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兽医临床诊断学》和《兽医药理学》是兽医学教学中两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其核心内容"诊断"与"治疗"在临床实践中紧密相连。为了提高《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实践教学效果以及增强学生临床诊治疾病的能力,对《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中《兽医药理学》内容的引入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动物生理学》是畜牧兽医专业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由于该课程涉及到的知识面和内容较广,因此在相对较少的学时条件下,不减少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这对于授课教师而言是一种新的挑战。该文阐述目前动物生理学的特点、课堂授课的教学情况以及发现的一些问题。结合畜牧兽医专业动物生理学课程的特点,研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于解决当下动物生理学课程面临的课时紧张和内容不断更新等状况的亟需性和迫切性。此外,探索出翻转课堂在《动物生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希望能为后期授课教师开展《动物生理学》翻转课堂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动物解剖学》是一门对有机体全部概貌认知的课程,是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进入大学后学习的第一门学科基础课,该课程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学生对后续病理学、生理学、临床诊断、治疗等专业课的学习以及获得基层养殖场饲养管理、畜禽疫病防治等工作的资本。因此,对枯燥乏味的《动物解剖学》进行创新性改革一直是畜牧兽医类院校解剖学老师追求和探索的目标。目前,本教研室老师已制作了牛运动系的三维动画并应用于前几届学生的《动物解剖学》教学中,得到学生与院领导的一致认可。同时,教研室将尝试制作"微课"、开设开放性实验、进行翻转式教学、开展技能大赛等创新改革,真正实现"教、学、做"相结合的《动物解剖学》课程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兽医药理学》是动物医学和动物药学专业的一门基础性课程,专业性极强。本文通过深挖兽医药理学这门专业课所蕴含的隐形思政元素,并将这些思政元素有机地融入到课程教学中,让兽医药理学这门课程既能传授专业知识又能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兽医药理学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发力,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培养畜牧兽医专业合格人才,探讨了畜牧兽医专业人才的双语教学模式,以期进一步推进双语教学的改革,提高双语教学的质量。针对畜牧兽医专业的特点,对《动物生理学》课程双语教学的模式、教材选用和教学效果评价模式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教学实践显示,学生对双语教学效果基本满意。  相似文献   

6.
将思政教育与《兽医药理学》课程专业知识融合,把思政教育贯穿于专业课程教学全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本文通过对《兽医药理学》课程思政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围绕《兽医药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寻找思政教育融入点,挖掘思政元素,在专业知识技能传授过程中,强化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发挥专业课的德育功能,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7.
<正>实践教学对于巩固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提高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的操作技能,以及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执业兽医制度实施以后,特别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提出"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后,实践教学在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更加突出~([1])。在动物解剖学、病理解剖学等形态学课程,动物生理学、兽医药理学等机能学课程,以  相似文献   

8.
正本论文从双语教学的含义入手,论证了畜牧兽医专业开展动物生理学双语教学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分析了本校动物科技学院动物生理学双语教学的可行性以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本课程双语教学在本学院的顺利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动物生理学》是研究动物体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是畜牧兽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1]。该学科的知识体系主要来源于以英文为母语的西方国家,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专业术语和研究成果不断出现,这些信  相似文献   

9.
"双一流"建设对于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具有里程碑意义。如何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提高兽医药理学教学,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建设一流的动物医学专业意义深远。文章着重论述了如何结合学校的"双一流"建设,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过程等方面对《兽医药理学》开展教学改革,旨在促进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兽医微生物学》是研究引起动物疾病的微生物及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动物医学、动物检验检疫等畜牧兽医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技术性,在专业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要求以生物化学、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生理学、动物病理等课为基础。目标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