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富气输送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富气和凝析液的相态特点,介绍了富气输送的主要工艺,对影响管道富气输送的多种因素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国外管道输送富气的实例.指出我国的密相输送工作应借鉴国外技术并结合国内实际情况进行,在管道设计、输送工艺和管道运行动态检测等环节上深入研究,为充分利用天然气,提高管道输送效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徐孝轩  宫敬 《油气储运》2008,27(2):18-22
通过对富气输送方式和技术特点进行分析和比较,并根据高压条件下富气输送过程中低持液率的特点,建立了水平管路/轻微起伏富气输送管道的清管模型,模型中耦合了相态模型(选用PR状态方程)、水力热力模型,并且以某气田群天然气凝析液输送管道为例,进行清管工艺模拟计算。将研究计算结果与瞬态两相流模拟软件OLGA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清管模型不仅具有较好的计算精度和较快的运行速度,而且还具有跟踪清管球和模拟液塞增长等功能,适用于管道的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低渗、特低渗油层富气-N2复合驱采收率,选用30cm长的低渗、特低渗2类天然岩心,分别在混相、非混相条件下进行了物模驱油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富气-N2复合驱方式,可获得接近于全富气驱的驱油效果,混相驱复合驱时低渗、特低渗透岩心富气合理段塞均为0.6 P V;非混相复合驱时低渗透岩心富气合理段塞为0.6PV,特低渗透岩心富气合理段塞为0.4PV;相对低渗透岩心在该试验条件下,低渗、特低渗透岩心中,混相富气-N2复合驱采收率平均比非混相复合驱采收率高10.87%,技术指标具有优势;但非混相复合驱注入压力低、注同样P V数时所需气量少,其投入产出比平均为混相复合驱的1.314倍,经济上具有优势;特低渗透岩心富气-N2复合驱可以获得更好的驱替效果,在混相条件下,采用0.6PV富气+N2复合驱的驱替方式时,特低渗岩心的采收率为73.21%,比低渗岩心的采收率(65.91%)高7.30个百分点;在非混相条件下,特低渗岩心0.4PV富气+N2复合驱的采收率为62.05%,比低渗岩心0.6PV富气+N2复合驱的采收率(54.98%)高7.07个百分点;该研究为富气-N2复合驱在油气开采中的实施和应用提供了可靠的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管道的富气输送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富气组分的基础上,指出富气输送工艺与传统天然气管道不同,需采用较高的输送压力。高压要求和富气组分对管材的韧性要求较高。富气输送工艺需将脱出NGL的处理厂设于管道末端或中间段某处。该工艺的优点是高热值的富气组分和高压运行提高了管道输送效率,压缩机功率需求的降低优化了设计,减少了燃料消耗;NGL的处理厂设于管道末端或中间某处节省了NGL输送的运费;同时还可能对市场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突变管段油水两相流的流动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FLUENT软件模拟了油水两相流在突变管段中的流动,结果表明,在管径突变段管内流体的压力、速度有明显变化,且变化程度受到流体中油相含量的影响。通过模拟得到了油水两相流处于不同油相含量时在突扩管和突缩管中的流动规律,可为油水两相流输送管道的生产运行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从深圳湾红树林根际土壤和海水样品中筛选到一株富油酵母,对其基本形态、油脂积累情况和生物学地位进行研究,旨在为开发其应用潜力提供理论指导。利用松花粉垂钓法筛选得到富油酵母,用显微镜观察其基本形态,采用尼罗红染色法观察油脂积累情况,扩增18S rRNA序列对该富油酵母进行分子鉴定,并用GC-MS分析菌株的油脂含量和组成情况。结果显示,筛选得到一株富油酵母菌,在低氮培养基中72 h油脂积累即达到平台期。18S rRNA序列鉴定其属于Cyberlindnerasaturnus sp.。脂肪酸含量达到细胞干质量的55%,主要成分为C15∶0、C16∶0和C17∶0的饱和脂肪酸,含量达到总脂肪酸的90%以上。该酵母菌适合用于生物柴油的生产。  相似文献   

7.
气液两相流常温输送工艺及压降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气液两相流常温输送工艺的节能价值及其在常温输送工况下的压降变化规律。文内并介绍了一种通过实验和生产实践总结出来的半经验气液两相流压降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8.
为了改善餐厨垃圾脱水和脱油性能,提高处理效果,对餐厨垃圾湿热工艺中的温度和加热时间等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2因素5水平的完全试验,分析了湿热处理产物的比阻、脱水率和可浮油含量等指标的变化规律,构建了餐厨垃圾固相脂质浸出反应动力学模型,研究了湿热处理参数对餐厨垃圾脱水和脱油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湿热处理初期,垃圾脱水率下降,加热40min后,脱水率开始上升,且温度越高,上升越快,180℃加热100min达最高;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加热时间的延长,餐厨垃圾脱油性能呈上升趋势,温度越高,上升趋势越明显;当温度达到1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车用柴油升级导致镇杭管道顺序输送产生的航煤混油无法处理的难题,结合生产现状,创新性地提出并实施两套可同时进行的方案,即可暂时解决问题的混油调和降级处理方案和可长远解决问题的低硫航煤隔离输送项目改造方案。前者将航煤混油与车用柴油按1∶3的质量比调和,并降级成普柴处理,可暂时解决混油无法处理的难题,有效缓解罐容压力,但效益损失较大。后者采用硫含量低于10 mg/kg的低硫航煤作为航煤的油头和油尾隔离输送,产生的低硫混油直接回掺至车用柴油罐,无需再另罐储存。低硫航煤隔离输送航煤的工艺,在不改变一管多用的前提下,彻底解决了航煤混油处理难题,每年减少效益损失逾2 000×104元,对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航煤混油的处理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针对进口原油和胜利原油不同比例混合输送问题,分析了罐内混合和泵后混合输送工艺的特点,提出采用泵后混合及综合调节技术相配合,可以实现进口油和胜利油的多方向不同比例混合输送。实践证明,该精密配输工艺可行性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孟荣章 《油气储运》1999,18(6):12-14,50
应用HYSYS和PIPESYS软件分析了凝析气集气管道运行状态,结果表明,凝析气在较低的压力下的气-液两相流,在较高的压力下,为单相流(气相),继续增大时,则同时瞳充和两相流,并有段塞流产生。借助HYSYS软件得到凝析气的相平衡图,并以此对上述现象进行了分析。指出在运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提高起点温度来避免段塞流的形成,保证管道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2.
随着近海油气田的开发,通过海底管道输送凝析气的工程技术也不断发展。凝析气是多元组分的气体混合物,以饱和烃组分为主,在开采、输送过程中的凝析和反凝析现象显著,这使凝析气的管道输送不同于气体或液体的单相输送,其管输方式可分为气液混输、气液分输。气液混输中通常采用气液两相混输,这种混输投资少、工期短,但要解决因凝析液的积聚而降低输送能力及液塞处置等技术问题;密相气体输送是管内单相流动,管道建造和运行费用高。气液分输就是先将凝析气分离,然后将天然气和凝析液分别输送,管内流体均为单相流动,气液分输又可分为双管输送和顺序输送。凝析气管道输送工艺参数中,沿线压降、温降、持液率三者密切相关,互相影响。分析了凝析气输送管道压降、输量和持液率的关系,并指出了预测管路温度下降值是管路安全运行的必要条件。结合东海平湖油气田的开发,通过对气液比、输送压力、管径三者的选择分析,就油气单管混输工艺进行了技术经济评估。  相似文献   

13.
煤层气开发过程中,微细的颗粒随气流进入集输管网。颗粒的存在使管流形成气固两相流动,影响管路特性。采用模拟软件针对直管段及水平弯管进行气固两相流数值模拟,对管道系统的特性、操作条件和物料性质等影响气固两相流压力损失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对连续相速度和压力分布特性以及颗粒运动轨迹进行了分析,得到气固两相流动的压力场、速度场分布,颗粒在管内的分布情况和运动轨迹,以及不同工况条件下的系统阻力和颗粒沉积分布规律,并结合煤层气现场含尘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煤层气管道管流属于低浓度气固两相流,与纯气相单相流相比,颗粒弓J起的单位管长压降增幅低于2%。(图7,表1,参12)  相似文献   

14.
气固两相流管道流动阻力特性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气固两相流的流动阻力特性,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CFX,对直管段及水平弯管进行气固两相流数值模拟。采用欧拉一拉格朗日法选择数值模拟计算模型,根据模拟对象工况,确定软件模拟条件。通过模拟,对管道系统的特性、操作条件、物料和气体的性质等影响气固两相管流压力损失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对连续相速度和压力分布特性以及颗粒运动轨迹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气固两相管流的压力场、速度场分布,颗粒在管内的分布情况和运动轨迹,以及不同工况条件下的系统阻力和颗粒沉积量分布规律,并确定了在特定条件下能耗最小的经济流速。研究成果可为气固两相流的工程设计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图18,表2,参10)。  相似文献   

15.
塔中奥陶系油气藏为礁滩型和层间岩溶储集体控制的碳酸盐岩缝洞型准层状凝析气藏,整体富气局部含油,储层非均质性强,相态特征复杂,气油比变化大。通过对塔中I号气田气油比变化特征,划分出基本稳定型、上升型、波动型和先升后降型4种气油比变化类型。分析了不同变化特征的主控因素,储集空间类型、驱动方式、相态变化及钻井轨迹是影响气油比变化的重要原因。根据这些影响因素,结合生产需要,提出了根据气油比变化在该气田的应用方法,如出水预警机制、钻井轨迹优化、提高采收率对策等。  相似文献   

16.
湿天然气管输瞬变流模型及数值模拟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李玉星 《油气储运》1998,17(5):11-17
湿天然气浊经输技术的应用可减少海洋,沙漠,戈壁,滩海等条件恶劣的凝析气田的操作作人员和降低开采费用。在实际运行中,湿天然气在输送管道中的流动总是处于慢瞬变状态。  相似文献   

17.
蒋洪  朱聪 《油气储运》1997,16(12):14-16
为了减少油气资源的浪费充分利用油气田中的富气气量小、压力低、地点分散等特点,对原油稳定富气的轻轻回收工艺方案进行了研究。通过工艺计算和大量的参数对比选择,提出了合理的轻轻回收方案,并指出使丙烷的液化率大于80%,其适宜的增压范围为0.8-1.8MPa,适宜的冷凝温度为-10-30℃;而增压为0.8MPa,制冷温度为-20℃是合理的轻烃回收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