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2007年9~10月,我们在武汉科洋公司养殖基地进行了为期30天的实验,分别在初始条件相近的池塘围隔(围隔面积3.14米2/隔)中施用碳铵 磷肥 粪肥、碳铵 磷肥、尿素 磷肥和科洋水产专用生物肥,每种肥料做三组重复实验,对实验过程中水体浮游生物进行了定量定性的分析,得出如下结果:  相似文献   

2.
2007年9~10月,我们在武汉科洋公司养殖基地进行了为期30天的实验,分别存初始条件相近的池塘围隔(围隔面积3.14米^2/隔)中施用碳铵+磷肥+粪肥、碳铵+磷肥、尿素+磷肥和科洋水产专用生物肥,每种肥料做三组重复实验,对实验过程中水体水质及鱼类增长的重量进行了测定,得出如下结果:  相似文献   

3.
湖北科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开发研究成功“科利尔”活菌生物净水剂 ,可较好地解决水产养殖过程中的水质污染问题。活菌生物净水剂可以降解氨氮、亚硝基氮 ,分解硫化氢 ,有效消除水中的有机物和腐殖质 ,增加鱼、虾、蟹体内的有益菌群 ,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 ,增强鱼、虾、蟹、蚌等水产动物的抗病能力 ,预防病害发生 ;同时还具有稳定水体的pH值 ,补充微量元素的作用 ,从而实现生态养殖、健康养殖 ,生产出可供出口的“绿色食品” ,提高水产养殖业的经营效益。生产活菌生物净水剂采用高密度发酵技术 (专利 )和低温干燥工艺。菌种为自然界中分离出…  相似文献   

4.
"在前六届会议上我们所倡导使用生物渔肥代替粪肥和纯化学肥料的健康养殖方式,十多年内已经有不少养殖户逐步完全使用生物肥,这是整个养殖行业的一大进步。"武汉市科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阮宜兵在4月18日第七届大水面健康渔业和生态修复技术研讨会上致辞中提到。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述水产养殖环境容量新内涵,强调水产养殖环境的动态规范管理。应用种群机能基本理论,特别是以逻辑斯谛增长方程曲线解析环境阻力的抑制作用。以“S型”轨迹对“J型”轨迹的偏离,建议拟定科学合理的养殖负荷指数,并加强环境理化、生物因子的监测网络工作,改善环境,以求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海洋养殖渔业要获得可持续增长,根本方向在于依靠“四化”。即:养殖生物良种化、养殖系统生态化、养殖技术工程化、养殖产品优质化。——广东恒兴集团有限公司杨小立  相似文献   

7.
生物絮团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的水产养殖模式所带来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病害频发等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生物絮团技术(BFT)具有净化水质、提高饵料利用率及病害防控等优点,被认为是有望解决上述问题的新型健康生态养殖技术,已在国内外得到一定规模的应用,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本文重点介绍了生物絮团的形成与培养、生物絮团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认为,BFT能够改良水质、节约养殖用水、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养殖对象存活率、增加养殖产量和效益;将BFT与生物膜技术相结合,能够更有效地维持养殖水体中适宜的生物絮团含量,避免生物絮团的过量沉积,并能提高水质改良及增产增收的应用效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洪湖市特种水产养殖公司位于洪湖西畔,拥有高产精养池150口,总面积2500多亩,池塘设施齐备,交通便利,其中98口池塘以四大家鱼养殖为主,自2006年以来该公司一直使用科洋生物肥,科学管理,健康养殖。  相似文献   

9.
武汉科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与多家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以水产生物药物、生物鱼肥、生物制剂、生物饲料、添加剂、原料药、鳗鱼养殖、湖泊养殖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新科技仓业。公司拥有优质的人才资源,先进的厂房设备,  相似文献   

10.
生物絮团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絮团在集约化水产养殖中具有净化水质、增强养殖动物机体免疫力和提高饲料利用率的作用。文章结合生物絮团的形成和作用机理,着重阐述了生物絮团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现状,总结了生物絮团技术在工厂化养殖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及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科学养鱼》2006,(4):79-79
近五年来,以科洋B型肽肥为代表的科洋系列水产专用肥,推动和促进了水产行业健康发展,为广大渔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养殖效益。随着颗粒鱼饲料的普遍推广和应用,科洋公司针对以吃食鱼为主养的高密度养殖池塘水质极易恶化的特点,于2005年隆重推出了科洋调水改水素。经过一年的生产运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深受广大养殖户的信赖和好评。  相似文献   

12.
洪湖市特种水产养殖公司位于洪湖西畔,拥有高产精养池150口,总面积2500多亩,池塘设施齐备,交通便利,其中98口池塘以四大家鱼养殖为主,自2006年以来该公司一直使用科洋生物肥,科学管理,健康养殖。2007年获得了亩产1500千克(鲢鳙鱼产量575千克)的理想效果。较2006年产量提高了近25%,且病害发生较少,没有发生泛塘现象。以下就2007年洪湖市特种水产养殖公司常规鱼养殖区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在蓄水式池塘的水产养殖中,因长时间养殖而使水体富营养化,水质下降,继而影响养殖产量和质量。长期以来,为了改善水质,减轻水体污染,提高水产品养殖产量,人们使用生物修复技术来降解水体中有机物,降低疾病发生率,改善养殖环境,从而达到“养水”的目的。生物修复菌剂已成为水产养殖的常用品,  相似文献   

14.
水产养殖容量研究进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30年来,全球水产养殖产量以接近9%的年增长率持续增长。快速发展的水产养殖业在保障世界粮食供应的同时,也带来环境污染和生物多样性下降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水产养殖的资源和环境承载力,即养殖容量与生态容量问题,已成为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概述了水产养殖容量和环境容量概念的起源及其发展,例举了养殖容量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分析了养殖容量的估算方法及养殖容量模型的发展历程,并探讨了其存在问题以及在水产养殖管理中的应用前景,以期推动以养殖容量评估为基础的水产养殖区规划。水产养殖容量的科学评估与综合应用,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制约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并为建立基于生态系统的水产养殖管理与空间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从事过水产养殖的人们都知道,当池塘经过一段时间养殖后,池水中细菌、病毒等有害因子逐渐增多,养殖水环境随之日趋恶化,如果不及时对养殖水体中有害因子进行消毒杀菌处理,就很容易引发虾病或鱼病,给养殖者带来经济损失。因此,在水产养殖过程中,人们通常对养殖水体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消毒杀菌处理,以减少池水中致病细菌和病毒等有害因子,改善养殖水环境,营造优良的养殖对象生存生活环境。但一直以来,由于水产养殖没有专用机械消毒工具  相似文献   

16.
养殖生物用水净化处理新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前言水是养殖生物生活的必要条件,水质的好坏是水产养殖及育苗生长成败的关键之一。目前养殖生物用水处理的净化过程是:沉淀一过滤一加氯杀菌的模式。这种常规的水处理方法在一般情况下基本上保证了水的澄清和无菌。但随着渔域水源污染日趋严重,水中溶解大量的有机物和其它有害物质,用常规的水处理方法已无法清除。当前的水质问题、养殖病害问题是困扰水产养殖发展的难题。因此,改革养殖用水净化的旧模式、探讨和应用水处理新技术、切实做好养殖生物用水杀菌消毒的净化处理、改善养殖水体的质量及生态环境,对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有着极…  相似文献   

17.
浙江象山港的养殖容量研究和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养殖容量是近年来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较晚,且在实际生产中往往被人们所忽视。本文就象山港水产养殖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养殖容量和环境生物修复等方面如何搞好象山港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谈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关于养殖水域养殖容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 我国是世界第一水产养殖大国,养殖水产品产量约占全世界总产量的70%。随着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和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一些经济养殖品种已经从粗放型养殖向集约化养殖发展;同时,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片面强调高产,忽视了养殖水域的生物承载能力,高密度、高投入、大量投饵的养殖方式,超负荷放养,导致养殖水域环境不断恶化。养殖环境的恶化反过来也使得养殖生物自身面临病害蔓延、死亡率升高、产品品质下降、产量降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彭凯 《内陆水产》2009,(8):28-29
金三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依托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资深专家李勤生、王业勤研究员的技术,与多家高等院校及武汉益生泉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合作,集水产微生物制剂和水产生物肥(生物渔肥)的研究、生产、推广于一体的企业。记者就渔肥行业的部分问题,咨询了公司总经理刘守河。  相似文献   

20.
通过生物修复技术,促进C、N、P在养殖水体中循环,保持了水产环境的动态平衡,修复受损的养殖水体生态系统,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增加水体溶氧,减少水产养殖的污染,改善水质和养殖水体自净能力,提高水产养殖产量和品质,实现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