩短提取时间,得率由2.12%增加到3.25%,纯度由64.03%增加到73.16%。[结论]与传统的水浴浸提法相比,超声-微波提取法不仅缩短了提取时间,而且提高了桦褐孔菌多糖的得率和纯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化微波浸提法提取大枣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微波浸提法提取大枣多糖,初步考察了料液比、微波功率、微波处理时间对大枣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微波浸提法提取大枣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50 g/ml、微波功率420 W、微波处理时间8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提取率达到7.99%。[结论]微波辅助工艺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枣多糖的提取率,可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大枣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菊花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菊花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微波功率、提取时间、固液比对菊花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确定微波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与常规提取法进行比较。[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微波功率800 W,固液比1∶15,提取时间15 min;在该条件下,多糖的提取率为5.59%。常规提取法的多糖提取率为2.73%。[结论]与传统提取方法相比,微波提取具有操作简单、省时、节能和高效的优点,适合工业化提取菊花多糖。  相似文献   

12.
浸提时间对污泥中重金属浸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污泥中重金属的释放动力学特性。[方法]采集了我国南京某污水厂的剩余污泥,应用固体废物浸出毒性的浸出方法,研究了浸提时间对污泥中重金属浸出的影响。[结果]污泥中重金属在水溶液中的浸出存在明显的吸附-解吸(释放)的动态平衡过程。污泥中重金属种类的最大浸出浓度因重金属种类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其中,Cr、Cu、Fe、Ni和Zn的最大浸出浓度均出现在第8小时,Mn的则出现在第18小时左右,而Mo虽然在第8小时后的浸出浓度变化渐趋缓慢,直到第24小时时仍未达到其最高浸出浓度。[结论]浸提时间对污泥中重金属的浸出影响显著,污泥具有较高含量的有机质、氮和磷等营养元素,其潜在的农业利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3.
重庆污水处理厂污泥特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为科学合理进行污泥处置奠定基础。[方法]以重庆市10个具有代表性的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为样品,对其进行含水率、pH值、有机质和重金属含量分析。[结果]总体上所采集污泥是一种富含有机质(平均为296.84 g/kg)、高氮(平均为48.33 g/kg)、中磷(平均为18.94 g/kg)、低钾(平均为14.17 g/kg)的养分含量颇高的有机肥。pH值在5.95~7.73,处于微酸性和微碱性之间,在园林土壤中施用,不会对土壤的酸碱度造成大的影响。污泥中含水量较高(平均为77.8%),不宜直接施用。污泥中含有Pb、Cr、Cd、Cu、N i、Zn、Hg等重金属,但含量不高,只有个别区县的污泥中重金属含量稍微超标。[结论]对污泥性质的分析为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白首乌地上部分多糖的微波提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取白首乌地上部分多糖并测定含量。[方法]采用微波技术,通过正交试验探讨白首乌(Cynanchum auriculatum Aerial Parts)地上部分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用苯酚-硫酸法在波长490 nm处测定吸光度。[结果]结果表明,用苯酚-硫酸法在波长490 nm处测定吸光度,得白首乌地上部分粗多糖含量为2.57%。微波提取白首乌地上部分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25、微波强度80%、提取时间80 s。[结论]该研究为白首乌地上部分资源的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杨尽  龚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8):4142-4145
[目的]提高贫瘠土壤的有效氮、磷、钾、有机质含量。[方法]以磷石膏、粉煤灰、污泥等废弃物为原料配制土壤改良剂改良8种贫瘠土壤,分析改良前后土样有效氮、磷、钾、有机质含量及pH值的变化情况。[结果]加入改良剂后,土样的肥力和营养组分含量均有大幅度提高,有效氮、磷、钾含量均达到国家2级土壤标准;所配制改良剂对参数基数较低的土壤改良效果较好,而对参数基数较高的土壤改良效果一般;通过理论计算与参数测试,总结出了土壤参数的模型通式,经反代验证,通式的平均误差系数在0.15以内。[结论]该研究为贫瘠土壤的改良提供了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6.
石健  邹开云  丁建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441-6443
[目的]了解不同类型土壤中阿特拉津的解吸行为。[方法]分别将一定量的贫瘠土、耕作土及污泥土按一定比例加入已知浓度和体积的阿特拉津药液中,两相分开后测定液相中农药的平衡浓度,计算单位质量土壤吸(解)附农药的量,并分析土壤有机质含量、pH值、温度及投加量等对阿特拉津解吸过程的影响。[结果]阿特拉津在3种土壤中解吸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解吸浓度随时间的推移不断上升;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农药解吸量成正比;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有利于农药解吸;在适宜的pH值范围内,农药的解吸量随土壤pH值的升高而增加。[结论]土壤中阿特拉津的解吸行为受土壤有机质含量、pH值、温度及投加量等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李加林  刘霞  刘胜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573-16574,16596
[目的]研究当归多糖(水溶性)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寻找更加高效的当归多糖生产途径和最佳提取条件.[方法]以多糖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分组试验和正交优化试验考察微波辅助法提取当归多糖的工艺条件.[结果]微波辅助提取当归多糖的最优条件为:功率500 W,提取时间20 min,料液比为1:15(W/V,g/ml,下同);在此条件下,多糖的提取率达到7.82%.[结论]该工艺适合当归多糖的提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