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为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促进牧区牧业发展和牧民增收,国务院日前决定,从2011年开始,中央财政每年安排资金134亿元,在内蒙古、新疆(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和云南8个主要草原省(区),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补助奖励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实施禁牧补助、实施草畜平衡奖励、落实对牧民的生产性补贴政策、安排奖励资金.  相似文献   

2.
为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促进牧区牧业发展和牧民增收,国务院决定,从2011年开始,中央财政每年安排资金134亿元,在内蒙古、新疆(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和云南8个主要草原省(区),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补助奖励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实施禁牧补助、实施草畜平衡奖励、落实对牧民的生产性综合补贴政策、安排奖励资金.  相似文献   

3.
为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促进牧区牧业发展和牧民增收,国务院决定,从2011年开始中央财政每年安排资金134亿元,在内蒙古、新疆(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两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和云南8个主要草原省(区),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补助奖励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实施禁牧补助、实施草畜平衡奖励、落实对牧民的生产性综合补贴  相似文献   

4.
为保障黑水县生态安全,促进我县牧业发展和牧民增收,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补助奖励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实施禁牧补助、实施草畜平衡奖励、落实对牧民的生产性补贴政策、安排奖励资金。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实施好这项政策,明确目标,强化责任,完善措施,牢牢把握当前的工作重点和关键环节,切实促进政策的有效实施。我县在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工作中采取的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安排资金166.49亿元,用于对牧民实行草原禁牧补助、草畜平衡奖励、牧草良种补贴和牧民生产资料补贴,以及通过绩效评价奖励,支持草原牧区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财政部表示,为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自2011年起,中央财政安排资金在8个牧区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2012年,政策的覆盖范围  相似文献   

6.
正为保护草原生态,促进牧民增收,推动牧区更快更好发展,2011年起,国家在内蒙古自治区等主要草原牧区省区启动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对履行禁牧和草畜平衡的牧民分别给予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奖励,同时安排绩效奖励资金,由地方政府统筹用于发展生态保护建设和草牧业发展。2019年,按照新的机构改革后的职能划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中用于对农牧民的补贴部分,包括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奖励,继续由农业农村部门负责落实,称为农牧民补助奖励政策(以下简称"补奖政策")。  相似文献   

7.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大惠民政策。为全面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加快草原保护,促进牧民增收,实现牧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玉龙县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稳步推进各项工作。通过调查,对全县草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作认真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实施动员布置会在京召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部、农业部在北京召开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实施动员布置会,对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和云南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正式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做了进一步动员部署,以推动草原生态加快恢复和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加快转变,促进牧民持续增收。  相似文献   

9.
乐都县根据《海东地区2011年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方案》的要求,在认真开展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前期工作调查的基础上,全面建立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对牧民实行草原草畜平衡奖励、牧业生产补贴等政策措施,现就乐都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实施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自治区自2011年开始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以来,草原生态得以明显恢复,牧民收入明显提高,同时也加快推进了草地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和牧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通过不断的调研与思考,为下一步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短讯     
1月12日,财政部和农业部联合发布《关于做好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前期工作的通知》,2011年开始在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和云南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对牧民实行草原禁牧补助、草畜平衡奖励、牧业生产补贴等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基于草原生态保护视角的禁牧补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80年代,鄂尔多斯草原退化面积排在自治区首位,近些年采取了各种治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草原退化,但在草原生态保护上仍存在基础设施投入资金少、牧民收入增长慢、禁牧休牧监管难度大等问题。随着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中的禁牧补贴的实施,可激发农牧民保护草原生态的积极性,实现保护草原生态的同时促进牧民增收。  相似文献   

13.
为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实现环境友好,国务院第128次常务会议决定,从2011年开始中央财政每年安排资金136亿元,在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和云南8个主要草原省区(现在扩展至11个省区),全面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2011年11月,清水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项  相似文献   

14.
浅析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对2010年10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建立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从政策覆盖范围、实施侧重点、资金投入方式及实施手段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在现阶段对加强草原保护建设,恢复草原生态功能,促进牧民增收,实现牧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草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是牧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重要的畜产品基地,同时具备强大的碳汇功能。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人口较快增长等原因,草原"三化"现象非常严重。为了切实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国务院在全国包括内蒙古在内的主要草原牧区省份实施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基于内蒙古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实践,以内蒙古典型草原镶黄旗牧户为研究对象,以草原生态保护为目标,调查研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的情况及农牧户对政策的响应,以期为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提供经验指导与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为增加农牧民收入、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加快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促进牧区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2011年国家启动实施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2016年国家启动了为期五年的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进一步完善了政策设计,提高了补奖标准。本文主要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实施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有关情况进行概述,分析政策实施效果及存在的问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涵盖全省16个州市112个县(市、区)289.12万户1 446.52万人。实施禁牧补助182.07万hm~2,草畜平衡奖励1 004.6万hm~2,牧草良种补贴面积48.07万hm~2,享受牧民生产资料综合补贴3.43万户。2011-2014年项目实施以来,共计投入资金19.166亿元,落实了草原保护建设制度,推动了云南省草原生态环境改善、草牧业发展,加快了生产方式转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8.
正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大惠民政策。为全面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加快草原保护,促进牧民增收,实现牧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玉龙县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稳步推进各项工作。通过调查,对全县草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作认真的思考。1草产业发展现状1.1天然草地建设利用情况全县现有天然草原13.999万hm2,可利用天然草原11.8万hm2。分为山地草甸、暖性灌草丛、暖性草丛、高寒草甸、干热稀树灌草丛5大类草地。万亩连片数量为27个,面  相似文献   

19.
1对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的认识 1.1政策产生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背景。进人新世纪以来,国家大力推进草原保护建设,实施草原重大生态工程,集中治理生态脆弱和严重退化草原,成效显著。但是,我国草原生态保护和牧民增收问题仍然面临严峻形势。  相似文献   

20.
在草原牧区实施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是国务院为恢复和改善草原生态环境而采取的重大举措。在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3年后,通过对赤峰市草原植被的监测分析,得出赤峰市草原生态补奖区中草原植被盖度和高度提高,优质牧草数量增加,草原生态逐步好转,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