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企业是“品牌经营”的主体。近年来,通过引进、培育等方式,寿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迅速兴起,成为铸造寿光品牌的生力军。各类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380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11家,地市级49家。到年底。农业龙头企业有望增加到410家。  相似文献   

2.
作为蔬菜产业的“峰会”,寿光菜博会的科技积聚效应对寿光农业产生了强有力的助推作用。科技的不断扩容,增加了寿光农业发展的新势能。  相似文献   

3.
本文回顾了寿光农业病虫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发展历史,分析了寿光农业病虫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发展特点,总结了寿光农业病虫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发展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持续升级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不断扩充系统功能;研发智能化预警模型;实现病虫害检测预警信息发布的多元化的优势;借助遥感技术扩宽监控范围,招聘培养信息化人才队伍,是寿光农业病虫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寿光市是中国北方最大的蔬菜培育基地,但长期以来,寿光持续受到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困扰,对农业产业的生产和发展都产生了一定不利影响,为此,寿光市政府一直把治水兴水放在推动寿光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位置。但就目前而言,寿光区域化节水农业的发展尚存在高效节水技术亟待发展、蔬菜生产布局偏离水资源禀赋的问题,需加速推进高效节水农业灌溉体系建设进程,创新农业节水灌溉与测算技术,建立健全农业节水激励约束机制,加快节水农业发展,缓解农业用水供需矛盾。  相似文献   

5.
<正>在"蔬菜之乡"寿光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全国农业看山东,山东农业看潍坊,潍坊农业看寿光。"1989年,寿光市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带领村民建立了17座冬暖式蔬菜大棚,为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播下了希望的种子。经过近30年的发展,寿光的蔬菜大棚总数超过40万个,年产蔬菜近500万吨,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中国菜都。然而,创造过众多高产奇迹的寿光,农业发展看似顺风顺水,实则危机四伏。近日,带着对菜乡的担忧,记者采访了寿光当地的一些蔬菜种植能手。  相似文献   

6.
一、适应当地需要,培养各类人才,是发展高效创汇农业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富民政策深入人心,全市上下都有一股发展经济、富裕农民的热情,但优质高产高效出口创汇农业一直发展缓慢,全市100余万亩耕地90%长年种植小麦、玉米、花生等粮油作物,蔬菜、水果较少,广大农民温饱有余,富裕不足,急于发家致富而门路不多。以上状况摆到了各级领导的议事日程中,也引起了农广校的重视,大家以蔬菜生产为例一起分析:胶南与寿光同处一个纬度线,气候条件比寿光还强,可为何寿光蔬菜发展到几十万亩,胶南才几万亩呢?主要原因是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7.
肖旦飞  肖岳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475-1477,1481
发展专业化农业小城镇是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有效途径,也是形成农业产业集聚的重要环节.长期以来,学界对专业化工业小城镇发展给予了大量的关注,而极少关注专业化农业小域镇的发展、首先分析了山东寿光专业化农业小镇的形成机理,接着总结了影响该地区的专业化农业小城镇形成的因素,最后得出了结论、  相似文献   

8.
寿光市作为我国北方最大的特色蔬菜种植基地,农业发展迅速,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长期以来,寿光在推动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该文针对寿光市农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寿光农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期提升寿光市农业竞争力和知名度,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引领高科技打造标准化--寿光蔬菜高科技示范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迎接加入WTO的挑战,占领未来大农业的制高点,顺应发展现代高新农业的时代要求,巩固寿光农业特别是蔬菜产业的优势,寿光市委、市政府本着居安思危、主瞻远瞩的境界,通过外出参观学习考察、参加高层次、高规格国际国内论坛,召开专家座谈会等方式,在国家、省、市各级领导的关怀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下,经过多方长期论证,决定建设万亩寿光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通过示范园的示范带动、辐射推广,实现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国内、外“名、优、稀、特”蔬菜品种在全市的普及率,试验示范推广现代化的农业生产适用技术,快速提升寿光在…  相似文献   

10.
<正>寿光作为“蔬菜之乡”早已闻名海内外,寿光蔬菜以种植规模宏大,品种繁多,绿色无公害,营养丰富闻名全国。大数据又或称“巨量资料”,指的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借助大数据这一平台可以有力促进寿光蔬菜产业的发展。寿光蔬菜产业总体情况蔬菜产业是寿光市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近年来,寿光市立足区域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着眼于农业的战略提升,大力推进基地化、标准化生产。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寿光市以“蔬菜之乡”闻名全国。农业作为寿光的支柱产业,对农村金融的发展需求日趋迫切。寿光市根据自身实际和发展特点,相继出台政策文件,围绕“诚信寿光”建设,创新融资模式,解决资金供需难题.打造良好的金融环境,为农村金融发展提供政府指导和政策支持。本文通过对寿光市农村金融现状的分析,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山东寿光农业捷报频传,"乐义蔬菜"荣膺"中国驰名商标","寿光大葱"、"浮桥萝卜"等8个农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在寿光,蔬菜产业从无公害向绿色有机,虽经历着重大转型,却始终保持着强劲发展势头和高端发展势态,"寿光蔬菜"已成为高端蔬菜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3.
“麦当劳化”指快餐经营模式在全社会各个领域的普遍化,是“合理化”在现代社会的表现形式。寿光农业的发展亦体现在其对高效率、可计算、可预测与可控制性的追求上。这些特征可能导致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许多危机,如高成本、同质化、对农民的控制和地方化知识的丧失等。但农业本质上具有对气候和土壤等外在环境的依赖属性,寿光作为蔬菜产地试验场的优势,以及农民科学知识库的积累和对农村能人的宣传鼓励,均有助于寿光农业超越“麦当劳化”,走向理性的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徐宇轩  史梦娇  王红梅 《安徽农业科学》2022,50(10):220-222+227
农业品牌化建设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长期性、战略性的关键环节,建设品牌有利于增强产业的市场优势和影响力。东北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禀赋,但在特色农产品品牌化建设方面却存在许多不足。寿光蔬菜产业品牌化建设成效明显,已形成独具特色的“寿光模式”,因此借鉴寿光特色蔬菜产业品牌化建设的经验,可以更好地为东北地区特色农业品牌化建设赋能。  相似文献   

15.
<正>寿光是中国的"蔬菜之乡",蔬菜已成为寿光的支柱产业之一,农民收入的80%来自蔬菜。寿光自2007年以来,一直重视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目前,寿光市蔬菜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1269家,辐射近9.2万农户,带动了蔬菜、种苗、养殖等涉农产业快速发展。在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引领下,寿光蔬菜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产业化一路领先。1政府大力扶持新型农业合作社2007年国家颁布实施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2008年,寿光市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意见》,并积极落  相似文献   

16.
正2018年8月19~21日,接连的台风暴雨和上游水库的泄洪,给位于弥河下游的山东寿光造成了严重的洪涝灾害,也给当地的设施农业造成了重大创伤。2018年9月8~10日,笔者受农业农村部的委派,作为专家组成员首次调研了灾后寿光的设施农业,9月14~15日参加完在山东泰安召开的"2018中国设施农业产业大会"后,笔者再次赴寿光,对寿光灾后的温室设施进行了更深入的调研。在2次调研的基础上,形成本文,是对灾情的历史记录,也是对寿光人民抗击水灾的智慧荟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经济的灵魂,也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地方经济与文化的有机耦合具有其发展的必然性和可行性。以贾思勰《齐民要术》为载体的农圣文化,是寿光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渊源所在。寿光以蔬菜产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所创造的“寿光模式”,是中国县域城市经济发展的成功范式,充分体现了地方经济与文化有机融合所形成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研究地方经济与文化有机耦合的动因,对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说起寿光蔬菜科技博览会对寿光的效应.中共潍坊市委常委、寿光市委书记徐振溪说:“菜博会给寿光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变化,其实,最大的变化还在人的精神状态。通过举办菜博会,寿光形成了只争朝夕的工作干劲,舍我其谁的工作作风,独当一面的工作能力,寿光干部职上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4月20日~5月30日,以"绿色·科技·未来"为主题的第十五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在山东省寿光市召开。寿光是"中国蔬菜之乡",多年来着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标准化、基地化、品牌化、种苗化、高端化发展一路领先。目前,全市蔬菜生产基地发展到84万亩(5.6万公顷),年产  相似文献   

20.
第八届寿光蔬菜科技博览会展厅设计方案敲定,新设精品荟萃厅,重现前七届精品景点.台湾农产品展区继续设立,拟举办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发展论坛,韩国全罗北道企业集体参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