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正>母牛不孕症是影响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据对舞钢市218头成年母牛调查,患不孕症母牛31头,占14.2%。国内外畜牧兽医工作者对于母牛不孕原因及防治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各地所报道的材料不尽相同,现根据实践积累的材料整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刘国  刘金霞 《畜禽业》2008,(2):95-95
<正>母牛不孕症包括母牛不能正常发情和排卵,发情后屡配不孕等。这类问题在农村养牛户经常出现。近几年还有增多的趋势,给养牛户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1引起母牛不孕的原因1.1营养缺乏营养物质对母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维持其机能非常重要,供应不足会  相似文献   

3.
《畜禽业》2020,(7)
母牛子宫内膜炎是常见的临床病症,诱发原因是母牛生殖系统受微生物引发的创伤性感染,致使病牛阴道伴随灰褐色分泌物,且分泌物腐臭。若母牛患子宫内膜炎时,其子宫里黏膜发炎、受损严重,会影响母牛的生育功能,导致母牛流产、不孕症等现象。就母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因、症状、治疗预防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4.
奶牛母牛不孕症是严重影响繁殖率与经济效益的常见疾病。为了提高母牛的繁殖率,笔者从80年代开始,用中草药四物汤加味治疗母牛不孕症168例,治疗后受孕156例,无效12例,受胎率92.8%。现介绍如下。1试治病牛屡配不孕母牛为本地人工受精或本交3次以上而未孕者。2症状2.1虚寒型不孕多因营养不良,畜体虚弱,管理不善,致精血衰,血海空虚,胞宫失养而不孕。临床表现精神沉郁,瘦弱、泄泻,间有腹痛,口色淡白。2.2血虚型不孕多为营养缺乏,重剧使役,脾胃虚弱,致阴血不足,血海空虚,胞宫失养而不孕。临床表现精神倦怠,四肢无力,发情期延迟,口色淡白。2.3痰湿…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20,(4)
牛不孕症在养殖过程中时有发生,母牛不孕会延长产犊间隔,对于养殖场来说直接影响到养殖效益。针对引起母牛不孕的几种繁殖系统疾病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措施,以为养殖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奶水牛是自1997年在实施中—欧德宏水牛发展项目中,我们利用印度摩拉水牛和巴基斯坦的尼里·拉菲水牛的冻精,用人工受精的方法育成的一种乳用型水牛。引起奶水牛不孕的原因除水牛发情不明显、部分养殖户素质低,未能掌握水牛的发情规律、养殖户分散,对发情母牛未能及时实施人工受精等方面引起水牛不孕外,就是奶水牛的不孕症。在德宏每年约有5.37%奶水牛发生不孕症。该病是成年母畜不发情或发情不明显,情期错乱或多次配种不孕的病症,给广大养殖户带来巨大损  相似文献   

7.
《畜禽业》2015,(12)
奶水牛后天性不育不孕症是指奶牛长期或暂时失去繁殖后代的能力,造成这种病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部分养殖户素质低,未能掌握水牛的发情规律、养殖户分散,对发情母牛未能及时实施人工授精,也可能而是病原体的侵染等。在治疗奶水牛不育不孕症时,首先应该要做的就是确定发生不育不孕症是由哪类因素造成的,以便能及时治疗。文章介绍了由生殖器官疾病引起奶水牛不孕的发生与治疗。  相似文献   

8.
谢敏康 《畜禽业》2000,(5):49-49
奶牛业积累的经验表明,饲料的不平衡、违反管理规程、日照不充足、不运动、不与试情公牛接触、遗传病理学、产科和母畜科疾病以及某一地区的气候等因素都可能对母牛的繁殖机能有影响。在创造健康高产的母牛群时要注意到以下的气象学条件:大气压、相对湿度、气温等,这些外界环境的因素是不稳定的并且它们相互之间是有联系的。 例如,热应激对发情特征有不良的影响;在夜间,发情母牛数量增加;气温很高时,母牛受精率降低;当气温超过25~30℃时,母牛受精率降低13~45,且发育不全胚胎数量增加2.5倍。在北纬地带45°~49°之间春秋季节受精率最低,夏季受精率增高;白天光照持续时间对第一次授精的效果有影响。不仅气温和相对湿度对动物机体发生影响,而且存在与自然界的长期相互关系,对整个气象因素和气象变化起反应。  相似文献   

9.
<正>母牛的繁殖力是母牛繁育中的重要指标,是直接决定养牛(奶牛、肉牛)生产经济收益的基础。影响牛繁殖力的因素很多,采取哪些措施可提高母牛繁殖率?现归纳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韩立诚 《畜禽业》2004,(9):17-17
母牛胎衣不下是指产后12h内胎衣不掉落的现象,这种病会严重影响母牛子宫的正常恢复。胎衣不下的母牛在产后往往会出现体温升高、精神不振、食欲及反刍减少或废绝、乳量剧减及腹泻等症状,严重时会引起母牛的败血性子宫炎,如不及时治疗,就有因毒血攻心而发生死亡的可能。而母牛在  相似文献   

11.
《畜禽业》2014,(6)
<正>母牛是无季节性常年发情动物。集约化饲养的奶牛场或肉牛场,母牛在繁殖年龄内常年发情。但是,高产奶牛或带犊母牛容易出现泌乳性乏情;在饲养水平低或在环境条件较差的广大牧区和农村的枯草季节,母牛也常出现季节性、营养性乏情,一直到水草丰盛的季节,母牛卵巢才恢复周期性活动。母牛不发情是卵巢处于静止状态。为促使卵巢恢复周期性活动,提高  相似文献   

12.
《畜禽业》2014,(4)
<正>母牛的异常发情主要有安静发情、孕后发情和慕雄狂等几种。现将异常发生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总结如下:1发生的原因1.1安静发情卵巢上有成熟的卵泡发育,并发生排卵,但无发情表现。母牛产后第一次发情,带犊或挤奶次数过多的母牛,年轻或老龄体弱的母牛。其原因是雌激素或孕激素分泌不足等。1.2孕后发情母牛怀孕3个月内,卵泡发育成熟,但不排卵。激素分泌异常所致。1.3慕雄狂  相似文献   

13.
屈中泽 《畜禽业》2002,(11):13-14
牛的冷配改良早已成为提高牛良种化程度的主要技术手段,在我国已相当普及.各地区的母牛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加之改良程度的不同,发情、排卵规律也就有了很大差别,发情时的表现必然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如何研究掌握待配母牛的发情排卵规律,是每一位生产实践者都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所述的"关键技术环节"主要是针对寒冷地区的母牛,牛群主要由良种牛与本地牛的杂交后代组成,有相当一部分表现为隔年一个犊的繁殖特点,也就是产犊后长期处于休情状态.母牛发情时的外部表现、卵泡的发育规律、阴道、粘液的变化与荷斯坦、西门塔尔等优良品种有很大差别.我们在生产实践中重点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环节,来提高杂交母牛的冷配受胎率.  相似文献   

14.
母牛是规模化牛场的重要繁殖载体,其繁殖率直接影响牛场可持续发展和养殖经济效益。分析了母牛繁殖率影响因素并探讨了提高母牛繁殖率的技术措施,为提高母牛的繁殖率、做好母牛繁殖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牛常见难产的助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本元 《畜禽业》2007,(12):39-40
<正>牛发生难产的原因很多,母牛个体小,产道狭窄,配种过早,产道损伤;瘦弱无力,不能产出胎儿;胎儿过大、畸形、死胎、胎位异常、胎势不正;怀孕后期运动不够也会发生难产。对孕畜要加强饲养管理,严禁喂给腐败和不易消化的饲料;舍饲牛栏不得过于拥挤,经常保持清洁干燥,并给予适当运动和阳光照射;役用母牛在怀孕后期减少使役,临产前1个月应停止使役。此外母牛初配不宜太小。发生难产应当机立断,进行助产,其方法步骤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母牛分娩后的护理关系到母牛的健康和犊牛生长发育,在实际生产中应包括新生犊牛的护理与产后母牛的护理。1新生犊牛的护理1.1及时清除粘液或羊水以防窒息或异物性肺炎的发生。犊牛出生后尽快将其倒提或者使之形成头低尾高,以便于  相似文献   

17.
《畜禽业》2001,(10):16
多次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母牛卵巢和阴道粘膜之间的机能联系是很密切的,根据阴道前庭粘膜的电阻值可以判断母牛卵巢格雷夫氏卵泡的状态,测定母牛授精最适宜的时间.已经知道,组织电阻变化的动态是与粘膜毛细管网血管流入和上皮白血球浸润、发情期肌收缩活性、增生和分泌增强有关的.同时组织导电性是与粘膜电阻成正比例地增加和减少,当血液流入减少和血管增生时,电流作用阻力相应地增长.不同期生理学状态的电阻示数变化范围是相当大的:母牛130~600Ω,猪200~1400Ω.作者研究了在母牛授精前测定阴道前庭粘膜电阻对受精率的相关性表明,电阻指标越低,对动物授精的时间越适宜:例如在阴道前庭粘膜电阻为150~200Ω时授精母牛56头,结果妊娠47头,妊娠率84%;而在250~300Ω时(n=190),妊娠率为70%;356~400Ω(n=80)时为59%;450~500Ω(n=45)时为38%;550~600Ω(n=24)时为24%.作者认为推广应用这种方法可以解决畜牧业提高母牛受精率的问题,在母牛稳性发情和性周期障碍多的奶牛场这种方法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近几年来,在牛的产科疾病中,牛的难产发病率很高,给养牛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根据自己多年临床经验,现将分娩母牛难产的原因及助产的几点经验体会归纳如下:1引起分娩母牛难产的原因引起分娩母牛难产的原因很多,每个个体都不一样,但从这些年的临床实践来  相似文献   

19.
<正>母牛产犊后超过12h胎衣还未全部排出,而仍滞留于子宫内,通常称之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是母牛产后的一种多发病、常见病。近年来广为流行,笔者经临床实践,总结出一套较为有效地防治措施,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1病因1.1主要是产后子宫收缩无力,不能将胎衣顺利排出。正常的母牛分娩后,  相似文献   

20.
产奶肉用青年母牛的能量代谢   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院C.K.Reynolds和H.F.Tyrrell为获得产奶肉用母牛能量平衡测定值,采用喂75%苜蓿、25%精料颗粒日粮的7头产奶(613kg BW)和3头非产奶(598kg BW)海福×安格斯杂交青年母牛进行呼吸测热和消化试验。产奶青年母牛从产后6~10周开始,间隔6~7周,非产奶青年母牛间隔6周,获得能量平衡的5个测定值。采用称重一吮乳一称重和机器挤奶结合测定产奶量,使青年母牛适应机器挤奶,而没有使用催产素。仅在能量平衡期间,青年母牛才用机器挤奶。本试验结果表明,当以代谢体重为基础表达时,在产奶海福×安格斯青年母牛和产奶荷斯坦—弗里斯母牛之间,维持之上增加的ME(用于产奶)和组织能(即NE1)的利用效率是相似的。根据产奶量习性及奶合成和组织能滞留之间ME最终分配,品种间有差别。 自[美]Anim.Sci.2000,78:2696-27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