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建立了农用履带式拖拉机田间作业的微机模拟模型。该模型将发动机特性、传动系、行走系特性及土壤强度性质容为一体,以模拟整体拖拉机田间作业。文中列出了具有代表性的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表明,模拟结果能够较为准确地反应实际情况。该模型可用来模拟田间试验、研究土壤强度和拖拉机参数对拖拉机作业性能的影响,对拖拉机使用性能的研究将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影响拖拉机节油的因素很多,每种因素都有相当的节油潜力。笔者认为拖拉机的精心保养和正确调整是影响节油的关键性因素。本文推导了影响拖拉机比油耗 gr 的表达式,分析了表达式中各项指标对比油耗 gr 的影响,指出了拖拉机比油耗是由发动机比油耗和拖拉机的牵引效率决定的,阐明了发动机和底盘保养调整的主要项目对拖拉机节油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利用CYB-809A拖拉机及农具性能综合测试仪实测不同机组前进速度在联合整地机全作业下的油耗和牵引力,分析不同机组前进速度与油耗和牵引力曲线关系和分别对其中两者曲线关系中变量有效项进行方差分析,确定曲线关系中有效变量,拟合出全作业变量与油耗和牵引力回归方程,构建全作业下油耗和牵引力估算模型,并对估算模型进行相对误差验证,结果表明,误差均在合理范围内,因此能够有效地进行油耗和牵引力估算。  相似文献   

4.
利用CYB-809A拖拉机及农具性能综合测试仪实测不同机组前进速度在联合整地机全作业下的油耗和牵引力,分析不同机组前进速度与油耗和牵引力曲线关系和分别对其中两者曲线关系中变量有效项进行方差分析,确定曲线关系中有效变量,拟合出全作业变量与油耗和牵引力回归方程,构建全作业下油耗和牵引力估算模型,并对估算模型进行相对误差验证,结果表明,误差均在合理范围内,因此能够有效地进行油耗和牵引力估算。  相似文献   

5.
冬季拖拉机工作省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冬季气温低,拖拉机的使用与其他季节大不相同,通常油耗都会有所增加。油耗增加主要有两方面的问题:第一是驾驶员没有正确的使用拖拉机。第二是拖拉机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  相似文献   

6.
优化拖拉机动力传动系统参数,实现动力传动合理匹配,对提高拖拉机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有重要意义.首先,分析拖拉机犁耕作业工况下的受力情况;然后,应用AVL-Cruise软件搭建拖拉机在农田作业工况下的仿真模型,通过相应的实车试验,完成仿真模型的校验,仿真与试验结果相对误差在5%以内,验证了搭建的拖拉机仿真模型的准确性,此模型为后续动力传动优化匹配分析奠定了基础.根据实际拖拉机作业性能仿真需求,基于内点惩罚函数迭代准则,优化并选择适当的传动系参数,完成传动系参数优化后的动力性与经济性仿真,并以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和犁耕工况油耗作为优化目标进行评价.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传动比参数使拖拉机作业速度分布更广,基本作业挡车速提高了 4.5%~12.4%,进一步适应了农田作业工况的需要,其中作业挡上挡的燃油消耗率降低了 5.0%,整机综合性能得到改善.同时,验证了本研究方法的有效性,为拖拉机动力传动优化匹配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耕深对油耗的影响,利用CYB-809A拖拉机及农具性能综合测试仪,实测不同耕深在灭茬深松前置式联合整地机单一作业下的油耗;分析耕深与油耗曲线关系,并对曲线关系变量进行方差分析,确定有效变量,从而拟合出单一作业下变量和油耗的回归方程;构建单一作业下油耗估算模型;并对估算模型进行相对误差分析和第三方精度验证。结果表明,不同耕深条件下单一深松作业、单一旋耕作业和单一灭茬下对工况复杂的整地作业而言,决定系数分别为0.934 6、0.944 6和0.939 6,说明各回归方程拟合良好,回归方程可作为估算模型;估算模型相对误差分别达到2.31%~4.39%、3.60%~7.48%和2.01%~4.95%,说明由估算模型预测出的油耗值是可信的。估算模型的构建对于丰富联合整地机油耗测试方法、预测生产前所需油耗以及合理制定油料储备计划具有一定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降低燃油消耗的措施降低拖拉机油耗,对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降低成本具有现实的意义。降低油耗的措施如下:合理配套拖拉机发动机应合理选型,相同油耗不同机型的发动机,应选大功率的机型。与拖拉机配套的农具(如犁、耙、开沟机、水泵、播种机、收割机、脱粒机等)...  相似文献   

9.
在原有拖拉机作摆的运动时周期与重心高度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基础上,提出实用的实测模型,完成了测定装置的研制,且以该实用装置测定了拖拉机重心高度,并与常用的称重法进行比较和精度分析.  相似文献   

10.
针对燃油拖拉机目前存在高污染、高油耗等问题,电动拖拉机的研发应用成为当前农业机械化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在理论计算的基础上对牵引电动机、变速器和动力电池组等进行了选型设计,并对设计研发中的纯电动拖拉机传动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研究表明,所建模型能够真实地反映电动拖拉机的运行状态,实际速度与目标速度吻合良好,两者误差绝对值的平均值为0.298,电动拖拉机在运输工况下持续工作时间可达4.5 h,在犁耕工况下工作时长为4.2 h。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发动机的最佳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提出了拖拉机液压机械无级变速传动系统速比匹配策略。利用发动机试验测试结果,采用多项式拟合方法建立了发动机模型。根据发动机的转速调节特性,在拖拉机液压机械无级变速传动系统确定的速比范围内,给出了实现发动机最佳动力性和最佳经济性工况运行时的目标速比。对装备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后的拖拉机与原拖拉机的牵引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装有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后拖拉机在任何牵引力时,发动机都在接近于满负荷点工作,拖拉机生产率和燃油经济性有所提高。本研究所提出的速比匹配策略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2.
A microcontroller based automatic wheel slip control system was designed and developed for 2WD tractors. The system continuously measures wheel slip under field conditions and generates commands for depth adjustment if the wheel slip falls outside the desired range. Wheel slip was calculated using the actual and theoretical speeds of the tractor obtained by measuring the rotational speed (rpm) of front and rear wheels, respectively. The developed system was installed on a test tractor and the performance was evaluated with different implements under varying field conditions. The performance data indicated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fuel consumption per hectare (20–30%), increase in field capacity (7–38%), and gain in tractive efficiency (4–10%) with slip control system versus the existing draft control system. The slip control system is also expected to reduce the operator’s effort as it adjusts the depth control lever automatically in response to variation in the soil conditions within the field.  相似文献   

13.
A microcontroller based digital slipmeter was developed for agricultural two wheel drive (2WD) tractors. The actual and theoretical speeds of tractor were calculated by measuring the revolutions per minute (RPM) of front wheel and rear wheels, respectively, using optical slot sensors. A microcontroller was programmed to calculate the actual forward speed and wheel slip of the tractor. These measured values were digitally displayed on the tractor dashboard. The slipmeter was fabricated in such a way that it could be mounted on any make and model of 2WD tractor. The slipmeter was rigorously tested in the laboratory as well as in the field with different tractor-implement combinations. A maximum of ±2 per cent variation was observed between measured and indicated wheel slip.  相似文献   

14.
山地履带拖拉机纵向坡地越障性能仿真分析及试验验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地履带拖拉机作为一种农用动力机械,工作在地形复杂、条件恶劣的丘陵山区,因此,要求其不仅具有一般履带拖拉机的基本特点,而且应具有良好的坡地越障性能。利用Pro/E三维软件绘制山地履带拖拉机车体几何模型,并在多体动力学软件Recur Dyn中完成履带行走机构的选配及整机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同时利用Recur Dyn自带的地面Ground模块建立地面模型,基于以上3种模型对该机进行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速度、坡度角及拖拉机质心位置对其纵向坡地越障性能相关参数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车速与坡度角一定的情况下,质心位置越靠车体前端且越接近地面,越有利于纵向越障性能。相关的坡地实测试验所测得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保持一致,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为山地履带拖拉机进一步的改进设计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拖拉机经济寿命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用单变量分析法确定了拖拉机经济寿命的影响因素,并在江苏省的5个农场随机选取了265台从事犁耕作业任务的东方红 1204型拖拉机近12年的历史数据,建立了燃油消耗费、维修保养费和累积工作时间三个子模型,以单位成本最小法为目标建立了东方红 1204型拖拉机经济寿命的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求得了该机型的经济寿命为3332.5h,按现行的年均工作时间算,约合11年。该方法可用于任何拖拉机经济寿命的计算。这一计算结果可为相关企业更新机器提供依据,也为管理部门制定拖拉机的经济寿命标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作者研究了影响上海-50拖拉机犁耕油耗的主要因素,分析计算了该机在不同土壤比阻、不同作业区长的开熟荒地、旱田、割后地和水田犁耕时的油耗。制订了犁耕油耗标准,确定了相应的发动机技术状况修正系数、作业区长修正系数、地表修正系数和坡度修正系数。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我国农村手扶拖拉机使用年限过长,技术状态恶化,故障率增加和维修费剧增的现状,探讨了它的更新问题,作者认为,手扶拖拉机的更新期须以经济寿命为依据,只考虑有形磨损时,运输型和兼用型手扶拖拉机的经济寿命各为5~7年和7年;有形磨损与无形磨损同时考虑时,上述两种手扶拖拉机的经济寿命均为5年左右,折合作业量约一万标准亩.  相似文献   

18.
采用支持向量机的组合预测方法,对黑龙江垦区农机装备水平进行预测。在确定单一预测模型的基础上,运用自组织神经网络方法,将权系数确定问题转化为粗糙集理论中属性重要性评价的问题;计算各单一预测方法对组合模型的依赖度、重要度和权系数;利用建立的基于支持向量机非线性农机装备水平组合预测模型,对黑龙江垦区2002—2012年农机装备水平的历史数据进行检验。误差分析表明:该模型对农机总动力、大中型拖拉机、小型拖拉机、大中型拖拉机配套机具和小型拖拉机配套机具的预测平均相对误差为0.471%、1.328%、3.738%、1.193%、3.574%,均低于各单一预测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利用该模型对黑龙江垦区农机装备水平进行预测,到2020年拥有农机总动力999.33万kW、大中型拖拉机88 921台、小型拖拉机38 453台,大中型拖拉机与配套农机具台数比为1.51∶1,小型拖拉机与配套农机具台数比为1.68∶1。所建模型适用于黑龙江垦区农机装备水平的预测。  相似文献   

19.
轮式拖拉机行驶振动力学模型及振动方程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轮式拖拉机在不平地面行驶过程中的振动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轮式拖拉机的力学模型和振动方程,为评价拖拉机的平顺性和优选拖拉机的有关参数提供理论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20.
A tractor drawbar performance program that predicts the performance of two-wheel-drive (2WD) tractors for haulage as well as field operations for both bias-ply and radial-ply tyres is developed to meet user requirements in educational and research organizations. The program is written in Visual Basic programming language. The program provides an intuitive user interface by linking databases such as tractor specifications, tyre data, implement and trailer specifications and traction equation coefficients to predict the performance of a selected tractor model. The program has been proven to be user friendly and efficient for various field operations under frictional–cohesive soi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