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前言桑白绢病 Hypochnus Centritugus(Lei)Bres,是桑树病害的一种,在广东桑树栽培与育苗工作中,过去尚缺乏记载与研究资料,亦未引起注意,近年来由于桑树良种繁殖的需要,逐渐使用嫁接和插条方法育苗后,在广州石牌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均发现该病的严重为害,甚者达50—60%直接影响繁殖率的下降,因此,防止桑白绢病的为害,在桑树良种繁殖工作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措施之一,二年来我们进行  相似文献   

2.
1 桑树埋条繁殖  桑树埋条繁殖是利用桑树枝条的全能性和再生能力,枝条从桑树母株剪离,整条横埋到土中,给予适宜的条件,使埋下的枝条发展成为新的植株。桑树埋条繁殖与压条繁殖及插条繁殖均不同。压条繁殖是将桑树枝条压埋到土中,埋下的枝条还与母树相连,待枝条发根长芽后才剪离母树,转变为新的植株,1根压条可繁成数个个体植株。插条繁殖是将枝条剪成一段段插穗,竖插或斜埋地里,以后转变为新的个体,1根插穗为1个个体植株。埋条繁殖所埋下的枝条(即茎)都转变成根,并长出数个桑蔸(即根部以上长枝条的主茎),每个桑蔸都能发芽长梢长叶。2 桑…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苜蓿单一性状,加速苜蓿的良种繁殖,针对苜蓿在高寒高海拔地区种植难、返青缓慢的特点,用不同浓度的萘乙酸处理苜蓿插条,进行了无性繁殖的探索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萘乙酸处理苜蓿插条的最适浓度是4 g萘乙酸/5 kg水,其苜蓿插条成活率达到81.7%,返青率达86.7%.  相似文献   

4.
为了交流良种桑(伦40)插条繁殖经验,以利于加速良种桑的发展,省蚕研所于一九七九年十二月二十二日至二十四日在顺德县龙江公社召开了插条繁殖经验交流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省农业厅、华南农学院蚕桑系、省纺织品进出口公司、佛山地区农业  相似文献   

5.
洒威  范月君 《四川草原》2006,(3):7-9,13
为提高苜蓿单一性状,加速苜蓿的良种繁殖,针对苜蓿在高寒高海拔地区种植难、返青缓慢的特点, 用不同浓度的萘乙酸处理苜蓿插条,进行了无性繁殖的探索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萘乙酸处理苜蓿插条的最适浓度是4 g萘乙酸/5kg水,其苜蓿插条成活率达到81.7%,返青率达86.7%。  相似文献   

6.
桑树有性繁殖是我县传统的育苗方法。在六十年代初期,省科研部门,提出了等十多个桑树优良品种,在农村进行试验,表证,示范,鉴定推广“伦40,因要用嫁接育苗,影响推广的速度。为解决这个问题,省农科院蚕业系的帮助下,在我县沙潛、力流、龙江,杏坛、均安等公社,先后引进良种桑杂交的种子,种苗,(当时称之为良种桑  相似文献   

7.
<正> 桑树插条法是目前快速繁育良种桑苗木和保持其种性不改的一种较好的方法。过去,使用激素药物处理插条,成本高,取材不易。近年来,我们试用磁化水诱导伦教40插条发根。诱导后,在室内用沙藏,结果发根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大田育苗,成活率60%以上,其效果不比吲哚乙酸区差。  相似文献   

8.
桑树的插条繁殖,在无性繁殖方法中,是最简便、最经济而又容易为群众所接受的培苗技术。应用这种方法,不但可于短期内培育出大量生长健壮的无性桑苗,而且还可以保持母本原有的优良性状,对于开辟新桑园和加速良种选育具有很大意义。但是,目前对这种方法的应用,尚存在着一定的地区性,并为品种间发根的难易所局限。如在广东和四川等地,群众普遍用插条法来繁殖桑苗,当地的广东荆桑等品种,均具有扦插后容易生根的性能;在江苏和浙江地区,群众却习惯于采用袋接方法,某些优良的湖桑品种,扦插后均不易发根成活。根据以上问题,为了扩大这种方法的应用范  相似文献   

9.
我省桑树杂交一代利用是从生产实际出发,根据杂交优势的原理,利用良种桑的优良性状,并吸取本地实生桑繁殖容易的优点提出的。它是桑树育种上的一个新的课题,为加速我省桑树良种化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几年来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有关科研、教育、生产单位共同努力,大搞协作。杂交桑的利用从小区观察到大田生产鉴定,从组合的选拔到采种地的建立以至培养壮苗,高产栽培的示范推广,边摸索边前  相似文献   

10.
勒流公社良种桑繁殖,以农科站为基点,搞好样板,建立桑树良种繁殖的母本地,加速桑树良种化的实现。今春的繁殖工作,以袋接为主結合倒劈接。育苗和大田定植相結合。認真抓好苗期田间管理工作,提高成活。从二月十九日开始嫁接到四月八日結束,嫁接桑芽32632株,成活26531株,成活率达81%,其繁殖了良种桑7畝。在移植过程,因遭到台风雨的影响,地勢低,桑地渍水受浸而死去4711  相似文献   

11.
桑树有性繁殖是传统的育苗方法,在六十年代初期,推广伦40号,采用嫁接插条等无性凡殖方法,但由于管理水平比较低,嫁接技术跟不上,成活率较低,影响推广速度,近年来我县开展了一代杂交桑的利用,并建立母本基地和进行品比对照调查试验,选出圹10×109,北-×109,北-×540等优良组合,为加速桑树良种化起了很大作  相似文献   

12.
桑树良种是夺取桑叶高产,蚕茧丰收的物质基础,也是提高蚕茧、蚕丝和蚕种品质的前提。随着蚕桑生产的发展,对桑树良种的要求日趋迫切。为此,我们课题组在涪陵地区农科所桑树品种比较园,对桑树10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现将1989年秋叶产量调查结果报道于后。  相似文献   

13.
我们过去推广带根接繁殖良种桑,效果比较低,成本也高,群众不大愿意搞。我们认为,要使我社迅速实现良种化,一定要选择插条繁殖的方法,去年二月份用吲哆丁酸处理插条,到四月初移植时,平均成活率达70%。很受群众欢迎。  相似文献   

14.
插条是繁殖良种桑的方法之一,它既能保持品种的优良性状,又能减少桑青枯病的传染机会,而且操作简便,节约劳力和土地,降低成本。至于插条的适宜时间,一般认为是在7月下旬至9月下旬成活率最高,冬季则较低。几年来,我们也是推广秋季插条。但是由于我社地处平原,人多地少,各项作物面积很紧,土地很难安排。在每年秋季插条时间,正是台风季节,雨水多,高温多湿,对插条的成活率有所影响。能否把插  相似文献   

15.
桑树栽培为保持良种桑的优良性状,往往采用嫁接繁育,以获取产量高质量好的桑叶.为此,探索适合当地的嫁接方法及最适嫁接时间,我们于1983—1986年在柳州地区蚕种场进行了袋接(一芽、二芽)、带根接(同面、反面)、插条等的分期嫁接试验,现将结果作初步整理分析,供各地嫁接参考.  相似文献   

16.
桑树根原体分化程度及不同处理对扦插发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扦插育苗是利用桑树的再生机能,将其营养器官的一部分与母体分离,在适宜的环境中发芽生根,成为一株能独立生活的新个体。桑树的扦插繁殖具有取材容易、方法简便、成苗快,且能很好地保持母体优良性状等优点,因而在我国有许多蚕区用扦插法繁育桑苗,加速优良品种的推广。桑树插条发根的原理,主要在于根原体和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分化。根原体起源于形成层细胞的分裂活动,有的桑品种的根原体贯穿叶隙,突起于枝条的表面,有的隐没在叶隙内,有的没有形成根原体。愈伤组织由插条基部切口周围产生,在适宜的条件下这些愈伤组织也可以分化形成新…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利用桑树试11号品种枝条作为扦插材料,以吲哚丁酸(IBA)、清水为对照,研究绿星4号等9种植物生根剂对桑树插条发根的影响,结果绿星4号处理的插条最高发根率和平均发根率均优于IBA,分别高出33和23个百分点。绿星5号的效果次之。生根剂浓度过浓则对插条的发根有抑制作用。不同预措方法的发根结果有明显的差异,沙培的发根率普遍高于袋培和大田扦插。未发芽枝条的插条发根率高于已发芽枝条的插条。  相似文献   

18.
<正> 在植物细胞遗传学研究中,普遍采用根尖压片法观察细胞分裂,计数染色体和研究染色体形态特征上的动态变化。但是,对于嫁接繁殖的良种桑树来说,采用根尖压片法常常感到取材十分困难。虽然有些桑树品种可以采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 現有的良种桑經过幾年来的表証,示范,其增产效果得到了証实,特別在新的形势下,各地都提出了桑树良种化的規划,但現有良种母本面积不多,不能滿足生产上的要求,因此,在現有良种母本的基础上,採取措施,增加良种接穗,迅速地提高桑树良种的繁殖系數,是急需解决的問題。但我們缺乏这方面的經驗,为此,进行少一些的試驗和結合生产进行調查,現把試驗和調查的結果分述于后。  相似文献   

20.
针对宁南山区桑苗嫁接成活率低,出圃率低,生产用苗主要靠外调的现状,2008年春,宁夏固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蚕桑课题组进行了桑树桑树硬枝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使用生根剂GGR、ABT、GGR、吲哚丁酸处理桑树硬枝插条,能显著提高桑树硬枝愈合生根率,其中使用吲哚丁酸的愈合生根率达90%以上,解决了宁夏桑树育苗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