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自清以来,浙江兰溪商埠繁荣,茶食店、烟坊酒肆,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据资料记载,民国二十二年(1933),兰溪进口茶叶2200石,其时有茶漆业10家,茶食业31家,店员近140人。至实验县时统计,有茶馆159家,店员291人。日占时期,城区茶馆减少到45家。解放前夕的1948年,城区有茶叶店10家,茶馆136家。然当时全县30万人口还不到,足见兰溪人对茶事情有独钟。本地最有名的茶人当数李渔。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记述了不少品茶经验。卷四"居室部"中有"茶具"一节,专讲茶  相似文献   

2.
常州市是一个有五十万人口的中等城市。全市有信托、蔬菜、土产杂品、副食品等四个公司及市郊县专业茶叶店或经销茶叶共20余家。此外,尚有茶馆15个,浴室9个,茶摊30余个。近年来,由于工农业生产发展较快,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茶叶销量也  相似文献   

3.
正地处杭严上游的兰溪,是昔日衢婺之锁钥,七省通衢之地,浙西水上交通枢纽。作为货物集散地的居民,悠闲度日,喝茶成风,自是不待多言。据记载,民国17年,兰城有茶叶店9家,茶馆112家。在这方热土上生活了几十年,兰溪四门之中,我于朱家码头情有独钟。不仅是因为它天然可餐的秀色,而是记忆里失落的许多梦。这里不但是我梦里的童年,更是老来的牵挂。我是在中山路小学读书长大的。中山路原来叫"前街",1941年,为纪念孙中山总理逝世,改名为  相似文献   

4.
赵静 《福建茶叶》2016,(6):82-83
经营茶叶店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是否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因此就要进行预算。合理的预算有助于茶叶店经营者按照计划执行工作,实现茶叶店的经营目标。本文首先阐述了茶叶店预算的必要性,接着提出茶叶店预算的目的,然后探讨了经营茶叶店制定合理预算的途径,旨在说明合理的预算需要通过有效的经营手段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5.
茶馆·发现     
《茶世界》2010,(3)
本期推荐的四家茶馆均为中国茶馆专委会会员单位及2007-2008年度中国百佳茶馆。  相似文献   

6.
21世纪茶馆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永成 《茶叶》2001,27(3):55-57
1 茶馆历史与今日之茶馆 中国茶馆始于唐代.宋代已盛行茶文化,各地都有茶馆,特别是在都会中,各种档次的茶馆、茶楼更是鳞次梯比,到茶馆品茗,成为一种时尚.清代是茶馆的鼎盛期.据记载,仅在北京,有名的茶馆就达30多家.  相似文献   

7.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牧《泊秦淮》一诗对秦淮河的描绘.秦淮河孕育了金陵古城,也孕育了南京的茶馆.据史料记载,早在明代,南京就出现茶馆.周晖《二续金陵琐事》上卷载:万历四十一年,新都人开茶坊于钞库街.万历四十六年又有一僧人开茶社于栅口,曰五柳居.清代,南京茶馆、茶楼颇多,茶饮之风尤盛,最盛时有茶馆近千余处,可谓"处处桥头见茶肆,条条小街有茶馆",成为繁华一景.  相似文献   

8.
《茶世界》2008,(3)
上海市出现首批28家试点特色茶叶店,一年试行期内挂银牌,试行合格后颁发金牌。但是如果在试行期内出现一起茶品质量曝光事件,特色店的银牌即会被摘掉。在新茶即将应市之际,市场上  相似文献   

9.
梅岭轩     
《茶世界》2010,(7)
编者小记:本期推荐的两家茶馆为本月新加入到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茶馆专业委员弘扬茶文化,提高茶产业,促进茶经济,开发茶资源,梅玲轩以品茶休闲,棋牌娱乐,  相似文献   

10.
前几天在上海,我抽空到了嘉定的宜茶馆,想了解一下他们的经营方式。到了嘉定后,发现到处是咖啡馆,就在宜茶馆周围,不到3分钟路程就有上岛、迪欧、见地三家咖啡馆。在嘉定有规模的茶馆就宜茶馆一家,咖啡馆已经有十多家,茶馆在嘉定显得势单力薄。后来一了解,整个上海咖啡馆已经远远多于茶馆,咖啡已经开始与茶争夺市场,没想到来势还如此凶猛。发起这场战争的是咖啡。去年,咖啡企业就提出“把中国人的茶换成咖啡”,而且加大在中国的推广力度。茶与咖啡,两者都是无酒精饮料,一中一西,一可添水一不续杯,一者传统一者时尚,两者在市场上个性鲜明,但…  相似文献   

11.
茶尘理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一鸣 《茶叶科学》1993,13(1):37-44
对我国的眉茶、花茶、工夫红茶、乌龙茶和红碎茶等主要茶类,在精制过程中产生的茶尘粉体的浓度、分散度、堆积密度、真密度、安息角、滑动角、浸润性、比电阻、控制点的吸入速度和生化成分及有害物质含量等20个理化参数,反复进行了现场测试、实验室试验和分析研究,基本上探明了茶尘的性质和参数,从而为茶厂除尘工作,特别是茶厂除尘系统的设计、选型、维护管理和鉴定防尘效果,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对茶尘的危害性及综合利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徐水刚 《茶叶》2013,39(2):109-111
清末,浙江绍兴会稽山区盛产珠茶,农民宋周瑞贩运毛茶,靠诚实守信,赢得上海英商怡和洋行信任,双方合作,于1845年创办了绍兴首家出口茶厂——瑞泰茶栈。宋周瑞抓住以销促产的机遇,扩大生产,逐渐成为上海最早的一代民族工商业资本家中的茶叶大亨,从而进一步打响了平水珠茶作为我国大宗茶的名优品牌。其后宋周瑞子侄、亲戚分设茶栈(制茶厂),多时达到25家,几经归并,经营制造达103年,名扬海内外茶界。宋周瑞创立的家族企业,经过近半个世纪成长,形成家族互为扶持、同乡相互援助的良好经营氛围,创立了特色鲜明的百年瑞字号茶栈经营品牌。  相似文献   

13.
采用高效薄层色谱测定黑茶脂溶性色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薄层色谱,以米砖茶、沱茶和绿茶为参照,分析普洱茶、六堡茶、茯砖茶、花砖茶、青砖茶、黑砖茶中的脂溶性色素。结果发现,不同黑茶中脂溶性色素的组成及含量上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寻求适合高山茶园的间作模式,探究不同间作作物对茶园主要叶部病害发生的影响。本文通过田间试验,明确川西北茶园主要叶部病害种类;通过对茶-黄豆、茶-玉米、茶-李树、茶-厚朴间作茶园和单作茶园的病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比较分析不同模式茶园叶部病害发生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川西北高山茶园主要叶部病害为茶饼病、茶炭疽病、茶云纹叶枯病、茶圆赤星病和茶赤叶斑病;4种间作作物中黄豆和玉米是较为理想的间作作物。茶-黄豆间作的茶园茶饼病和茶炭疽病发病率最低,两种病害发病率分别比单作茶园降低了85.12%和74.34%;茶-玉米间作茶园炭疽病发病率比单作茶园降低了49.76%。茶-厚朴间作茶园茶饼病的平均发病率为27.82%,是单作茶园的11.50倍。同时茶-厚朴间作茶园9月份炭疽病的发病率高达51.67%是单作茶园发病率的2.73倍。因此,黄豆和玉米是替代厚朴等林木类较为理想的高山茶园间作作物,间作黄豆可显著降低茶园病害的发生,减轻病害的损失。  相似文献   

15.
在灌木茶树留养改造形成乔木茶树的过程中,出现了改造中的灌木茶树、乔木茶树以及改造后的乔木茶树3种类型的茶树。本文对不同季节的上述3类茶树加工的晒青茶叶的生化成分与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研究。应用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晒青茶的各内含成分含量,发现除苏氨酸、精氨酸和γ-氨基丁酸外,乔木晒青茶的茶氨酸、谷氨酸等15种氨基酸含量与游离氨基酸总量均高于灌木晒青茶(P<0.05),而乔木晒青茶的茶多酚、没食子酸、1,4,6-O-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含量显著低于灌木晒青茶(P<0.05),感官审评表明灌木晒青茶滋味较乔木晒青茶苦涩;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PLS-DA)分析表明,两类茶聚成不同簇,进一步证实了茶叶生化成分存在差异。春季样品中,除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无显著差异外,乔木晒青茶的总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均显著高于灌木晒青茶(P<0.05);秋季样品中,乔木晒青茶的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灌木晒青茶(P<0.05),但乔木晒青茶的超氧阴离子清除率则显著低于灌木晒青茶(P<0.05),而DPPH和羟自由基清除活性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与灌木晒青茶比较,改造形成的乔木晒青茶的氨基酸含量提高,多酚含量降低,苦涩度降低,部分抗氧化活性指标提高,表明灌木茶树留养改造成乔木茶树,能够提高晒青茶品质。  相似文献   

16.
17世纪以后,中国茶叶大量销往欧洲,带动了欧洲的饮茶文化。茶具伴随着饮茶的兴起,在欧洲广泛使用。早期欧洲人所使用的茶具大都从中国进口,在中国也随之出现了特定的外销茶具。随着对茶具需求的增大,欧洲逐渐开始了本土的茶具制作,并出现了具有强烈本土特色的茶具。  相似文献   

17.
戚敏  戚荣荣 《茶叶》2015,(2):83-85
浙江慈溪大山村为了解决当地茶树品种单一与茶类单一的产业问题,引进了适制红绿茶的新品种浙农117,开发茶叶新产品,增强茶产业竞争力,提高了产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茶树类型和产地来源影响普洱茶品质,而茶树类型和产地不同,其冠层光谱也存在特征性差异.因此,利用这一特征差异,可明确普洱茶鲜叶来源,对保证普洱茶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云南景东、景谷、澜沧、宁洱4个典型普洱茶山的古树茶、大树茶、台地茶为研究对象,用地基光谱测定仪测定其野外冠层叶片光谱反射率,分析它们之间的光谱反射特征和...  相似文献   

19.
以湖南农业大学长安教学基地的茶树群体品种芽叶为材料,运用高效液相色谱、常规理化分析与感官审评等方法,以正常芽叶为对照对紫色芽叶绿茶适制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紫色芽叶加工而成的绿茶样的多酚类含量、水浸出物含量均高于对照,感官品质在外形及香气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综合结果显示紫色芽叶加工绿茶具有一定的适制性.  相似文献   

20.
运用全自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对云南普洱地区生产的大叶种乔木茶花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同时与该类茶树制成的普洱生茶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从普洱大叶种乔木茶花和普洱生茶中鉴定出挥发性成分分别为9种和67种,主要以碳氢化合物和醇类挥发性化合物为主。通过对比发现,普洱大叶种乔木茶花中的挥发性成分均存在于普洱生茶的挥发性成分之中,这些成分均具有一定香气特性。本研究表明,普洱大叶种乔木茶花可作为独立饮品,有类似于茶叶的香味感受,或者可与茶叶混合以提高或改善茶叶产品的香气风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