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栽培条件及效益分析美国林科3号野参是世界濒临灭绝的珍稀人参,是国际市场急需的药食两用参;美国林科3号野参,是经我院科研人员采用转基因工程技术栽培成功的名贵人参,具有耐旱涝、耐酸碱、不受季节、环境、士壤限制,适宜南北、城乡、室内外种植、生长期短等特点。美国林科3号野参栽培场地不限,我国各个地区城市、农村一年四季均可进行室内外栽培,一般露天田地、山岗、庭院均可作为美国林科3号野参  相似文献   

2.
2012年农村种植好项目、零风险投资、提供种源、产品统一收购栽培条件及效益分析美国林科3号野参是世界濒临灭绝的珍稀人参,是国际市场急需的药食两用参;美国林科3号野参,是经我院科研人员采用转基因工程技术栽培成功的名贵人参,具有耐旱涝、耐酸碱、不受季节、环境、士壤限制,适宜南北、城乡、室内外种植、生长期短等特点。美国林科3号野参栽培场地不限,我国各个地区城市、农村一年四季均可进行室内外栽培,一般露天田地、山岗、庭院均可作为美国林科3号野参  相似文献   

3.
2012年农村种植好项目、零风险投资、提供种源、产品统一收购美国林科3号野参是世界濒临灭绝的珍稀人参,是国际市场急需的药食两用参;美国林科3号野参,是经我院科研人员采用转基因工程技术栽培成功的名贵人参,具有耐旱涝、耐酸碱、不受季节、环境、土壤限制,适宜南北、城乡、室内外种植、生长期短等特点。美国林科3号野参栽培场地不限,我国各个  相似文献   

4.
栽培条件及效益分析美国林科3号野参是世界濒临灭绝的珍稀人参,是国际市场急需的药食两用参;美国林科3号野参,是经我院科研人员采用转基因工程技术栽培成功的名贵人参,具有耐旱涝、耐酸碱、不受季节、环境、士  相似文献   

5.
2012年农村种植好项目、零风险投资、提供种源、产品统一收购栽培条件及效益分析美国林科3号野参是世界濒临灭绝的珍稀人参,是国际市场急需的药食两用参;美国林科3号野参,是经我院科研人员采用转基因工程技术栽培成功的名贵人参,具有耐旱涝、耐酸碱、不受季节、环境、士壤限制,适宜南北、城乡、室内外种植、生长期短等  相似文献   

6.
美国林科3号野参是世界濒临灭绝的珍稀人参,是国际市场急需的药食两用参;美国林科3号野参,是经我院科研人员采用转基因工程技术栽培成功的名贵人参,具有耐旱涝、耐酸碱、不受季节、环境、  相似文献   

7.
2012年农村种植好项目、投资风险小、提供种源、产品统一收购栽培条件及效益分析美国林科3号野参是世界濒临灭绝的珍稀人参,是国际市场急需的药食两用参;美国林科3号野参,是经北京林科时代生物技术研究院科研人员采用转基因  相似文献   

8.
2012年农村种植好项目、零风险投资、提供种源、产品统一收购栽培条件及效益分析美国林科3号野参是世界濒临灭绝的珍稀人参,是国际市场急需的药食两用参;美国林科3号野参,是经我院科研人员采用转基因工程技术栽培成功的名贵人参,具有耐旱涝、耐酸碱、不受季节、环境、士  相似文献   

9.
<正>2012年农村种植好项目、投资风险小、提供种源、产品统一收购栽培条件及效益分析美国林科3号野参是世界濒临灭绝的珍稀人参,是国际市场急需的药食两用参;美国林科3号野参,是经北京林科时代生物技术研究院科研人员采用转基因  相似文献   

10.
《农村百事通》2011,(6):95-95
栽培条件及效益分析美国华美1号人参是世界濒临灭绝的珍稀人参.是国际市场急需的药食两用参。美闯华美l号人参是通过我院科研人员采用转基因工程技术栽培成功的名贵人参,具有耐旱涝、耐酸碱,不受季节、环境、士壤限制,适宜南北、城乡、室内外种植。以及生长期短等特点。美国华美1号人参栽培场地不限  相似文献   

11.
《农村百事通》2011,(1):105-105
美国华美1号人参是世界濒临灭绝的珍稀人参是国际市场急需的药食两用参.是通过我院科研人员采用转基因工程技术栽培成功的名贵人参,具有耐旱涝、耐酸碱.不受季节、环境、士壤限制.适宜南北、城乡、室内外种植、生长期短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6种人参的SOD、POD、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叶绿素含量,并进行种源的系统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供试6种人参中2种日光温室栽培的人参品系间差异较大,2种野参品系活性最高,种质较统一,但标准差较大;2种林下参品系活性较高,种质统一,标准差较小;园参品系活性最低,种质较多样,且标准差小。可见,日光温室栽参的生理指标差异显著,野参品系各项酶活性指标均超越其他种质品系,即该地区较适宜推进日光温室栽培人参的模式。  相似文献   

13.
长白山园参野化栽培又称山参栽培、林下参栽培、家参野化栽培.就是把长白山园参种子种植在与野山参生长相似的林地内.在人为管理看护下自然生长十几年、几十年。使人参根部形态和内在质量与野生人参相似的一种栽培方式。园参野化栽培具有成本低,经济效益高,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林地立体经营综合利用.提高人参产品质量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彭浩  吕龙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400-10402,10434
研究了中国人参的药用史和栽培史,并结合近几年的调研活动和科学研究成果,探讨了不同模式人参栽培的关键技术,指出人参种植业的发展方向为发展林下参栽培和发展非林地人参栽培。  相似文献   

15.
不同栽培模式人参根内生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参内生菌广泛存在于健康人参组织内部,是其微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全面真实客观评估人参内生菌的多样性和资源开发的潜力,采用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野生抚育模式(MCG)、农田栽参模式(FCG)及伐林栽参模式(DSGP) 3种不同栽培模式下人参根部内生菌的丰度和多样性。研究发现,3种栽培模式下人参共有内生细菌OTUs 108个(占比22. 27%),共有内生真菌OTUs 218个(占比16. 50%)。野生抚育模式人参根部内生细菌和内生真菌的群落指数Chao1、ACE、Shannon指数值均高于伐林栽参模式,而农田栽参模式下这3种指数最低。农田栽参模式Simpson指数最高。通过相对丰度分析发现,人参根部相对丰度最高的内生真菌类群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80%);内生细菌相对丰度最高的类群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78%)。研究结果表明栽培模式显著影响人参内生菌的形成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林下护育、采伐迹地栽培和农田栽培3种栽培模式的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细菌群落中,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最丰富,在3种类型土样中相对丰度分别为45.30%、15.24%、17.19%;真菌群落中,粪壳菌纲(Sordariomycetes)为优势真菌菌群,在3种人参土样中分别占65.49%、68.47%和48.58%。采伐迹地栽培和农田栽培的人参土样中,主要细菌种类的相对丰度比较接近,但与林下护育人参土样差异较大;不同栽培模式的真菌群落差异较小。在林下护育和采伐迹地栽培模式下,有益微生物链霉菌属(Streptomyces)所占比重较大。农田栽参土壤改良时,通过外源添加可提高土壤肥力。伯克氏菌属(Burkholderiaceae)在林下护育栽培模式下占有一定比例,可成为人参土壤改良的生物菌剂备选资源。  相似文献   

17.
胡文超 《吉林农业》2010,(11):106-106
人参农田栽培技术一直是困扰广大参农的一个难题,文章结合多年来的人参农田栽培生产实践,总结出一套完整的人参农田栽培技术,为广大参农提供了人参农田播种育苗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8.
归纳总结了国内农田地栽培人参的现状,对国内农田栽参的相关技术、试验结果及文献资料进行了汇总,从栽培人参农田地的选地、休闲养地、整地做床、土壤消毒、播种、育苗、搭设荫棚、田间管理等方面阐述了农田栽参的技术要点,为切实可行的农田栽参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人参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保健价值,广受人们喜爱。近年来,野生人参资源枯竭,仿野生栽培的林下山参应势而生。为了更好地指导林下山参种植,在总结辽宁省抚顺市林下山参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根据生产实践,从种植场地选择、整地、选种催芽、播种养护、病虫鼠害防治等方面总结林下山参栽培管理技术,以及采收要点。  相似文献   

20.
延边地区人参栽培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中国长白山区的人参栽培史,分析了延边地区人参栽培现状与未来,探讨了农田栽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