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奶牛产后瘫痪是指母牛产后突然发生的一种急性、机能障碍性疾病,以知觉丧失、四肢瘫痪为主要特征,又称生产瘫痪.一般产后1~3d发病,多发生在6胎次以上的高产奶牛和体质较差的母牛,2~3胎次的中、低产奶牛发病较少.  相似文献   

2.
产后瘫痪也叫生产瘫痪或乳热症,它是母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急性机能障碍疾病。是奶牛常发病之一,其主要特征为咽、舌、肠道麻痹,知觉丧失及回肠瘫痪,产后瘫痪最常见于奶牛,黄牛也有时发生,本病为散发性,治愈的母牛下次分娩可能再次发病,  相似文献   

3.
母牛生产瘫痪的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母牛生产瘫痪又叫乳热症,是母牛产后突然发生以知觉丧失及四肢瘫痪为特征的疾病.是高产奶牛高产期常见病之一.  相似文献   

4.
奶牛产后瘫痪是母牛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代谢性疾病。本文统计了伊犁某荷斯坦奶牛场2015年4月至2018年3月1 200头分娩奶牛生产瘫痪发病情况,分娩奶牛发生产后瘫痪104头,产后瘫痪平均发病率为8.65%,以1月、12月、2月发病率较高,为11.11%~13.89%;而4月、9月、10月发病率低,为6.61%~6.71%。高产奶牛在5胎以上产后瘫痪发病率达10.30%~11.79%,而第2胎发病率很低,在3.59%。本文着重对1例典型病例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及发病特点进行详细论述,采取补钙、补糖及结合乳房送风治疗效果明显,从而得出了一些治疗预防的方法,为减少养殖场奶牛产后瘫痪发病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奶牛产后瘫痪是成年母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急性低血钙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严重的营养代谢性疾病,多发生于高产奶牛,本文介绍了奶牛产后瘫痪的临床症状、病因、诊断、治疗以及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6.
奶牛产后瘫痪是母牛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营养代谢病,其特征是知觉丧失,四肢瘫痪。本病主要发生在奶牛,尤其舍饲高产奶牛易患病,一般发病率为母牛总数的3%~5%,个别牛场可达10%~15%,1995年~1996年我场共发生65例,本文就奶牛产后瘫痪的病因...  相似文献   

7.
奶牛产后瘫痪是母牛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代谢性疾病。本文统计了伊犁某荷斯坦奶牛场2015年4月至2018年3月1 200头分娩奶牛生产瘫痪发病情况,分娩奶牛发生产后瘫痪104头,产后瘫痪平均发病率为8.65%,以1月、12月、2月发病率较高,为11.11%~13.89%;而4月、9月、10月发病率低,为6.61%~6.71%。高产奶牛在5胎以上产后瘫痪发病率达10.30%~11.79%,而第2胎发病率很低,在3.59%。本文着重对1例典型病例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及发病特点进行详细论述,采取补钙、补糖及结合乳房送风治疗效果明显,从而得出了一些治疗预防的方法,为减少养殖场奶牛产后瘫痪发病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母牛产后瘫痪又称生产瘫痪或乳热症,是母牛生产后突然发生的一种急性低血钙症,多发生在3~5胎的高产奶牛。通常母牛在产后12~72小时发病,以低血钙、全身肌肉无力、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四肢瘫痪、知觉减退或消失为主要特征,该病发病率高,如治疗不当会导致产后母牛死亡。  相似文献   

9.
奶牛产后瘫痪又称乳热症,是母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是由血钙浓度和血磷浓度剧烈降低而引起的一种急性低血钙和低血磷症.表现为全身肌肉无力,知觉丧失,四肢瘫痪及特征性卧地姿势等症状.本人于2015年3月初至2015年6月初在新疆畜牧科学院兽医研究所的动物门诊,接诊了2例典型产后瘫痪的奶牛.本文介绍产后瘫痪奶牛的病史、临床症状、诊断、治疗等内容.  相似文献   

10.
奶牛产后瘫痪又称乳热症,是母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是由血钙浓度和血磷浓度剧烈降低而引起的一种急性低血钙和低血磷症.表现为全身肌肉无力,知觉丧失,四肢瘫痪及特征性卧地姿势等症状.本人于2016年3月初至2016年5月初在且末县畜牧兽医站动物门诊,接诊了2例典型产后瘫痪的奶牛.本文介绍产后瘫痪奶牛的病史、临床症状、诊断、治疗等内容.  相似文献   

11.
奶牛产后瘫痪又称乳热症,是母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是由血钙浓度和血磷浓度剧烈降低而引起的一种急性低血钙和低血磷症.表现为全身肌肉无力,知觉丧失,四肢瘫痪及特征性卧地姿势等症状.本人于2015年3月至5月初在库尔勒市畜牧兽医站动物门诊,接诊了2例典型产后瘫痪的奶牛.本文介绍产后瘫痪奶牛的病史、临床症状、诊断、治疗等内容.  相似文献   

12.
母牛产后瘫痪,是母牛在分娩前后发生的一种急性低血钙症.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奶牛业的迅猛发展,尤其是高产奶牛发病率较高,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3.
产后瘫痪也称为生产瘫痪,是因为母牛生产后钙磷不足和代谢异常,导致母牛全身肌肉无力和四肢瘫痪而卧地不起。奶牛瘫痪会引起奶牛的产奶量下降,严重的还会引起奶牛死亡,给养殖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以往的经验对奶牛产后瘫痪综合治疗进行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4.
奶牛产期瘫痪的原因与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后瘫痪又称生产瘫痪,也叫乳热症,是母牛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以急性低血钙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营养代谢障碍病。本病多发生在产后48 h以内,特别以高产且为3~6胎的奶牛较易发生,初产奶牛一般不发病。本病多为散发,是奶牛产科常见病,  相似文献   

15.
产后瘫痪是母牛产犊后发生的一种以四肢麻痹、卧地不起、知觉丧失体温下降等为特征的代谢疾病。本文用药物疗法和乳房送风疗法对2例产后瘫痪的母牛分别进行治疗。治疗结果表明,乳房送风疗法和药物治疗法对奶牛产后瘫痪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奶牛产后瘫痪也叫乳热症或低钙血症或生产瘫痪,是母牛分娩后易突发的一种严重的代谢性疾病。现阶段我国奶牛养殖的数量和规模获得极大提高,奶牛养殖的疾病问题也开始逐渐凸显。本文分析了奶牛产后瘫痪的症状、病因和治疗措施,并提出了改善母牛干乳期的饲养管理、优质粗饲料的饲喂、母牛良好的饲养环境和适量补充钙磷等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奶牛产后瘫痪又称生产瘫痪、产后麻痹,也称乳热症,是产后母牛突然发生的严重钙代谢障碍性疾病,以舌、咽、消化道麻痹,知觉丧失,四肢瘫痪,体温下降,低血钙为特征。1病例本人接触的第一例病例是在黄羊牧校门诊时,古浪县某农户家一头奶牛产下双胞胎后发生瘫痪。之后在奶牛场也时常碰到。  相似文献   

18.
奶牛生产瘫痪又称产后瘫痪或乳热症 ,是奶牛产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全身性代谢性疾病。该病发病率高、危害性大 ,给奶牛生产造成较大威胁。近年来笔者在临床上采用综合措施防治高产奶牛生产瘫痪 ,收到较好效果。1 发病规律及原因据统计 ,在我们治疗的 358例奶牛生产瘫痪中 ,以 5~ 8岁、3~ 6胎营养状况良好的高产奶牛发病率最高 ,占发病率的 62 % ,并大多在产后 1~ 3日内发病。引起生产瘫痪的主要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 .1 由于母牛产后泌乳 ,大量钙质进入初乳 ,超过了能从胃肠道吸收和能由骨骼中动用的钙数量 ,致使血液中钙…  相似文献   

19.
围产期指的是奶牛临产前15天(围产前期)和产后15天(围产后期)的一段时间,是奶牛饲养管理最关键的时期。这期间奶牛要经历干奶、分娩、泌乳等生理过程,易发生应激反应,免疫力下降易患代谢性疾病(产褥热、产后瘫痪、酮血症、胎衣不下)、消化道疾病(前胃弛缓、真胃变位)、繁殖产科性疾病(乳房炎)等。实践证明,围产期母牛比泌乳中、后期母牛发病率均高。据统计,成年母牛死亡有70%~80%发生在这一时期。围产期的健康决定着奶牛产奶量多少和经济效益的高低。因此,抓好该期的饲养管理,是整个奶牛生产的关键环节。1产前母牛的饲养管理临产前母牛生殖…  相似文献   

20.
奶牛产后瘫痪亦称褥热症,是母牛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严重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由于血钙降低而引起知觉丧失及四肢瘫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