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一、施用磷肥过量,会使作物从土壤中吸收过多的磷素营养。过多的磷素营养会促使作物呼吸作用过于旺盛,消耗的干物质大于积累的干物质,造成繁殖器官提前发育,引起作物过早成熟,籽粒小,产量低。二、诱发土壤缺锌。过量施用磷酸钙后,会使土壤里的锌与过量的磷作用,产生磷酸锌沉淀,作物无法吸收,使作物出现明显缺锌症状;过量施用钙镁磷肥等碱性磷肥后,会使土壤碱化,使锌的有效性降低,影响作物对锌的吸收。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2017,(9)
<正>磷是农作物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在缺磷的土壤中适量施用磷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有良好作用。但不少农民朋友误认为磷肥施用越多越好,其实过量施用磷肥不仅无益,而且危害很大。一是消耗作物贮存的糖分和能量。施用磷肥过量,会使作物从土壤中吸收过多的磷素营养,过多的磷素营养会促使作物呼吸作用过于旺盛,消耗的干物质大于积累的干物质,造成繁殖器官提前发育,引起作物过早成熟,籽粒小,  相似文献   

3.
一是施用磷肥过量会使作物从土壤中吸收过多的磷素营养。过多的磷素营养会促使作物呼吸作用过于旺盛,消耗的干物质大于积累的干物质,造成繁殖器官提前发育,引起作物过早成熟,籽粒小,产量低。  相似文献   

4.
夏桂生 《农家顾问》2006,(10):18-18
在缺磷的土壤中适量施用磷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有很好的作用,但若过量施用则有害无益.主要有以下四大害处: 1、促使植株过度呼吸而消耗营养过多的磷素营养会促使作物呼吸作用大大增强,从而过多消耗作物体内储存的糖分和能量。  相似文献   

5.
磷素在作物新陈代谢和生产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合理施用磷肥来提高作物产量,增强作物抗性和改良品质,历来为广大的土肥科学工作者和农民所注重。试验证明,湖区稻田土壤施用磷肥平均约增产5~13%。施入土壤中的磷不一定都被作物吸收,而与土壤发生了化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变化,这些变化对施用磷肥效果有很重要的影响。影响施用磷肥效果有许多因素,其中土壤磷的形态和相对含量及磷素吸持容量是重要因素。这方  相似文献   

6.
正肥料之间有"相生"关系,也有"相克"矛盾。如多施磷肥,多余的有效磷与土壤中的有效锌结合形成难溶性的磷酸锌沉淀,而引起土壤有效锌的缺乏。不仅如此,多余的有效磷还会抑制作物对氮的吸收,引起氮的缺乏。即使是有机肥也不可过多施用。如果施用过多,土壤中微生物与农作物会出现"争氮""夺氮"的矛盾,引起土壤一段时间内暂时缺氮,而且多余的有机质与锌形成络合物或螯合物,会降低锌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我国北方石灰性土壤上 ,缺锌十分普遍。温室土壤磷肥的大量施用和 NO- 2 的积累更易诱发作物缺锌 ,缺锌土壤施用锌肥后 ,不仅能够增加蔬菜产量 ,还能提高蔬菜含锌量 ,食用后改善人体锌素营养。甘肃陇东黄土高原土壤有效锌平均含量为0 .32 mg/kg,0~ 2 0 cm土层有效锌含量低于1  相似文献   

8.
土壤磷素演变与高效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淑香  徐明岗 《中国农业科学》2019,52(21):3828-3829
<正>土壤磷素是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也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养分限制因子。磷肥的施用可以大大增加土壤磷素含量与供给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益~([1])。然而,磷肥过量施用造成土壤磷素累积的现象在全球已经非常普遍~([2]),我国的情况尤为严重。我国土壤磷累积以11%的速度在递增~([3]),导致不同地区土壤有效磷呈现增加的趋势~([4]),这不仅明显降低了磷肥的利用率,而  相似文献   

9.
关中石灰性土壤上磷肥构肥效问题,解放以来就引起了人们的极大重视。大量的试验和生产实践证明:在缺磷地块施用磷肥对多种作物均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施用磷肥已是生产上一项重要的增产措施。但是,在一定的气候、土壤、作物和耕作栽培条件下,土壤速效磷的含量是影响磷肥肥效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它们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土壤速效磷是作物磷素营养的直接给源,与作物产量一般是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太湖流域稻麦农田土壤磷库出现富集,从而磷素流失加速导致太湖地区水体环境污染负荷加重的事实,综述了近几十年来太湖流域稻麦轮作农田因长期施用磷肥导致土壤磷库盈余的现状以及环境风险。从节约磷资源和保护水环境的角度,提出了既能满足作物磷素营养需求,又不造成农田土壤磷素过量积累的科学施磷方案建议。  相似文献   

11.
麦稻轮作体系中磷素平衡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高肥力土壤施用磷肥对冬小麦/水稻轮作周期中作物产量、磷肥利用率和磷养分平衡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磷对当季作物有增产效果,而磷肥残效对后茬作物增产明显。1个轮作周期一次性施磷(P2O5)45kg·hm-2即可保持麦稻两季作物高产;磷肥施用在小麦季水稻利用其后效,小麦季磷肥利用率为7.6%~13.6%,水稻季磷肥利用率为7.3%~12.2%,累积利用率为14.9%~25.8%;磷肥施用在水稻季小麦利用其后效,水稻季磷肥利用率为7.9%~12.7%,小麦季磷肥利用率为7.8%~12.2%,累积利用率为15.7%~24.9%。1个轮作周期后还有74.2%~85.1%磷积累在土壤中。磷平衡计算结果进一步表明,经过3个轮作周期后,不施磷处理磷素亏缺144.73~145.22kg·hm-2,施磷(P2O5)45kg·hm-2亏缺磷素(P2O5)41.82~41.83kg·hm-2,施磷(P2O5)90kg·hm-2磷素盈余(P2O5)77.42~78.85kg·hm-2,施磷(P2O5)135kg·hm-2磷素盈余(P2O5)200.78~201.77kg·hm-2。随着施磷量的增加土壤速效磷呈明显递增趋势,小麦—水稻轮作高肥力土壤水稻季施用(P2O5)45kg·hm-2就可以维持土壤速效磷平衡。从磷素平衡角度来说,施入的磷肥量应大体上等于作物吸收带走的量,土壤施用磷肥(P2O5)45~90kg·hm-2之间就可以维持土壤-作物体系中磷素的收支平衡。  相似文献   

12.
土壤磷素化学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综述了近42年来关于土壤磷素中化学行为、磷素平衡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土壤磷素包括无机磷、有机磷、生物态磷、土壤无机、有机磷又根据其有效性分为各种形态的无机磷、有机磷组分;施入土壤的磷素主要转化为土壤无机磷、土壤类型、作物种植方式、作物根限、磷肥种类及用量对土壤磷素转化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各种高分子有机物料,作物根系分泌有机酸对土壤磷素有明显的活化作用;VA菌根真菌明显地促进了作物吸收利用根际、非极际土壤的Ca2-P,Ca8-P,Al-P等形态的夫机磷。土壤磷素积累与消耗以无机磷为主,长期大量施用磷肥明显地增加了耕层以下土壤磷素含量。  相似文献   

13.
磷是植物营养的必需元素之一,它以多种方式参与植物的生命活动,在植物新陈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磷在土壤中的形态,合理施用磷肥,增加作物的磷素营养,提高作物产量,多年以来,都是科学工作者研究的课题。近几年来的工作由张守敬做了总结。蒋柏藩等(1963)曾对我国南方水稻土各级形态磷与作物营养的关系作了较详细的研究,认为磷酸铁是水稻土的主要磷源。上述研究为后来研究土壤磷素转化、固定以及有效磷测试法等奠定了基础。我国土壤磷素的研究近几年来也做了一些工作,但系统地报道酸性水稻土磷素状况的研究尚少。我们于1983~1984年曾对洞庭湖区稻田土壤有效磷及土壤的磷形态做了一些相关校验研究,初步确定Olsen法对湖区石灰性土壤有效磷测定的适宜性,并提出8ppm(P)左右是水稻施用磷肥效应的临界值。在此基础上,我们于1985~1986年对我省酸性水稻土的磷素状况开展了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本文拟对酸性水稻土的磷形态、磷的固定、以及与有效磷的关系等作一初步探讨,以便为这类水稻土合理施用磷肥提供理论依据。供试土壤和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4.
磷素是作物必需的大量元素之一,也是提高产量和改进品质的重要元素。我国北方石灰土质地区有较大面积的土壤缺磷,这种缺乏往往通过大量施用磷肥才能解决。然而这一地区土壤富含碳酸钙,PH值较高,使施入可溶性磷肥很快转化为不流性的化合物,并随时间的延长不断老化,愈来愈对植物无效。但本试区为黑土,不算缺磷区,在过去的研究中,致力于改进施磷方法,如确定合理施磷量,集中施用等。这方面的研究已取得大量成果,并在小麦生产中发挥较大的作用。但磷肥当年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仍然较低,近十多年来,人们开始研究不同基因型小麦磷素利用效率的差异,旨在筛选磷素吸收利用效率较高的品种即磷高效基因型品种。此项研究我国刚刚起步,因此,进行此项研究对丰富小麦磷素营养遗传理论充分利用土壤磷素养分资源,减少肥料浪费,降低生产成本和防止环境污染及春小麦绿色栽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一、水稻秧田集中施磷 磷素是农作物进行新陈代谢所不可缺少的物质之一。若不供给磷素营养,水稻根芽生长点的细胞分裂和生长受到抑制,会严重影响生长发育和稻谷产量。水稻秧苗生长过程中缺磷,主要表现栽插后难返青,不分蘖,根系发育不良。国内外资料表明:如果作物在生长初期有丰富的磷素营养,即使后来把它移植到没有磷的环境,仍能获得正常的产量。若秧苗营养临界期前,土壤速效磷过低,而以后再施磷肥,也会影响产量。因此,水稻育秧时,在秧田集中施用磷肥,对水稻生长有重要作用,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施肥方法。  相似文献   

16.
玉米是对锌比较敏感的作物.及时增施锌肥是促进玉米增产的一个经济实惠的有效途径.造成玉米缺锌的原因有哪些呢? 首先是施肥不当.由于近几年来在种植小麦或玉米时,过量施入磷肥、氮肥或大量追施未腐熟的有机肥,诱发了土壤中磷和锌的拮抗(拮抗就是土壤溶液中某种离子的大量存在,能够抑制作物对另一种养分离子的吸收)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近五年来关于土壤中锌的有效牲讨论已初步明确了以下几个问题: 1.锌在土壤中主要以吸附形态存在,它们在土壤中的活度符合Langmuir方程式。2.pH是影响土壤有效锌的重要因子。一般来说pH值为5以上时,随pH的上升,有效锌急骤下降。作物缺锌常发生在pH值为6.5~8以上的土壤中。3.土壤氧化还原电位与有效锌含量成正相关,因而水稻缺锌常发生在低洼地或排水不良的土壤中。4.温度明显地影响作物对土壤中锌的吸收,作物缺锌常同低温相伴随。光照的质和量也影响作物对锌的吸收。5.磷锌拮抗并非规律,只有当P/Zn比值超过某一数值对,拮抗作用才会发生,在一定条件下磷锌之间互有促进作用。6.氮、钾、铁、锰、铜等也都影响作物对锌的吸收。7.不同作物品种的根系对土壤中锌的利用能力有显著的差别,因此选育高产又抗缺锌的品种,可能是解决作物缺锌最经济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白浆土磷锌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磷锌不同用量的室内培养试验和温室盆栽试验研究表明,大量施用磷肥降低了土的有效性,尤其是在缺锌的土壤中,白浆土锌分级测定表明,土壤中锌主要以矿物态存在,施用锌肥增加了交换态锌和氧化锰结合态锌含量;但同时施用磷肥,无定形铁结合态锌和晶形铁结合态锌则有一定的增咖,降低了土壤锌的有效性。施用磷肥也增加了锌在植株根部的积累,降低了植株根部的积累,降低了植株各上部锌供应。磷锌交互作用不仅发生在土壤中,也存  相似文献   

19.
几年来的实践证明,锌肥在我省不同土壤类型和不同作物上都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尤其是在西部贫磷、贫锌的褐土上增产作用更为显著。据国内外试验,在高磷水平下,往往会降低锌的有效性,引起诱发性缺锌症。关于磷、锌之间相互作用问题,一般认为施用比例适宜时,有正联应效果;在高磷情况下,磷、锌之间为负联应效果。因此在肯定锌肥、磷肥的增  相似文献   

20.
磷是作物三大营养要素之一.据调查,我国土壤缺磷的面积较大,约占总耕地面积的2/3,除了人工施用化学磷肥以外,施用以能够分解土壤中难溶态磷的微生物肥料,使其在作物根际形成一个磷素供应较充分的微区,为改善作物磷供应也是一个重要途径.此类微生物肥料在我国应用面积较大,在农业生产中表现出一定的效果,应用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