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朱月  李彩霞  毕晓丹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553-18555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乙醇醇析的猪苓多糖对羟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以进一步提高猪苓的药用价值、经济价值和实用价值。[方法]用热水浸提法提取猪苓菌核水溶性多糖,经不同浓度乙醇醇析、纯化获不同等级的猪苓多糖;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猪苓多糖含量,以多糖含量为评价指标,分析多糖醇析程度;采用邻二氮菲-Fe2+-H2O2体系检测浓度40%、80%和90%乙醇醇析获取的猪苓多糖对.OH的清除作用。[结果]猪苓多糖在不同浓度乙醇中醇析效果不同,乙醇浓度为80%时,醇析效果相对较好。不同浓度乙醇醇析获取4种等级猪苓多糖,其中3种对.OH具有清除作用。浓度40%、80%乙醇醇析获取的猪苓多糖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清除.OH的能力呈良好的正相关。[结论]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猪苓多糖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鱼腥草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鱼腥草水溶性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鱼腥草多糖;以VC作为阳性对照,通过测定鱼腥的抗氧化体系中均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且与多糖用量成正相关。草多糖的还原能力,清除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及亚硝酸盐(NO2-)的能力,评价鱼腥草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并测定鱼腥草多糖的含量。[结果]鱼腥草多糖的平均含量为2.41%;在试验浓度范围内鱼腥草多糖的还原能力与VC相当,对.OH的清除能力不及VC;对O2-.的清除能力随浓度的增加而与VC的清除能力相接近;对NO2-的清除能力比VC强。[结论]鱼腥草多糖在不同  相似文献   

3.
枸杞多糖提取条件优化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优化枸杞(Lycium chinense)中多糖的提取工艺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以宁夏枸杞为原料,以水提醇沉为提取方法来研究其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不同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浸提p H、提取次数、醇沉时间、醇沉时乙醇的加入量等诸多因素来优化枸杞多糖的提取率;通过抗脂质过氧化能力的测定以及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作用的测定对枸杞多糖的抗氧化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提取枸杞多糖时,料液比为1∶35(g∶m L),温度为90℃,p H为11,浸提3 h,提取2次,合并提取液,加3倍体积95%乙醇沉淀6 h时,提取效果最佳,提取率为18.56%。另外,在提取时,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30 min,可提高多糖提取率。抗氧化结果显示,枸杞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黄精多糖的制备工艺及体外抗氧化作用.[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黄精多糖,以多糖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最佳提取工艺.测定黄精多糖对DPPH、超氧阴离子、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黄精多糖对三价铁的还原能力.[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黄精药材粒度80目、料液比1:25、pH 9、提取时间3.0 h.黄精多糖对DPPH、超氧阴离子、羟基自由基均有较强的清除能力,且清除能力随多糖浓度的升高而增大;黄精多糖对三价铁的还原能力与浓度成正相关.[结论]确定了水提醇沉法的最佳工艺参数,证明了黄精多糖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香附黄酮的抗氧化作用进行研究。[方法]以浓度95%乙醇为溶剂,水浴回流提取香附中的黄酮,然后采用比色法测定香附黄酮对DPPH.、.OH和O2-.3种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以及还原能力。[结果]香附黄酮对3种自由基都有明显的清除作用,清除能力大小顺序为DPPH.>.OH>O2-.;清除率与浓度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当黄酮浓度为0.4 mg/L时,其对O2-.的清除率为25.5%,DPPH.的为67.0%,.OH的为28.5%;还原Fe3+能力随黄酮的浓度增加而增强。[结论]香附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6.
茶树菇多糖提取及其抗氧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水浸提法提取茶树菇(Agrocybe cylindracea)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料水质量比、浸提时间、pH、醇析时乙醇用量等4个因素对茶树菇粗多糖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茶树菇粗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水质量比1∶10、浸提时间2 h、pH 7.5、浸提浓缩液4倍体积的95%乙醇醇析。用乙醚和Sevage法纯化茶树菇多糖,并对其抗氧化性能进行了分析,发现茶树菇多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在试验浓度范围内,其总还原能力和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脂过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随多糖浓度的升高而增强,且其在酸性条件下对亚硝酸根离子具有良好的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7.
香椿叶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世俊  胡永金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6807-6808,6810
[目的]为了研究香椿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用热水、95%乙醇及75%丙酮分别提取香椿叶中的抗氧化物质,比较了3种溶剂的提取物对O2-.、OH.、亚油酸、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香椿叶提取物对O2-.、OH.、DPPH自由基具有直接清除作用,对亚油酸脂质过氧化反应也有抑制作用。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增加,其清除、抑制作用也增强,并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95%乙醇的香椿叶提取物对O2-.、OH.、亚油酸、DPPH4种体系的抗氧化活性显著高于热水及75%丙酮的提取物(P<0.05)。[结论]香椿叶提取物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添加浓度与抗氧化活性呈正相关。95%乙醇提取香椿叶中的抗氧化物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提取方法对桦褐孔菌多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水煮醇沉法和碱液醇沉法提取粗多糖;采用三氯乙酸法纯化水溶和碱溶粗多糖;采用羟基自由基清除试验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试验进行抗氧化活性对比研究。[结果]水溶粗多糖、碱溶粗多糖、水溶纯多糖、碱溶纯多糖的多糖得率分别为14.0%、27.7%、7.0%、6.2%。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水溶粗多糖在0.9 mg/ml时有最大清除率,为54.3%,碱溶纯多糖在0.06 mg/ml时有最大清除率,为10.9%;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水溶粗多糖在0.1mg/ml时有最大清除率,为24.2%,水溶纯多糖在0.07 mg/ml时有最大清除率,为27.2%。[结论]水溶多糖比碱溶多糖抗氧化能力强,桦褐孔菌可成为一种新的高效天然抗氧化药用真菌。  相似文献   

9.
卢航  芶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5):2660-2661,2721
[目的]测定蜡梅叶醇提物的黄酮含量及抗氧化能力。[方法]以蜡梅叶为试材,经乙醇提取获得蜡梅叶乙醇提取液,检测其总黄酮含量以及总抗氧化活性,并分析其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0.1 g/ml蜡梅叶乙醇提取液中的黄酮含量为1.4 mg/ml,蜡梅叶总黄酮含量为1.4%。在测定浓度范围内,蜡梅叶乙醇提取液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均有不同程度的清除能力,并随着提取液浓度的增加,即黄酮含量的增加,提取液对3种自由基的清除作用逐渐增强,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其中,该提取液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最强,当提取液浓度达15 mg/ml时,清除率可达70%。[结论]蜡梅叶乙醇提取物具有抗氧化作用,因而蜡梅叶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原料。  相似文献   

10.
刘志国  赵文亚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182-11183,11209
[目的]研究菱角壳粗多糖体外清除自由基的活性。[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从菱角壳中提取粗多糖,并对菱角壳粗多糖在体外清除羟自由基(.OH)、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和超氧阴离子(O2-.)的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随着浓度的增加,菱角壳粗多糖对3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呈现增强的趋势,在多糖浓度为2.5 mg/ml时,菱角壳粗多糖对羟自由基、DPPH和超氧阴离子的清除率分别为70.6%、66.2%和48.6%。[结论]菱角壳粗多糖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金针菇、平菇多糖体外复配的抗氧化活性,以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O2-?)为评价指标,探究多糖复配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以金针菇、平菇为原材料,优化多糖提取条件,然后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测定其对OH?和O2-?清除率,研究复合多糖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并与单一多糖进行比较。[结果]多糖的最优提取条件为超声时间30 min,热水浸提温度为90℃。在此条件下,金针菇得率为1.25%,多糖纯度为84.3%;平菇得率为1.46%,多糖纯度76.4%。复合多糖清除OH?的能力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在金针菇多糖∶平菇多糖=5∶1的复配比例下会体现良好的协同性,优于单一多糖。复合多糖清除O2-?的能力也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尤其在低浓度下,金针菇多糖∶平菇多糖=3∶1复配时具有比单一多糖更好的协同性。[结论]食用菌多糖的复配能有效提高其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2.
马齿苋提取物对枸杞蚜虫毒杀和拒食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对枸杞蚜虫(Aphis sp.)的毒杀和拒食活性,为开发以马齿苋为原料的新型植物性杀虫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点滴法,测定马齿苋乙醇粗提物及其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水5种不同极性萃取物对枸杞蚜虫的触杀活性;采用载毒叶片法,测定5种萃取物对枸杞蚜虫的拒食活性。[结果]马齿苋提取物对枸杞蚜虫有较高的触杀活性,浓度为50.000 mg/ml时,48 h的校正死亡率达95.4%;5种萃取物对枸杞蚜虫的触杀活性顺序为石油醚>氯仿>正丁醇>乙酸乙酯>水,石油醚萃取物48 h的校正死亡率达96.7%;5种萃取物对枸杞蚜虫的拒食活性顺序为水>乙酸乙酯>正丁醇>氯仿>石油醚。[结论]马齿苋提取物对枸杞蚜虫具有较强的触杀活性且杀虫活性物质为一类小极性的化合物,拒食活性物质为一类极性较大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
菊花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菊花多糖的提取、醇沉以及纯化的最佳条件。[方法]以多糖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对菊花多糖的提取、醇沉及纯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菊花多糖水提工艺因素影响顺序:提取次数〉固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工艺为:固液比20∶1(V∶M,g/ml),提取时间4h,提取温度95℃,提取3次。醇沉工艺因素影响顺序:醇沉时间〉乙醇体积分数〉药液浓缩程度;醇沉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80%,药液的浓缩程度1∶3,醇沉时间9h。纯化工艺因素影响顺序:氯仿∶正丁醇〉纯化时间〉样品∶氯仿-正丁醇;纯化工艺为:氯仿与正丁醇的配比5∶1,样品和氯仿-正丁醇的体积比2∶1,纯化时间10min。[结论]该工艺适合菊花多糖的提取。  相似文献   

14.
林蛙皮活性肽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涌  张岚  李杰  高硕阳  刘彦麟  刘雅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4):8080-8082,8098
[目的]探讨林蛙皮活性肽的抗氧化活性。[方法]林蛙皮经木瓜蛋白酶水解后,将产物经葡聚糖凝胶G-25层析纯化,测定活性组分对DPPH.、.OH、O2-.的清除能力。[结果]柱层析共分离出4个组分(PⅠ、PⅡ、PⅢ、PⅣ),各组分抗氧化能力的大小顺序依次为PⅡPⅢPⅠPⅣ。PⅡ组分对各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大小顺序依次为DPPH..OHO2-.。蛋白浓度为1 mg/ml时,对DPPH.的清除率为94.23%;蛋白浓度为16 mg/ml时,对.OH的清除率为86.79%,对O2-.的清除率仅为26.32%。[结论]该研究为林蛙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开发利用川牛膝多糖提供依据。[方法]以川牛膝为材料,采用传统水提醇沉法提取其中的多糖,通过L9(3.4)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考察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乙醇浓度对多糖得率和提取液中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各因素对川牛膝多糖得率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多糖提取液中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提取温度〉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川牛膝多糖的优化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100 ℃,提取时间8 h,料液比1∶20,乙醇浓度95%。[结论]在优化提取工艺条件下,提取液中川牛膝多糖的含量高达68.8 μg/μl。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 The experiment studied on insecticidal and antifeedant action of on Portulaca oleracea L.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developing a new botanical insecticide by taking Portulaca oleracea L.as a raw material.[Method] The insecticidal activities of the ethanol extracts and 5 kinds of extracts with petroleum ether,chloroform,ethyl acetate,n-butanol,water from Portulaca oleracea L..against Aphis sp.was studied;Leaves are using drug treatments of 5 extracts anti-feedant activity of Aphis sp.[Resul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95% ethanol extract displayed high contact activity to Aphis sp.The corrected mortality after 48 h reached 95.4 % under the concentration of 50.00 mg·ml-1 and the insecticidal activities of 5 extracts against Aphis sp.was in the order that petroleum ether > chloroform > n-butanol > ethyl acetate >water.Five kinds of anti-feeding activity in the extract of the order for the water> ethyl acetate> n-butanol > chloroform >petroleum ether.[Conclusion] The extract from Portulaca oleracea L.has a strong contact toxicity of pesticide active on Aphis sp.substances and for a small polar compounds,the strong anti-feeding activity is a kind of larger polar compounds.  相似文献   

17.
陆娟  刘春明  杨帆  成宝海  李新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670-21673
[目的]优选马齿苋中抗氧化物质的最佳提取条件。[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为影响因素,以11,-二苯基-2-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响应值,根据中心组合(Box-Ben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4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对马齿苋抗氧化活性物质的超声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在分析各因素显著性及其交互作用的基础上,确定其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68%,料液比1∶22(g/ml),提取时间44 min,提取次数3次;在此条件下,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0.911 7,与理论值0.913 5接近。[结论]超声提取法具有提取率高、时间短、超声功率低等优点,可作为马齿苋中抗氧化物质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蛹虫草与黄伞复合多糖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超声提取法分别提取蛹虫草多糖和黄伞多糖,并将二者按不同比例复合后,在不同浓度下进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试验。[结果]在一定的剂量配比下,蛹虫草多糖与黄伞多糖表现出很好的复合效果,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较单独多糖有明显的提升。其中复合比例为2∶1,浓度为16 mg/ml时清除率较蛹虫草多糖提高了79.82%,是黄伞多糖的3.6倍;通过方差分析得出,复合多糖与单独多糖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既表现出了较好的协同作用又呈现出很好的量效关系。[结论]复合后的多糖的活性提高,表现出了较好的清除羟基自由基清除效果。  相似文献   

19.
陈皮多糖脱色工艺优化陈皮多糖脱色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陈皮(Pericarpium Citri Reticulatae)多糖溶液的脱色条件。[方法]以陈皮为材料,经热水浸提,得到陈皮多糖。研究离子交换树脂(D-201、DH-8)和大孔吸附树脂(D-101、HPD-400、HPD-600)对陈皮多糖的脱色效果。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陈皮多糖脱色的最佳条件。[结果]阴离子交换树脂脱色效果优于阳离子交换树脂和大孔吸附树脂。各因素影响陈皮多糖脱色率的大小顺序为:树脂用量〉振荡转速〉脱色温度。陈皮多糖最佳脱色条件为使用阴离子交换树脂D-201,树脂用量8∶100(W/V),在转速75 r/min、40℃水浴下振荡脱色2 h。在此条件下,脱色率和多糖保留率分别为62.3%和37.8%。[结论]该研究可为生产出高品质的陈皮多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