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李林海  胡德夫  梦梦 《安徽农业科学》2012,(19):10184-10186
麝所有种均被列为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乱捕滥猎及其栖息地的破坏,野外资源和分布面积骤减。封山育麝和人工养麝成为保护麝资源和满足麝香市场需求的有效途径,而麝的人工繁育技术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对麝的主食成分和营养状况的研究。简要论述了麝资源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对麝的食性、主食植物种类及喜好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并结合人工养麝食物类型及植物种类进行论述,以期为人工养麝饲料配方及饲养标准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陕西省人工养麝业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省人工养麝历经半个世纪取得了重要进展,现有林麝的存栏量已达2 500余只,约占全国人工养麝数量的50%以上,主要分布在凤县、镇坪、陇县、华阴市、眉县和留坝等地。由于受到养麝经济效益的制约,近50a来陕西省养麝业的发展特点为:养麝场规模不大,养麝的散户多且各户麝存栏量小,种源质量问题突出,养麝技术仍不够成熟,饲养管理模式属于粗放型,疾病防控能力和麝的产香量有待提高。基于此,今后应从政府、农户、科研、公司四方面努力,共同促进养麝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野生林麝资源日渐枯竭,濒临灭绝。世界濒危物种保护组织把麝从《濒危野生动物植物国际贸易公约》的附录Ⅱ调整为附录Ⅰ,我国政府于2003年2月将麝属所有种列入Ⅰ类保护动物。于是,人们开始从事野生林麝人工饲养,以求保护和扩大种群,合法、科学的利用资源。但过去捕获的野生林麝人工驯化饲养多归失败。为了探索野生林麝抢救驯养的方法技术,我们将群众捕获的受伤野麝调往凤县养麝大户李吉有养殖场(该李为医生世家,养麝近20年,具有丰富的养殖技术和疾病防治经验)。截至目前,该野生麝生长发育正常,已与原有麝群合群饲养,抢救驯养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4.
麝——又名獐子,香獐.麝的主要产品为麝香,经济价值甚高,市场收购价为2万元/公斤.过去人们为了获取麝香,一般都采取野蛮猎杀方式.我国60~70年代活体取麝香在四川首次获得成功,随着繁殖及取香技术的完善,为人工养麝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麝主食青菜,每胎平均产仔2~3头,活体取香年取香15克,可取15年共200克,成年麝、仔麝的成活率、受精率、产仔率均为80~90%.据有关专家介绍,目前国内驯化麝极少,10年内为种源市场,养一对麝卖种、卖香至少年获利2000元以上.综上所述,人工养麝实为一项大有前途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麝资源及其保护与利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综述了目前我国麝资源的种类、分布、种群数量变化和经济价值。从非法猎捕、盗卖麝香,麝栖息地破坏严重和人工养殖关键技术尚待突破等方面具体分析麝资源保护利用现状及麝资源减少的原因,提出了在麝种群密度较高的地区建立麝自然保护区,加强麝资源保护与管理;加大科研投入,全面提高人工养麝技术水平;加强政府宏观调控,把麝麝香产品标识纳入法制程序等相应的保护和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6.
林麝疾病防治和麝场科学管理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永奇  刘文华  许峰 《陕西农业科学》2008,54(6):112-113162
在调查和总结的基础上,主要从人工养麝场址选择、圈舍的合理布局、消毒防疫、部分疾病防治及麝场日常组织管理工作等几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为家养麝的生活环境、疾病预防和麝场组织管理工作等方面提供科学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7.
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是我国6种麝科动物中种群数量最多的一种,是名贵中药材麝香的原动物。近年来,随着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和规范化生产,使得人工养麝逐渐走上了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目前,林麝饲养量占人工饲养麝科动物数量的  相似文献   

8.
影响林麝泌香量的因素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四川养麝研究所下属的都江堰养麝场家养雄性林麝1991-2001年的取香记录和2001年泌香盛期观察记录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物统计的方法,探讨了雄麝年龄,泌香盛期的长短和蛋白营养水平对雄麝泌香量和有效取香率的影响。统计结果表明:1.5-7.5岁为其泌香的高峰盛期,其雄麝平均泌香产量达到12.26g/只,有效取香率达到95.64%,4.5岁为其泌香的最高盛期,平均达到13.53g/只;雄麝泌香主要集中在5月,6月发生,其泌香盛期的长短对泌香量的影响不明显;在保持相同青绿多汁饲料和精饲料饲喂比例的情况下,提高精饲料的粗蛋白水平,能极显著提高雄麝的泌香量(P<0.01)。  相似文献   

9.
林麝在人工圈养的条件下 ,由于环境条件限制 ,运动减少 ,可以发生多种普通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据陕西省镇坪县养鹿实验场建场 2 8年来的初步统计 ,共发现麝病 75种。为了提高人工养殖林麝的经济效益 ,应重视麝病防治 ,尽力减少麝病的发生 ,特别应强调“预防为主 ,防重于治”  相似文献   

10.
林麝的人工养殖与取香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药材市场上 ,麝香货源非常短缺 ,价格昂贵 ,这为林麝的人工养殖创造了良好机遇与广阔前景。现将林麝的人工养殖与取香技术简介如下。1 人工养殖方式1.1 半散放式饲养 力求保持林麝生活、栖息的自然生态环境 ,用铁丝网或篱笆封围山体与自然植被。1.2 圈养 用大圈分群饲养断奶后的雌麝或断奶至 1岁的育成麝 ,并设公用运动场 ;用小圈养哺乳期、怀孕后期雌麝和断奶前仔麝 ,种雄麝小圈养 1头 ,小圈外设运动场 ,小圈运动场和大圈公用运动场均植树 ,创造良好的环境。1.3 棚养 把大棚舍隔成若干小室 ,并设公用运动场。1.4 笼养 利用…  相似文献   

11.
行为多样性可综合量化动物行为特征。根据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摄食量和生理反应,泌香期划分为不同时期。为阐明圈养林麝泌香期行为多样性与泌香量的关系,2016年5月1日至7月31日,综合采用焦点取样和所有事件记录法,对四川马尔康林麝繁育中心的57头雄性林麝进行了行为取样和记录,计算了行为多样性指数,并根据年龄将林麝分为亚成体、成体和老年麝,结合个体的摄食量计测,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系数法,分析了林麝各泌香时期的行为多样性及与年龄和麝香分泌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马尔康圈养林麝亚成体雄麝麝香分泌前的行为多样性指数(n=38)显著高于老年麝(n=14,P < 0.05),后者与成体麝行为多样性指数(n=7)间无显著差异(P>0.05);泌香后期老年麝行为多样性指数(n=49)显著低于亚成体(n=84,P < 0.05),并极显著地低于成体林麝(n=73,P < 0.01)。麝香分泌不同阶段的行为多样性与其泌香量间的相关不显著(r=-0.016,n=57,P>0.05)。老年林麝的行为多样性指数在麝香分泌前期(n=14)及后期(n=49)均显著低于同期的亚成体行为多样性(n=38,n=84,P < 0.05),2个时期行为多样性居中个体的麝香分泌(n=4,n=28)相对更多;麝在泌香中期的行为多样性(n=71)随年龄增加呈攀升趋势,而且行为多样性低的个体泌香量(n=3)更高。圈养林麝泌香期的行为多样性可作为其泌香量的预测指标,可应用于麝类动物驯养及麝香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2.
原麝与斑羚冬季家域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1月—3月,在黑龙江省通河县龙口林场,利用冬季原麝和斑羚在雪地上留下的活动踪迹,沿其活动的外沿进行跟踪,并用GPS沿途存取地理坐标点信息,所得的数据经过计算机MapSource软件分析后,计算了原麝和斑羚家域的投影面积。同时,利用所测坡度值将投影面积换算成实际的三维面积,即冬季原麝和斑羚的家域范围。研究结果表明:原麝和斑羚家域大小没有显著差别,但是正在哺育幼体的母体占有的家域面积要相对大些;同种个体间不发生家域的重叠现象,但是不同物种的个体间有家域重叠现象;原麝和斑羚的家域形状都不规则,主要取决于当地的复杂地貌和动物对这些复杂地形的利用。根据研究地区冬季动物食物等资源匮乏的问题,为了保护原麝和斑羚等稀有野生动物,建议当地林业局应从严格控制狩猎和薪伐的保护方式向科学管理发展,改善林下植被、限制采山、减少人为干扰,为野生动物提供更好的生存条件。  相似文献   

13.
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从大尺度上分析陕西凤县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生境相关因子的重要性。通过对景观连接度进行模糊相对赋值,建立景观连接度评价模型,分析该地区林麝生境的景观连接度水平,评价生境的适宜性,并组建林麝生境模型。结果表明:在被研究的陕西西南部山区3 187 km2面积中,林麝最适宜生境的总面积仅有168 km2,占研究地区的5.28%,且在空间分布上处于极度破碎化状态。从景观指数上看,最适宜生境的斑块面积小,形状狭长复杂,呈孤立分布状态,对林麝的繁衍十分不利。提出了相应的生境恢复建议。  相似文献   

14.
采用林麝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菌株O4,O26和O139为抗原,经甲醛灭活,以铝胶为佐剂,制成林麝大肠杆菌病三价铝胶灭活疫苗,含菌量为20×108/ml。疫苗成品纯粹检验、安全性检验均达到相关要求。将疫苗分别肌肉注射怀孕母麝及其所产仔麝,采用首免后7天进行二免及其二免后14天进行三免的免疫方法,并用微量血凝试验检测母麝和仔麝的血清抗体水平。结果表明:怀孕林麝产后35天至产后68天的血清抗体水平较稳定,怀孕林麝产后68天的血清抗体仍可维持到平均24.75;仔麝可获得母源抗体,但母源抗体在出生后60天消退,因此仔麝首免时间确定为出生后60日龄,仔麝三免后可获得一定的抗体水平,可使仔麝对林麝致病性大肠杆菌有一定的保护力。该疫苗的试制为致病性大肠杆菌性化脓病和肺炎的预防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林麝幼仔集群习性培育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培育仔麝的集群习性,试验利用仔麝可塑性大的特点及适宜的饲养环境,采用集中卧息、哺乳、饲喂、抚摸驯化等方法,对出生相近的12只健康仔麝进行集群性培育。结果表明:经过人为驯化调教,仔鹿集群性是可以培育的。  相似文献   

16.
麝资源经营利用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麝种群特性、资源和利用现状以及可持续发展原则,提出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政府引导、科研部门技术支持、企业和社区共同参与的多元整合的麝扩殖联合体,确保麝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利用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技术(ATR-FTIR),获得源自林麝、原麝、马麝3个物种的22份天然麝香样本的红外指纹图谱,对图谱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采用双指标序列分析法对全部样本间的相似程度分析,确定天然麝香的特征峰。结果表明:天然麝香的化学成分构成,受产地、个体、采集时间及麝的种类等因素的影响;天然麝香样本种内,共有峰率在48.4%~100.0%之间,变异峰率在3.7%~68.8%之间;天然麝香样本种间,共有峰率在42.4%~100.0%之间,变异峰率在3.8%~85.7%之间;天然麝香整体红外指纹图谱,共有峰率在42.4%~100.0%之间,变异峰率在3.7%~85.7%之间;22份天然麝香样本,在3 275.58~3 260.86 cm-1等15个波数区间存在特征峰,代表麝香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如大环酮类物质、多肽及蛋白质类物质、吡啶类物质和甾体类物质等。  相似文献   

18.
驯养马麝麝香产量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圈养雄性马麝(Moschus sifanicus)的麝香生产,确定马麝个体来源、亲本来源、取香时间、年龄及饲养管理模式对其麝香平均产量的影响,为高生产力麝类驯养及发展可持续麝香供给提供参考。【方法】在甘肃兴隆山马麝繁育场进行人工取香,对取香马麝进行个体识别和数据收集,准确记录麝香产量(用吸水纸吸去表面浮液后的麝香重)。【结果】驯养雄麝的年平均麝香产量为((7.90±0.17)g,n=732),产香区间为0.00-34.20 g;雄麝来源影响其平均麝香产量,野捕雄麝的年均麝香产量((8.76±0.27)g,n=272)显著高于驯养繁殖雄麝((7.39±0.22)g,n=460)(P<0.05),但雄麝父母来源对其平均麝香产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繁殖前取香和繁殖后取香的麝香产量也缺乏显著差异(P>0.05);受驯养管理模式的影响,马麝麝香产量的年度间差异显著(P<0.05);个体年龄影响其平均麝香产量(P<0.05),麝香产量的高峰年龄段为1.5-8.5岁。【结论】驯养雄性马麝的麝香产量与个体来源、年龄和饲养管理模式有关,父母来源和取香时间对麝香产量无显著效应(P>0.05)。  相似文献   

19.
林麝毛发DNA的提取及系统发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林麝及麝属动物系统分类存在较大争议的问题,采用分子标记方法,分析林麝的系统发育。利用非损伤取样方法,从秦岭林麝的毛发样品中提取得到线粒体DNACytb基因的部分序列,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林麝、原麝、马麝、喜马拉雅麝、黑麝是5种独立的种,林麝与原麝的亲缘关系最近。秦岭林麝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较低,单倍型多样度(Hd)为0.558,核苷酸多样度(Pi)为0.015 42。可弥补现有形态分类研究的不足,得到更有说服力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