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宋建都开封,开封成了北宋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开封地处黄河下游,黄河河道变迁剧烈,灾害大大超过了以前的朝代,决、溢、徙皆创造了有史以来的新纪录,所以河患与统治者的利害关系紧密相连。因此北宋王朝对黄河的治理也就十分重视,特别是王安石两次出任宰相时期。在治河的同时,人们在前人引浑灌淤实践的基础上,根据黄河多泥沙的特点,进行了大规模引浑灌淤,把水沙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2.
作为全国唯一一个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兰州因黄河而兴,因黄河而美.本文从兰州黄河文化资源优势出发,分析了弘扬兰州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把兰州黄河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期为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弘扬、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贡献兰州力量.  相似文献   

3.
黄河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兰州市地处黄河上游,地理位置特殊,黄河资源得天独厚。开展沿黄文化资源调查,梳理出兰州黄河文化五大特色资源;面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兰州市必须精准科学定位,抢抓机遇,做足黄河文化大文章。本文概括了黄河文化的内涵及表现形式,分析了黄河文化兰州段的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在此基础上,针对主要问题提出了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方面需要努力的方向,以期践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战略中作出兰州贡献。  相似文献   

4.
黄河文化与生态文化密不可分,文学作品与黄河故事相得益彰,黄河故事在河南沿黄生态文化带建设中的意义重大。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根魂所在,生态文化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纽带,建设河南黄河生态文化带是河南以国家中心城市郑州市为龙头引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黄河故事是建设河南黄河生态文化带的人文密码、动力源泉和资源宝库。  相似文献   

5.
石嘴山市惠农区滨河路两侧绿地景观规划方案,结合石嘴山市建设"显山、露水、通畅、透绿"新型园林城市总体目标,尊重当地丰富的自然肌理,道路东侧利用适应性极强的红柳、紫穗槐等植物,营造气势恢弘的黄河绿域景观,表现丰富的黄河文化;道路西侧根据绿化带倾斜的特点以及居民对环境的需求,创造可供居民休息、休闲、运动的多功能空间。成为石嘴山市一道可持续发展的景观绿廊和景观文化标志。  相似文献   

6.
黄河生态文化振兴的关键在于黄河文化引领育人。基于农职教赋能黄河生态文化振兴的困境问题,围绕构建“爱农、强农、兴农”的农职教育人体系,提出了以黄河文化为引擎,实施“校村合作、项目带动”模式,探索了农业职业教育赋能黄河生态文化振兴的有效路径:文化引领、双融驱动、协同创新。以期为山东省内外黄河流域生态文化振兴和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的协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黄河文化是以农业文明为特色的文化。黄河流域农业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对黄河文化的形成与壮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先秦以来黄河流域农业文明的萌生以及发展过程,奠定了黄河文化发展的基础,并对后世中国文化的走向起着相当重要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8.
“黄河三峡风景区” ,有富足的自然资源 ,为该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黄河作为纽带横穿整个风景区 ,而且各主要景点又分布于黄河两岸。永靖县要着力塑造旅游品牌的核心竞争优势 ,创利富民。  相似文献   

9.
禹开三门、中流砥柱、大禹庙、娘娘河等神话故事或民间传说,在黄河两岸三门峡民间广为流传,是黄河三门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黄河泥沙居世界河流之冠,号称“一石水而六斗泥”。黄河水量年内分布极不平衡,春冬水少河几断流;夏秋洪水暴涨暴落。探索黄河的水沙规律,根据黄河特点施治,中国人民为此进行了几千年努力,积累了丰富经验。明代后期,在黄河下游修筑双重堤防系统,利用遥、缕二堤之间广阔滩区滞洪落淤,同时收到防洪治沙的显著效果。这是古代中国人民治理多沙河流的一个创造。  相似文献   

11.
河南作为黄河流域的重要省份,天然承载着打造全国黄河文化高地的重要使命。新媒体时代人们的生活节 奏日益加快,文化传播的渠道也日益多样化。本文旨在探讨新媒体时代河南乡村振兴中黄河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创新 策略,以期推动河南沿黄乡村黄河文化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从“八景”考察明清时期黄河上游区域生态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红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7978-17981
以黄河上游地区的西宁、兰州、银川等代表性城市"八景"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自然生态内容方面,分析了黄河上游地区"八景"的山地、水体景观;在人文生态内容方面,分析了黄河上游地区带有浓厚人文色彩的桥渠渡口、亭台楼阁、宗教寺院、历史遗迹、生产生活景观。在此基础上,对黄河上游地区"八景"进行综合比较分析,总结出其山地景观贯穿全区、水体景观各有侧重、桥渠渡口多在宁夏、宗教寺院遍布各地、园林艺术引入城市以及以历史遗迹传承文化的特征,进而分析了"八景"与区域生态文化的关系,指出其所体现的人文生态内涵对美化城市环境、满足居民精神生活需要、传承地方历史文化、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扩大居民活动空间、提升城市整体功能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认为"八景"文化与城市生态文化建设的核心宗旨不谋而合,能够对黄河上游城市生态文化建设,以及城市健康、科学、可持续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南时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一定要保护黄河文化遗产,进一步大力弘扬黄河文化。对于地处中原腹地、拥有天下粮仓美誉的农业大省河南而言,如何将乡村振兴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大战略有机融合起来,是新时代赋予的重要命题。本文对比学习欧美国家对于大河流域文明传承与保护的举措,探究在当前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时代重任中河南应如何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并提出相关建议和举措。  相似文献   

14.
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的有力支撑。河南沿黄地区是黄河地理生态较为多样集中和黄河文化传承创新的核心区域,以洛阳、郑州、开封、安阳等为代表的古都文化和河洛-中原文化成为中华文化和整个黄河文化的核心和源头,绿色产业和文旅融合的拓展空间和发展潜力巨大。因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一体化的绿色经济文化带,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文化融合发展,既是河南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实施国家战略的政治要求,也是推动河南沿黄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5.
齐家文化农业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末期的农业文化,在齐家文化中表现的异常浓厚。黄河上游的甘肃、青海是齐家文化的发源地,从1924年首次在甘肃和政齐家坪发现以来,一直没有忽视这一工作。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这方面的工作做得很多,材料越来越充实。几年来,在甘肃境内渭河上游的天水、武山、秦安、陇西;黄河附近的临夏、临洮;泾水流域的平凉、泾川、庆阳;西汉水流域的西礼;河西走廊的武威以及宁夏西吉兴隆镇等地,共发现齐家文化遗址三百多处。就甘肃境内来说,齐家文化的分布是很广泛的,经过重  相似文献   

16.
王宇亮  王志学  王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4904-4906
围绕兰州黄河风情线景观分布,从黄河的生态湿地、特色文化风情、桥梁枢纽、近水公园和滨水广场方面总结了兰州滨水景观多元化模式。重点概述了银滩湿地公园的生态风情;兰州水车、龙源石碑、羊皮筏子和"黄河母亲"石雕的文化内涵;中山铁桥、银滩大桥、七里河立交桥和雁滩黄河大桥与黄河融为一体,贯通南北的桥梁枢纽功能;结合休闲、娱乐、观光与餐饮于一体的近水公园与滨河文化广场。最后提出,在兰州沿黄景观规划中不仅要达到防洪、交通与环境共生的目标,还要凸显景观、生态环境、特色文化和经济基础的协调,逐步使兰州滨河两岸的湿地、河道、绿化、交通、餐饮、休闲与居住呈现多元化立体发展。  相似文献   

17.
甘肃庆阳是中国传统古老的农业地域之一,也是周先祖创造早期农耕文明的初始地之一。这里有着勤劳纯朴、心灵手巧的人民,有着雄浑厚重、永不褪色的黄土文化。周祖陵、黄河象、窑洞、剪纸、香包、刺绣、皮影、陇东民歌等光彩照人。勇于开拓创新的庆阳人民缔造着一个又一个传奇。  相似文献   

18.
正说起原阳,最先使人想起的就是"大米"。据《原阳县志》记载,原阳大米自东汉时期就成为宫廷贡米,有"晶莹剔透、软筋香甜"之美誉。黄河稻夫天然有机农场(以下简称黄河稻夫)就诞生在这里,黄河稻夫的每一粒米,均来自这片占地2000亩的天然无污染弱碱性黄河湿地。黄河稻夫在原阳大米核心产区——原阳县太平镇,坐拥2790亩的农耕文化乡游园。乡游园涉及稻田、果园、菜  相似文献   

19.
<正>本刊讯6月23日,河南黄河稻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黄河稻夫)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敲钟授牌,成为河南省首家登陆深圳新四板的休闲农业公司。黄河稻夫成立于2011年,以休闲生态农业观光、黄河流域农耕文化体验、旅游类产品项目开发、农副产品生产销售为主题,传承黄河流域农耕文化,融合科普教育的规划设计理念,形成集休闲农业、生态农业、体验采摘、健康餐饮、农耕  相似文献   

20.
一得 《甘肃农业》2016,(8):58-61
正在奔流不息的黄河水面上,一艇艇羊皮筏子像欢呼雀跃的小鸟时而腾挪踱步,时而展翅欲飞,纷纷吸引前来旅游观光的人群和往来过客驻足侧目,引发对这种古老的交通工具的好奇。眼下,随着航运业的快速发展,它完成了自身的使命,逐渐的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现在更多的是能触发人们对黄河文化的些许念想。暮春的兰州,风轻云淡中带着甘甜。近日,在白塔山下、黄河之滨的金城关文化风情区,记者应约见到了甘肃润玉洮砚艺术研究院院长李江平先生,通过采访,记者对洮砚文化和李江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