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油松外生菌根的分支方式、颜色、大小、光泽,菌丝套的表面质地、菌丝组织结构、细胞大小、形状以及菌索、外延菌丝、囊状体等形态和解剖特征进行观察,共描述26种油松外生菌根的形态和解剖特征,其中包括17个担子菌、9个子囊菌,不同外生菌根的形态和解剖特征不同;首次描述一娄疣杯菌的外生菌根形态和解剖特征.结果表明:菌根的形态和解剖特征可以用于油松外生菌根真菌的种、属鉴定,而且随着不同外生菌根的形态和解剖结构特征数据资料的积累,形态鉴定将在外生菌根的生态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人工油松风景林的林木分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西山林场的人工油松风景林13个林分中554株林木为研究对象,依据能反映单木形体特征的9个测树指标和树高、胸径、冠幅等林木生长指标,构建林木个体美景度与形态指标、生长指标间的关系模型,并依此进行油松人工风景林林木分级。为了使生长指标更具有通用性,采用综合指数法计算林木的树高、胸径和冠幅的生长势。结果表明:油松单木形态指标和生长指标与美景度值间呈多种规律变化,树高年均生长量、树干通直度、径高比与美景度值间呈二次曲线规律变化;树冠体积、胸径年均生长量、冠幅年均生长量、冠长率、树冠伸展度和生长势与美景度值间呈正线性降低变化趋势;死枝树冠长度占树冠总长度比例与美景度值间呈负线性增加变化趋势。因此,非线性模型能从总体上较好地反映油松形态指标和生长指标与美景度间的关系。根据因子分析结果构建可表征树木冠形、干冠协调性、生长和干形4个综合因子指数,并利用这4个指数构建美景度与单木个体质量特征关系的二次多项式模型。依据二次多项式模型预测的单木美景度值和林木生长势,利用聚类和Topsis方法,将人工油松风景林分为景观主体木(Ⅰ)、景观有益木(Ⅱ)、景观有害木(Ⅲ) 3个等级,并进一步划分为景观提景木(Ⅰ1)、景观核心木(Ⅰ2)、景观辅助木(Ⅱ1)、景观潜力木(Ⅱ2)、景观有害木(Ⅲ1)和景观障景木(Ⅲ2)6个亚类。  相似文献   

3.
油松球果螟属鳞翅目、螟蛾科。是哲盟地区松树的重要害虫之一。除危害油松外,还危害樟子松和赤松。油松球果螟幼虫不仅危害当年或二年生球果,而且还严重危害一年生幼树的主梢和侧梢,使树冠呈丛生状态。严重时,对植株的生长、发育都会造成严重威胁。尤其是主梢受害,会造成主干弯曲,降低木材工艺价值。一、形态特征: 成虫:触角丝状,有一对较大的复眼,体长10~13.5毫米,翅展19.5~28.0毫米,雄蛾比雌蛾略小,前翅近三角形,赤褐色,翅基部  相似文献   

4.
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很耐干旱瘠薄,适应范围较广,是辽宁西部山区的一个主要荒山造林树种。为了更好地发挥油松林在水土保持方面的作用,我们对油松林的水土保持特性及其提高水土保持作用的营林措施进行了初步研究。一、油松的水土保持特性为了更好地鉴别油松水土保持特性,我们是与刺槐相对照来叙述的。(一) 油松的各项水土保持因子观测1.树冠截雨作用。在立地条件相似的7年生油松林和5年生刺槐林中,选生长中庸的  相似文献   

5.
油松相对干形与树冠率及平均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在陕西主要林区调查的油松标准地、标准木材料,就树冠率和平均高对相对干形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为:树冠率和平均高对油松相对干形影响不显著。油松相对于形具有稳定性,其平均值可在实践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应用Weibull函数来拟合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人工林树冠率的分布,研究发现林分平均树冠率与相对林分密度指数之间呈极显著线性关系,并随林分相对密度指数增加而降低;Weibull函数参数b与油松、侧柏人工林林分平均树冠率呈极显著线性关系,参数c与侧柏林分平均树冠率呈二次方关系,在油松林分中则为一常数值;通过对未参加建模的油松、侧柏样地进行动态预测,发现Weibull函数对林分树冠率分布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该方法可以应用于预测油松和侧柏人工林树冠率的动态分布。  相似文献   

7.
提高油松种子林结实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油松种子林的结实,通过对油松种子林的疏伐、土壤耕作施肥、树冠下地表覆盖不同坡向等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疏伐、土壤耕作施肥、树冠下地表覆盖等技术措施,效果明显,为提高油松种子林的结实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树冠形状的模拟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李凤日 《林业科学》2004,40(5):16-24
以长白山地区 2 6a生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 ,采用枝解析的方法 ,测定了 2 5株林木 (直径 10 5~2 4 9cm)的树冠变量 ,并建立了预测树冠外侧形状的冠形模型。基于枝条着枝深度 (DINC)和林木变量所建立的树冠形状模型包括 :基径、枝长、着枝角度和弦长等预估模型。对于大小相同树木的主要枝条来讲 ,这些树冠变量是随着DINC的增加而增大 ;而林木的胸径 (DBH)和树高 (HT)变量很好地反映了不同大小树木的冠形变化。冠形预测模型预测效果良好 ,充分体现了树冠结构的变化趋势 :树冠形状在树冠的中上部呈抛物线体 ,而在树冠的下部则为近圆柱体。文中所建模型 ,可以合理地描述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树冠形状及其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
古油松衰弱衰老诊断的生理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颐和园不同树龄油松及其衰弱株的一年生针叶为试材,测量不同季节的针叶单位质量的长度、叶绿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指标。结果表明:与健康油松比较,衰弱油松树冠不完整,一年生针叶柔弱细长,针叶单位质量的长度值大;衰弱油松叶绿素含量低、光合能力弱,叶绿素a/b值低,光能利用效率低。在一年的生长季节中,油松MDA含量随针叶的发育逐渐升高;与健康油松比较,衰弱油松针叶MDA含量远高于健康油松,而针叶SOD总活性和SOD比活力均低于健康油松,其抗氧化能力弱。这些结果说明:针叶单位质量的长度、叶绿素含量、MDA含量、SOD活性等可以作为古油松衰弱衰老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0.
对辽西地区的两大先锋树种油松和杨树的树冠圆满度与其胸径、树高、材积、形数等指标的关系进行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2树种的树冠圆满度与胸径、树高、材积的相关关系为负相关,与形数的相关关系为正相关;油松树冠圆满度的大小对油松的生长和干形影响很大;杨树树冠圆满度的大小对生长量影响较大,对干形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带岭新松叶蜂在辽宁抚顺地区主要危害油松和赤松,一年发生1代,以卵越冬,其卵期长达6个多月,是主要的调查虫期。为了给卵期调查方法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进行了叶蜂卵在油松树冠上分布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叶蜂卵在油松树冠上呈聚集分布,且在树冠不同方位的分布无显著差异,但在树冠不同层次的分布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文献查阅,对几种主要针叶树种从外部形态特征变异上进行了自然类型研究,其中,主要形态特征包括树皮颜色、厚度、开裂程度,树冠形状、浓密、分枝类型,针叶叶色、长度、卷曲度,球果颜色、横径/纵径、种鳞松紧,种子及种翅的长宽,植株性别(雌雄同株、雌雄异株)的变异等,以期为自然类型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明确自然状态下油松感染松材线虫后的发病规律,采用直接观察法、流脂观察法、松材线虫分离鉴定等方法对沈阳市东陵公园内约70 a生油松大树发病过程及症状特征进行了持续性观察。结果表明:感病油松表现为当年、越1年和越2年枯死,以越1年枯死类型为主。油松受害初期,不同小枝的同一时间受害症状不同,枯死针叶在树冠上无规则星状分布,受害后期,树冠下小枝发病过程整齐统一。油松枯死5~6个月后针叶开始脱落。枯死油松胸径以下树皮上多有天牛危害痕迹,无流脂现象。该结果可为东北地区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明纹柏松毛虫是危害侧柏、油松、白皮松等树木的重要害虫之一。本文对明纹柏松毛虫的形态特征、种类分布及生物防治技术作了介绍,并对其防治技术了进行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影响油松种子林生长结实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油松种子林的疏伐、土壤耕作施肥、树冠下地表覆盖、不同坡向等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疏伐、土壤耕作施肥、树冠下地表覆盖等技术措施,效果明显,为提高油松种子林生长结实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甘肃子午岭林区不同林分水源涵养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甘肃子午岭林区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油松纯林的乔木植被、乔灌植被、乔灌草等植被类型的树冠截持量、地表径流量、枯落物持水量和土壤含水量测定分析发现:针阔混交林树冠截持量高于阔叶混交林和油松纯林;针阔混交林乔灌草植被地表径流量(3.24mm)、土壤侵蚀模数(0.46 t/(km~2·a))最小;枯落物已分解层持水率(19.68%)最高,土壤层年均水源涵养量(318.28mm)高于枯落物层(187.17mm),混交林水源涵养能力高于纯林。综合分析得出:针阔混交林乔灌草植被水源涵养能力最大(592.18mm),油松纯林乔木植被水源涵养能力最小(376.92mm)。可以通过造林树种搭配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等措施,调整林分结构和植被类型分布,增强林分水源涵养功能。  相似文献   

17.
杉木良种选育的目的在于提高产量和改进品质。从1964年起,我们在洋口林场,开展了杉木良种选育和繁殖的科研工作,现将情况简述如下: 一、杉木树冠类型的选择杉木的冠型如同其它形态特征一样,发生了多种多样的变异。在洋口地区,我们按杉木树冠枝叶浓密程度分为浓密树冠、稀疏树冠和  相似文献   

18.
巴山松和油松地理分界和分类关系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山松和油松二者的地理分界和分类关系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基于对包括巴山松分布区和油松分布区南缘部分的15个天然林分球果、种子和针叶方面的24个形态特征的测定,采用多变量分析技术,从群体的角度研究了巴山松和油松的形态差异和地理分界。结果表明,巴山松和油松在球果、种子等形态特征上存在明显差异。作者认为巴山松作为一个独立种为宜,它与油松的地理分界在米仓山至大巴山一线。  相似文献   

19.
为提升油松的观赏价值、满足造型油松的市场需求,该文介绍了造型油松的修剪时期、顺序和方法,重点从观赏面确定、主干、枝条和树冠培养等方面提出了造型修剪方法,探索出了一套简单通用、快速成型的造型修剪技术。  相似文献   

20.
在森林判读和大比例尺航摄象片样地测树中,对那些难以直接判读的调查因子,可通过便于判读和量测的调查因子间接导算求出.现将用林分平均树高和林型推算林龄和平均直径的方法阐述如下: (一)林龄林龄是森林资源清查中的一个重要调查因子,森林采伐和营林措施都是根据它来确定的. 林龄是森林判读和大比例尺象片样地测树中难度最大的一个调查因子.那么,森林判读中怎样确定林龄呢?树冠的大小、形状、树冠投影、树冠间隙、林分垂直能见度、平均高等是判读林龄的依据.从直观来看,一般树冠的大小和形状特征较易掌握.例如,落叶松幼龄时呈锥形,成熟龄时则形成椭园形边缘并有撕裂状特征;白桦幼龄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