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1湘云鲫的特征特性湘云鲫是经过遗传基因重新组合的新型鱼类,它既具有杂交卿鱼的优点,也具有与普通鲫鱼和一般杂交鱼不同的生物学特征湘云鲫外观与普通白鲫相似,但仍存  相似文献   

2.
张金宗 《新农村》2005,(1):19-20
湘云鲫是用四倍体鱼作父本与二倍体鱼作母本,通过人工杂交生产出来的三倍体鲫鱼。该鱼种肉质鲜美,池塘养殖7个月尾重可达0.5千克以上,最大个体可达1.5千克(养殖2年左右)。湘云鲫耐低温、低氧,抗病力强,生长快,食性杂,饲料来源广,生长优于双亲,起捕率高,不易脱鳞,易运输,耐暂养。目前已在全国各地大力推广养殖。  相似文献   

3.
湘云鲫2号     
<正>湘云鲫2号(见第24页图5)体侧扁,口端位,呈弧形,体被圆鳞,背部青灰色,腹部浅黄色,尾鳍灰色。整个鱼体体色光亮,在外形上接近野生鲫,具有体长尾短、头小、背部高而厚、腹部小的特点,大大提高了含肉率。湘云鲫2号生长速度快,1龄鱼每尾可长到500~600克,2龄鱼每尾可长到1~2公斤。湘云鲫2号抗逆性强,便于运输,且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具有较高的适应能力:1耐低氧能力强。在  相似文献   

4.
<正> 目前市水产局和名优种苗繁育基地购进数百万尾湘云鲫苗种培育,供应给广大养鱼户养殖,以期达到增产增收目标,其措施如下:1 湘云鲫特点湘云鲫是用四倍体鱼作父本与二倍体鲫鱼母本通过人工杂交生产出来的三倍体鲫鱼。该品种肉质鲜美,池塘养殖7个月条重达到0.5kg 上市规格,最大个体可达1.5kg(养殖2年),市场畅销。湘  相似文献   

5.
博闻 《湖南农业》2002,(23):9-9
湘云鲫、湘云鲤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刘筠教授领导的研究组与湖南省湘阴县东湖渔场合作,将细胞工程技术和有性杂交方法相结合,经过10多年的潜心研究培育出来的新型优质品种.1999年12月,该项目通过了中国生物工程开发中心组织的专家验收.湘云鲫比本地鲫鱼生长速度快3倍~5倍,当年鱼苗可育成500克~700克规格的商品鱼;湘云鲤的生长速度比普通鲤鱼快30%-40%,当年商品鱼的规格可达750克~1000克.  相似文献   

6.
湘云鲫体形美观,肉质鲜嫩,肉多刺少,营养价值高,可食部分高出普通鲫、鲤鱼10%~15%。该鱼属广温性底栖吃食鱼类,具有食性广、体型好、生长快、抗病力强、耐低温和低溶氧、起捕率高等特点,是淡水养殖的优良品种。湘云鲫因自身不能繁殖,因此在市场上更有竞争潜力。湘云鲫品种可分为彭泽鲫、异育银鲫、"中科三号"、土鲫鱼、湘云鲫等。湘云鲫体形呈长梭形、鱼鳍略带淡黄色、鱼唇上部的两侧还有肉眼极难辨认的短胡须,看上去和鲤鱼  相似文献   

7.
正湘云鲫2号鲫鱼通过了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目前已在辽宁、江苏、江西、广东、湖北、安徽、浙江、四川、重庆和湖南等地推广养殖。1.外形。该品种体侧扁,口端位,呈弧形,体被圆鳞,背部青灰色,腹部浅黄色,尾鳍灰色,整个鱼体体色光亮,在外形上接近野生鲫鱼。头部小,体长、尾短,背部高而厚,腹部小。2.营养成分。该品种含肉率高达50.37%。其肌肉中水分与  相似文献   

8.
湘云鲫、湘云鲤与其他鱼类混养,可充分利用池塘中的残饵和其他鱼类不能有效利用的饵料生物,达到充分利用水体资源获得增效的目的。在该模式中,不论主体鱼是何种鱼类,湘云鲫、湘云鲤均为搭配鱼类。 1. 常规池塘混养 在高产精养池 塘大面积混养湘云鲫、湘云鲤,可以充 分利用水体、饵料,效果很好。在四大 家鱼池塘每 667 平方米(1 亩)搭配 75 ~ 100 克较大规格的湘云鲫和湘云鲤 春片鱼种 100 ~ 200 尾,在不影响池塘 常规鱼产量的情况下,每 667 平方米 可增产湘云鲫、湘云鲤…  相似文献   

9.
鲤鲫杂交两种回交子代鱼的形态特征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雌性二倍体鲤鲫杂交分别与雄性鲤鱼和雄性鲫鱼回交,获得了鲤鲫杂交两种回交子代鱼,并对其1龄鱼的形态特征和内部器官结构进行了测定。回交鲤的主要性状为侧线鳞31~38;下咽齿2行,1.4/4.1;口须2对;肠长44~46 cm;体长为头长的(3.25±0.15)倍,为尾柄长(6.14±0.89)倍;头长为眼径的(4.76±0.27)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06±0.16)倍。回交鲫的主要性状为:侧线鳞27~36;下咽齿1行,4/4;口须1对;肠长24~62cm;体长为头长的(3.33±0.13)倍,为尾柄长的(6.36±0.54)倍;头长为眼径的(4.54±0.20)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0.90±0.28)倍。结果表明,鲤鲫杂交与鲤鱼回交子代的形态特征偏向于鲤鱼;与鲫鱼回交子代的形态特征偏向于鲫鱼。  相似文献   

10.
湖南师范大学(邮编:410081,电话:0731-8872222)选育的鲫鱼新品种"湘云鲫2号",前不久通过了国家审定。该品种是利用远缘杂交技术与雌核发育技术相结合,以改良二倍体红鲫为母本和经多代选育培养得到的四倍体鲫鲤为父本,通过倍间杂交而获得的三倍体新品种。具有与湘云鲫相似的生长快和不育的特性,其体型高,肉质鲜嫩,父本精液量比湘云鲫父本精液量高1.6~3倍,大大降低了制种成本。  相似文献   

11.
当年养成湘云金鲫生态高效养殖示范试验结果表明,湘云金鲫比普通鲫鱼生产速度快3~5倍,经过181 d养殖起水上市,当年夏花养成湘云金鲫平均尾重600 g,生长速度超过现有鲫鱼品种。由于湘云金鲫的三倍体具有杂交优势,试验中未发现染病现象,养殖成活率高达95%。而且其还具有浮游生物食性,用蛋白含量在30%左右的全颗粒饲料投喂,饲料系数在1.5左右,养殖成本较低。扣除饲料、租金、水电等成本,获利84 114元/hm2。  相似文献   

12.
湘云鲫是湖南湘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应用生物工程技术精心培育出的一种新型三倍体鲫鱼,肉质鲜、嫩、脆、甜,不仅蛋白质含量比普通鲫高10%以上,而且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也很齐全,尤其是营养型化(区别于生殖分化)的精巢和卵巢肥厚,适于人们保健。在“健康饮食文化”潮流中,湘云鲫将  相似文献   

13.
芙蓉鲤鲫(原名芙蓉鲫)是由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用散鳞镜鲤为母本,兴国红鲤为父本进行品种间杂交,得到杂交子代芙蓉鲤,再以芙蓉鲤为母本,红鲫为父本进行远缘杂交,得到的新型杂交鲫鱼。1.形态特征芙蓉鲤鲫具有鲤鲫杂交种的典型特  相似文献   

14.
湘云鲫是四倍体鱼同二倍体鱼杂交培育成的不育三倍体鱼,具有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抗病能力强,适应范围广,食性广,饵料系数低,容易捕捞等特性。为调整本地区名优品种养殖结构,做好示范推广,2011-2012年,肇庆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引进了名优品种湘云鲫进行示范养殖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湘云鲫养殖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以供有益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湖南省是"鱼米之乡",鱼类资源丰富,主要经济鱼类有"四大家鱼"(青、草、鲢、鳙)、鲤鱼(芙蓉鲤、三元鲤等)、鲫鱼(芙蓉鲤鲫、湘云鲫、彭泽鲫、中科三号银鲫等)、鳊鱼(团头鲂)、鳜鱼、鲶鱼(土鲶和大口鲶)、黄颡鱼、鲴鱼、鮊鱼、才鱼、加州鲈鱼和斑点叉尾(鲴)等.  相似文献   

16.
湖南省是"鱼米之乡",鱼类资源丰富,主要经济鱼类有"四大家鱼"(青、草、鲢、鳙)、鲤鱼(芙蓉鲤、三元鲤等)、鲫鱼(芙蓉鲤鲫、湘云鲫、彭泽鲫、中科三号银鲫等)、鳊鱼(团头鲂)、鳜鱼、鲶鱼(土鲶和大口鲶)、黄颡鱼、鲴鱼、鲌鱼、才鱼、加州鲈鱼和斑点叉尾鲫回等。下面将鱼类人工繁殖的基础知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湘云鲫2号     
<正>湘云鲫2号(又名湘云金鲫)是通过倍间交配形成的三倍体鱼,已通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品种登记号:GS—02—001—2008)。目前,湘云鲫2号已在湖南长沙、望城、湘潭、湘阴等地推广养殖,取得了很好的养殖成果。  相似文献   

18.
黄金鲫属鲤鱼和鲫鱼杂交新品种,是国家级天津市换新水产良种场采用常规育种和生物技术育种相结合而育成的优良品种,2007年经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农业部批准,作为全国推广的淡水鱼类养殖新品种。其外形如鲫鱼,体高,头小,头后背部隆起,体厚实丰满,有一对较短的吻须,无颌须,全身披鳞晶莹,排列整齐,体色金黄色,十分艳丽。近几年在甘肃黄河段白银区水川镇河滩池塘进行推广试验,其生长速度快、产量高、经济效益明显,深受养殖户和消费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19.
从患体表出血溃烂病的濒死湘云鲫(Carassius auratus Triploid)体内分离到两株细菌XJA80601和XJB80603,经菌体形态学观察及API 20E系统鉴定,确认这两种病原菌分别为普通变形菌(Proteus vulgaris)和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人工感染试验显示,普通变形菌和嗜水气单胞菌对健康湘云鲫都有明显的致病性,肌肉注射感染和创伤浸泡感染的致死率均为100%;普通变形菌主要引起湘云鲫的皮肤溃烂,而嗜水气单胞菌可导致湘云鲫皮肤溃烂和出血症状。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恩诺沙星、氟苯尼考、头孢唑肟、头孢他啶、头孢西丁和丁胺卡那6种化学疗剂对普通变形菌和嗜水气单胞菌具有较好的抑杀菌作用,可作为治疗湘云鲫皮肤出血溃烂病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20.
乌龙鲫是鲤鲫杂交新品种,营养价值高,生长快,在杭州地区养殖,其生长速度与其他鲫鱼相似,饵料系数1.7~1.8,抗病性好。乌龙鲫产值和利润分别为24.68和11.72元.m-2,超过普通鲫鱼的16.46和7.20元.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