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很多研究表明,许多禾本科作物和牧草的根际、根表面以及根组织内存在固氮微生物,所谓保持着联合共生关系,称为联合共生固氮作用。自70年代初巴西学者Dobereiner发现一些固氮细菌与野生禾本科植物的根系进行联合固氮以来,引起了许多学者的注意,并进行了很多工作,相继报道了固氮微生物同禾本科作物玉米、谷子、高梁、小麦、水稻以及禾本科牧草等根系的联合固氮。我们对羊草的根系联合固氮情况作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2.
非豆科木本植物与放线菌共生固氮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氮素固定是地球上维持生产力的一个重要生态反应,是继CO2固定之后最重要的生化反应.非豆科木本双子叶植物与固氮放线菌Frankia共生形成根瘤固氮,这些植物对绿化荒山、防止水土流失和保护生态环境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们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供氮者.Frankia菌具有对宿主的侵染范围广、固氮活性比较强和对氧气不敏感等特性,在Frankia菌与农作物之间建立起新的共生固氮体系的可能性很大.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和方法构建高效的Frankia工程菌和新的固氮共生体系将成为今后生物固氮研究领域中的发展方向和追求目标.重点介绍了弗氏放线菌中共生固氮相关的固氮基因和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根瘤中结瘤固氮相关的nod基因、血红蛋白cDNA克隆及其他根瘤特异蛋白cDNA克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参33  相似文献   

3.
1品种与类型按菌种及特性分为自生固氮菌肥料、根际联合固氮菌肥料和复合同氮菌肥料。自生固氮菌是在土壤里能固定空气中的氮.供给作物氮素营养.又能分泌激素刺激作物生长的微生物.根际联合固氮菌是既依赖根际环境生长.又在根际中固定空气中的氮气.对作物的生长发育产生积极作用的微生物.联合固氮微生物生活在植物的根内、根表.可以利用一些禾本科植物.尤其是植物根分泌的一些糖类繁殖、固氮.也能进行自生固氮。  相似文献   

4.
自从Yoshida等(1971)发现水稻根系具有固氮酶活性(乙炔—乙烯)和Stewer(1974)提出结合性共生固氮的概念以来,水稻结合性共生固氮的研究引起了广泛的注意。人们企图通过筛选和回接高效的结合性共生固氮菌株,以改善水稻的氮素营养,提高谷物产量。据报道,至今至少从水稻根系中分离到4种结合性固氮细菌,它们分别是:固氮螺菌(Azospirillum lipoferum和Azospirillum brasilenees);肠杆菌(如Enterobacter  相似文献   

5.
改善土壤肥力这是微生物肥料的主要功效之一,如各种自生、联合或共生的固氮微生物肥料,都可以增加土壤中氮素的来源;有溶解磷钾作用的微生物,可分泌多种有机酸,有机酸通过螯合作用可促使难溶性磷及封闭态钾的释放;根际微生物还可以分泌一些诱导物提高土壤酶活性,有利于根际土壤养分的转化,便于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6.
花生是一种重要的豆科作物,能与根瘤菌共生固氮,但该过程受到土壤中氮素的严格调控,施氮量过高时会形成“氮阻遏”效应。目前关于氮素调控花生结瘤固氮机理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以花育22号为试验材料,设置90 kg/hm2氮处理和对照(不施氮),统计根瘤数、测定固氮酶活性并进行转录组学、代谢组学及双组学联合分析。结果表明,施氮处理显著减少根瘤数,降低根瘤固氮酶活性。经转录组分析,共鉴定出3 123个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在生物过程、细胞组成和分子功能三大类;从中筛选出13个与氮调控花生结瘤固氮有关的基因,分别编码生长素应答蛋白和响应因子、鸟氨酸脱羧酶、天冬酰胺合成酶、谷氨酰胺合成酶、谷氨酸合酶、苹果酸脱氢酶、苹果酸酶等。经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共鉴定到201种差异代谢物,包括酚酸、黄酮、氨基酸等共12大类物质,其中黄酮类代谢物占比最高,约占19.9%。通过对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的联合分析发现,氮素主要通过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氮代谢等途径调控花生结瘤固氮。本研究结果可为深入研究氮素调控花生结瘤固氮的分子机理提供信息基础。  相似文献   

7.
施氮对大豆结瘤、固氮及产量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氮是大豆[Glycine max(L.)Merrill]生长的必需元素,大豆生长所需氮量的50%~60%来自于共生固氮,少量施氮对大豆结瘤、固氮效率及产量有促进作用,施氮量过高则表现为抑制作用.本文着重从施氮的氮素形态、氮素施用量和施氮时期3个方面阐述了氮素对大豆根瘤数量、固氮酶活性和产量的影响.探讨了高氮抑制结瘤和固...  相似文献   

8.
非豆科植物固氮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新宁 《现代农业科技》2007,(17):126-127,129
生物固氮是地球上最大规模的氮肥生产工厂,其中豆科植物和根瘤菌的共生结瘤固氮已为人们所熟知。非豆科植物与与之共生的微生物组成的两大类固氮系统,一是共生结瘤固氮系统,分别由非豆科木本双子叶植物与弗氏放线菌、非豆科双子叶植物与根瘤菌、裸子植物与细菌组成;二是联合固氮系统,分别由单子叶植物与联合固氮菌、非豆科木本双子叶植物与联合固氮菌组成,它们都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供氮者。  相似文献   

9.
生物固氮是生物科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对共生固氮微生物,如根瘤菌(Rhizo-bium),自生固氮微生物,如固氮菌(Azotobacter)的研究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了。联合固氮(Associative Nitrogen Fixation)是近几年来才明确提出的一个概念,可以说是生物固氮中的一个新领域。联合固氮微生物不同于共生固氮微生物,它不与寄主植物形成特殊的组织。但也不同于自生固氮微生物,它紧密地附在根表,甚至有人报导它可存在于根组织内。目前发现的联合固氮类型都是细菌—植物联合固氮。固氮螺菌(Azospirillum)是其中一种主要的固氮细菌,由于它与禾木科作物联合固氮而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0.
慢生根瘤菌及其与花生共生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氮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大量元素之一,豆科植物通过与根瘤菌的共生固氮获得氮素.这种共生关系的建立包括结瘤和固氮两个过程,涉及复杂的互作调控机理,并受环境因素的显著影响.花生与慢生根瘤菌的共生对花生生产尤为重要,具有较多特异和未知的共生机制.本文综述了慢生根瘤菌及其与花生共生的相关内容,具体包括:(1)花生的慢生根瘤菌多...  相似文献   

11.
大豆施肥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有机肥为主。有机肥不但养分全,肥效长,而且能够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改善土壤的通透性,有利于根瘤茵的生长发育。大豆与根瘤茵的共生固氮是大豆的重要氮素来源。在适宜条件下,可以提供大豆所需氮素的70%-80%。大豆产量水平越高。由根瘤获得的氮素的比例越大。在农家肥中,以猪粪对大豆增产效果最好,其次是含有机质较多的马粪和堆肥,土杂肥效果差。一般每667m^2施用量2000-3000kg。  相似文献   

12.
对禾谷类作物自身固氮、共生固氮和联合固氮作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了评述,并提出应该注意的问题及可能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韩善华 《世界农业》1995,(12):23-24
内生固氮细菌与禾本科植物的关系四川师范大学生物系韩善华早在50年代就有非豆科牧草与细菌相互作用,进行联合固氮的报道。60年代,这一研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不过此时多数学者是集中研究生活在植物根际的固氮细菌。首先发现,Ammophiiaarenaria有...  相似文献   

14.
氮素与豆科作物固氮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氮素与根瘤固氮结合可达高产,两者矛盾对根瘤固氮产生不利影响。氮素影响根瘤固氮作用机制仍不明确。文章在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总结氮素与大豆根瘤固氮关系研究发展进程;综述不同氮素形态和氮素浓度对根瘤形成和生长、根瘤固氮酶活性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动态;阐述氮素抑制根瘤固氮碳水化合物争夺、抑制根瘤氧供给、硝酸盐毒害、反馈调节及其他可能抑制机制;提出氮素抑制结瘤氮浓度界限模糊化,不同氮素形式、豆科种类氮素抑制机制差异化及详细抑制机制不明确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豆科作物有根瘤菌共生,它所需要的氮素有很大一部分由根瘤菌固定空气氮素而来。一般认为豆科作物体内含氮量约有三分之一取自土壤,三分之二由根瘤菌固定空气氮素获得。然而,豆科作物不同发育时期固氮量是否相同,氮素在植物体内的分配情况,需要研究。  相似文献   

16.
空气中有80%分子态氮,如何利用这些分子态氮来做植物的氮素营养已成为世界各国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根瘤菌、固氮菌、兰藻等是重要的固氮微生物,根瘤菌是和豆科植物共生而固氮的,豆科植物有一万多种,是一个大植物群。我们用硫酸铬[Cr_2(SO_4)_3·6H_2O)对大豆根瘤菌的影响做了盆栽试验,  相似文献   

17.
微生物肥料,即细菌性肥料,简称菌肥.如根瘤菌肥、固氮菌肥、硅酸盐菌肥等.它是一种新型的肥料,在生产上,尤其是近10多年来,已被广大农民朋友普遍接受.微生物肥料有很多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固定氮素.例如根瘤菌类肥料,其中的根瘤菌侵入豆科作物根部,在根上形成根瘤并演变成类菌体后,利用豆科作物寄主提供的光合作用产物,将空气中的氮素转化成氨进而转化成作物能吸收利用的优质氮素肥料;许多固氮微生物,如共生的固氮根瘤菌,均有固氮酶,它们在通常的情况下都能将氮转化变成氨.根瘤中固定的氮素可以被作物全部吸收,其利用率比化学肥料高.  相似文献   

18.
邦禾肥     
生物肥是从自然界中采集活性菌种,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改良得到固氮活性更高的优良菌株,再通过生物发酵技术生产出的微生物肥料.活性菌株具有生命力强、固氮效率高、适合我国各地土壤环境的特点,是解决农作物氮素来源缺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固氮体系在农业生产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据报道,全球每年由豆科根瘤菌固定的氮素为8×1010 kg,约占全球生物固氮总量的65%。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固氮不仅对豆科植物有利,而且对下茬非豆科作物也有直接或间接的益处。花生作为一种根瘤菌固氮作物,其生长发育所需最适氮素的60%~65%是由根瘤菌固氮提供的。根瘤菌接种剂的应用在农业生产中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据研究,土壤氮的有效性以及施肥水平与根瘤菌活性有密切关系,施氮不当可能引起花生地上部徒长,降低根瘤菌固氮能力,加重叶部病害及土传病害的发生。本试验在大田环境条件下,研究花生根瘤菌剂对花生植株主要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为合理利用花生根瘤菌技术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农业生产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豆科植物共生固氮是自然界中最强的生物同氮体系.大豆从根瘤菌中得到的氮素营养可占其一生氮素营养的30~70%.大豆根瘤菌肥增产机理明确,在大豆播种前接种根瘤菌是国际公认的生物固氮技术.推广大豆根瘤菌是促进大豆增产、提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用技术,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