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北方茶区处于我国的高纬度地区,由于冬季气温低,持续时间长,极易受到冻害影响。2010年冬至2011年春,北方茶区出现了持续低温、干旱天气,部分茶园受到严重冻害,给茶农造成了巨大损失。因此,了解北方茶区冻害发生规律,掌握防范措施,提早应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北方茶园铺草免耕及施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6年和1979年山东省发生了两次茶园大冻害,广大茶农应用行间铺草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防冻效果.1984年和2002年又发生了两次较严重的茶园冻害,由于山东省各地茶园采用以铺草为主的越冬管理措施,加之茶园防护林种植面积的扩大,当年春茶减产幅度明显低于前两次冻害.茶园铺草减耕及施肥技术从1984年开始在山东省试验示范,到2004年在全省推广面积达6.5万亩.现根据山东省茶园铺草试验结果,探讨北方茶园铺草减耕及施肥技术,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3.
幼龄茶树冻害的预防和补救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龄茶树遭受冻害容易造成茶树死亡,使茶树生长参差不齐,成园晚,影响茶园经济效益。本文根据实践经验,阐述了幼龄茶树冻害的防治方法,以及受冻幼龄茶树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4.
2003年,我市茶树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冻害。据调查分析,全市冻害较重的茶园约2000hm^2。其中幼龄茶园1333.3hm^2,投产茶园666.7hm^2。在冻害较重的666.7hm^2投产茶园中,台刈的333.3hm^2,重修剪的333.3hm^2。从调查情况看,茶树冻害呈现出  相似文献   

5.
茶园行间进行生物质覆盖,是一项环境友好型的茶园栽培管理技术。该技术具有减少杂草生长、防止土壤流失、保蓄土壤水分、调控土壤温度、改良土壤理化性状、优化生态环境、提高茶叶产量、改善茶叶品质、减轻冬季冻害等多种作用,是生态茶园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介绍了北方茶园生物质覆盖技术的有关要求,包括生物质定义、种类与选择、前期处理、覆盖技术、覆盖后管理等,以期更好地指导茶园实施生物质覆盖技术。  相似文献   

6.
《中国茶叶》2011,(3):27-27
3月7日,从安徽省农委获悉,自2月中旬以来,全省约有25万亩茶园遭遇严重冻害,受冻面积占安徽省茶园面积的10%以上,受冻程度普遍达到3-4级,部分高山或山口茶园冻害达到5级。  相似文献   

7.
《茶世界》2008,(2)
受大雪与低温气候影响,浙江省湖州、绍兴、台州、丽水、杭州、金华等地部份茶园遭受罕见冻害,损失严重。据初步了解,目前全省已有75万亩茶园遭不同程度冻害,其中近15万亩茶园,由于50%以上树  相似文献   

8.
茶园冻害及管护补救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3月5日以来,受北方强冷空气的影响,蕉城区持续出现低温阴雨天气,特别是3月10日蕉城区大部分地区气温再次下降,山区凌晨气温甚至降至零度以下,出现农作物被冻坏现象。高山地区茶树新梢芽叶受冻严重,蕉城区明前茶生产受到较大影响,全区近6000hm2的茶园茶树新梢不同程度受冻,此次灾害造成头春茶减产,经济损失达1.4亿多元。因此,了解茶园冻害成因及受冻茶园管护补救措施,对茶叶生产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茶园"倒春寒"是指春天气温回升,茶芽萌动生长后突然遭遇低温寒潮,从而导致幼嫩新梢受冻的天气现象。"倒春寒"对名优茶生产及其经济效益影响巨大。对茶树"倒春寒"的防控需从冻害前、冻害中和冻害后3个阶段实施。平时强调科学选址、品种合理搭配、改善茶园小气候、强化基本设施建设和茶园管理,提高茶树应对低温冻害的能力;冻害来临时及时采用防冻风扇、喷灌和覆盖防霜等紧急应对措施;晚霜冻害过后通过加强肥培管理、留养新叶和树冠整形等技术尽快恢复生产,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倒春寒"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黄奋文  李文金 《茶叶》1992,18(4):26-27
1991年12月下旬,由于气候异常,我省大部分地区受北方强冷空气的影响,气温急剧下降,出现了雨雪冰冻天气,发生了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低温现象。在这样异常寒冷的气候条件下,使茶树叶片细胞内部迅速结冰,造成茶树普遍受冻,冻害的程度极为罕见,给翌年的茶叶生产带来很大的影响。我们对本所的生产茶园,密植茶园以及不同品  相似文献   

11.
中国黑茶对FXR及LXR核受体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茯砖茶、花砖茶、青砖茶、黑砖茶、六堡茶、普洱茶六种黑茶,并以沱茶、米砖茶为对照材料,研究黑茶对FXR核受体及LXR核受体的活性。结果显示,黑茶具有良好的FXR核受体活性,同时,普洱茶还具有很好的LXR核受体活性;而沱茶乙酸乙酯洗脱组分具有增加FXR受体敏感性的作用。因此,黑茶具有调节胆固醇及糖代谢,有较好的抗代谢综合症活性。  相似文献   

12.
简析了中国茶叶生产消费现状及进出口贸易现状,提出了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系统概述了我国在茶树资源利用与品种选育、茶树全基因组与代谢调控机制、茶树土壤与营养调控分子机理、茶树逆境胁迫响应的分子机制、茶园绿色防控与质量安全、茶叶制造化学与品质化学机理、茶叶深加工与功能成分利用、茶与健康等8个方面的基础研究进展与成果,...  相似文献   

13.
茶叶生物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茶叶生物化学是研究茶树生命化学的科学,主要在生物化学与分子水平上探讨茶树特别是新梢中特征性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途径、结构与功能,以及在茶叶加工及贮藏过程中的转化规律,与茶叶品质形成的关系。近年来,茶叶生物化学主要侧重在与茶叶品质和健康功效密切相关的儿茶素、咖啡碱、茶氨酸、萜烯类香气物质等合成途径的研究,并在茶树基因组、特异性茶树种质资源代谢组、茶叶加工过程代谢谱、茶叶品质化学等领域开展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茶叶生物化学作为茶叶科学的基础,其研究成果为茶树栽培和育种、茶叶加工和深加工、茶叶贸易和茶文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手段。随着行业和科技的发展,茶叶生物化学研究的深入和拓展,在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杭为茶都”的文化内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铉周  梁月荣  邵淑宏  陆建良 《茶叶》2009,35(3):182-186
本文分析了杭州茶文化的历史渊源和茶产业基础,认为杭州是我国茶学学科体系的重要发祥地、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窗口、现代高层次茶学人才培养中心、现代茶叶科学研究和茶文化活动最活跃的城市,同时在国际绿茶贸易中处于龙头地位。通过名茶、名泉、名具和名景的完善,茶文化历史遗存的进一步挖掘以及茶文化的社会和经济功能的进一步发挥,建设“杭为茶都”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5.
柯冬英  王建荣 《茶叶》2005,31(2):119-122
本从宋代斗茶的兴起与鼎盛、斗茶之茶、斗茶之器具、斗茶之程序、斗茶胜负的标准、斗茶的消亡、斗茶在茶化史上的地位、龙凤团茶的试制及斗茶茶艺的开发等方面论述了斗茶。认为斗茶出现于晚唐而盛于宋代,北苑之名始于南唐北苑使,而非因其面北而名北苑,论述了北苑茶的加工方法、层出不穷的茶品,介绍了斗茶的程序、斗茶胜负的标准,分析了斗茶器具的特点、斗茶消亡的原因,总结了斗茶在茶化史上的地位,通过龙风团茶的试制及系列试验,分析了影响斗茶胜负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茶文化与茶品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荣光 《茶叶通讯》2010,37(4):34-36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茶历史最悠久、茶文化最深厚、茶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本文从中国茶文化的悠久历史出发,阐明了茶文化与茶品牌的关系和茶文化在茶品牌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广东农村居民茶叶消费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毓雄  汤跃跃 《茶叶科学》2010,30(6):482-488
通过对广东农村消费者偏爱的饮料、人均每天茶叶消费量、喜欢的茶类型、挑选茶叶注重的因素、茶叶的价格、饮茶原因、茶馆品茶动机、茶礼仪评价、茶艺表演印象、茶品性、品茶偏爱的因素、品茶环境、茶包装等方面的调查,发现广东农村民间茶消费有着根深蒂固的民间茶文化支撑。由此建议:企业在茶产品的生产、销售及提供相关服务时应密切关注民间茶文化现状及其变化,政府相关部门要大力调查、整理、挖掘民间茶文化如茶民风、民俗等,从而促进茶叶经济、民间文化的共同繁荣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叶昌松 《茶叶》2013,39(2):67-69
惠明茶产业是景宁的农业支柱产业之一,传统的惠明茶为卷曲形细嫩绿茶。随着市场对产品需求的多元化变化,在绿茶的基础上,成功开发了红茶、乌龙茶、香茶等品种。通过对景宁惠明茶产品的研究,分析优势,提出改进措施,从而为茶类结构调整,提高茶产品市场竞争力提供参考,提高茶叶生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中国黑茶对PPARs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选用茯砖茶、花砖茶、青砖茶、黑砖茶、六堡茶、普洱茶六种黑茶,并以沱茶、米砖茶为对比材料,研究黑茶对PPARδ及PPARγ两种核受体模型的激活能力。结果显示,黑茶具有良好的激活PPARγ及PPARδ核受体作用,且黑茶中的PPAR核受体激活作用组分用热水即可浸出。因此,黑茶在降脂减肥、调节糖代谢、抗动脉粥样硬化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调研宁德福安、寿宁、福鼎、蕉城等县(市、区)2012年春茶生产情况,分析当前企业存在用工用地难、资金短缺、生产成本增加、农残监管难等问题,提出"狠抓茶叶质量,确保茶叶安全"、"提高茶叶机械化水平,确保茶叶增产增收"、"推进茶叶集中加工区建设,提高茶叶产业化水平"、"切实加大对茶企的帮扶力度"、"普及茶文化,打造茶叶品牌"等5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