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乙阿合剂为乙草胺和阿特拉津混合剂,是河北宣化农药厂生产的玉米田专用除草剂。它克服了阿特拉津(莠去津)残效期长、用药过量易对小麦产生药害和乙草胺除草单一等缺点,具有除草范围广、防除效果好、省工、省肥、利于机械化作业等优点,经济效益显著。此剂为玉米田选择性内吸传导型苗前苗后除草剂,施后在土壤表面形成膜,易被雨水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当阳市有不少农户因玉米田除草剂使用不当,导致药害时有发生,轻则影响玉米正常生长,严重时会导致玉米减产甚至绝收。针对玉米田除草剂药害频发情况,笔者从药害症状、原因、补救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多年的调查与总结,并提出了科学使用技术,指导农户开展玉米化学除草。  相似文献   

3.
《杂草科学》2011,(2):62-62
近年来,我国玉米种植面积的稳步增长,使得玉米除草剂成为国内外农药生产企业争相开发与生产的热点品种。玉米田除草剂按照玉米生长的三个时期分为苗前封闭性除草剂、苗后茎叶处理除草剂和玉米行间除草剂。目前国内玉米田除草剂以乙草胺、莠去津、百草枯、烟嘧磺隆、2,4-D丁酯等10余种产品为主。  相似文献   

4.
在玉米出苗前进行除草是防治玉米田草害的有效措施。为提高玉米苗前除草的作业效率与药效,降低药害,以极飞P20植保无人机为施药器械,研究其喷施不同用量乙草胺的除草效果及药害情况。结果表明,无人机喷施乙草胺进行玉米苗前除草,防除效果随用药量的增加而提高,但当乙草胺用量达290 mL/667m~2时,处理区玉米幼苗开始出现药害,故使用无人机喷施乙草胺进行玉米苗前除草,用药量不宜超过290 mL/667m~2。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植保无人机在4~6叶期玉米田喷施除草剂雾滴沉积分布规律及杂草防除效果, 通过改变药液雾滴粒径及喷液量测定了靶标杂草的雾滴沉积规律及对药效的影响?结果表明, 相同喷液量条件下, 靶区雾滴覆盖率和雾滴沉积量随雾滴粒径增大而增加, 雾滴密度随雾滴粒径增大而减少; 施药后30 d对杂草的株防效为72.87%~92.63%, 鲜重防效为83.07%~97.30%?研究结果为玉米田除草剂合理喷施?安全喷施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玉米田面临的问题: 1、玉米种植品种复杂,甜玉米,糯玉米面积较大,在除草剂的选择上要求较高,选择除草剂不当容易产生药害; 2、作物种植种类繁多,棉花等阔叶作物和玉米往往毗邻,常发生喷施玉米田除草剂发生漂移导致棉花等作物发生药害.  相似文献   

7.
烟嘧磺隆是1种高效内吸传导型磺酰脲类除草剂.目前,该药及其复配制剂已成为我国北方夏玉米田苗后茎叶处理的首选除草剂.新安县每年施用面积近3万h㎡,占玉米田化学除草剂施用面积的80%以上.但是,在施用中玉米药害事件也经常发生,尤以2005年和2009年药害最重.因此,分析烟嘧磺隆在夏玉米上药害产生原因,为减轻或消除对玉米的药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玉米对乙草胺的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营养钵蛭石水培法 ,测定了乙草胺对不同玉米杂交品种及自交系幼苗芽和根鲜重的影响和农大 10 8玉米在不同萌动期对乙草胺的敏感性差异。结果表明 ,在多剂量给药的情况下 ,不同玉米品种对乙草胺的敏感性不同 ;同一品种芽和根的敏感性亦不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玉米幼苗芽和根的鲜重抑制率与乙草胺药液浓度的自然对数值呈直线相关 ,利用Finney机率分析法求出了各玉米品种的抑制率回归式和 L C50 值等。玉米种子在萌动期接触药剂越早 ,玉米生长受抑制程度越大 ,药害越重 ,且玉米芽长和芽重受喷药时期变化的影响较大 ,根长和根重受影响较小 ;乙草胺药害对玉米须根的生长影响较大 ,药害越重 ,须根越少。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玉米田除草剂飘移为害烟草的有效缓解剂,以烟草品种云烟87为试验材料,选择芸薹素内酯、赤霉酸、复硝酚钠、速优素、超磷诱抗剂和富钙缓解剂6种缓解剂,通过试验调查其对玉米田除草剂莠去津和硝磺草酮飘移药害的缓解效果,并进行了超磷诱抗剂、富钙缓解剂和芸薹素内酯不同使用时间缓解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缓解剂对莠去津和硝磺草酮飘移药害的缓解效应存在显著差异(P0.05);富钙缓解剂、超磷诱抗剂药前使用与芸薹素内酯药后使用的缓解效果较好,缓解效应为60.57%~74.84%。比较富钙缓解剂、超磷诱抗剂和芸薹素内酯不同使用时间的效果发现,预防或缓解上述两除草剂的药害,最好是在施药前5~7 d使用富钙缓解剂和超磷诱抗剂,缓解效应为66.46%~78.61%;或药后1~3 d使用芸薹素内酯,缓解效应为67.81%~68.01%。  相似文献   

10.
冯凌云 《植物保护》2004,30(2):50-50
化学除草是现代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措施,我国化学除草剂使用面积发展很快,至2000年全国农田化学除草面积达6000万hm^2。除草剂的使用技术要求很严,常因操作不规范引起雾滴飘移造成邻近作物药害。另外,除草剂使用中,像均三氮苯类(阿特拉津)、长残效磺酰脲类(甲  相似文献   

11.
4种酰胺类除草剂对玉米的安全性及药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室内外测定了4种酰胺类除草剂对玉米安全性及药效。结果表明 :异丙甲草胺与异丙草胺对玉米安全性最高 ,甲草胺次之 ,乙草胺对玉米苗期有药害。田间测产证明异丙甲草胺与异丙草胺对玉米增产明显 ,而乙草胺同人工除草对比略有减产。田间药效表明乙草胺对杂草防除效果最高  相似文献   

12.
小麦田常用除草剂药害及其规避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种小麦田常用除草剂在使用不当时容易对当茬小麦或后茬作物产生药害。从近年来江苏等地的情况看,异丙隆等除草剂药害发生面积较大;氯磺隆、甲磺隆等除草剂对后茬直播稻、大豆等作物的残留药害发生面积也较大,而且危害严重;唑草酮、甲基二磺隆、精嗯唑禾草灵、乙羧氟草醚、乙草胺、2甲4氯等除草剂药害也时有发生。现对有关除草剂药害形成的原因作简要分析,并提出规避药害的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阿特拉津与乙草胺混用防除夏玉米地杂草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玉米地主要除草剂阿特拉津造成后茬小麦等作物药害、对危害玉米的优势杂草马唐防效差等问题越来越突出。为此,我们从1989年起着手系统地研究阿特拉津与乙草胺的混用技术。一、材料与方法(一)乙草胺的毒力测定试验处理:(1)48%甲草胺乳油(美国孟山都公司产);(2)50%乙草胺乳油(河北宣化农药厂产);(3)60%丁草胺乳油(江苏昆山化工厂产)。  相似文献   

14.
在四川阆中玉米田开展了减量施用土壤处理除草剂和茎叶处理除草剂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土壤处理剂乙草胺+烟嘧·莠去津较常规用量减少30%,防除田间主要杂草猪殃殃的效果依然较高,株防效为98.64%,鲜质量防效为99.55%,接近常规用量处理的防效;以茎叶处理除草剂分别搭配不同助剂并减少用药30%进行喷施,发现添加助剂激健处理的株防效较高,均在82%以上,略高于不加助剂的常量处理,但无显著差异;茎叶处理剂的部分减药处理仍对玉米造成了药害。  相似文献   

15.
自交系玉米地除草剂和安全剂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交系玉米是玉米制种的亲本材料,自交系玉米对除草剂的敏感性造成玉米制种地长期依赖人工除草,生产成本高;筛选可用于自交系玉米地的除草剂或安全剂对提高玉米制种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用烟嘧磺隆、硝磺草酮、乙草胺、莠去津、2,4-滴丁酯和砜嘧磺隆6种玉米地除草剂单剂及添加复硝基酚钠或芸薹素内酯混剂处理5个自交系玉米品系,分别在药后10、20、30d目测药害情况,并于药后30d测定玉米株高、地上部鲜重和地下部鲜重。结果表明:自交系品系‘K1-1’、‘40’、‘522’对烟嘧磺隆、硝磺草酮、乙草胺、莠去津、2,4-滴丁酯和砜嘧磺隆不敏感,可在田间施用这些除草剂;但品系‘37’和‘10’对这些除草剂很敏感,施用后易产生药害。增施复硝酚钠会加重供试除草剂对品系‘37’和‘10’的药害,而增施芸薹素内酯可缓解硝磺草酮、乙草胺、莠去津和2,4-滴丁酯对品系‘37’和‘10’的药害。进一步检测发现,芸薹素内酯可缓解硝磺草酮、乙草胺、莠去津和2,4-滴丁酯对品系‘37’和‘10’地上部鲜重和株高的抑制作用。由此可见,自交系玉米地除草剂和安全剂的选择要因品种类型而异,要针对具体的品系研究专用的除草剂和安全剂组合。  相似文献   

16.
防除玉米田苗后杂草除草剂的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玉米田杂草发生种类较多,危害重,本地区常年使用土壤封闭型除草剂在玉米播种后至出苗前喷雾来防除杂草,但因气候、除草剂特性等因素影响,玉米出苗后仍有许多杂草发生,并造成一定的危害。如何在玉米出苗后应用除草剂防除杂草,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自80年代以来,我国玉米田化学除草技术发展迅速,乙草胺、阿特拉津除草剂及二者的复配制剂相继在玉米产区大面积推广。但是,连续使用几年后,玉米田杂草种群结构发生变化,在一些地方药效显著下降,一次性芽前除草已不能控制草荒。为解决这一课题,从1994年开始,...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菏泽市玉米田化学除草面积逐年增加,但除草剂使用中存在不少问题,致使部分地块除草效果不够理想。为此,2001年我们就40%乙·莠悬乳剂(商品名玉米宝,下称)除草剂的使用技术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化学除草中的主要问题:一是药液量偏少。玉米田化学除草时,部分群众喷雾用水量偏少,有的每667m2喷雾用水量只有15kg,再加上6~7月份气温较高,喷到地上的除草剂药液很快就蒸发了,根本起不到除草的作用。二是近几年来,小麦推行了机械化收割,秸秆还田。在种玉米时未对麦秸进行清理,药液只喷到麦秸上,无法喷…  相似文献   

19.
玉米田化学除草剂的发展及其在我国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最近20余年,除草剂品种的不断发展带动了玉米田化学除草技术的不断完善,但传统除草剂品种仍是玉米田除草剂使用的主体.在以原嘌呤原氧化酶(Protox)和对羟苯基丙酮酸二氧化酶(HPPD)为靶标逐渐成为新除草剂开发热点的同时,转基因耐除草剂玉米的发展将促进灭生性除草剂的使用.目前,我国玉米田除草剂品种仅有莠去津、甲草嗪、甲草胺、乙草胺、异丙甲草胺、异丙草胺、噻吩磺隆、烟嘧磺隆、氟乐灵、2,4-D等10余种,其中长残效除草剂莠去津用量过大,存在着巨大的隐患.我国玉米田除草剂急需发展短残效品种和茎叶处理剂,提高玉米田除草的灵活性和选择性,在适当引进新除草剂品种的基础上,着重开发用于玉米田的除草剂混合制剂及提高使用技术,研制和应用与之相适应的环境友好型的除草剂增效剂和安全剂,改进除草剂剂型.  相似文献   

20.
化学除草是现代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措施,我国化学除草剂使用面积发展很快,至2000年全国农田化学除草面积达6 000万hm2。除草剂的使用技术要求很严,常因操作不规范引起雾滴飘移造成邻近作物药害。另外,除草剂使用中,像均三氮苯类(阿特拉津)、长残效磺酰脲类(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